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六章地球上的水第27课时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
展开课程标准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学习目标1.能够描述不同区域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水热交换过程。 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3.能够根据图文材料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1.概念:指海洋与大气间物质、能量持续交换的互相影响过程。2.水热交换
3.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大气环流与______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 (1)水平衡:海—气相互作用,进行________交换,构成地球上生生不息的水循环。地球上的水时时刻刻都在循环运动,从长期来看,全球的总水量没有什么变化。(2)热平衡①低纬度海洋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主要由________把低纬度的多余热量向较高纬度输送。②在中纬度,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交换,把相当多的热量输送给________,再由________将热量向更高纬度输送。
4.厄尔尼诺现象(1)概念: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________的现象。(2)产生
(3)影响①对温度的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东、西部海面的温度差异________。②对降水的影响:③厄尔尼诺现象还与更广大范围的________现象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5.拉尼娜现象(1)概念: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异常________的现象。(2)影响:拉尼娜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________,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
[方法技巧] (1)图示法理解厄尔尼诺发生时的状况
(2)图示法理解拉尼娜发生时的状况
能力点 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及影响1.海—气相互作用的原理与影响
2.沃克环流(1)形成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区,信风驱使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在东岸,由于表层海水被风吹走,下层的冷海水会上涌补充,沿岸还有自高纬流来的寒流,使该海区表层海水的温度较低;在西岸,赤道暖流堆积下沉,形成深厚的暖水层。通过海—气相互作用的热量交换,在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形成接近东、西向的热力环流,即沃克环流。具体如图所示:
(2)分布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及其以南(0°~5°S)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东部和西部。(3)影响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均与沃克环流有关,沃克环流的强弱变化直接导致赤道地区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气候变化,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发生的重要依据。具体表现分析如下:
[典例] [全国卷]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气相互作用的示意图
(1)补绘图上赤道附近洋面上空的大气环流箭头,以表示正确的环流方向。(2分)(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那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6分)
答案:(1)箭头指向呈顺时针方向。
答案:(2)大气环流会减弱(或大气环流变得不稳定),因为其下垫面(洋面)东、西部的热力差异减小(或产生变化);大洋西岸降水量会明显减少,因为这里的上升气流减弱,对流雨随之减少;大洋东岸降水量会明显增多,因为沿岸暖流的增湿作用以及这里的下沉气流减弱。
[解题能力培养]第(1)题:
在热带太平洋东岸(南美大陆西岸)和太平洋西岸(澳大利亚大陆东岸)之间存在着一个纬向大气环流系统,被称为“沃克环流”。下图示意沃克环流。据此完成1~3题。
1.甲气流形成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解析:第1题,甲为热带太平洋东岸(南美大陆西岸)和太平洋西岸(澳大利亚大陆东岸)之间的大气环流组成,属于南半球低纬环流组成部分。南半球东南信风影响下,气流自东向西运动,形成东南风。
2.“沃克环流”中大洋东、西两岸气流垂直运动方向不同的原因是( )①大洋西岸大气受表层暖海水影响大②大洋西岸纬度较低,气温高③大洋东岸受陆地干冷气流影响大④大洋东岸大气受底层冷海水影响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2题,热带太平洋东岸(南美大陆西岸)受秘鲁寒流影响;太平洋西岸(澳大利亚大陆东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受冷海水影响,气温低,气流垂直下沉;受暖流影响,大气受热,气流垂直上升。
3.在甲气流势力较弱的年份( )A.南太平洋暖流势力增强B.秘鲁渔场渔获量增加C.澳大利亚东岸易发生火灾D.印度尼西亚洪涝灾害加剧
解析:第3题,甲气流减弱时,影响热带太平洋东、西两岸气候。当东南信风势力较弱时,南太平洋暖流势力减弱;秘鲁寒流势力减弱,渔获量减少;澳大利亚东岸降水减少,容易发生火灾;印度尼西亚多发旱灾。
[2024·湖北襄阳市调研]热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具有方向性。高低纬度间的热交换可通过经向热通量来表示,下图为全球经向热通量分布曲线图(注:本图中,显热通量是指经向大气温差产生的热交换,潜热通量主要是水汽的蒸发和凝结产生的热交换,洋流热通量是通过寒、暖流产生的热交换,净通量为三者之和)。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 )A.北半球热量均向北输送B.北半球向南的潜热通量主要由东北信风完成C.潜热通量最高处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北半球向北的显热通量夏季大于冬季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北半球潜热通量在低纬是向南输送,A错;据材料可知,潜热通量主要是水汽的蒸发和凝结产生的热交换,其输送主要通过大气环流。根据大气运动规律,北半球低纬度地区主要盛行东北信风,B正确;潜热通量最高处大约为南纬40°处,此处并非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错;据材料可知,显热通量主要是由南北温差产生的热交换,而夏季南北温差小于冬季,D错。
2.图中经向热通量分布曲线整体北偏,其主要原因是( )A.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B.北极附近是海洋,比热容大C.北半球洋流模式比南半球复杂D.北半球接收的太阳辐射比南半球多
解析:第2题,净通量曲线在低纬度与横轴的交点为传输的起点,也是全球最热的地方,读图可知,该交点约为2°N。造成经向最热点相对于赤道偏北的原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增温明显,A正确;B所述仅仅会对北极附近下垫面吸热能力产生影响;北半球洋流模式复杂的原因是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且C仅能解释洋流热通量;理论上,南北半球接收的太阳辐射是相同的,D错。
[2023·北京卷]暴雨引发的洪水携带泥沙进入湖泊后,沉积形成砂质纹层。某地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推算的厄尔尼诺事件频次如图所示。读图,完成3~4题。
3.由图可知( )A.距今1 200年左右该地气候较稳定B.距今3 500年该地河流侵蚀作用强C.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D.全球气温下降引发厄尔尼诺现象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距今1 200年左右厄尔尼诺事件频次高,气候不稳定,A错误;距今3 500年厄尔尼诺事件频次低,说明暴雨出现频率低,河流侵蚀作用弱,B错误;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而砂质纹层是暴雨引发的洪水沉积形成的,因此是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C正确;全球气温下降与厄尔尼诺现象无明显相关性,D错误。故选C。
4.该地最可能位于( )A.印度洋沿岸 B.大西洋西岸C.亚欧大陆东部 D.南美洲西部
解析:第4题,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东太平洋海水每隔数年就会异常升温的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沃克环流减弱,东太平洋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干燥少雨变成多雨,易引发洪涝灾害。西太平洋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给当地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该地受厄尔尼诺影响,暴雨增多,位于东太平洋沿岸地区。厄尔尼诺现象主要影响太平洋沿岸地区,A、B错误;亚欧大陆东部位于太平洋西岸地区,C错误;南美洲西部位于太平洋东岸地区,因此该地最可能位于南美洲西部,D正确。故选D。
5.[上海卷]丰富的海洋资源,多变的海洋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当“拉尼娜”发生时,往往会出现的现象是( )A.热带太平洋东部暴雨频繁B.南美太平洋沿岸鱼类大量死亡C.东南亚地区持续干旱D.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次数增加
解析:“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低的现象。“拉尼娜”发生时,热带太平洋东部持续干旱;“厄尔尼诺”的发生,易导致南美太平洋沿岸鱼类大量死亡,“拉尼娜”的发生则有利于渔业发展;“拉尼娜”发生时,赤道太平洋西部多阴雨天气;“拉尼娜”发生时,亚洲东部沿海台风次数增加。
高分培优讲座⑥ 湖泊
1.常见湖泊类型及成因
2.湖泊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1)湖泊水量大小→取决于湖水补给量与排泄量→取决于气候。(2)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大小→取决于湖水补给方式。(3)有无结冰期→取决于气温(纬度、海拔):有,若材料有提供冰期长短、冰层厚度,则答结冰期长短与冰层厚薄;无,则只答“无结冰期”。(4)补给水源→以什么为主要补给水源。(5)淡、咸性质:盐度低→为淡水湖;盐度高→为咸水湖→盐度高低。(6)含沙量→取决于流域植被覆盖率。(7)水质优劣→根据材料推断。(8)风浪大小→看是受盛行风影响还是受气压带、风带控制,看温差大小。
1.[2023·浙江6月卷]麦兹巴赫湖是典型的冰川堰塞湖。2022年6月,湖泊不断接纳上游冰川融水,并于7月中旬发生溃决。6~7月期间,能反映湖泊冰水沉积物总量变化过程的曲线是( )
解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麦兹巴赫湖在6月不断接纳上游冰川融水,融水量大,将上游的物质带到湖泊不断沉积,导致湖泊的沉积物总量不断增加,故C错误;题意显示7月中旬,湖泊发生溃决,导致湖泊水大量流出,湖泊内的沉积物将迅速流出,导致湖泊内的沉积物总量迅速减少,随着溃决之后大量流出,溃决口流量减弱,湖泊中冰水沉积物略有上升,故B正确,A、D错误。答案选择B。
2.[全国Ⅰ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6分)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课时规范练23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课时规范练23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共21页。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4讲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4讲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主要是水分,大洋环流,②影响,干燥少雨,气候异常,提示西北风,提示能量交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章地球上的水第39课时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湘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章地球上的水第39课时海_气相互作用课件湘教版,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一,考点二,太阳辐射能,海洋表层,大气环流,大洋环流,季风环流,审题解题,感悟核心素养,上升气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