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展开1.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2.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
A.100 250B.100 350
C.500 250D.500 350
[2024·江苏南京模拟]下图为云南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地势总体上( )
A.从中间向四周降低B.从四周向中间降低
C.从西南向东北降低D.从东北向西南降低
4.该地村寨选址主要考虑( )
A.地形平坦B.少占耕地
C.水源充足D.气候凉爽
5.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该地适宜( )
A.增加梯田以助力乡村振兴
B.政府引导以发展旅游经济
C.村民自主以发展村办企业
D.调整布局加快小城镇建设
[2024·新疆乌鲁木齐质检]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6~7题。
6.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80米,则甲、乙两地的高差约为( )
A.179米B.279米
C.379米D.479米
7.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河流大致向西南流
B.甲处四周悬崖峭壁
C.丙处海拔高于乙处
D.丁处可以看到丙处
[2024·湖南师大附中模拟]读秦岭山区某地附近等高线地形图,完成8~9题。
8.若图中两条河流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
A.①B.②
C.③D.④
9.唐代诗人岑参在《登总持阁》中写道“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图中最可能欣赏到诗中景观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2024·河北高三开学考试]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位于甲地的学校组织学生沿图示虚线进行徒步活动,行进过程中( )
A.在乙地感受飞流直下
B.在丙地欣赏峡谷风光
C.在丁地远眺学校美景
D.沿途看见成群的牦牛
11.该地拟建一水库,最佳坝址为( )
A.乙处B.丙处
C.丁处D.戊处
[2024·河南部分学校联考]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地等高线图,此时山顶戊的影子正好位于己且是该日最短的影长。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河流的大体流向为( )
A.自西南向东北B.自东向西
C.自西北向东南D.自东北向西南
13.分析图中的等高线,存在滑坡体的地点是( )
A.甲B.乙
C.丙D.丁
14.[2024·福建省厦门市高三模拟]下图为某景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4分)
(2)说明图示旅游公路的分布特征及原因。(4分)
(3)将骑行线路分为a、b、c、d四段,指出从a至d段骑行过程中最吃力的路段,并说明理由。(3分)
课时作业3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2.解析:第1题,河流位于山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河流集水方向是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故箭头①正确。第2题,河流位于山谷处,可以判断出a的数值大于300,图中等高距为200m,则a的数值为500;根据局部闭合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b点的数值小于300处于100~300。
答案:1.A 2.C
3~5.解析:第3题,梯田是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着等高线修筑的台阶式断面田地,故可以近似将图中梯田轮廓线当成等高线来判断。根据图示可知,梯田边缘整体向东北方向凸出,即海拔向东北方向降低,故图中地势大致是西南高,东北低,C正确。第4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云南,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所以村寨多位于地势较高处,气候相对凉爽,D正确。第5题,增加梯田有可能加剧当地的水土流失,破坏当地生态,A错误;可以依托当地的农业文化景观,政府引导发展旅游业,B正确;该地人口较少,劳动力数量较少,市场较小,不适宜发展村办企业,且发展村办企业容易对当地地理环境造成影响,C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地势起伏较大,人口较少,不适宜布局小城镇,D错误。
答案:3.C 4.D 5.B
6~7.解析:第6题,图示等高距为100米,结合示坡线向外,说明甲地地势高,可判断甲地海拔在700~800米;乙地位于200米、300米两条等高线之间,且“图中急流段高差为80米”,可判断乙地海拔在280~300米;则两地高差大于400米、小于520米,故D正确。第7题,依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河流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流;结合图中西北部等高线分布,可判断丙处海拔高于乙处,故C正确。图示甲处外围等高线没有重合,则四周不是悬崖峭壁;丙、丁之间上缓下陡,为凸形坡,不能通视,则丁处看不到丙处。
答案:6.D 7.C
8~9.解析:第8题,河流源头有着溯源侵蚀的能力,会切穿山脊,导致与附近的河流相连,产生河流袭夺现象。地势更低的河流夺取海拔稍高的河段,使部分河段改向。观察等高线地形图及图示区域河流可能袭夺相连处,流经②地的支流较流经③地的支流等高线密集,落差大,侵蚀作用强,两河流相连后,河水会向②的方向流,推知②处河流流量可能会增大,B正确。第9题,诗句“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意思是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甲地是四地中海拔最高的点,且站在甲地向北看才能看到渭河水。乙地海拔不及甲处高,丙、丁位于太白山南侧,受图中太白山峰的阻挡看不到北侧渭水。A正确。
答案:8.B 9.A
10~11.解析:第10题,乙地等高线由高处凸向低处,为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不能感受飞流直下的瀑布景观,A错误;丙地等高线密集,位于峡谷之中,可以欣赏峡谷风光,B正确;丁地与学校之间有高山、山脊阻隔,在丁地看不到学校,C错误;图示区域海拔较低,不是青藏高原,看不到成群的牦牛,D错误。第11题,图中戊处位于盆地的出口处,适合修建水库大坝,而且这里最狭窄,容易施工,D正确。
答案:10.B 11.D
12~13.解析:第12题,根据材料“山顶戊的影子正好位于己且是该日最短的影长”,说明此时为正午时刻,且该地位于长江下游,正午太阳方向应为正南,因此戊—己方向为南—北方向。河流流向应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河流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故选A。第13题,滑坡体一般分布在地形较陡峭、等高线密集的地区。由图可知,丙地靠近坡度陡峭地区,南部等高线向低处明显弯曲,说明岩层发生整体移动,存在滑坡体,C正确;甲地等高线虽密集,但为陡崖,不易发生岩层整体移动,A错误;乙、丁两地等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缓,不易发生滑坡,B、D错误。故选C。
答案:12.A 13.C
14.解析:第(1)题,图中地形特征的描述,需要描述地形类型及其分布以及地势高低及其起伏。读图可知,该区域海拔在1000米左右,等高线密集,以山地为主;通过图中的海拔以及河流的位置和流向可判断,该区域地势东部、西部较高,中部、西南部较低。第(2)题,据图可知,旅游公路大体与河流平行,位于河谷附近。主要是因为河谷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有利于行车安全;施工难度小。第(3)题,根据生活经验可知,骑行吃力主要在上坡路段且坡度较大的地区,这种路段在等高线地形图的表现为由低海拔向高海拔过渡,且等高线较为密集。由此得知,a段由低海拔骑行到高海拔,且等高线密集,坡度变化大,骑行最为吃力。
答案:(1)以山地为主;地势东部和西部高,中间低。
(2)分布特征:大体位于河谷附近。原因:河谷地区坡度较缓,有利于行车安全;施工难度小等。
(3)a段。理由:a段为上坡路段;等高线较密集,坡度陡,骑行难度大。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巩固训练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三课时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巩固训练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三课时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共3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新人教版,共4页。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计算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上的计算新人教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等高线M的数值可能是,图中区域相对高度最大可能是,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