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86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031113/0-172252002116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86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031113/0-1722520021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86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031113/0-172252002123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86份)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86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86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共7页。
1.吸引移民迁入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源 ④土壤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有关该“阴阳大棚”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甲侧大棚种植绿叶蔬菜 ②加大昼夜温差,提高香菇品质 ③太阳能板建在阳棚上方 ④隔帘适时打开,有利于碳氧平衡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盐沼属于湿地的一部分,一般生长有盐生、耐盐植物。柴达木盆地是世界上盐沼连续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这些盐沼不仅蕴藏了丰富的盐业资源,还阻止了沙漠在盆地的肆意扩张。该地盐沼中的植物群落常以湖水为中心,随地下水位深度和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不同环湖呈带状有规律地分布。下图示意柴达木盆地盐沼植物分布剖面。据此完成3~5题。
3.在柴达木盆地盐沼主要分布在( )
A.盆地边缘冲积扇B.周围山间谷地
C.盆地底部平原D.季节性河流沿岸
4.以下盐沼植被类型中分布在环带Ⅱ的是( )
A.盐壳B.盐角草、碱蓬
C.芦苇D.向草甸过渡的植被
5.柴达木盆地多盐沼分布,原因之一是底部还加了一层“防渗膜”。这里的“防渗膜”是指( )
A.盐沼植被B.季节性积雪
C.永久性冰川D.冻土层
祁连山北坡流向河西走廊的河流由东向西形成了石羊河水系、黑河水系、北大河水系、疏勒河水系和党河水系。祁连山北坡冰川分布不均,降水丰富的东祁连山石羊河流域冰川面积仅65km2,中祁连山黑河流域冰川面积421km2,而干旱的西祁连山疏勒河流域冰川面积达822km2。祁连山越往西,降水补给河流的水量越少,而降水不足,冰川补之,疏勒河30%的水量来自冰川融水。下图为祁连山水系图。据此完成6~7题。
6.石羊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B.冰川融水
C.湖泊水D.积雪融水
7.最近十多年来,河西走廊正在经历一个有观测记录以来最长的丰水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跨流域调水
C.大气环流D.全球气候变冷
8.[2024·河南中原4月大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蒸散量指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的总耗水量。疏勒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47~63mm,地区差异明显,年蒸发量高达3000mm,成为甘肃省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上游祁连山区是整个流域的水源涵养区和产流区,中、下游荒漠区绿洲与荒漠并存。2000~2015年疏勒河中下游双塔、党河等灌区灌溉面积不断扩大。下图是疏勒河周边区域自然环境示意图。
(1)说明疏勒河流域上游与中下游地表多年平均日蒸散量的差异,并做出合理解释。(6分)
(2)指出疏勒河流域地表蒸散量最高的季节并解释原因。(6分)
(3)推测2000~2015年疏勒河中下游蒸散量变化,并说明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6分)
生态水是指与地球表层植物体紧密相关的水体,是地球水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地球水圈又可细分为大气水圈、地表水圈、生态水圈及地下水圈。
(4)有人建议通过水利工程向瓜州县等地区集中时间输送生态水,你是否赞同该建议并说明理由。(4分)
9.[2024·安徽马鞍山市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冰川和积雪是山区储水量的主体,对区域水资源稳定性具有调节功能,山区不同季节的水热组合决定了不同季节的冰川和积雪的积累和消融。受全球变暖的驱动,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天山山岳冰川消融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山冰川总面积明显减少。冰雪融水在河川径流中占有重要比例,冰川退缩已对发源于天山的阿克苏河流域水文特性、水资源、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水储量距平:指与该山区水储量多年平均水平的差距。)
(1)据图甲归纳天山冰川退缩率的分布特征。(6分)
(2)据图乙说出天山山区水储量最大的季节并简述原因。(4分)
(3)推测20世纪60年代以来阿克苏河流域年径流总量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6分)
(4)简析天山冰川退缩和积雪消融区对雪线上升幅度的影响。(4分)
课时作业86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
1~2.解析:第1题,迁入地位于贺兰山东麓的戈壁滩土壤条件不是吸引人口迁入的条件,地形较平坦,加之可发展香菇和绿叶蔬菜种植,水源条件较好,而迁出地为宁夏南部干旱山区,水源短缺,多山区,生态环境恶劣,所以吸引移民迁入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地形和水源,①③正确,故选B。第2题,读图可知,甲侧阳光可照射,应种植对光照要求较高的绿叶蔬菜,甲侧绿叶蔬菜光合作用较强,氧气含量较大;另一侧密闭阴暗,适合种植喜阴的香菇,光合作用弱,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较大,所以隔帘适时打开,有利于碳氧平衡,①④正确;大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昼夜温差,②错;太阳能板建在阳棚上方会遮挡阳棚的阳光,应建在阴棚上方,③错。故选C。
答案:1.B 2.C
3~5.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盐沼中的植物群落常以湖水为中心,随地下水位深度和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不同环湖呈带状有规律的分布”可知,盐沼主要分布在盐湖的周围,地下水深度较浅,且分布面积广,最可能分布在海拔较低的盆地底部平原地区。故选C。第4题,湖水干涸后,水中的盐碱沉积,凝结成坚硬的盐壳,A错;盐角草、碱蓬是适合生长在盐田的生物,环带Ⅱ地下水埋藏浅,盐分高,适合盐角草、碱蓬的生长,B正确;芦苇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浅水地区,常形成苇塘,不是很耐盐碱,C错;向草甸过渡的植被应位于离盐湖较远的地带,D错。故选B。第5题,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土壤含有冻土层,可以防止盐分的下渗。故选D。
答案:3.C 4.B 5.D
6~7.解析:第6题,根据材料得知,石羊河位于祁连山东部,降水丰富,且石羊河冰川面积最小,所以河流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A正确。祁连山越往西部,流域内冰川面积越大,大气降水越少,河水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B错误。祁连山北部湖泊较少,湖泊水补给少;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量少,均不是石羊河主要补给方式,C、D错误。故选A。第7题,近十多年来,河西走廊的地形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故不是地形因素,A错误。目前,河西走廊还没有实现跨区域调水,B错误。近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而不是变冷,排除D。气温升高,致使冰川融水增加,河流径流量增加;加上区域内西风和季风带来的水汽增加,降水增加,流域内丰水期延长,C正确。
答案:6.A 7.C
8.解析:第(1)题,注意蒸散量是当地实际蒸发量和蒸腾的水量,而年蒸发量是在蒸发皿中测得的理论蒸发量。上游是整个流域的水源涵养区,植被覆盖率高,而土壤的含水量比中下游大。第(2)题,该区域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则夏季具有融水量大、蒸发强的特点;同时夏季植被生长较好而蒸腾作用强。第(3)题,2000~2015年“灌区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土壤的含水量会增大。影响可从水资源减少角度分析。第(4)题,同意,可从增加水资源、调节气候等方面分析;不同意,可从带来的问题角度分析。
答案:(1)疏勒河流域上游多年平均日蒸散量大于中下游。上游地区径流量大于中下游地区,土壤中含水量较大,可用于蒸散水量多;上游山区草场面积大,植被覆盖度好,蒸腾作用强。
(2)夏季。夏季气温高,祁连山冰雪融水多,土壤含水量大;夏季农作物及植被繁茂,植物蒸腾作用强;夏季农田灌溉,土壤水分充足;气温较高,日照时数长,有利于地表蒸散。
(3)蒸散量不断增加。导致中下游径流量减少,甚至断流;绿洲边缘地区植被退化,荒漠化进程加快;加剧生产生活用水紧张状况。
(4)同意:可以改善局部气候;增加本区域水资源;使湖泊及天然植被得到恢复,生态环境恶化得到有效缓解。
不同意:消耗上游有限的水资源,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上游缺乏生态用水补偿机制,影响上游生态环境。
9.答案:(1)冰川退缩速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不同海拔冰川退缩速率差异显著;海拔3000m以下区域的冰川退缩速率最大,海拔5000m以上区域的冰川退缩速率最小。
(2)春季。天山山区位于北温带,冬季气温低,固态水资源一直处于积累过程,到春季达到最大值,因此春季水储量最大。
(3)年径流总量变化趋势:先增加,后减小。
原因:阿克苏河径流以天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在冰雪消融初期,河流径流随冰雪融水的增加而增加;冰雪消融中后期,冰雪融水随着冰川面积减小、雪线海拔升高及厚度变薄而减少,阿克苏河径流也随之减少。
(4)冰川和积雪面积减少,导致冰川和积雪覆盖区域反射率降低,由于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量,使得雪线附近地表升温加快,冰雪消融加剧使雪线上升幅度加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课时作业38土壤,共4页。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86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新人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据图可知,我国农业用地,今后,我国农业土地的利用应该,山东省不同类型耕地的分布特点是,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内蒙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