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19分。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下列做法与“食品安全”要求相符的是( )
A. 尽量少吃油炸、烟熏和烧烤的食品
B. “路边摊”的食物品种多、美味可口,常吃丰富生活
C. 厨房天天要使用,没必要天天搞卫生,否则太浪费时间了
D. 发霉变质的食品一定不能食用,但为了不浪费,可以回收给农民喂猪
2.2022年,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下列行为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 使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B. 购物时自带购物袋或菜蓝子
C.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D.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3.我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人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其中,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 全面推进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B. 推广使用新能源电动车
C. 推进生物液体燃料替代传统燃油D. 砍伐树木建设游乐场
4.下面是某男子的血液化验单(局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男子身体一旦出血则不易止血B. 该男子要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C. 该男子体内出现了炎症D. 若该男子急需大量输血,应给他输B型血
5.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下列激素中,常用来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是( )
A. 生长激素B. 胰岛素C. 甲状腺激素D. 肾上腺素
6.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人体生物学模型,a、b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M表示肾,则b内尿素含量比a内高
B. 若M表示肺,b内血液中的氧含量比a内高
C. 若M表示小肠,b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含量都下降
D. 若M表示胰岛,饭后1小时,b内胰岛素浓度比a内低
7.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箭头①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
B. 箭头 ②所示气体为氧气
C. 肺泡外只包绕着一根毛细血管
D.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8.“垃圾不落地,巴南更美丽”为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区”,巴南区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废电池应该投入( )
A. B.
C. D.
9.汽车的声音越来越近,小蒙决定等车过了再过马路。外界声波由外耳道传至中耳,引起鼓膜振动,经过一系列传递并放大至内耳,刺激( )内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将声音信息传至大脑皮层形成听觉。
A. 咽鼓管B. 半规管C. 耳蜗D. 听小骨
10.如图①~④表示人体气体交换的四个过程,a、b代表气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a]气体进入肺泡的过程中,膈肌收缩
B. 过程[②]、[④]分别通过呼吸运动和呼吸作用完成
C. 在[③]过程中气体[b]主要由血浆运输
D. 组织细胞利用a气体分解有机物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11.如图是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瓶内均装入澄清的石灰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如果吹气和吸气均选择弯管,在实验时,应向甲瓶吹气,乙瓶吸气
B. 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甲瓶
C. 经向两瓶内分别吹气、吸气后,石灰水变浑浊的是甲瓶
D. 甲瓶、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
12.人应常吃“五谷杂粮”,这样才能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其主要原因是( )
A. “五谷杂粮”能提供全面的营养 B. “五谷杂粮”能治疗多种疾病
C. “五谷杂粮”容易消化和吸收 D. “五谷杂粮”的色、香、味俱佳,能增强食欲
13.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呼吸作用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B. 肺泡壁和肺泡外包绕的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
C. 淀粉在口腔里消化成葡萄糖
D. 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主要由血浆运输
14.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成分比较如表(单位:g/100mL),根据样液的成分判断A,B,C三样液分别是( )
A. 原尿、尿液、血浆B. 原尿、血浆、尿液 C. 尿液、原尿、血浆D. 血浆、原尿、尿液
15.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液流动方向为:乙→丙→甲
B. 红细胞单行通过丙血管
C. 甲是动脉,血流速度最快
D. 乙是静脉,将血液送回心脏
16.人体呼吸系统中,对吸入的气体具有温暖、清洁、湿润作用的器官是( )
A. 鼻B. 喉C. 气管D. 肺
17.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一个生物学模型。①②表示血管,A表示人体器官,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A为脑,则与①相比,②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B. 若A为肾,则与①相比,②中的尿素含量减少
C. 若A为肺,则与①相比,②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D. 若A为小肠,则与①相比,饭后②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
18.如图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肺泡,2是肺泡外面包绕的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下列哪项来完成的( )
A. 呼吸作用
B. 呼吸运动
C. 肺泡的扩张与回缩
D. 气体扩散
19.小张得了肠炎,医生将药物与生理盐水从他的前臂静脉输入,当药物运于小肠时,经过的途径依次是( )
①肺动脉②肺静脉③上、下腔静脉④心脏⑤小肠毛细血管⑥肺部毛细血管⑦主动脉.
A. ③→④→①→⑥→②→④→⑦→⑤B. ③→④→②→⑥→①→④→⑦→⑤
C. ③→④→⑦→⑥→②→④→①→⑤D. ③→④→①→②→⑥→④→⑦→⑤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20.某市举办了广场舞比赛,来自各地的舞蹈爱好者热情参赛,请结合如图及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赛前训练,某队员不小心碰触同伴的硬质首饰而迅速缩手,其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 ______(用数字序号和箭头表示)。
(2)听到音乐后舞者立即起舞,此反射(填“是”或“不是”) ______人类特有的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图中的[______]。
(3)跳舞时,身体通过 ______(填器官名)获取大量的氧气,这些氧气最早通过 ______(填血管名)进入心脏内,最终在肌细胞的 ______中参与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1.如图为演示膈的运动与呼吸运动关系的教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代表 ______ ;C代表 ______ ;D代表 ______ .
(2)用手向下拉D,C内的容积会 ______ ,B就会 ______ ,这表示吸气.
(3)松手后B就会 ______ ,这表示呼气.
22.如图为人体部分结构和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肺泡内的气体通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是以 ______ 方式进行的。
(2)食物主要在小肠内被消化,小肠中有胰腺和肠腺分泌的大量的 ______ ,其中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我们吃的馒头主要成分消化后最终变成 ______ 被吸收,然后转运到 ______ 的毛细血管。
(3)血液流经B后到达A,减少的成分主要是尿素、尿酸、无机盐等,这一过程也称之为 ______ 。C处的液体是 ______ 。
23.如图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系统是 ______ ,其生理功能是 ______ 。
(2)通过B系统排出体外的代谢废物产生于 ______ 内。
(3)C系统是血液循环系统,该系统内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有 ______ 。
(4)D所示的结构在人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 ______ 。
(5)健康成年人通过E系统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L左右,是因为肾小管将原尿中的 ______ 等成分重新吸收回了血液。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4.如图,某学习小组进行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
①向1号、2号试管中各加入2毫升淀粉糊;
②再向1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2号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
③将2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37℃左右温水的烧杯中,10分钟后取出,并各加入2滴碘液。
观察实验现象,回答相关问题:
(1)该小组同学在实验中设置了1号和2号两支试管的目的是 ______ ,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______ 。
(2)两支试管放在37℃左右温水中的目的是模拟 ______ 。
(3)滴加碘液后,现象是一支试管变蓝,另一支不变蓝,其中不变蓝的是 ______ 号试管,这说明了该管中的 ______ 已被消化了。
(4)我们在吃馒头的时候,都能感觉到馒头会变甜,这是因为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将淀粉分解成为了 ______ 。
答案解析
1.A
【解析】解:A、油炸食品为油脂类,多吃油脂类的食物使人过度肥胖,因此,少吃油炸、烟熏和烧烤等食品,A正确。
B、“路边摊”的食物不卫生,不健康,不可常吃,B错误。
C、厨房和餐具只有经常保持干净,才不会污染食品,C错误。
D、不能用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喂养家禽家畜。这是因为发霉、变质的残羹剩饭或饲料中的有毒物质会大量积累在家禽家畜的体内,这不仅影响了家禽家畜的生长发育,而且人吃了这样的家禽家畜,也会因有毒物质进入人体而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D错误。
故选:A。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合理膳食的含义要求,以及关注食品安全。
2.C
【解析】解:A、使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不合题意。
B、购物时自带购物袋或菜蓝子,可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可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不合题意。
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造成森林大量被砍伐,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符合题意。
D、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可节约资源,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不合题意。
故选:C。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3.D
【解析】解:A、全面推进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节能环保,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A不符合题意。
B、推广使用新能源电动车,能够减少煤等常规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不符合题意。
C、推进生物液体燃料替代传统燃油,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C不符合题意。
D、砍伐树木建设游乐场,减少森林面积的,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D符合题意。
故选:D。
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彼此重叠发生,形成所谓的“复合效应”,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因此,人类对资源的利用要科学合理、权衡利弊,既要考虑短期效益,更要考虑长远影响。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4.A
【解析】解:A、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血凝的作用,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此人的血小板值正常,因此该男子身体一旦出血则易止血,错误。
B、此人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少于正常值,患有贫血,应多吃含铁或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正确。
C、白细胞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此人的白细胞高于正常值,表明此人有炎症存在,正确。
D、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该男子的血型为B型,所以急需大量输血,应给他输B型血,正确。
故选:A。
血液由血浆、血细胞两部分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体温的功能。红细胞数目最多,形态为双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主要的功能是运送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个体最小,性状不规则,无细胞核,有凝血和止血过的作用。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血常规化验单中各种血细胞的数量和异常值。
5.B
【解析】解: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糖尿病患者有“三多一少”的症状,三多即多饮、多尿、多食,一少指体重减少。对患糖尿病的人,可以用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故选:B。
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胰岛素的主要功能。
6.B
【解析】解:A、若M表示肾,则a是肾动脉,b肾静脉,由于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血液中的尿素大部分以尿的形式由此排出,因此b肾静脉内的尿素含量比a内的低,A错误。
B、若M表示肺,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发生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因此b肺静脉内的血液氧含量比a肺动脉内高,B正确。
C、若M为小肠,由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吸收了大量营养物质,另外血液流经小肠组织细胞时,由于小肠组织细胞要消耗氧分解有机物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血液中的氧气会减少,故从小肠流出的血液是含营养物质丰富和含氧少的静脉血,C错误。
D、胰岛属于内分泌腺,胰岛分泌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内毛细血管的血液中,因此若M表示胰岛,则饭后1小时,b内胰岛素浓度比a内高,D错误。
故选:B。
(1)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一般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根据图中的血流方向判断,一般情况下a是动脉、M表示器官、b是静脉。
(2)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
掌握血液循环的路线及血液成分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7.D
【解析】解:如图所示:
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根据图示中箭头可以判定:
A、①为氧气,而不是二氧化碳,A错误;
B、如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②为二氧化碳,B错误;
C、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C错误;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D正确。
故选:D。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原理,是中考的重点内容。
8.A
【解析】解:废电池、废旧日光灯管、过期药品属于有毒、有害垃圾,故应投入贴有有害垃圾标志的垃圾收集箱,观察图示可知A为有害垃圾收集箱。
故选:A。
人类生活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我们应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旧日光灯管、电池属于有毒物质,故应投入贴有有害垃圾标志的垃圾收集箱,据此解答。
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保护环境。
9.C
【解析】解: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故选:C。
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如图:
听觉的形成结合示意图记忆效果好。
10.B
【解析】解:A、a表示吸入氧气,肋间肌和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入肺,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正确。
B、②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④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二者均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完成的,错误。
C、在[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中,气体[b]二氧化碳主要由血浆运输,正确。
D、④过程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利用气体a氧气分解有机物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正确。
故选:B。
(1)呼吸全过程包括四个环节,依次是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①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a表示吸入的氧气,b表示呼出的二氧化碳。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其原理。
11.B
【解析】解:A、吸气时应该用乙装置原因直玻璃管是插入到石灰水中,可以让外界的空气进入石灰水,如果用甲装置则会把石灰水直接吸入到口中。因此在实验时,应向甲瓶吹气,向乙瓶吸气。A正确。
B、让外界的空气进入乙装置中的石灰水,目的就是起对照作用,来验证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B错误。
CD、人在呼吸的时候,吸入的空气中含有较多氧气,在人体内会与组织细胞内的气体进行交换,这样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甲装置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较大,说明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较多。CD正确。
故选:B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二氧化碳的特性,二氧化碳的浓度越大,石灰水的浑浊就越明显,本实验用深吸一口气和深呼出一口气作比较,通过甲装置是呼出的气体,通过乙装置是空气作比较,来验证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仔细观察找出那个是吸气、那个是呼气,吸气管不能插入石灰水中,吹气管要插入石灰水中。
12.A
【解析】解:合理膳食必须符合个体生长发育和生理状况等的需要,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适当,比例适中,以全面满足身体需要,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五谷杂粮”可为人体提供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等更加全面的营养物质,故人应常吃“五谷杂粮”才能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
故选:A。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合理膳食指的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
掌握人体需要的主要的营养物质,结合题意,灵活答题。
13.C
【解析】解:A、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在线粒体内进行,其实质就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A正确;
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在此处,由于肺泡内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与此相适应,肺泡外包围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
C、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部分淀粉在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C错误;
D、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主要由血浆运输,D正确。
故选:C。
(1)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线粒体是呼吸作用主要场所。
(2)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由许多肺泡构成。
(3)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此题是一道综合性题,只要掌握了生物学知识,即可解答。
14.A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血浆和原尿相比,原尿中不含有大分子的蛋白质;尿液和原尿相比不含有葡萄糖。故A是原尿,B是尿液,C是血浆。
故选:A。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肾小球对血液起了滤过作用,除了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水、无机盐和尿素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故原尿跟血浆比少了大分子蛋白质。当血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故尿液和原尿相比不含有葡萄糖。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尿的形成过程。
15.A
【解析】解:A、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动脉→丙毛细血管→乙静脉,错误。
B、丙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正确。
C、甲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的动脉,血流速度最快,正确。
D、乙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静脉血管,将血液送回心脏,正确。
故选:A。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中甲是动脉,丙是毛细血管,乙是静脉。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16.A
【解析】解:鼻腔是呼吸道的器官之一,与呼吸功能相适应,其内部有鼻毛,可阻挡灰尘;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粘住和阻挡灰尘灰尘和湿润空气,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起到温暖空气的作用。这些都能够减少了对肺的刺激。
故选:A。
此题考查鼻腔在呼吸道中的作用。呼吸道的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一、保证气体畅通的结构;二、起清洁、湿润和温暖空气作用的结构。鼻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空气作用,这与其内部的鼻粘膜、鼻毛和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有关。
此题考查了鼻腔对吸入气体的作用,注意掌握。
17.D
【解析】解:A.脑部组织细胞需要进行呼吸作用利用氧分解有机物,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废物。故经过脑的血液营养物质含量减少,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代谢废物增多。可见,若A为脑,则与①相比,②中的氧气含量减少,A正确。
B.血液流经肾脏时,一部分尿酸和尿素等代谢废物会随尿液排出。可见,若A为肾,则与①相比,②中的尿素含量减少,B正确。
C.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后,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所以,若A为肺,则与①相比,②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C正确。
D.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故血液流经小肠后,营养物质会显著增多。若A为小肠,则与①相比,饭后②中的葡萄糖含量会增加,D错误。
故选:D。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叫做动脉,动脉一般分布较深;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有的分布较浅,有的分布较深;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分布最广。因此,题图中,①表示动脉血管,②表示静脉血管。
掌握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18.D
【解析】解:一种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肺泡内的氧气浓度高于肺泡外血液中氧气浓度,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肺泡外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液,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血液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的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如图所示:
熟知血液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19.A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了血液循环。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循环流动,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分析解答。
结合血液循环的图解,理解整个血液循环的过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解答】
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小张患了急性肠炎,医生在他的前臂静脉注射药物与生理盐水进行治疗,药物到达患病部位需要经过前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肠动脉→肠内毛细血管。因此医生将葡萄糖液从他的前臂静脉输入,当运送到小肠时,葡萄糖液经过的途径依次是③上、下腔静脉→④心脏→①肺动脉→⑥肺部毛细血管→②肺静脉→④心脏→⑦主动脉→小肠毛细血管。 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20.①→②→⑤→⑥→⑦ 不是 ⑧ 肺 肺静脉 线粒体
【解析】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⑤神经中枢、⑥传出神经和⑦效应器。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神经元接受冲动信号,并将冲动传到传出神经,神经冲动沿着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应。所以某队员无意中手指突然碰到同伴的硬质首饰,立即缩回手,这时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①→②→⑤→⑥→⑦。
(2)条件反射是高级的反射活动,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听到音乐后舞者立即起舞,此反射应属于条件反射,是由⑧大脑皮层的参与完成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有特有的语言中枢,因此人类特有的反射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特征建立的条件反射,而听到音乐后舞者立即起舞,这是对具体的声音发生的反应,不是人类特有的。
(3)血液循环的途径为:
跳舞时,身体通过肺获取大量的氧气,氧气进入血液后的循环途径为: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毛细血管→组织细胞。因此,这些氧气最早通过肺静脉进入心脏内,再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中参与呼吸作用,释放出能量。。
故答案为:
(1)①→②→⑤→⑥→⑦。
(2)不是;⑧。
(3)肺;肺静脉;线粒体。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图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上行神经纤维、④下行神经纤维、⑤神经中枢、⑥传出神经、⑦效应器。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多以识图题或是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21.肺 胸廓 膈肌 变大 扩张 缩小
【解析】解:(1)根据图示可看出:A代表气管,B代表肺,C代表胸廓,D代表膈肌.
(2)用手向下拉D膈肌,代表膈肌收缩,顶部下降,导致C胸腔的容积变大,B肺就会扩张,B内气压变低,气体进入B内完成吸气过程.
(3)松手代表膈肌舒张,其顶部回升,胸腔的容积变小,B肺就会缩小,B肺内气压升高,气体出肺,完成呼气过程.
故答案为:(1)肺;胸廓;膈肌;(2)变大;扩张;(3)缩小
人体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导致胸骨、肋骨向外上方移动,使胸腔的前后左右径增大;膈肌顶部下降,使胸腔的上下径扩大.这样胸腔的容积增大,导致肺内气压下降低于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过程.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胸骨、肋骨因重力作用复原,膈肌回缩,导致胸腔的上下左右前后径均减少,胸腔容积变小,肺内气压升高,高于大气压,气体出肺完成呼气过程.
熟记肺的通气的过程,同时理解各结构代表的器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气体扩散 胰液和肠液 葡萄糖 小肠绒毛内 排泄 尿液
【解析】解:(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血液变成含氧气丰富的动脉血。肺泡内的气体通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是以气体扩散方式进行的。
(2)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参与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食物主要在小肠内被消化,小肠中有胰腺和肠腺分泌的大量的消化液(胰液和肠液),其中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在口腔中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进入小肠后被肠液和胰液彻底分解成葡萄糖。我们吃的馒头主要成分淀粉消化后最终变成葡萄糖被吸收,然后转运到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被吸收进入血液。
(3)人体将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人血液流经B肾单位后到达A肾静脉,减少的成分主要是尿素、尿酸、无机盐等,这一过程也称之为排泄。C肾小管末端处的液体是尿液。
故答案为:(1)气体扩散
(2)消化液(胰液和肠液);葡萄糖;小肠绒毛内
(3)排泄;尿液
图中的A肾静脉、B肾小体、C肾小管。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
23.消化系统 消化和吸收 组织细胞 静脉瓣、动脉瓣、房室瓣 器官 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
【解析】解:(1)(2)如图表示的是人体内的代谢终产物及其排出体外的过程,分析图形可知,人体通过A消化系统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通过C循环系统进入人体,运到组织细胞,供组织细胞利用,细胞中产生代谢废物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这些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通过B呼吸系统,呼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蒸气,二是通过E泌尿系统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三是通过D皮肤排出汗液。汗液的主要成分是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
(3)C系统是血液循环系统,该系统中总共有三种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四肢的静脉上有静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
(4)由上可知,D是皮肤,皮肤的表皮是由上皮细胞构成的,上皮细胞属于上皮组织。皮肤内还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皮肤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一个器官。
(5)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包括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这些物质进入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被送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健康成年人通过E泌尿系统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L左右,是因为肾小管将原尿中的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成分重新吸收回了血液。
故答案为:
(1)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
(2)组织细胞。
(3)静脉瓣、动脉瓣、房室瓣。
(4)器官。
(5)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
如图所示:食物进入A系统,所以A系统是消化系统;气体进入B系统,所以B系统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产物都进入C系统,所以C系统是循环系统;汗液从D器官排出,所以D器官是皮肤;尿液从E系统排出,所以E系统是泌尿系统。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及排泄等生理活动。
24.为了作对照实验 唾液 人体口腔温度 2 淀粉 麦芽糖
【解析】解:(1)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进行研究。为证实这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设计对照实验。在实验中设置了1号和2号两支试管的目的是为了作对照;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唾液。
(2)试管放在37℃左右温水中,模拟人的口腔温度,有利于酶活性的正常发挥。
(3)2号试管放入唾液,唾液内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分解淀粉,所以2号试管滴加碘液不会变蓝;说明该试管内的淀粉被消化了。
(4)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可以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所以我们在吃馒头的时候,都能感觉到馒头会变甜,这是因为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将淀粉分解成为了麦芽糖。
故答案为:(1)为了作对照实验;唾液;
(2)人体口腔温度;
(3)2;淀粉;
(4)麦芽糖。
(1)科学实验中,能够变化的条件或因素称为变量。在实验过程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进行研究。为证实这个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设计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
(2)试管放在37℃左右温水中,接近人的口腔温度,有利于酶活性的正常发挥。
(3)淀粉遇碘变蓝。淀粉初步消化部位是口腔,起作用的消化液是唾液,产物麦芽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设计对照实验,找出实验变量,淀粉的初步消化过程等知识点。姓名:宋某性别:男年龄: 28岁科别:内科标本种类:全血
检验目的:血常规血型: B型送检医生:孙 X
N.项目结果参考值
1 白细胞(WBC) 28.92↑ 3.5-9.5
12 红细胞(RBC) 3.35↓ 4.0-4.5
13 血红蛋白(HGB) 95.0↓ 110-140
19 血小板计数(PLT) 240 125-350
成分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A样液
99
0.00
0.10
0.72
0.03
B样液
95
0.00
0.00
1.50
2.00
C样液
90
7.00
0.10
0.72
0.03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文件包含上饶市广信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试卷docx、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测评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测评生物试卷(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全区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全区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