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学案
展开1.作者知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谥号“文”。祖籍太原(今属山西),生于新郑(今属河南)。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与元稹世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世称“刘白”。白居易一生诗作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其诗通俗易懂、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主要作品有《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等;著有《白氏长庆集》。
创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唐宣宗作《吊白居易》:“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此诗可算是对白居易一生的概括。
2.背景知识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与拥兵割据的藩镇首领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是一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拿凶手,最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江州当时是“蛮瘴之地”,加之江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州刺史的副职,但实际上是一个闲散职务。
白居易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遭受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白居易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由其苦难的身世联想到自己在政治上的坎坷,顿时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心情,悲怆之意油然而生,于是创作了这一传世名篇。
3.知识链接
(1)新乐府运动
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乐府诗集》)明代胡震亨说:“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
(2)乐府诗
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另外,还有一项任务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和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上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琵琶行》属于后者。
4.基础知识
(1)读准字音
①湓浦口( )( ) ②铮铮然( )
③贾人( ) ④迁谪( )
⑤荻花( ) ⑥转轴( )( )
⑦轻拢( ) ⑧慢捻( )
⑨抹复挑( )( ) ⑩霓裳( )( )
⑪嘈嘈( ) ⑫间关( )
⑬幽咽( ) ⑭西舫( )
⑮敛容( ) ⑯虾蟆陵( )
⑰红绡( ) ⑱教坊( )
⑲钿头( ) ⑳银篦( )
eq \(○,\s\up1(21))花朝( ) eq \(○,\s\up1(22))嘲哳( )
(2)古今异义词
(3)多义实词
(4)词类活用
(5)文化常识
课时1 理故事情节,赏环境描写
学习目标 1.梳理《琵琶行》内容,解读诗前序言的作用。2.赏析诗中的环境描写。
白居易的《琵琶行》问世后,传唱度极高,以至于“胡儿能唱琵琶篇”。新时代新时期,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文学社和音乐社联合举办古典音乐剧《琵琶行》演出活动。作为策划人,你所在的策划组需要做一系列准备工作。
活动一 绘制宣传海报,为剧幕命名
1.为了提升宣传度,需要制作宣传海报。请为古典音乐剧《琵琶行》演出活动写一则宣传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与原创保持高度契合,本音乐剧根据原文五段内容,定为五幕剧。每一幕都需要取一个名字,以呈现在海报上。请根据示例,为音乐剧篇章命名。
示例:第一幕——江头送客闻琵琶
第二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分析序言作用,绘制音乐剧环境布景
3.音乐剧的第一个活动是主持人朗诵《琵琶行》序言,因为大家一致认为此诗的序言也非常重要,必不可少。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需要你根据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为前四幕剧准备四幅舞台背景图,请找出这些景物描写,然后思考:这些景物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它们在诗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填写下表。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中都有不少景物描写,试比较这三首诗在写景手法上有何不同?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精析
课前知识铺垫
4.(1)①pén pǔ ②zhēng ③gǔ ④zhé ⑤dí ⑥zhuǎn zhóu ⑦lǒng ⑧niǎn ⑨mò tiǎ ⑩ní cháng ⑪cá ⑫jiàn ⑬yè ⑭fǎng ⑮liǎn ⑯há ⑰xiā ⑱fāng ⑲diàn ⑳bì eq \(○,\s\up1(21))zhā eq \(○,\s\up1(22))zhā zhā
(2)①于是创作 ②第二年 ③容貌 ④突然冲出 ⑤整理 ⑥以前 ⑦年纪大了
(3)①指示代词,这/判断动词,是/这 ②说/字/话 ③创作/弹奏/给,替
(4)①摆酒/作歌/在夜里/在梦里 ②被打湿/重,看重;轻,轻视
(5)①纪年 ②贬官、降职 ③地方 ④副职 ⑤宫廷音乐 ⑥司马青衫
课时1 理故事情节,赏环境描写
1.(示例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千古一声,邀你共赴
(示例二)谁让东船西舫无言?谁让司马青衫泪湿?看《琵琶行》音乐剧,让我们共赴一场诗歌与音乐完美结合的盛宴
(示例三)带你梦回大唐,带你重温一千多年前的经典之声;一曲《琵琶行》,唱尽人生百般滋味
2.(示例)第二幕——江上聆听琵琶曲 第三幕——歌女倾诉身世苦 第四幕——同病相怜伤迁谪 第五幕——重闻琵琶青衫湿
3.①序言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故事的主要经过;②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本诗的写作缘由;③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④能显示出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叙事诗。
4.
群文任务
①描绘梦中的洞天仙境的景象,色彩鲜艳、变化莫测、富丽堂皇,极尽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之妙。②首联工笔细描,写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精练传神;颔联则大笔写意,远眺全面之景,尽显萧瑟秋韵。③诗中几处关于江月的描写,前后映带,使整个环境沉浸在迷蒙的月色江水中,对抒情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①因为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a.介词,表示接在后面的部分是原因;b.连词,常跟“所以”搭配使用,表示因果关系
②明年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时间词,今年的下一年
③颜色
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多指色彩
④突出
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鼓出来;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
⑤整顿
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⑥向前
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朝前
⑦老大
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排行第一的人
词语
例句
释义(用法)
①是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自言本是京城女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②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
凡六百一十六言
周任有言曰
③为
因为长句
初为《霓裳》后《六幺》
为君翻作《琵琶行》
活用类型
例句例字
解释
①名词活用
活用为动词
遂命酒
歌以赠之
活用为状语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浔阳江头夜送客
梦啼妆泪红阑干
②形容词活用
活用为动词
江州司马青衫湿
商人重利轻别离
词语
解释
①元和
唐宪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________的一种名号(亦可以表示年份)。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时首创年号,此后形成制度。后来朝鲜、日本、越南受中国的影响,都曾使用年号。
②左迁
____________的委婉说法,犹言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③出官
京官贬黜往________任职。
④司马
古代官职,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徒、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掌管军政和军赋,春秋、战国沿置。后世朝代亦有设置,其职权大小不一。唐代的司马是州刺史的________,当时实际是有职无权。
⑤教坊
古时管理____________的官署。专管雅乐以外的音乐、舞蹈、百戏的教习、排练、演出等事务。
⑥青衫
青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后世常用“______________”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剧幕
景物描写
意境特点
作用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第四幕
篇名
写景手法
分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
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
①
《登高》
工笔与写意结合,动静结合,仰视俯察结合,远近结合
②
《琵琶行并序》
写景纯用白描,并以景物烘托感情
③
剧幕
景物描写
意境特点
作用
第一幕
“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
感伤、凄清
情景交融,表达了悲伤的离别之情。营造出哀伤的氛围,为故事定下凄切的感伤基调。
第二幕
“唯见江心秋月白”
清冷、宁静
表达了琵琶女高超技艺的感染力,天、地、人都沉浸其中。
第三幕
“绕船月明江水寒”
凄凉、孤独、悲哀
情景交融,烘托了琵琶女孤独、悲哀的心情,描写其年老色衰后被人冷落的命运。
第四幕
“黄芦苦竹绕宅生”“杜鹃啼血猿哀鸣”
凄冷、孤独、悲哀
情景交融,烘托出诗人被贬后孤独、凄冷、悲哀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36_t4/?tag_id=42" target="_blank">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导学案</a>,共4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36_t4/?tag_id=42" target="_blank">5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学案设计</a>,共10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4.3 *“探界者”钟扬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34_t4/?tag_id=42" target="_blank">4.3 *“探界者”钟扬导学案</a>,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