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四川省乐山市2024年中考真题试卷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034050/0-17227599925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四川省乐山市2024年中考真题试卷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034050/0-172275999262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四川省乐山市2024年中考真题试卷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034050/0-172275999266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物理][一模]河北省沧州市十六校2024年中考真题联考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物理]云南省2024年中考真题 试卷 0 次下载
- [物理]四川省内江市2024年中考真题物理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物理]四川省宜宾市2024年中考真题 试卷 0 次下载
- [物理]四川省广元市2024年中考真题物理试题 试卷 0 次下载
[物理]四川省乐山市2024年中考真题试卷
展开1. “从生活走向物理”说明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常见物理量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冬季峨眉山金顶的最低气温约为10℃B. 闻名世界的乐山大佛高约71m
C. 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功率约为100WD.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答案】B
【解析】
【详解】A.冬季峨眉山金顶的最低气温在零下20℃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乐山大佛的高度大约是71m,故B符合题意;
C.一般家用空调的电功率在800W~1500W之间,100W不在这个范围内,故C不符合题意;
D.一般情况下,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如图所示的贾湖骨笛被认定是华夏祖先9000年前的造物。吹奏时按压骨笛不同位置的气孔,可以改变笛声的( )
A. 响度B. 音色C. 音调D. 速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骨笛是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吹奏时按压骨笛不同位置的气孔,可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进而改变笛声的音调,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 有一种手抛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后,达到灭火效果。上述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升华B. 液化C. 凝华D. 汽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灭火弹中的干冰在外壳破裂后会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故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4. 中华典籍《周礼·考工记》中有“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的记载,这是一种通过日出、日落时细杆的影子进行辨方正位的方法( )
A. 光的折射B. 光的反射C. 光的直线传播D. 光的色散
【答案】C
【解析】
【详解】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日出、日落时,太阳位置不同,细杆的影子方向和长度也不同,从而可以通过影子来辨方正位。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 2024年4月26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对接后,我们说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 )
A. 空间站B. 月球C. 地球D. 发射塔
【答案】A
【解析】
【详解】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对接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与月球、地球、发射塔都有位置的变化,以月球、地球、发射塔为参照物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是运动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以空间站为参照物,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 生活中,我们应“珍爱生命,规范用电”。下列不符合用电安全的是( )
A. 更换灯泡前先断开电源B. 不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用电器
C. 电冰箱的金属外壳一定要接地D. 电器设备起火可用水直接扑灭
【答案】D
【解析】
【详解】A.更换灯泡前,需要先切断电源再更换,才能避免出现触电事故,故A不符合题意;
B.水是导体,用湿布擦工作的用电器容易发生触电,故B不符合题意;
C.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要使用三脚插头,通过三孔插座,金属外壳才能与地线相连,可及时将金属外壳上的电导走,避免触电事故,,故C不符合题意;
D.用电器着火时,需要先切断电源,再灭火,如果立即用水扑灭,则可能发生触电事故,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 如图所示,小车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车所受重力与水平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阻力的作用
C. 撤去推力后,小车仍会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小车受到惯性
D. 撤去推力后,小车最终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答案】B
【解析】
【详解】A.小车所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B.小车在水平方向运动,受到推力和阻力的作用,故B正确;
C.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不能说受到惯性,故C错误;
D.撤去推力后,小车在阻力的作用下最终停下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B
8. 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如图所示,在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嫦娥六号探测器的( )
A.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B.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C.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答案】C
【解析】
【详解】嫦娥六号探测器在加速升空时,探测器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所以动能增加,升空过程中高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增加,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以下四种实例中,可以减小摩擦的是( )
A. 图甲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会在手上涂防滑粉
B. 图乙轮滑鞋装有滚轮
C. 图丙自行车刹车时捏紧车闸
D. 图丁运动鞋底有凹凸的花纹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运动员上器械前会在手上涂防滑粉,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A不符合题意;
B.轮滑鞋装有滚轮,通过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力,故B符合题意;
C.自行车刹车时捏紧车闸,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故C不符合题意;
D.运动鞋底有凹凸的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 乐山某初中学校开展以“苍穹”为主题的飞机模型制作大赛,要让飞机获得升力,机翼横截面的形状应设计成(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C.图中模型上下表面对称,即空气流速相同,压强相同,无压强的差值,不会获得向上的升力,故AC不符合题意;
B.图中模型上凸下平,上方空气流速快,向下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向上压强大,会产生向上的压强差,压力差,能够获得向上的升力,因此该图为机翼横截面的形状。故B符合题意;
D.图中模型上平下凸,上方空气流速慢,向下压强大,上方空气流速快,向上压强小,会产生向下的压强差,压力差,不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爱阅读的乐乐同学了解到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形容沸腾的水“势如奔涛”,他利用图示装置再次对水沸腾前后的实验现象进行了观察记录。以下现象记录正确的是( )
①沸腾前,水持续吸热,温度升高;
②沸腾时,水中不断有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③沸腾时,烧杯上方有大量“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④沸腾后,不移走酒精灯,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因此,在沸腾前,水会持续吸热,并且由于还没有达到沸点,所以温度会持续升高。故①正确;
②沸腾时,水的内部和表面都在剧烈地汽化,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由于周围的水不断汽化成水蒸气进入气泡,所以气泡会不断变大。当气泡上升到水面时,气泡会破裂,释放出大量的水蒸气。故②正确;
③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的“白气”并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后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因为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我们看不到,而“白气”是我们能看到的,所以它是液态的小水滴。故③错误;
④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这个温度就是液体的沸点。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水在持续吸热,但温度会保持在沸点不变。因此,即使不移走酒精灯,水的温度也会保持不变。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②④,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 近年来我国在能源和通信领域都有所突破。关于能源和通信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空间站与地面控制中心利用超声波实现通讯
B. 华龙一号核电站核反应堆中发生可控核裂变
C. 风能、水能、太阳能、电能均属于一次能源
D. 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地面控制中心是通过电磁波与空间站中的航天员通信,故A错误;
B.核电站的核心设备反应堆,利用的是可控核裂变发电,故B正确;
C.太阳能、水能、风能可以直接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是一次能源;电能不能直接从自然界获取,是二次能源,故C错误;
D.任何机械的能量转化率不可能达到100%,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能量转化率不能达到100%,故D错误。
故选B。
13. 下列四幅图中,探究“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该图是奥斯特实验,探究的是电流的磁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
B.该图是电磁继电器,属于电磁铁的应用,故B不符合题意;
C.当开关闭合时,放在磁场中的导体会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探究的是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故C符合题意;
D.导体与电流计相连,在闭合回路中当导体棒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流计中会有电流通过,探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 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根据图片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乙两车都做变速直线运动
C. 10~20s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D. 20~30s内,甲、乙两车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AB.由图甲可知,甲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则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乙可知,乙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增大,则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B 错误;
C.10~20s内,由图甲、乙可知甲车行驶的路程大于乙车行驶的路程,所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
D.20~30s内,由图甲、乙可知两车行驶的路程相同,根据可知两车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15. 小嘉同学设计了一款身高测量仪,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别为U、I,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变化量分别为、( )
A. 被测人员身高越高,整个电路中的总电阻越小
B. 被测人员身高越高,整个电路中的电功率越大
C. 无论被测人员身高如何,的值不变
D. 无论被测人员身高如何,的值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AB.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R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图可知,身高越高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的越小,由P=UI可知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越小,故AB错误;
C.身高越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移动的距离越大,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由可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等于变阻器的阻值,所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越大,故C错误;
D.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化量等于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的变化量,所以的值等于R的阻值,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6. 如图所示,某次比赛中,运动员推着冰壶从A点运动6m到达B点时轻轻松手,冰壶运动中受到水平方向的阻力,大小恒定为1.5N。从A点到O点冰壶沿直线运动( )
A. 推力对冰壶做功为270JB. 推力对冰壶做功为324J
C. 冰壶克服阻力做功为54JD. 冰壶克服阻力做功为45J
【答案】C
【解析】
【详解】AB.根据题意,不知道运动员推冰壶的推力是多少,所以无法计算推力对冰壶做功的多少,故AB不符合题意;
CD.冰壶克服阻力做功为
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7. 麻辣烫是乐山颇受欢迎的美食,食物在麻辣烫汤锅中温度升高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其内能,麻辣烫香味扑鼻这是___________现象。
【答案】 ①. 热传递 ②. 扩散
【解析】
【详解】[1]食物在麻辣烫汤锅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内能。
[2]麻辣烫香味扑鼻为扩散现象,说明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8. 从物理学角度来看,__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因动力臂比阻力臂长,可以实现“四两拨千斤”。我国传统衡器“杆秤”是一种杠杆,要使如图所示的秤杆在水平方向平衡___________端移动。
【答案】 ①. 省力 ②. 应将秤砣向右
【解析】
【详解】[1]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是省 力杠杆。
[2]称量时,若秤杆右端向上翘起,说明右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小于左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而左边的力和力臂、右边的力一定,根据杠杆平 衡条件可知,应该增大右边的力臂,即应将秤砣向右端移动。
19.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则ρ甲___________ρ乙(选填“>”、“<”或“=”),ρ丙=___________kg/m3。
【答案】 ①. > ②. 0.5×103
【解析】
【详解】[1]由图像可知,当甲、乙物质的质量相等时,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由可知,ρ甲>ρ乙。
[2]由图像可知,当丙的体积为20cm3是,其质量是10g,则丙的密度为
20. 如图甲所示的煎饼锅具有高温和低温两个挡位,图乙是其内部简化电路图。当处于高温挡时,煎饼锅的加热功率为,则R1=___________;处于低温挡时,煎饼锅的工作电流为1A,通电1min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___J。
【答案】 ①. 51.6 ②. 1320
【解析】
【详解】[1]由图乙可知,当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电阻R2短路,电路只有R1,此时电路中电阻小,根据可知功率大,即为高温档,则R1的电阻为
[2]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两个电阻串联,电路中电阻最大,根据可知功率小,即为低温档,则通电1min产生的热量为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21. 如图所示,鸡蛋悬浮于浓盐水中处于静止状态,请画出鸡蛋的受力示意图。(重心O点已标出)
【答案】
【解析】
【详解】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从重心开始竖直向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浮力,并标出F浮;物体的重力G与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都在重心,同理做出重力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22.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位于螺线管右侧的小磁针N极顺时针旋转90°。请在对应括号中标出电源的“+”、“-”极和通电螺线管左侧的极性。
【答案】
【解析】
【详解】小磁针N极顺时针向转右动,说明小磁针N极与通电螺线管右端相互排斥。则通电螺线管右端为N极,左侧为S极。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以判定出,通电螺线管正面导线的电流方向是向下的,则电源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如图所示: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3. 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操作:
(1)组装好器材后,用手指无论是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U形管两侧液面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压强计的气密性___________(选填“好”或“差”);
(2)调整好器材后,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可以通过比较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来判断,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图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4)比较甲、丙两图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___________有关;
(5)根据实验结论对压强计进行改装,改装后可用于比较不同液体的密度大小。现将压强计两个探头分别浸入酒精和水中并处于同一深度,如图丁所示可判断出A杯中盛有___________(选填“酒精”或“水”)。将A杯中的探头向___________移(选填“上”或“下”),U形管两侧液面会再次相平。
【答案】 ①. 差 ②. 转换法 ③. 甲 ④. 乙 ⑤. 密度 ⑥. 水 ⑦. 上
【解析】
【详解】(1)[1]在组装好器材后,我们需要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这是通过用手指轻压或重压探头的橡皮膜,并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变化来实现的。如果U形管两侧液面几乎没有变化,说明压强计的气密性差,可能存在漏气的情况,这样的压强计无法准确测量液体压强。
(2)[2]在实验中,我们无法直接看到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但可以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间接判断。这种通过观察易于测量的物理量来反映不易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我们称之为转换法。
(3)[3][4]观察图甲和图乙,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使用的是同一种液体(水),且橡皮膜的方向也相同,但液体的深度不同。通过比较这两图,我们可以发现,液体深度越深,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即液体压强越大,所以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4)[5]比较甲、丙两图,我们可以看到,它们使用的液体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也相同,但液体种类不同(甲为水,丙为盐水)。通过比较这两图,我们可以发现,盐水的密度大于水,而盐水产生的压强也大于水产生的压强。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5)[6][7]根据实验结论,我们知道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都有关。现在,我们将压强计的两个探头分别浸入酒精和水中,并处于同一深度。由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在同一深度下,水产生的压强会大于酒精产生的压强。观察图丁,我们可以看到U形管左侧液面较低,说明A杯中探头受到的压强较大,由可知,液体深度相同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即A杯中盛有的是密度较大的液体,即水。当U形管两侧液面再次相平时,两探头处受到的压强相同。由可知,在液体压强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深度越小,所以我们应该将A杯中的探头向上移动,以减小其受到的压强。
24. 物理学习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为3V,定值电阻R1约为4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该小组同学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1)正确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前,需将滑片P移动至___________(选填“a”或“b”)端;
(2)闭合开关S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在检查电源和导线均正常的前提下,你认为引起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排除故障后,小组同学正常进行操作,在表格中记录多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当电压表示数为1.2V时,电流表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___A;
(4)根据表格数据,在图丙中画出I-U关系图像;___________
(5)分析所绘制的图像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_____;
(6)该小组同学认为还需更换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重复上述操作,你认为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b ②. 滑动变阻器断路 ③. 0.3 ④. ⑤. 正比 ⑥. 多次实验,找普遍规律
【解析】
【详解】(1)[1]正确连接好电路,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S前,需将滑片P移动到电阻最大位置,即至b端。
(2)[2]闭合开关S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是断路,而电压表均无示数,说明电压表并联支路以外的电路出现断路,在检查电源和导线均正常的前提下,可能是滑动变阻器断路。
(3)[3]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读数为0.3A。
(4)[4]根据表格数据,描点连线,如图所示:
(5)[5]分析所绘制的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可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6)[6]该小组同学认为还需更换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重复上述操作,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排除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5.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闭合开关S,电流表示数为1A。
(1)求电源电压;
(2)当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1.2A,求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3)当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最右端时,求整个电路的电功率。
【答案】(1);(2);(3)
【解析】
【详解】解:(1)由图可知为并联电路,根据题意及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得电源电压为
(2)由图可知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电流表测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电流表示数为1.2A,电流表示数为1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得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
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为
(3)当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电路,由(2)可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为100Ω,此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
干路电流为
整个电路的电功率为
答:(1)电源电压10V;
(2)当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1.2A,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3)当滑片P位于滑动变阻器最右端时,整个电路的电功率为。
26. 如图所示,实心均匀圆柱体A、底面积均为的薄壁圆柱形容器B、C,都放置在水平桌面上,A、B、C的高度均为10cm。容器B内装有水,各项参数如表所示。忽略圆柱体A吸附液体等次要因素,g取。
(1)求圆柱体A的体积;
(2)将A竖直缓慢放入B中,静止时A漂浮在水面,求此时圆柱体A受到的浮力;
(3)将A竖直缓慢放入C中,待A静止后,求油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答案】(1);(2);(3)
【解析】
【详解】解:(1)根据题中表格内参数可得圆柱体A的体积为
(2)A漂浮在水面,则所受浮力与A的重力相等,即浮力大小为
(3)油的体积为
圆柱体A的密度小于油的密度,假如A放入油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则所受浮力与A的重力相等,由(2)可得浮力大小为0.9N,则排开油的体积为
此时圆柱体A浸入油中的深度为
所需油的体积为
所以A不能漂浮在油中,A在油中沉底,则此时油的深度为
油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答:(1)圆柱体A的体积;
(2)将A竖直缓慢放入B中,静止时A漂浮在水面,此时圆柱体A受到的浮力;
(3)将A竖直缓慢放入C中,待A静止后,油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U/V
0.3
0.6
0.9
1.2
1.5
I/A
0.08
0.15
0.23
0.38
参数
圆柱体A
水
油
质量/g
90
120
81
密度/()
0.6
1
0.9
深度/cm
4
3
2024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物理试卷(附真题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物理试卷(附真题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物理试卷,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物理真题: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物理真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