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5.2生活中的透镜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详细答案解析)

    5.2生活中的透镜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详细答案解析)第1页
    5.2生活中的透镜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详细答案解析)第2页
    5.2生活中的透镜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含详细答案解析)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优秀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优秀精练,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如图,透过手表表盘上光滑透明凸起部分,能清楚地读出日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凸起部分相当于凸透镜,观察到的是日期数字实像
    B. 凸起部分相当于凹透镜,观察到的是日期数字实像
    C. 凸起部分相当于凸透镜,观察到的是日期数字虚像
    D. 凸起部分相当于凹透镜,观察到的是日期数字虚像
    2.如图所示是一些体育运动场景及现象,对它们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图:因为折射,观众会认为游泳池的底部比实际更深些
    B. 乙图:射击运动员瞄准是利用眼睛射出的目光沿直线传播
    C. 丙图:滑雪护目镜可减少由于雪面反射而进入人眼的光线
    D. 丁图:拍摄水中倒影时,照相机感光元件上形成的是虚像
    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景物在水面形成“倒影”
    C.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D. 笔好像在“折断”
    4.如图是记者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用照相机拍摄的医护人员照镜子整理护目镜的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镜子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 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像
    C. 当医护人员远离平面镜时像变小D. 镜子中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5.关于图中所示的四种光学现象,下列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小孔成像时所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图乙中,用放大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C. 图丙中,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为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某市部分中小学对校园门禁系统进行了升级,配备了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通过校门时,只需将人脸面向屏幕摄像头,该系统就能将测试者的面部信息与备案信息进行比对以决定是否放行。关于门禁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屏幕边框呈黑色是由于所选材质不遵从反射定律
    B. 该系统的核心光学元件是凸透镜
    C. 该系统成像主要利用光的反射
    D. 该系统的摄像头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7.小京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 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 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 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
    8.教室里安装的电子白板投影仪,其镜头的焦距为15cm,为了在白板上得到清晰的像,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 )
    A. 大于30cmB. 小于15cm
    C. 等于30cmD. 大于15cm,小于30cm
    9.小京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 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 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 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
    10.将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放在一只未装满水的薄高脚玻璃杯后面,在高脚杯前方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 )
    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凸面镜D. 凹面镜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
    11.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的原理是利用了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在森林中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圆形饮料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 镜,它能使太阳光会聚。
    12.人工智能(AI)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包括语音识别技术和面部识别技术。国产华为手机可以通过向屏幕呼叫“小艺小艺”,即可唤醒语音助手,这项技术主要通过语音识别用户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手机前置摄像头可以识别用户面容解锁或支付,摄像头实际是一个凸透镜,在这里起到了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作用。
    13.照相机利用凸透镜可以成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的工作原理:小雨为拍摄同学参加校园歌手大赛的全景照片,他向后退一段距离,并将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__(选填“向前伸”或“向后缩”)一点儿。
    14.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看到的一种成像的情况.此时凸透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填“实”或“虚”)像,光屏________呈接到,________用眼睛看到,当蜡烛逐渐靠近透镜时,像变________(填“大”或“小”).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5.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a、b是两条入射光线,请作出S点通过透镜成像光路图。
    16.图中S′为烛焰S的像,透镜的主光轴在虚线上,请通过作图画出透镜并标出一个焦点F的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7.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此实验中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2)实验中把光屏放在蜡烛所成像的位置处,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
    (3)拿走光屏,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3cm,同时将蜡烛B移到A像的位置,通过测量我们会发现蜡烛A到它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______cm,此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利用图甲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
    (1)实验中,小华发现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看不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这是因为玻璃板与桌面______,调整后,小华看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2)实验中还需要______,用来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图乙是小强某次测量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L为______cm;
    (3)若将玻璃板向左倾斜,如图丙所示,观察到蜡烛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图中的______(选填“①”或“②”)处;
    (4)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_____蜡烛这一侧观察(选填“A”或“B”);
    (5)我们在玻璃中看到A的像是因光的______所形成的像。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9.平静的湖面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中捕食的小鱼,它在湖中的像是______像(选填“虚”或“实”);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看见的鱼比其实际位置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如图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A点处,水中的B点有一条小鱼,空中的C点有只小鸟,请你作出潜水员观察鱼,鸟的光路图(法线已画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透明凸起的部分中间比边缘厚是凸透镜,其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则成正立的虚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还考查了照相机,属于基础知识。
    (1)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4)照相机成像原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解:A、人看到的游泳池底部,是底部反射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发生折射形成的比实际位置高的虚像,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A错误;
    B、射击运动员瞄准是利用物体反射的光线沿直线传播进入眼睛,故B错误;
    C、滑雪护目镜可减少由于雪面反射而进入人眼的光线,故C正确;
    D、照相机应用了凸透镜成缩小、倒立、实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实像,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A
    【解析】A.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A符合题意;
    B.平静水面上景物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看文字时,文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插入水中的笔看起来向上弯折了,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造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D
    【解析】AD.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D正确;
    B.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光学仪器。所以照相机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当医护人员远离平面镜时,医护人员的大小不变,故像的大小不变,故C错误。
    故选D。
    5.【答案】C
    【解析】A.图中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且是一个实像,故A错误;
    B.放大镜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
    C.白光是复色光,白光经过三棱镜发生折射时,不同色光的折射角不同,折射后各色光分散开,发生色散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故C正确;
    D.光发生漫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B
    【解析】A.门禁系统屏幕边框呈黑色的原因:选择的材质对光的反射能力较弱,但只要发生反射就遵循反射定律,故A错误;
    BCD.门禁系统的摄像头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利用了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使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凸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来改变光的传播路径的,所以该系统的成像原理主要是利用光的折射,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B。
    7.【答案】C
    【解析】【解析】
    解:A、由图可知,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
    BCD、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物距小于焦距,即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故BD错误、C正确。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之一,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f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u>f,镜头到白板的距离v>2f,即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大于30cm。
    故选A。
    9.【答案】C
    【解析】【解析】
    解:A、由图可知,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
    BCD、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物距小于焦距,即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故BD错误、C正确。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之一,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ff,物像在凸透镜的异侧;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物像在凸透镜的异侧;
    u

    相关试卷

    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5.2+生活中的透镜》:

    这是一份2024年初中物理同步练习《5.2+生活中的透镜》,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的成像实例,属于实像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测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课后作业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生活中的透镜》同步练习, 以下描述符合实际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