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23_2024学年吉林白山抚松县抚松县第十中学初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抚松县实验中学、抚松县外国语学校)(原题版+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36945/2-172276147514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2023_2024学年吉林白山抚松县抚松县第十中学初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抚松县实验中学、抚松县外国语学校)(原题版+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36945/2-172276147518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2023_2024学年吉林白山抚松县抚松县第十中学初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抚松县实验中学、抚松县外国语学校)(原题版+解析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36945/2-17227614752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2023_2024学年吉林白山抚松县抚松县第十中学初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抚松县实验中学、抚松县外国语学校)(原题版+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36945/0-172276146851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2023_2024学年吉林白山抚松县抚松县第十中学初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抚松县实验中学、抚松县外国语学校)(原题版+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36945/0-17227614685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2023_2024学年吉林白山抚松县抚松县第十中学初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抚松县实验中学、抚松县外国语学校)(原题版+解析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36945/0-17227614685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2023_2024学年吉林白山抚松县抚松县第十中学初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抚松县实验中学、抚松县外国语学校)(原题版+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36945/1-172276147073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2023_2024学年吉林白山抚松县抚松县第十中学初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抚松县实验中学、抚松县外国语学校)(原题版+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36945/1-17227614707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2023_2024学年吉林白山抚松县抚松县第十中学初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抚松县实验中学、抚松县外国语学校)(原题版+解析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36945/3-172276147597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2023_2024学年吉林白山抚松县抚松县第十中学初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抚松县实验中学、抚松县外国语学校)(原题版+解析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036945/3-172276147602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2023_2024学年吉林白山抚松县抚松县第十中学初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抚松县实验中学、抚松县外国语学校)(原题版+解析版)
展开2023~2024学年吉林白山抚松县抚松县第十中学初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抚松县实验中学、抚松县外国语学校)
1. 默写。
(1)君问归期未有期,
(2)子曰:“
。(李商隐《夜雨寄北》)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明月传递对友人的牵挂和担忧的诗句是:
,
。
(4)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表现诗人因遭排斥,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的诗句是:
,
。
答案
解析
巴山夜雨涨秋池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详解】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
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夜、涨、寄、愁、随、阑、卧。
2.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太阳从花园里收敛①(A.liàn B.liǎn)起它金色的余晖,月亮从地平线上升起来,撒下清辉静柔如水。我坐在树丛下,注视着这瞬息万变的天
.
幕,树叶飘舞,袅娜多姿。每一片叶子都是这次舞会的主角。叶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热忱地摆弄它妖娆的舞姿,为春、夏、秋作个总结,像是一
只棕色的蝴蝶飞向大地,安②xiáng(A.详 B.祥)地卧在大地的怀中,没有遗憾,没有感伤。
(1)分别为文中的①处和②处选择正确的读音和汉字:①
(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 改为
(3)画波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4)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下面。
;②
。(填序号,)
。
。
答案
(1)
B
A
(2)
撒
洒
(3)拟人
(4)叶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收敛(shōu liǎn):指检点行为,约束身心;也指收拢;还指将分散的聚集起来。故选B。
安详(ān xiáng):指从容不迫;稳重。有平静自然之意。故选A。
(2)本题考查字形。
撒下——洒下,使水或其他东西分散地落下;东西散落;使某物(通常是液体或细小的固体颗粒)分散地落下。
(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在这个句子中,“热忱地摆弄它妖娆的舞姿”这一描述,将原本不具备人类情感和行为的“叶子”赋予了人的特性——热忱和摆弄舞
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4)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叶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中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应在句尾加上“的弧线”。
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
精,险跺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小题1】本文选自《
》,文体是
。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静以修身
.
(2)非淡泊无以明志
.
(3)意与日去
.
(4)淫慢则不能励精
.
【小题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两句话的意思。
【小题4】对这篇古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和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指的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美好愿望。
【小题5】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
[乙]
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①趋于奢矣。见乡人则
嗤其朴陋②,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③,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余
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弟总宜平心静气。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释】①日:一天天地。②朴陋:粗俗鄙陋。⑧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小题6】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一 经 焦 躁 则 心 绪 少 佳 办 事 不 能 妥 善
【小题7】[甲]文中诸葛亮认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以“遂成枯落”四字比喻了过度懈怠、不静心于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状态;
[乙]文中曾国藩以自己为例劝诫弟弟,指出做事宜“
都认为 会阻碍“静”的养成,从而影响学习与做事。
【小题8】[甲]文中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观点,请你结合[乙]文的内容,谈谈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培养“俭”的习惯。
”,否则会导致“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的结果;[甲][乙]两文的作者
答案
【小题1】
【小题2】
诸葛亮集
书信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明确、坚定
意志
振奋
【小题3】不下苦功夫学习就不能增长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志向就不能使学业成功。
【小题4】D
【小题5】立志、学习、惜时。目的是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浮躁。
【小题6】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
【小题7】
平心静气
躁(险躁/焦躁)
【小题8】培养“俭”的习惯要从日常小事做起。如[乙]文所说并不是“锦衣玉食”才是奢,如果“皮袍呢褂”随处都是,“车马仆
从”成为习惯,这样就靠近奢而远离俭了。所以我们要提醒自己,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注意节俭,不过度消费。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书信。
【小题2】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依靠内心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2)句意为:不恬淡寡欲就无法使(自己的)志向明确。明:明确、坚定。
(3)句意为: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意:意志。
(4)句意为:放纵懈怠就不能勉励心志振奋精神。励:振奋。
【小题3】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达到词达意顺即可。本句重点词语:
广才:增长才干。广:增长。成:达成,成就。
【小题4】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D.有误,“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意思是: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表达了对不珍惜时间,不
努力学习的惋惜和慨叹;
故选D。
【小题5】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非
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是讲立志的重要性,立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不下苦功夫
学习就不能增长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志向就不能使学业成功,又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是告诫儿子要珍惜时间。立志、学习、惜时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
文章从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静”。“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静”是学习的前提。
“淡泊”“宁静”是它的正面表现,“淫慢”“险躁”则是它的反面表现。要做到“静”,就需要“淡泊”,摒除名利的束缚和干
扰;只有做到了“淡泊”“宁静”,才使志向坚定(明志),并最终实现远大目标(致远)。如心不静,就会陷入“险躁”,就不能
专心学习,也就不能增长才干,更谈不上修养心性了。故作者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勤学励志,珍惜时间,表达了他
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小题6】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本句句意:一旦焦躁,心情就不好,做事就不能办妥帖做好。
“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为并列关系,是“一经焦躁”的结果。
故断句为: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
【小题7】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甲文中“遂成枯落”意思是:最终枯败零落。将过度懈怠、不静心于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状态比作枯败零落的叶子,体现了
“不静”(躁)的后果,从反面论述了“静”的重要意义。
乙文“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弟总宜平心静气”,曾国藩以自己因为焦躁而颓废
松弛的事例劝诫弟弟,提出做事应该“平心静气”。据此可知,两文作者都认为“躁(险躁/焦躁)”会阻碍“静”的养成,从而影响
学习与做事。
据此作答即可。
【小题8】
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根据乙文“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可见,文章是从日常小事谈
起,并不是“锦衣玉食”才是奢侈,只要是衣服到处都是,出则车马随从跟随,就快是奢侈了,因此培养节俭的习惯要从衣食住行的
日常小事做起,爱惜粮食、节约资源、适度取舍;
根据乙文“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可知,我们不能因为别人地位低,有些方面做得不好,而产生
轻视和怠慢的念头,否则就长了傲气,所以我们要不轻视别人,要将攀比之风扼杀在摇篮里,继承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点睛】
参考译文:
甲
品德高尚的人,依靠内心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来培养品德。不恬淡寡欲就无法使(自己的)志向明确,不清静寡欲
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则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
上获得成就。放纵懈怠就不能勉励心志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同时光飞快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
(像黄叶一样)枯老衰落,大多不接触世事,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困守在自己破败的房子里,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乙
世家的子弟最易犯奢侈和傲慢的毛病,不一定锦衣玉食之后才说他奢侈,只要是皮袍呢褂到处都是,乘车骑马跟着随从仆人习以
为常,就一天天地接近奢侈了。看见乡下的人就讥笑他粗俗鄙陋,看见雇的人就随意支使人,这就是一天天地习惯傲慢了。京师子弟
的坏毛病,没有不因为“奢”“傲”这两个字。初五的晚上接到弟弟的信,我本来就担心弟弟焦躁,我前年颓废松弛,就是因为焦
躁。一旦焦躁,心情就不好,做事就不能办妥帖做好。弟弟总应该平心静气,你和各位弟弟要引以为戒,注意注意。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折痕是心里的暖印
包利民
①前些日回老家,夜里睡不着,忽想起曾经收藏的一些旧时之物,便开始翻箱倒柜。有一叠老照片,便逐一看去,有我成长中每个年龄段的留
影,更有许多黑白的,画面已经泛黄,承载着更久远的岁月记忆。蓦然,一张照片引起我的注意,依然是一张黑白照片,有些变软,似被揉搓后又平
展开来,照片中一个年轻女子浅笑盈盈。
②我一下子站了起来。过往的时光如云雾漫过心间,往事复苏疯长成林。照片中是我的母亲,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时,我还只是五岁。由于生长
在农村,照相是很难得的一件事,一年下来也难有一次机会。所以我和姐姐都特别希望能照相,每次吵闹,母亲都会说:“我都没有照过相呢,你们
已经照了一些了,等来了照相的,一定给你们照!”
③一个下午,我和姐姐在仓房里玩儿,乱翻东西,忽然就从一本古老的书中发现了一张照片。经过仔细辨认,我们确定照片中年轻漂亮的女人就
是母亲。于是很生气地去找母亲,质问她为什么骗我们。母亲接过照片看了看,笑着说:“好几年前的了,我都忘了,好了好了,你们别生气了,妈
把它撕了,就和你们一样了!”母亲把那张照片揉成团,姐姐忙抢过来,不知为什么,那一刻,我心里很难过。
④隔着遥远的时空,我细抚着照片上的所有折痕,一如触摸那些永不再来的岁月。现在的母亲,早已白发苍苍,无复记忆里的年轻模样,更难想
象照片中的青丝红颜。那每一道折痕都似刻在我心上,仿佛是我们亲手揉碎了母亲绝美的年华。
⑤在一个小小的木盒里、我找到了一摞书信。翻看,竟然大多是我在外上大学时写给家里的。那几年的大学时光,想来并没有写太多的信给父
母,没想到这些信依然保存着。我仔细看着每一封,仿佛依然是当初的想家心切,依然是年少时对父母的依依眷恋。只是,当年父母写给我的信,却
已不记得失落于风尘何处,心中无由地痛。
⑥我发现,我写的每一封信,信纸的折叠处都已欲断,有的被母亲用透明胶粘上。一时神思飘荡,可以想象,那无数个在外的日子里,母亲怎样
一遍又一遍地看这些信!便是这样折来折去,使那折痕渐深渐裂,亦如我想家的心在尘世漂泊中悄然淡去。无边的愧疚包围着我,在这样一个无眠的
夜里。
⑦坐在灯下良久,心里涌动的情绪却依然不能平息。继续寻找,在床下的一个纸壳箱里,全是日记本。有我从小学到高中时的全部日记,甚至我
大学时的一些日记也在其中。我看着那些日记,就像穿行于成长的岁月之中,许多已被蒙尘的情感,在濡湿的心里重又清晰。看了一些之后,便止
住,我的心无法承受太多记忆的负荷。便随意翻看,却见大学时许多本日记中都有折上的几页。细看折上的那些日记,都是我心情不好或者生病时的
琐记。
⑧我知道,那是母亲,她在想念我时,看信看日记,却是心疼牵挂着我在外所有不如意的时刻。从没有哪些时候能如这一刻,让我如此真切地感
受到母亲对自己的爱。是的,不在母亲身边的日子,我每一个失落的时刻,都是母亲心底的折痕,永难磨灭。而从此,母亲的爱也会成为生命中的折
痕,那每一条痕迹里,都盛满着我的感动,我的心痛,我永远的眷恋。
⑨在这个夏日漫长的夜里,就静静地坐在灯下,我轻轻抚过那些折痕,一如触摸母亲永远无私的爱与情怀。
【小题1】请简要概括文章分别写了哪些可见的“折痕”?
【小题2】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文章第⑧段中的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小题3】阅读文章,请谈谈以“折痕是心里的暖印”为标题,用意何在。
【小题4】比较阅读三段选文,分别说说三个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
【A】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
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
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B】
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
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
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C】
母亲接过照片看了看,笑着说:“好几年前的了,我都忘了,好了好了,你们别生气了,妈把它撕了,就和你们一样了!”
包利民《折痕是心里的暖印》
【A】
【B】
【C】
答案
【小题1】母亲照片上的折痕;“我”写给家里的每一封信上的折痕;“我”的日记本上的折痕。
【小题2】画线句子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母亲的爱”比喻成“我”“生命中的折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的爱给
“我”的印象之深,通过“那每一条痕迹里,都盛满着我的感动,我的心痛,我永远的眷恋”这一排比,强烈地抒发了“我”对母亲
真诚而炽热的感恩与眷恋之情。
【小题3】用“折痕是心里的暖印”为文章标题,既富有诗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是文章的叙述线索,全文围绕“折痕”回忆了
几件往事,“暖印”两字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真诚而炽热的感恩与眷恋之情。
【小题4】
坚强乐观,体贴(善解人意),温柔包容(爱孩子)。
勤劳能干,聪明(有生活的智慧)。
慈爱,温柔,
善解人意。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
根据第③段中“母亲接过照片看了看,笑着说:‘好几年前的了,我都忘了,好了好了,你们别生气了,妈把它撕了,就和你们一样
了!’母亲把那张照片揉成团,姐姐忙抢了过来”、第④段中“隔着遥远的时空,我细抚着照片上的所有折痕,一如触摸那些永远逝
去的岁月”可知,此处的“折痕”是多年前母亲照片上揉成的折痕;故可概括为:母亲照片上的折痕。
根据第⑥段中“我发现,我写的每一封信,信纸的折叠处都已欲断,有的被母亲用透明胶粘上”可知,年久的家信已出现折痕,都被
母亲一点点细心的粘住;故可概括为:“我”写给家里的每一封信上的折痕。
根据第⑦段中“许多本大学时的日记中都有折上的几页。细看,折页的那些日记,都是我心情不好或者生病时的琐记”可知,大学日
记本上记录心情不好或者生病时的页码上也有折痕;故可概括为:“我”的日记本里的折痕。
【小题2】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母亲的爱也会成为我生命中的折痕”,把“母亲的爱”比喻成“我生命中的折痕”,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
爱对“我”的影响之深。“那每一道折痕里,都满盛着我的感动,我的心痛,我永远的眷恋”是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母爱在
“我”生命里留下深刻的印记,强烈地抒发了“我”对母亲真诚而热烈的感恩与眷恋之情。
【小题3】
本题考查赏析题目。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本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在回老家翻找旧物时,发现了一些承载着岁月记忆的照片、书信
和日记。通过这些旧物上的折痕,作者回忆起与母亲之间的点点滴滴,尤其是母亲对自己无私的爱与关怀。照片中母亲年轻时的模样
与现在的对比,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母爱的伟大;保存完好的书信和日记中的折痕,则透露出母亲对作者在外生活的牵挂与担
忧。整篇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母爱的深沉与伟大,以及作者对母亲无尽的感激与眷恋。
题目“折痕是心里的暖印”是一个比喻句,将折痕比作暖印,富有内涵与诗意,能吸引读者阅读;
从内容来看,文章主要围绕自己所见的母亲照片上的折痕、“我”写给母亲的家信上的折痕、“我”的日记上的折痕来写的,“折
痕”是文章的叙事线索;
“暖印”意思是“温暖的印迹”,结合文末“轻轻抚过那些折痕,一如触摸着母亲那无私的爱与牵挂”,可知这些“折痕”体现出母
爱带给“我”的温暖,以及“我”对母爱的感恩,表达了“我”对母亲真诚而热烈的感恩与眷恋之情。
【小题4】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A文通过母亲的动作描写,例如“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等可见母亲的善解人意;“眼边红红”的神态描写及“听说
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的语言描写,可见母亲爱儿子;“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的动作描写和“好好儿
活,好好儿活”的语言描写可见母亲的坚强以及对孩子的包容和无私的爱。
B文通过“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和“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的事件,可见母亲
的聪明能干,勤劳俭朴。
C文中,“你们别生气了,妈把它撕了,就和你们一样了”的语言描写和“笑”的神态,可见母亲善解人意、慈爱温柔。
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玉米
曹洪蔚
①围着村子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玉米地。
②父亲正忙着给玉米施肥除草。麦前套种的玉米,眼下已长到了齐腰深。看到家栋,父亲有些意外:家栋是个大忙人,是单位的顶梁柱,在工作
上要强得很,从不甘于人后。这么多年,他节假日都没怎么休息过。父亲问他:“这不逢年不过节的,咋就回来啦?”
③“回来看您啊。”
④回到家,父亲去村头的小酒店买了几样菜,开了一瓶酒,对家栋说:“来,陪爹喝点儿。”家栋平时不怎么喝酒,总担心喝酒会误事。完美、
一流,是他给自己定的工作标准。
⑤几杯酒下肚,父亲说?“孩儿,你有心事,瞒不过爹的眼。”家栋猛地饮下一杯酒,脸上立马就泛起了红晕。
⑥他想告诉父亲,这次单位要补缺一名副局长,按学历、资历、能力,或是按工作政绩、岗位需要,群众基础,他都有竞争优势。他很想努力去
竞争一把,甚至有了一些以往从未有过的、不太好的念头,这让一向光明磊落的他矛盾而痛苦。于是,他想到了回乡下,听听父亲的意见。父亲已经
80岁了,早已不再为“一箪食,一瓢饮”忧心,却依然像一头老黄牛劳作于田间。
⑦看着家栋欲言又止,父亲没再继续追问下去,对他说:“吃罢饭回屋歇一会儿,然后咱爷儿俩一块儿去玉米地薅草追肥。”
⑧这一觉睡得好沉好香。等到日头已经偏西,家栋才醒来,脑瓜子好像也清醒了许多。父亲说:“洗把脸,咱俩下地去,这会儿没了毒日头,趁
着凉快,能干俩钟头的活儿。”
⑨玉米地,远看绿油油一片。走近,却又看到下面长着各样杂草。
⑩锄完一趟,父亲和家栋并肩坐在锄把子上小憩。父亲说:“这原本是一块撂荒地,杂草和野棵子有一人多深,看着叫人心疼。那年,我实在看
不下去了,就用了一个冬天的时间,开了这片荒地。当年,你爷爷对我说过,怎样才能不让地里长草呀?种上庄稼。只要地里有了庄稼,就不会容许
杂草生长了,杂草一露头,就会被锄薅掉。等庄稼铺满了田间,就没了杂草的生存之地。”
⑪这晚临睡前,父亲从矮柜里捧出一个深红色的木匣子,对他说:“有件事你可能还不知道,我也是刚刚搞明白。你爷爷,你那个种了一辈子庄
稼的爷爷,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大功臣啊。解放战争的时候,你爷爷立过一个特等功,两个一等功。战争结束后,你爷爷转业到市里的化肥厂工
作。后来上级动员职工离城返乡,你爷爷就回到了村里,当了一辈子农民。要不是前不久上面开展军人普查登记,谁都不知道他这辈子还当过兵、打
过仗、立过功。”
⑫木匣子里,军功章泛着深沉的微光,整齐折叠着的退伍证和立功证书也已发黄。家栋看着,鬓角处不知不觉凝出了汗,顺着脸颊慢漫向下流。
⑬躺在床上,家栋又想起爷爷说过的关于杂草和庄稼的道理。他觉得,这些日子,他心里头的那块儿地生了杂草,且横生逞威,若任其野蛮生
长,他立志“种好庄稼”的使命和初心,就一定会化为乌有。
⑭第二天,天刚麻麻亮,家栋就起来了。他告诉父亲,他想早点儿赶回单位上班,手头还有一大堆活儿要干呢。
⑮路过父亲的玉米地,家栋停下了脚步。他听父亲说过,这个时节、正是玉米的快速生长期,若是没有杂草,地肥水足,蹲到地头、就能听见玉
米吱吱的拔节声。
⑯家栋轻轻地蹲下来,侧耳细听,隐隐地,他似乎真的听到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小题1】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父亲)却依然像一头老黄牛劳作于田间。(从修辞角度赏析)
(2)这晚临睡前,父亲从矮柜里捧出一个深红色的木匣子,对他说……(从加点词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
.
【小题2】请结合全文内容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他觉得,这些日子,他心里头的那块儿地生了杂草,且横生逞威,若任其野蛮生长,他立志“种好庄稼”的使命和初心,就一定会化为乌有。
. .
. .
(1)杂草:
(2)庄稼:
【小题3】文章后半部分为什么要介绍爷爷的光荣事迹?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小题1】(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父亲”比作“老黄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的任劳任怨,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佩之情。(2)
“捧”是用双手托,这个动作,写出了父亲对待深红色木匣子的郑重,表达了父亲对爷爷的敬重之情。
【小题2】
对名利的追求,产生的从未有过的、不太好的念头。
自己手头的工作,自己的职责。
【小题3】插叙爷爷的光荣事迹,突出爷爷淡泊名利,脚踏实地的形象;与上文家栋因名利而内心焦灼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凸显了父亲
的良苦用心,父亲想用爷爷的光荣事迹来警醒家栋,提醒家栋不要被名利所累,要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下文写家栋心
态的转变作铺垫。
解析
【小题1】
本题考查赏析语句。
(1)句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结合“(父亲)却依然像一头老黄牛劳作于田间”分析,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比作是
“一头老黄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地劳作的形象,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佩与心疼之情。
(2)句要求从加点词语表达效果角度赏析。结合“这晚临睡前,父亲从矮柜里捧出一个深红色的木匣子,对他说……”分析,加点词
“捧”是对父亲的动作的描写,意思是用双手托,这里是写父亲用双手托出一个深红色的木匣子,写出了父亲的认真郑重地对待手中
的物品,也表现了父亲对爷爷的敬重之情。
【小题2】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
结合第⑥段“他想告诉父亲,这次单位要补缺一名副局长,按学历、资历、能力,或是按工作政绩、岗位需要、群众基础,他都有竞
争优势。他很想努力去竞争一把,甚至有了一些以往从未有过的、不太好的念头,这让一向光明磊落的他矛盾而痛苦”可知,句中的
“杂草”是指家栋心中对名利的追求,产生的阴暗不太好的念头;
结合第⑭段“第二天,天刚麻麻亮,家栋就起来了。他告诉父亲,他想早点儿赶回单位上班,手头还有一大堆活儿要干呢”可知,句
中的“庄稼”是指自己手头的工作,自己分内的职责。
【小题3】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第⑩段“当年,你爷爷对我说过,怎样才能不让地里长草呀?种上庄稼”,第⑪段“这晚临睡前,父亲从矮柜里捧出一个深红色
的木匣子,对他说:‘有件事你可能还不知道,我也是刚刚搞明白。你爷爷,你那个种了一辈子庄稼的爷爷,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
大功臣啊。解放战争的时候,你爷爷立过一个特等功,两个一等功。战争结束后,你爷爷转业到市里的化肥厂工作。后来上级动员职
工离城返乡,你爷爷就回到了村里,当了一辈子农民。要不是前不久上面开展军人普查登记,谁都不知道他这辈子还当过兵、打过
仗、立过功’”,第⑬段“躺在床上,家栋又想起爷爷说过的关于杂草和庄稼的道理“可知,文章后半部分介绍爷爷的光荣事迹,在
记叙顺序上属于插叙,插入对爷爷光荣事迹的介绍,突出爷爷的淡泊名利,突出爷爷的脚踏实地的形象,与前文家栋内心的焦虑与烦
恼形成对比;父亲要用爷爷的光荣事迹使家栋警醒,告知家栋不应被名利所束缚,应该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下文写家
栋的心态的转变作铺垫。
6.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师傅你错怪我也。这厮分明是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的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
.
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罢了,只是你手下无人。”
(节选自《西游记》)
【小题1】此情节中的“妖魔”是指
,分别变为
、
、
,三戏唐僧。
【小题2】选段体现了孙悟空什么性格特点?中外文学作品中还有哪些具有这种特点的形象,请以“作品——形象——情节”的方式举一例。
答案
【小题1】
白骨精;
年轻女子、
老婆婆、
老头
【小题2】爱憎分明的性格、过人的智慧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示例:《水浒传》;鲁智深具有爱憎分明的性格,英勇无畏的斗争精
神;情节是拳打镇关西。
解析
【分析】
【小题1】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把握。
根据语段内容明确这是出自《西游记》“尸魔三戏唐三藏”情节。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骨岭前。在白骨岭白骨洞内,住着
一个凶残、狡猾,善于伪装的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上山送斋的村姑、朝山进香的老妪和老翁,全被孙悟空识破。
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白骨精心有不甘,又第三次变成老丈又被孙悟空识破。唐僧
盛怒之下写下贬书,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小题2】
《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等情节,体现了孙悟空爱憎分明的性格、过人的智慧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第二问可以列举四大名著中具
有“爱憎分明的性格、过人的智慧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人物。考查知识的迁移。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
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举例时明确“作品——形象——情节”,示例:《水浒传》中的鲁达爱憎分明、扶危济困、嫉恶如仇。从他对待金家父女和郑屠的不
同态度就可以充分看出。当他倾听了金家父女对郑屠的血泪控诉后,非常同情关心他们,主动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金
家父女离开后,鲁达来到郑屠肉铺,以买肉为名,当众戏弄郑屠,杀他的威风,激他与自己斗打。在“拳打”时,对郑屠采取“应口”
要打,“讨饶”也要打的不调和态度,三拳便将他打死,为民除了害,他与金家父女素不相识,与郑屠也无个人恩怨,他的作为充分表
现了他爱憎分明的立场,见义勇为的高贵品质和对受压迫者扶危济困,对压迫者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7. 某中学开展以“多彩体育伴我行”为主题的校园体育节系列活动,邀请你参与宣传。
(1)【多彩体育我宣传】请你为本届体育节拟一则宣传标语。
(2)【活动参与我动员】体育委员刘畅同学写了一段话,动员同学们积极参加体育节活动,请你帮他修改。
同学们,校园体育节即将拉开帷幕,这场盛会,很值得我们期待。体育,让我们的生命更精彩!我们既可以在短跑中感受速度与激情,也可以在
体操中体验律动与美感;既可以在足球运动中增进团结与协作,也可以在棋类活动中培养思维与心性……多彩体育,总有一款适合你。我们在多彩体
育中强健身体,磨炼意志,健康成长。
请将画线句改成祈使句,使它更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3)【风采人物我报道】请你为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要求概括主要事实,不超过15字。
校报记者4月25日报道 在刚刚结束的女子甲组100米比赛中,七年级(1)班的李娟同学勇夺冠军,并打破了该项目保持20年的校运会纪录。铿
锵玫瑰,绽放芳华,比赛中她不畏强手,奋力争先,展现出顽强拼搏的精神,给现场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答案
(1)示例:坚持体育运动,成就多彩人生!
(2)让我们在多彩体育中强健身体,磨炼意志,健康成长吧!
(3)李娟获女子甲组百米比赛冠军
解析
【详解】
(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基于“多彩体育伴我行”的主题,宣传标语应该能够激发同学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传达出
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学习生活的积极影响。为了使宣传标语更加生动、有吸引力,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比喻
等。这些手法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标语更加易于记忆和传播。在撰写宣传标语时,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色,使标语
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增强亲切感和认同感。据此拟写即可。
示例:多彩体育,活力青春;健康同行,快乐成长!
(2)本题考查句式转换。首先,需要明确原句“我们在多彩体育中强健身体,磨炼意志,健康成长”是一个陈述句,描述了参与多彩
体育活动带来的益处。要将陈述句改为祈使句,需要改变句子的语气和结构。祈使句通常用于表达请求、命令、建议或劝告,其主语
(如“你”“你们”或“我们”)常常被省略,并且动词使用原形。在转换过程中,需要保留原句中的核心信息,即“多彩体育”带
来的益处:“强健身体”“磨炼意志”和“健康成长”。根据祈使句的特点,我们可以将这些益处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建议或号召。由
于原句中的主语是“我们”,在祈使句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对“大家”或“同学们”的号召。
根据上述思路,原句“我们在多彩体育中强健身体,磨炼意志,健康成长”可以改为祈使句:“让我们在多彩体育中强健身体,磨炼
意志,健康成长吧!”这样的句子既保留了原句的核心信息,又符合祈使句的语气和结构要求。
据此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解答时,要仔细读懂材料,用最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或提取文本中的关键词句拟写标题;也可
以对新闻材料的导语进行概括拟写标题;有的在概括导语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后面主体部分中的内容来整合作答。本题作答可结合导
语“在刚刚结束的女子甲组100来比赛中,七年级(1)班的李娟同学勇夺冠军,并打破了该项目保持20年的校运会纪录”,采用“谁
+怎么样”的方法加以概括即可。注意字数的限制。
示例:李娟勇夺女子甲组百米赛冠军。
8. 题目:原来,平常也可贵
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
得出现考生姓名和学校名。(6)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答案
例文:
原来,平常也可贵
平凡,温暖,是两个很不起眼的字眼,可当你慢慢品味,你会发现,这两个词语很有味道。
那是一个波澜不惊的日子,我从一件平凡的小事中窥见了人性的温暖。
时间的齿轮从未停止,一圈一圈的周转着。眨眼间,我已到了初二的下半学期,学业更加繁重,身后的眼睛又多了一丝的期盼。
也因为这个原因学校也进入了高度紧张中,体育开始了集训,晚自习也接踵而来。
晚自习一开始,与父母想处的时间就越来越少,而我家离的不近,我晚上到家都九点二十了。令我感动的是每当我开门进家时,
母亲就一个人坐在客厅等着我,也许,每每听到钥匙在锁里转动的声音时,她那一颗牵挂心才好似一颗石头落下了吧。
我到家之后,母亲已经准好了洗脚水,在桌上放了一些水果,询问我吃哪一个?我一切收拾妥当,拿着书包走向房间准备开始写
作业,还没走几步,听到母亲在身后说:“天气干燥,多喝些水,嘴巴不是都出血了吗。”我到房间后,看见一杯温水已在桌上,母
亲是算好时间为我准备的刚好就能喝的水,我端起杯子,杯柄上还存留着母亲的温度。那一刻,感觉心里有一股暖流涌过,浸透着我
的内心。
就在前天,周三,我们开始了体育集训。体育集训与体育课差的太远了。上完课,感觉整个人飘在空中,腿疼得抬不起来。
那天晚上到家之后,母亲发现了不对劲,问我怎么回事,我回答说是体育太累了。在我睡觉前,我看到外面还亮着灯,想出去关
掉,发现母亲在电脑屋,听到她在低声细语的说:“最利于补钙,促进钙吸收的有哪些。”还听到:“剧烈运动前压压腿,可缓解跑
步后的疼痛。”那时已经十一点多了,母亲仍在电脑前查询着。心里像厨房里的调料打翻了,不知道感动还是心疼。
从这两件平凡的小事中,我窥见到了母爱,我窥见到了关怀,我窥见到了,温暖。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以“原来,平常也可贵”为题可知,“平常”应是本文写作内容的重点。“也可贵”是文章要表现的主旨。“平常
也可贵”说明平常的人或事物并非平庸或无足轻重,而是指那些不起眼却默默奉献的人和看似平常却富有内涵的事物。平常的人或
事,往往具备可贵的品质。如:坚韧不拔的毅力、乐于助人的善良心灵、正直的品德和谦虚的态度等。“原来,平常也可贵”题目出
得比较含蓄,应理解为在平常的日子里也会有某些闪光的收获或也能给自己以人生的启迪。
第二,文体思路。本体适合写作记叙文。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来写。可以写自己是一个平常人,普普通通,没有什么特别
之处。直到一次老师让我开始尝试写学校征文,在多番心理斗争下,自己决定尝试一下征文。在征文获奖后,我才明白平常的人,只
要找到自己的优点,也是可以闪耀光芒的,收获了可贵的自信。也可以写一个相貌平平的老奶奶,她每天都提着扫帚在公园里转来转
去,随时为前来游玩的人们扫去尘埃、污秽。数十年来的坚守和无私奉献,彰显平常生活中的可贵等。本文写作时,可采用以小见大
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可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9. 题目:生活因_____________而美好
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和学校名。
(6)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答案
示例:
生活因读书而美好
生活因读书而美好,它增长了我的知识。
打开一部史书,犹如走进尘封的历史殿堂,在这里可以体会世态炎凉,谛听历史脉搏,感悟生命的真谛;翻开一册文学名著,如
同走进一个风景旖旎的仙境,总会令我如痴如醉。读大师名家的著作,我仿佛能够触摸到他们不同的人生:鲁迅的呐喊人生,郁达夫
的颠沛岁月,梁实秋的雅致情怀,林语堂的幽默……从中,我寻找着自己的人生,我要把我的人生也变成激情的人生,精彩的人生!
读书让我从单调的生活中解脱,我的生活才会变得如此美好。因为有了书,我学会了领略春华秋实,夏炎寒冬,学会了笑看世间
阴晴圆缺,云来雁往。我默默地把别人玩乐的时间用来读书,将别人看电视的时间用作观察,将别人聊天的时间拿来写作。于是,我
有了我的文学梦,它就像庄子梦中的《逍遥行》,令人心驰神往;像杜穆里埃的《蝴蝶梦》,让我无法释怀。
因为有了书,我更加体味到亲情的含义。它是世上最美和最苦的一种感情,轻得几乎感觉不到,有时却又重得让一个生命无法承
担。朱自清的《背影》,让我读到了他的深情与成长,于是,我也试着在生活中观察父亲的背影,我感受到了父亲的艰辛;胡适的
《我的母亲》,让我读到了胡适母亲的慈爱与坚强,于是,我试着观察我的母亲,我又看到了母亲的大爱无言……一丝一缕,都是满
满的爱;一分一毫,都蕴涵着深深的情,我的生活因读书而美好。
读书,让我还深刻地认识到了友谊的价值。“一个无言的起点,指向一个无言的结局,这便是友情。”余秋雨如是说。是的,朋
友会在雨中默默地为你撑起一把伞;朋友会在隆冬的雪花里伴你寂然无声……书带给我安宁和惬意。
读书,使十四岁的我心灵绿洲片片;读书,使我从寂寞和空虚走向丰富和充实;读书,使我从无聊和烦闷走向宁静和平和;读
书,使我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充满了美好!
解析
这道题涉及半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本篇习作要求以“生活因
而美好”为题创作;“美好”在此有“精彩”之意,“生活”就是我们应该成长的
过程;可拟写题目为“生活因挫折而美好、生活因自信而美好、生活因读书而美好、生活因亲情(友情)而美好、生活因善良而美
好、生活因微笑而美好”等,填写内容应是生活更美好的原因,也是我们立意的中心。
第二,文体及思路。本篇习作适合写成记叙文。开篇可直接通过抒情兼议论的语句表达生活因何而美好;接下记叙主要的事件,如:
在篮球比赛中失利,自己总结失利原因不断提高,生活因挫折而美好;在父母的关怀中理解了父母的不易,生活因真情而美好;在汽
车旁捡到大量现金,报警后等待失主,生活因善意而美好等;应从身边的事例中选取典型,围绕中心叙事;最后表述生活更美好的根
本原因是什么,呼吁大家应如何生活来深化中心。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作文,任选一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十中学、抚松县实验中学、抚松县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十中学、抚松县实验中学、抚松县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语文试卷,共5页。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