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读火星、木星、天王星数据比较表(质量和体积以地球数据为1个单位),回答下面小题。
1.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四颗行星中密度最大的是( )
A.地球B.火星C.木星D.天王星
2.火星与地球最相近的是( )
A.质量B.体积C.自转周期D.公转周期
人们把一些看起来位置相近的恒星联系起来组成星座,这些恒星在宇宙中实际可能相距很远。狮子座是夜空中的一个大星座,其最亮星为轩辕十四。狮子座流星雨是彗星所抛撒的颗粒滑过地球大气层所形成的,因形成流星雨的方位在“狮子座”星座方向而得名。下图为“狮子座”星座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星座( )
A.组成一个天体系统B.流星雨物质来自河外星系
C.各星体均属太阳系D.是由不断运动的天体组成
4.与轩辕十四属于一类天体的是( )
A.太阳B.地球C.月球D.哈雷彗星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甲、乙两地位于同一时代的地层是( )
A.①、IB.②、ⅡC.③、ⅡD.②、Ⅲ
6.关于图中地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到③地层的厚度一样B.每个地层中都含有化石
C.年龄最老的是ID.甲地地层比乙地相同高度地层形成早
《地心游记》讲述了里登布洛克教授开展地心旅行,由冰岛的一个火山口下降,途中历尽艰险和遇到种种奇观,最后回到地面的故事。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阴影所示位置是( )
A.地壳B.软流层C.岩石圈D.地幔
8.下列关于莫霍面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地壳与水圈的分界面B.该界面以上为岩石圈
C.在地下平均2900千米处D.纵波和横波均能通过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5日凌晨1时43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研制的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下图是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在发射这一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D.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10.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
下图为某地昼长年内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地的纬度是( )
A.90°NB.66°34′NC.90°SD.66°34′S
12.关于地球上昼夜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至日,地球上昼半球大于夜半球B.冬至日,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
C.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D.越靠近直射点,白昼时间越长
下图是低纬度某区域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示意图,其中a、b为线速度数值,C、D在同一纬线上,C地的海拔比D地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C地的自转线速度与D处相比( )
A.C>DB.C=DC.C
A.a>b 北半球B.a>b 南半球C.a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间隔的天数大约为15天。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5.地球公转的过程中,距太阳最近时的节气是( )
A.清明B.小暑C.秋分D.小寒
16.与立冬白昼时间最接近的节气是( )
A.立春B.立夏C.立秋D.小雪
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94秒后,天和核心舱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为后续关键技术验证和空间组装建造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美国旧金山(122°25′W)的华人同步收看此新闻直播,当地区时为( )
A.4月29日19时23分B.4月28日19时23分
C.4月30日3时23分D.4月28日18时23分
18.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时,4月30日的范围占全球比( )
A.大于2/3B.小于1/2C.0D.小于3/5
面向河流上游,左手方视为河流左岸,右手方视为河流右岸。下图为某一平直河流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若该河为平直河道,剖面是由于自然力的影响,则该河位于( )
A.赤道上B.回归线上C.南半球D.北半球
20.若该河自西向东流动,建港口最适合的是( )
A.东岸B.南岸C.西岸D.北岸
广州(113°E)陈先生到夏威夷(156°W)休假,飞机在北京时间16:00从广州白云机场起飞,降落到夏威夷当地时间为当日4时36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陈先生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 )
B.7hC.12hD.13h
22.陈先生习惯在每天同时与分别在伦敦和悉尼(33°S,150°E)留学的两个女儿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已知其在伦敦的女儿当地区时6~9时空闲,在悉尼的女儿当地区时18~21时空闲。则其到达夏威夷后与女儿们联系最合适的时间是( )
A.北京时间19~20时B.北京时间20~21时
C.当地区时21~22时D.当地区时22~23时
下图为天气网上海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
A.秋分(9月23日)B.寒露(10月8日)
C.春分(3月21日)D.清明(4月5日)
24.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南半球,向北移B.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D.南半球,向南移
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定不变,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变动周期约4万年。下图为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黄赤交角为24.24时( )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小
26.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
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
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③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④最小纬度为22.1°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日中时间是指太阳正当中午的时间,即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最大时的时间。海口市(20.03°N,110.32°E)是我国位置最靠南的省级行政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海口市日中时( )
A.当地地方时为12点B.北京时间为12点
C.中时区的区时为12点D.国际日界线上为12点
28.一年中海口市正当日中时,太阳( )
①始终在正南方
②始终在正北方
③有时在正北方,有时在正南方
④有时在正头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读某地一年内某时段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图(其中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完成下面小题。
29.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
A.0°B.10°NC.10°SD.23.5°N
30.在AB区间内( )
A.该地一直昼长夜短B.地球公转速度一直在变快
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D.太阳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
楼间距是房地产建设考虑的内容之一。下图为住宅区楼间距与太阳高度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1.为了考察我国北方住宅区一楼正午是否终年有阳光照射,最好的观察日期是( )
A.冬至日B.春分日C.夏至日D.秋分日
32.我国南方住宅区的楼间距,理论上比北方的要小,原因是( )
A.南方人口稠密B.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北方大
C.南方的白昼时间比北方长D.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
广东肇庆七星岩景区每年有两次可以观看到天象奇观“卧佛含丹”,晴天的傍晚18时刚过,夕阳从约正西方缓缓落下,宛然嵌入卧佛口中,时间持续约三分钟。下图示意游人于2017年9月22日拍摄到的“卧佛含丹”奇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游客同一年另外一次拍摄到“卧佛含丹”天象奇观的时间大约在( )
A.春分日前后B.夏至日前后
C.秋分日前后D.冬至日前后
34.“卧佛”山体的走向大致为( )
A.东西B.南北C.东北—西南D.西北—东南
云南省保山市某公司职员于2022年3月20日开车赶到公司办公楼(25°N,99°E)参加北京时间上午11点开始的会议。图为到达公司办公楼时的露天停车场空余车位和太阳光照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5.该公司职员到达办公楼时,离会议开始时间还有( )
A.2小时B.1小时C.36分钟D.46分钟
36.为使汽车在这一天中尽量少被阳光照射,该公司职员应该选择的停车位是( )
A.①车位B.②车位C.③车位D.④车位
二、材料分析题
37.根据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为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济南地区推行了“阳光工程”,即在农村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山东一个农村中学(约36°N)地理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学校附近村庄的太阳能安装使用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太阳能支架是固定的,长度不可调节,于是他们提出了整改方案,将支架改造成可调节的活动支架,如下图。
(1)将太阳能支架由固定式改为活动式,请你思考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2)一年中该地太阳能支架最短的日期是哪一天,为什么?
(3)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节范围是多少?
3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材料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8月1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成功在轨释放一颗立方星。2017年6月1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
(1)描述图示区域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2)写出图中甲、乙两区域年日照时数的数值范围。简要分析造成两地年日照时数差异的原因。
(3)对比分析海南文昌和甘肃酒泉两大航天发射中心的突出优势。
三、填空题
39.根据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图(图甲)和地球光照图(图乙,阴影部分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表示的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该节气时地球在图甲中数码____所代表的位置。
(2)地球由①到④的运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____半球,并向____运动。
(3)图乙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坐标是____。
(4)图乙中A、B、C三点的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是____;图甲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____时。(填序号)
(5)图甲中在地球公转由③到①的过程中,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____(变大、变小)。
(6)当地球位于左图中的②④两处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是____。
(7)图乙中的晨昏线为____(填"晨"或"昏")线,B点的地方时为____时,B点的昼长为____小时。
(8)左图中从③到②的一段时间内,山西省昼夜长短情况为____,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是____。
(9)当地球公转到①位置时,南半球正值____(填季节)。此时全球出现极昼的范围为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 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结合图表数据,地球的密度比较数据为1,火星为0.73,木星为0.24,天王星为0.23,故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四颗行星中密度最大的是地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答案:C
解析: 结合图表数据,火星与地球最相近的是自转周期,只差了0.03,比其余三项都小,C正确、排除ABD。故选C。
3.答案:D
解析:宇宙间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而形成天体系统。组成星座的各恒星只是看起来在天空中的位置相近,实际可能相距很远,不能形成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的天体系统,不属于太阳系,AC错误;狮子座流星雨是彗星所抛撒的颗粒滑过地球大气层所形成的,发生在太阳系,B错误;星座都是由天体组成的,而天体都是运动的,D正确。故选D。
4.答案:A
解析:狮子座是夜空中的一个大星座,其最亮星为轩辕十四,轩辕十四属于恒星,太阳也属于恒星,A正确;地球属于行星、月球属于卫星,哈雷彗星属于彗星,BCD错误。故选A。
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同时代的地层含有相同的化石,不同时代地层中所含的生物化石也不相同,因此图中甲、乙两地位于同一时代的地层是①和Ⅱ,②和Ⅲ,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答案:C
解析:①到③地层形成在不同的时代,沉积时间不同,因此厚度不可能一样,A错误;图中③地层中没有化石,B错误;年龄最老的地层是最下部的地层,Ⅰ位于Ⅱ的下部,①和Ⅱ中含有相同的生物化石,属于相同时代的地层,因此Ⅰ地层年龄最老,C正确;甲地地层比乙地相同高度地层形成时间要晚,D错误。故选C。
7.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该阴影位于莫霍面以下,为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B正确;地壳和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AC错误;地幔还包括下地幔,D错误。故选B。
8.答案:D
解析:莫霍面是地幔与地壳的分界线,界面以上是地壳,AB错误;地下2900千米处的是古登堡面,C错误;纵波和横波均能通过莫霍面,D正确。故选D。
9.答案:A
解析: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的日期是11月5日,该日介于秋分日(9月23日)与冬至日(12月22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答案:D
解析:甲、乙、丙、丁四点将地球公转的轨道均分成四等份,根据图中太阳的位置可以判定丁→甲段地球经过近日点,运动速度最快,用时最少。故选D。
11.答案:D
解析: 从图可知,该地冬至日出现极昼,夏至日出现极夜,由此可知该地位于南极圈,即 66°34'S,D正确,故选D。
12.答案:C
解析:无论什么时候,昼半球和夜半球都相等,A错误。冬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B错误。纬度越低昼夜变化幅度越小,C正确。直射的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D错误。故选C。
13.答案:C
解析: 由于CD处在同一纬度,且C地的海拔比D地要低,由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与海拔成正相关,故C地自转线速度小于D地,C正确,故选C。
14.答案:B
解析: 结合上题可知,C地自转线速度小于D地,则可推测ab。结合所学可知,自转线速度还与纬度呈负相关,故可判断该半球地球自转线速度由a向b递减,b的纬度要更高,故为南半球,B正确,ACD错误。选B。
15.答案:D
解析:地球公转过程当中,1月初距太阳最近,12月22日为冬至,冬至之后15天1月2日为小寒,所以二十四节气当中小寒与近日点时间最接近。
16.答案:A
解析:立冬到冬至和冬至到立春的时间大致相等,所以与立冬白昼时间最接近的节气是立春。
17.答案:B
解析:由经度可知,旧金山位于西8区,北京时间为东8区区时,东8区和西8区相差16小时,东时区的时间早于西时区,依据“早加晚减”的原则可计算旧金山的区时为: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16小时=4月28日19时23分,故选B。
18.答案:C
解析:北京时间为4月29日11时23分时,经计算可知,此时西三区为29日0时23分时,西三区及以东至东十二区为29日范围,西三区以西至西十二区为28日的范围,此时地球上不存在4月30日,因此4月30日的范围占全球比为0。故选C。
19.答案:C
解析:平直河流主要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河流陡峭岸说明是侵蚀岸,由于面向河流上游,左手方视为河流左岸,右手方视为河流右岸,如图中标示可知,标示的河流的右岸受到侵蚀,也就是顺着河流流向的左岸受到侵蚀,说明地转偏向力偏向左侧,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偏向左侧,所以该河位于南半球,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答案:D
解析:该河自西向东流动,可推出标示的右岸为北,标示的左岸为南,由于建港口适合在侵蚀岸,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的标示的右岸受到侵蚀,建港口最适合的是北岸,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1.答案:B
解析:夏威夷“与北京所在的东八区”中央经线 经度相差276°,地方时相差1104分钟,即18小时24分钟,根据“东加西减”原则,可以算出降落时的北京时间”为:4时36分+18小时24分钟=23时,与出发时的北京时间相比较,差为7小时,因此飞行的时间为7小时,故B正确,ACD错误,
22.答案:D
解析:悉尼位于东10区,当悉尼为18~21时时,伦敦当地区时为8~11时,因此可以看出伦敦区时为8~9时,为最合适的联系时间,此时北京时间为16~17时,夏威夷区时为22~23时,故D正确,ABC错误。
23.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日出日落时间计算白昼时间,今天白昼时间11小时48分,明日白昼时间为11小时50分,白昼时间变长,但是昼短于夜,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位于12月22日至3月21日之间,且白昼时间接近12小时,离春分近。故选C。
24.答案:A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南半球,向北移。故选A。
25.答案:B
解析: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所以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是23°26′N~23°26'S,如果黄赤交角变为24.24°,太阳直射的范围会变大,也就是热带的范围会扩大,那么极昼极夜的范围也会变大,也就是寒带范围会扩大,因而温带范围会缩小,故选B项。
26.答案:C
解析: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其周期是一年;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太阳直射点的最小纬度是赤道,也就是0°纬度。故②③正确。
27.答案:A
解析:日中时间是指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刻,即地方时为12点的时刻,A选项正确。由于海口位于东经110度,与北京时间(120°E)并不在同一经线,海口地方时为12:00时,北京时间为12:40左右,B选项错误。中时区其区时的中央经线为0度经线,当海口为正午12点时,中时区其时间应为4:40左右,C选项错误。国际日界线大致位于180度经线附近,当海口为正午12点时,国际日界线其时间大致应为16:40左右,D选项错误。故选A。
28.答案:D
解析:由于海口位于北回归线以内的区域,其一年当中正午太阳的位置既会在正南,也会在正北,同时在回归线以内的区域也能够被太阳直射,即太阳会在正头顶,②②错误,③④正确。综上所述,③④正确,故选D。
29.答案:B
解析:该地每年有两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90°,即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因此该地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回归线(纬度23°26′)只有一次直射,排除D;图中显示,该地两次直射出现在A对应的6月22日前后,且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是一年中的最小值,由此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排除A、C,B符合题意。故选B。
30.答案:A
解析:题意表明,A对应的日期为6月22日,因此AB区间应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后至直射该地的一段时间。根据上一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后至直射该地,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各地均昼长夜短,A正确、C错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后,先靠近7月初,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因此此期间地球的公转速度先应减慢,不是一直在变快,B错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位置,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后直射点向南移动,不是向北移动,D错误。故选A。
31.答案:A
解析:我国北方住宅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全年最大,住宅楼的影子达全年最短,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全年最小,住宅楼的影子达全年最长。因此,为了使住宅区的一楼正午始终有阳光照射,最好的观察日期是冬至日,故选A。
32.答案:B
解析:楼间距是两相邻楼的外墙面距离。按照国家规定(设计规范)以冬至日照时间不低于1小时(房子最底层窗户)为标准。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楼同距越大;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比较大,影子较短,所以住宅区的楼问距比北方要小,B正确,楼间距大小与人口密度、昼夜长短、气候等因素无关,ACD 错误。故选B。
33.答案:A
解析:“卧佛含丹”天象奇观出现与日落方位有关,同一年两次日落相同方位,日期应关于夏至或冬至日对称,即两次日期与冬至或是夏至的日期间隔相同。9月22日关于夏至对称的日期约是3月22日左右,游客同一年另外一次拍摄到“卧佛含丹”天象奇观的时间大约在春分日前后,A对。B、C、D错。故选A。
34.答案:B
解析:9月22日日落约正西方向,日落方向为佛口,说明日落方向与“卧佛”山体的走向垂直,山体走向大致为南北方向,B对。A、C、D错。故选B。
35.答案:C
解析:办公楼影子延伸方向位于正北方向偏西45°,说明此时太阳位于南偏东45°,离地方时正午12点还有3个小时,即为当地地方时上午9点。根据保山的经度(99°E),可计算出此时北京时间是上午10时24分,故离会议开始时间(北京时间)还有36分钟。故选C。
36.答案:A
解析: 保山3月20日(春分日)的太阳视运动是从正东升起-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落下,由此判断太阳至正南之后就照着③④车位,太阳位于西南一定角度后就能照到②车位,①车位要到接近日落时才能被照到。故选A。
37.答案:(1)为了在正午时集热板获得最多太阳热量,必须使太阳光线垂直于集热板,由于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化,因此要调整支架高度,保证正午太阳光线垂直于集热板。
(2)6月22日前后(夏至日)。因为6月22日前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因此必须调整支架为最短,才能使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
(3)12°34′~59°26′。
解析:(1)致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化,为了在正午时集热板获得最多的太阳热量,必须使太阳光线垂直于集热板,只有随时调节支架长度,使集热板与太阳光线每天都能保持垂直关系,即集热板和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才能保证每天太阳能集热板正午太阳高度互余,都能发挥最大效能。
(2)太阳能支架最短,即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小,集热板和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午太阳高度最大。6月22日前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一年中该地太阳能支架最短的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夏至日)。
(3)该地夏至日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小,冬至日最大。集热板和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30°34,集热板和地面的夹角是59°26';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77°26',集热板和地面的夹角12°34’。
38.答案:(1)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2)3600小时<甲<3800小时。2400小时<乙<2600小时。原因: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被山地环绕,降水量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
(3)海南文昌: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利于航天器发射,节省燃料;海上运输方便,可以运输大型火箭;四面环海,发射安全。甘肃酒泉:地形平坦开阔;降水稀少,多晴天;铁路交通便利;地广人稀,有利于保障发射安全。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不均;西北部数值较大,东南部数值较小,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2)读图可知,图中甲区域年日照时数的数值范围是3600小时~3800小时。乙区域年日照时数的数值范围是2400小时~2600小时。原因是甲区域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深居内陆,周围被山地环绕,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量少,多晴天,日照时间较长。乙区域位于祁连山东南段,是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坡,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地形雨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等。
(3)海南文昌:位于海南省北部,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航天器发射的燃料;沿海地区,可以通过海洋运输运输大型火箭,交通便利;四面环海,发射安全性较高。甘肃酒泉: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多晴天,发射窗口期较长;地形平坦开阔,铁路交通运输便利;地广人稀,发射安全性较高等。
39.答案:(1)①.夏至②.①
(2)①.北②.南
(3)(23°26′N,90°W);
(4)①.A=C>B②.③
(5)变小(6)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7)①.晨②.8:00③.8
(8)①.昼短夜长②.昼渐长夜渐短
(9)①.冬季②.66°34'N(66.5°N)及其以北地区或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解析:(1)从图乙中可看出北半球昼长夜短且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此时为夏至:图甲中的①②③④分別代表夏至日、春分日、冬至日、秋分日。
(2)从③到④为从夏至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并且在向南移动。
(3)从图乙中可看出北半球昼长夜短且北极圈以北有极昼现象,此时为夏至,太阳直射23°20N,昼半球中央经线即直射经线,结合180°经线位置可知,为90°W。即直射点坐标为(23°26N,90W)
(4)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半球相同纬度,线速度相同,即A-C>B;1月初为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快,③最接近,公转速度快。
(5)从③冬至日到①夏至日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移动,B地位于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
(6)地球处于②④处时,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7)按照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变为昼半球,为晨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I80°经线)地方时为6:00,B与其经度差为30°,相差2小时。B所在经线校IS0”经线偏东,故为8:00。B在晨线上,即8:00日出,昼长为(12-8)*2=8小时。
(8)从③到②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南半球,但在向北移动,山西昼短夜长,但昼渐长夜渐短,(9)公转到①位置时,为北半球夏至,南半球李节相反,为冬季;此时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质量
体积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火星
0.11
0.15
1.88年
1.03日
木星
317.83
1321.33
11.68年
0.42日
天王星
14.54
63.08
84.01年
0.72日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