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课件、学案及教案
必修 上册16.1 赤壁赋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必修 上册16.1 赤壁赋学案设计,共4页。
作家余秋雨为苏轼被贬黄州写了一篇慷慨激昂、热情洋溢的文章《苏东坡突围》,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苏东坡不仅是黄州自然美的发现者,而且也是黄州自然美的确定者和构建者。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苏东坡在黄州赤壁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
学习《赤壁赋》一文,理解苏轼在其中的“文化突围”,认识他的“成熟”表现。
活动一 见江月,赏景理之美
1.“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当自然山水遇到中国文人,山水就不只是山水。在本文中,“江”“月”意象频频出现。回答下列问题,探究“江”“月”意象的作用。
(1)“江”和“月”一共出现了几次?出现在什么内容中?出现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自然之江月”画面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历史之江月”,并分析“悲”的多重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哲理之江月”,并说说作者为何由悲转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见“主”“客”,解问答之妙
2.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为什么安排主客问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 见“成熟”,赏艺术人生
3.《赤壁赋》虽是以抒情说理为目的,却给人一种浓浓的诗情画意之感。它是如何突破赋体的限制达于“成熟”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说:“黄州是苏东坡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驿站,他在这里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与其说是苏轼成全了赤壁,不如说是赤壁成全了苏轼。从苏轼面对人生挫折的态度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1)①一共出现了三次。②分别是描绘景物时,回忆历史人物曹操时,对客讲道理时。③出现的目的是表示情感的起伏变化:乐→悲→乐。
(2)①画面特点:壬戌之秋,由清风、水波、明月、白露、水光、小舟等意象,构成一个静谧、澄明、空灵、如梦似幻的景象。②这景色引发出作者舒畅、飘逸、陶醉、“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感觉。“乐”由景生,尽显月下泛舟之乐,为后文的乐极而“悲”做铺垫。行文摇曳,情感起伏。
(3)①历史之江月产生于虚幻背景下,苏轼想象中的当年气势雄壮的赤壁古战场,以及意气风发、建功立业的英雄曹操,现在却早已消失在历史的河流中,不见踪迹。
②“悲”的多重含义:a.功业未成之叹。曹操的丰功伟业和苏子的闲散平淡作对比。英雄的丰功伟业尚且转瞬即逝,何况未建功业的闲散之人。表现出有无之间瞬间转换的“空茫”之悲。b.生命短暂之悲。苏子与客的须臾人生和自然万物的无穷无尽作对比。“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通过有限与无限的对比,表现出对生命有限的悲哀。
③关系:从怀才不遇、遭受贬谪之愁,到有无之间瞬间转化的空茫之悲,再到生命有限、自然无穷的终极困境;从自己的得失之悲,到时空下一群人的得失之悲,再到自然宇宙中人类的终极悲哀。苏轼的“悲情”是层层加深的。
(4)①“江”“月”两个意象,蕴含着变与不变、取与不取两个哲学道理。
②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待万物,化解了客“生命短暂”“须臾变幻”的终极悲哀。因为月亮虽然总是时缺时圆,却始终没有消长,是永恒的;江水虽然总是滚滚东流,但始终奔腾不息,也是永恒的。当然人也是永恒的,因为人虽然生命短暂,却始终生生不息。从“不取”的角度看待万物,化解了苏轼“怀才不遇”“遭受贬谪”“功业未成”之悲。山间明月,江山清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永远的财富,淡化得失,保持平常心,就会永远富有。因此作者能由悲转喜。
2.(1)“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积极和消极的心态。通过主客问答阐述了自然界变与不变的哲理;展现了苏轼思想中两种情绪的对抗,表达了他矛盾痛苦而又乐观旷达的复杂心情。(2)运用主客问答的方式,使行文结构波澜起伏、摇曳多姿,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得以层层展现。
3.①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是情景交融的典范。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含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
②形象优美,善于化抽象为具象,善于譬喻的语言特色。如描写曹操的意气风发、胸怀壮志,“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栩栩如生。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③作者摆脱了过去一些怀古赋和问答赋的写作方法,而把写游记散文的方法运用到赋中。借用这种方法,作者把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古与今、幻想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使行文波澜有致。它先由眼前之景引出遗世独立的感情,忽而由客的吹箫转到乐极生悲,产生对英雄业绩的感叹和人生短暂的悲哀,又由此推宕开去,以达观的态度自我宽慰,具有行云流水之妙。
4.(示例一)面对逆境,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胸怀放宽广一些。
(示例二)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要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0.1 劝学导学案,共9页。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10.2* 师说导学案,共10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2 拿来主义导学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