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时,务必将答题卡交回, 越南在高端电子产品, 图示时间段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时,务必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政策的差异,对不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差异显著。下表示意北京、上海、甘肃和台湾四个省级行政单位常住人口数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推测甲、乙、丙、丁依次是( )
A. 甘肃、上海、北京和台湾B. 上海、北京、台湾和甘肃
C. 北京、台湾、甘肃和上海D. 台湾、上海、甘肃和北京
2. 有关甲在1978~2008年、乙在1998~2018年常住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主要为自然增长,乙主要为自然增长
B. 甲主要为自然增长,乙主要为机械增长
C. 甲主要为机械增长,乙主要为自然增长
D. 甲主要为机械增长,乙主要为机械增长
丹嫩沙多因其历史悠久的水上市场而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其交易商品除丰富的农副产品,还有餐饮和部分手工业品。现在交易商品主要通过陆路运输,卸货后在水上交易。下图示意丹嫩沙多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丹嫩沙多水上市场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
①地理位置优越,农副产品丰富 ②东南亚人口稠密,消费能力强
③政策优势,旅游业发达 ④水网密布,水运便捷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4. 现在交易商品主要通过陆路运输,而交易仍在水上进行的原因是( )
A. 水路运量较小B. 陆路运价较低C. 地面交易占地广D. 满足交易体验
5. 众多商家集聚在丹嫩沙多水上市场,其主要好处在于( )
A 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B. 加大合作,减少相互竞争
C. 彼此带动,扩大知名度D. 节约水资源,减少水污染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劳动地域分工不断构建和重组。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诸国正越来越深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制造”却普遍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比较优势下降的问题。下图示意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越南在高端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生产环节中主要处于( )
A 设计阶段B. 加工阶段C. 营销阶段D. 附加值较高阶段
7. “中国制造”面临的上述问题,可能会促使我国( )
①科技人才大量流失 ②单位产值能耗上升
③国内产业加速升级 ④人工智能应用加快
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
2024年农历三月十五晚,某摄影爱好者在上海外滩利用多重曝光技术,沿方位角(自正北按顺时针方向与正北方向的夹角)115°的固定机位拍摄“环金穿月”(“环”、“金”分别指环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厦两栋摩天大楼)。北京时间19:16:41,月亮正好位于环球金融中心的梯形风洞中央,被金茂大厦的尖顶一分为二。下图示意该摄影爱好者当晚拍摄到的“环金穿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该摄影爱好者位于环球金融中心的( )
A. 东北B. 东南C. 西南D. 西北
9. 图示时间段内( )
A. 月亮正向东南方向升起,整晚可见B. 月亮正向东南方向落下,仅上半夜可见
C. 月亮正向西北方向升起,整晚可见D. 月亮正向西北方向落下,仅上半夜可见
10. 第二天晚上,该摄影爱好者在同一地点再次拍摄到月亮位于梯形风洞中央时,拍摄时间应( )
A. 早于19:16:41B. 迟于19:16:41
C. 等于19:16:41D. 不能确定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季风区某区域等高线。小明利用国庆假期对该区域进行地貌观察和测量,发现丙地自然植被以长势不佳的稀疏草本为主,戊地却兼有木本植被且长势良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若不考虑植被对地貌观察影响,下列说法最符合小明描述的是( )
A. 甲地能观察到偏西方向上有高大山体B. 乙地观察东西两侧产生较强的压迫感
C. 丙地视野让图示大部分地区尽收眼底D. 丁地因山脉遮挡不能看到甲地的风景
12. 丙地与图示区域最低点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45米B. 55米C. 65米D. 75米
13. 导致丙、戊两地自然植被存在明显的种类和长势差异,其主要原因是两地( )
A. 降水变化差异大B. 气温变化差异大
C. 土壤热量差异大D. 土壤水分差异大
下图示意北京时间某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单位:hpa)。当天北京局部有零星小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示月份最有可能是( )
A. 2月B. 5月C. 7月D. 10月
15. “当天北京局部为零星小雪”是因为北京当天( )
A. 受较强的反气旋控制B. 基本处于大风天气
C. 暖气团水汽含量较少D. 冷气团势力较弱小
16. 下列对图示时刻天气描述正确的是( )
①湘赣两省天气晴好 ②河套平原微风不燥
③黄海北部风急浪高 ④我国大部雨雪飘飘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
第Ⅱ卷综合题(52分)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横断山区(下图左)。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秋收以后到次年春播以前的休耕时节,是这里的旅游旺季。层层水田映照着蓝天白云,宛如一幅幅油画,吸引了无数游客。
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等先民们就开辟了梯田,种植水稻(下图右)。稻田的灌溉依赖山泉溪流。经长时间摸索,人们发现森林是涵养水源的宝库,于是民间规定特定范围的森林不得砍伐,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积足够大。这里处于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不稳定,季节分配也不均匀。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到各家稻田。每个村都选出一位正直公正、责任心强的人来担任分水官,负责分配每一田块的用水量。各村之间也有分水的约定。尤其在干旱的季节,分水制度更为重要。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1)指出先民们为保障哈尼梯田用水安全采取的主要措施。
(2)结合材料,阐述哈尼梯田如何体现出地域文化。(提示:从生产活动、用水用地、价值观和审美等三个方面分析)
(3)分析哈尼梯田文化在当地能进行代际传承的地理原因。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乍得湖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是内流区的淡水湖。湖泊周边分布着与湖泊海拔相差较大的广阔湿地。近几十年来,阿尔及利亚、喀麦隆、中非、乍得、利比亚、尼日尔和尼日利亚七国共享的乍得湖流域人口大量增加,生产生活强度不断加大,2020年乍得湖年均面积缩小到不足六十年前的十分之一,其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受到了严重影响。下图示意乍得湖流域水系。
(1)说出乍得湖与周边湿地水体的补给关系,并说明理由。
(2)举例说明乍得湖面积锐减对其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
(3)从国际合作的角度,指出恢复乍得湖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采取的主要举措。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东南海岸坎贝尔附近曾经矗立着12根巨大的、被誉为“十二门徒”的海蚀柱,最高的海蚀柱约45米。近些年来,陆续有5根海蚀柱倒塌。这些形成距今约16百万~5.3百万年的石灰质海蚀柱岩层,一直被学术界认为是浅海石灰岩堆积地层(海成说)。然而,中科院吴海斌研究员等发现这些石灰质岩层的海蚀柱基本是粉砂粒径,且岩层中含的石英颗粒磨圆度低(往往与风力搬运有关)。在经过大量实地调研和论证基础上,吴海斌等认为“十二门徒”海蚀柱岩层物质来源主要是艾尔湖盆地,是在较干旱背景下风力堆积而成(风成说)。
地质时期,澳大利亚南海岸曾经与当前南极洲岸线处于同纬度,在新生代板块运动的驱使下,澳大利亚大陆一直向北移动,逐步形成巨大的艾尔湖盆地,同时也引发澳大利亚大陆气候发生深刻演化。在距今16百万年前,澳大利亚大陆北移至现在位置附近。下图示意澳大利亚相关地理事物和“十二门徒”海蚀柱附近景观。
(1)结合材料,分析吴海斌等认为“十二门徒”海蚀柱地层物质主要来源是艾尔湖盆地的合理性。
(2)阐述“十二门徒”海蚀柱形成的地理过程。
(3)有人认为未来坎贝尔海岸的海蚀柱数量会减少,也有人认为会增加。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人口数(万人)
1978 年
1988 年
1998 年
2008 年
2018 年
2023 年
甲
1870
2148
2 159
2551
2515
2465
乙
1104
1288
1527
2141
2475
2487
丙
871
1061
1246
1771
2191
2186
丁
1720
1995
2193
2304
2357
2342
宣城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二地理试题
考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填写清楚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时,务必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政策的差异,对不同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差异显著。下表示意北京、上海、甘肃和台湾四个省级行政单位常住人口数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推测甲、乙、丙、丁依次是( )
A. 甘肃、上海、北京和台湾B. 上海、北京、台湾和甘肃
C. 北京、台湾、甘肃和上海D. 台湾、上海、甘肃和北京
2. 有关甲在1978~2008年、乙在1998~2018年常住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主要为自然增长,乙主要为自然增长
B. 甲主要自然增长,乙主要为机械增长
C. 甲主要为机械增长,乙主要为自然增长
D. 甲主要机械增长,乙主要为机械增长
【答案】1. A 2. B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 年之后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人口迅速增多,上海和北京作为直辖市,常住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因此乙丙为北京或上海。其中上海为我国最大的城市,人口较北京多,故乙为上海,丙为北京。结合选项,排除BCD;故选A。
【2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为甘肃,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人口迁移的吸引力较小,常住人口增长主要为自然增长;乙为上海,经济发达,对人口迁移的吸引力较大,常住人口增长主要为机械增长。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人口自然增长”是说某地区内通过人口的自然繁殖和死亡(死亡包括疾病、战争等)得到的数据,这叫做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是说某地区内通过人口迁进迁出为依据得到的人口变化情况。
丹嫩沙多因其历史悠久的水上市场而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其交易商品除丰富的农副产品,还有餐饮和部分手工业品。现在交易商品主要通过陆路运输,卸货后在水上交易。下图示意丹嫩沙多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丹嫩沙多水上市场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
①地理位置优越,农副产品丰富 ②东南亚人口稠密,消费能力强
③政策优势,旅游业发达 ④水网密布,水运便捷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4. 现在交易商品主要通过陆路运输,而交易仍在水上进行的原因是( )
A. 水路运量较小B. 陆路运价较低C. 地面交易占地广D. 满足交易体验
5. 众多商家集聚在丹嫩沙多水上市场,其主要好处在于( )
A. 共享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B. 加大合作,减少相互竞争
C. 彼此带动,扩大知名度D. 节约水资源,减少水污染
【答案】3. D 4. D 5. A
【解析】
【3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丹嫩沙多水上市场是在水上交易的市场,交易商品有丰富的农副产品;所以其形成得益于位于泰国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来往船只多,市场需求量大,农副产品丰富,可供交易的物品丰富,①正确;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水网密布,水运便捷,利于水上市场的形成,④正确,D正确;东南亚虽然人口稠密,但由于经济落后,消费能力并不强,②错误,AB错误;“丹嫩沙多因其历史悠久的水上市场而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可知丹嫩沙多水上市场的形成,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是旅游业发达促使丹嫩沙多水上市场的形成,③错误,C错。故选D。
【4题详解】
“丹嫩沙多因其历史悠久的水上市场而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可知由于水上市场的独特性,带动旅游业发展,游客增多,商品需求量大,所以推测交易商品主要通过陆路运输,而交易仍在水上进行的原因是满足游客水上交易体验,D正确;水运相比陆路运输来说,运价较低,运量较大,AB错误;虽然地面交易比水上交易占用陆地面积要广,但泰国国土面积并不狭小,所以交易商品主要通过陆路运输,而交易仍在水上进行的原因不是考虑地面交易占地广,C错。故选D。
【5题详解】
“丹嫩沙多因其历史悠久的水上市场而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可知丹嫩沙多水上市场知名度高,游客众多,众多商家集聚在丹嫩沙多水上市场可以利用丹嫩沙多水上市场知名度,共享基础设施,与游客直接接触,降低交易成本,利于商品销售,A正确;如果商家提供的商品类型相同,众多商家集聚在丹嫩沙多水上市场,会导致相互竞争,不会彼此带动,BC错误;商家增多,污染物排放增多,出现水污染,D错。故选A。
【点睛】丹嫩沙多水上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声名显赫,其坐落于曼谷郊区的丹嫩沙多河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市集。这个市场的独特交易模式吸引了全球目光,其特点在于商品陈列在小艇上,顾客可以乘船在各个摊位间游弋。这种独特的交易方式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劳动地域分工不断构建和重组。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诸国正越来越深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制造”却普遍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比较优势下降的问题。下图示意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越南在高端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生产环节中主要处于( )
A. 设计阶段B. 加工阶段C. 营销阶段D. 附加值较高阶段
7. “中国制造”面临的上述问题,可能会促使我国( )
①科技人才大量流失 ②单位产值能耗上升
③国内产业加速升级 ④人工智能应用加快
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②④
【答案】6. B 7. C
【解析】
【6题详解】
越南经济欠发达,工业技术水平低,在高端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生产环节中主要处于加工阶段,B正确;设计阶段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越南难以完成,A错误;营销阶段多临近市场,越南经济落后,高端电子产品需求量小,C错误;据图可知:附加值较高阶段为设计和营销阶段,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中国制造”面临的问题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比较优势下降,导致以劳动力导向型为主的工业企业利润降低。会促使我国发展技术导向型产业,比如人工智能应用加快,产业加速升级,减小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③④正确,C正确;发展技术导向型产业,会增强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不会导致科技人才大量流失,①错误,AB错误;技术导向型产业能耗少,不会导致单位产值能耗上升,②错误,D错误。故选C。
【点睛】以越南为代表的东南亚诸国,工业技术水平低,在高端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生产环节中主要处于加工阶段。
2024年农历三月十五晚,某摄影爱好者在上海外滩利用多重曝光技术,沿方位角(自正北按顺时针方向与正北方向的夹角)115°的固定机位拍摄“环金穿月”(“环”、“金”分别指环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厦两栋摩天大楼)。北京时间19:16:41,月亮正好位于环球金融中心的梯形风洞中央,被金茂大厦的尖顶一分为二。下图示意该摄影爱好者当晚拍摄到的“环金穿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该摄影爱好者位于环球金融中心的( )
A. 东北B. 东南C. 西南D. 西北
9. 图示时间段内( )
A. 月亮正向东南方向升起,整晚可见B. 月亮正向东南方向落下,仅上半夜可见
C. 月亮正向西北方向升起,整晚可见D. 月亮正向西北方向落下,仅上半夜可见
10. 第二天晚上,该摄影爱好者同一地点再次拍摄到月亮位于梯形风洞中央时,拍摄时间应( )
A. 早于19:16:41B. 迟于19:16:41
C. 等于19:16:41D. 不能确定
【答案】8. D 9. A 10. B
【解析】
【8题详解】
摄影爱好者沿方位角(自正北按顺时针方向与正北方向的夹角)115°的固定机位拍摄,表明摄影爱好者朝向东南方位拍摄,表明月亮位于东南天空。“月亮正好位于环球金融中心的梯形风洞中央”,表明拍摄者位置,环球金融中心,月亮方位(东南)三者成一直线,所以摄影爱好者位于环球金融中心的西北,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图示时间段为农历三月十五晚,此时月相为满月,整晚可见,BD错误;2024年农历三月十五,阳历为2024年4月2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为北半球夏半年,月亮正向东南方向升起,A正确,C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第二天晚上,应为农历三月十六,月亮升起时间推迟,所以该摄影爱好者在同一地点再次拍摄到月亮位于梯形风洞中央时,拍摄时间应迟于19:16:41,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以满月为例,在北半球的夏季,满月的运动情况与冬季的太阳相似,从东南升起,在西南下落,中天高度较低,照耀时间较短;冬季的满月则从东北升起,在西北下落,中天高度较高,照耀的时间也较长。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季风区某区域等高线。小明利用国庆假期对该区域进行地貌观察和测量,发现丙地自然植被以长势不佳的稀疏草本为主,戊地却兼有木本植被且长势良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若不考虑植被对地貌观察的影响,下列说法最符合小明描述的是( )
A. 甲地能观察到偏西方向上有高大山体B. 乙地观察东西两侧产生较强的压迫感
C. 丙地视野让图示大部分地区尽收眼底D. 丁地因山脉遮挡不能看到甲地的风景
12. 丙地与图示区域最低点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45米B. 55米C. 65米D. 75米
13. 导致丙、戊两地自然植被存在明显的种类和长势差异,其主要原因是两地( )
A. 降水变化差异大B. 气温变化差异大
C. 土壤热量差异大D. 土壤水分差异大
【答案】11. B 12. C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甲地偏西方向上的丁山地与甲高度相差不大,不属于高大山体,A错误;乙位于山谷中,两侧地势陡峭,观察东西两侧产生较强的压迫感,B正确;丙地受北侧山地阻挡,图示地区视野大部分地区不能看见,C错误;丁地因地势高,可以看到甲地的风景,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图中等高距为10m,丙海拔为860m,图示区域最低点海拔为790-800m,因此丙地与图示区域最低点相对高度60-70m,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我国北方季风区位于半湿润地区,丙位于南坡,光照充足,蒸发旺盛,水分条件差,而戊位于阴坡,蒸发较弱,土壤水分条件更好,因此两地自然植被存在明显的种类和长势差异,D正确;丙降水较戊更多,但丙植被长势不佳,A错误;气温和土壤热量不是导致两地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BC错误。故选D。
【点睛】植被的分布和类型受气候、地形、土壤、水分、人类活动的影响。生长在该地区的植被具备适应该地区环境的能力。主要从根、叶、茎分布特点、植被形态、生长速度等方面分析植被是如何适应当地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特点的。
下图示意北京时间某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单位:hpa)。当天北京局部有零星小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示月份最有可能是( )
A. 2月B. 5月C. 7月D. 10月
15. “当天北京局部为零星小雪”是因为北京当天( )
A. 受较强的反气旋控制B. 基本处于大风天气
C. 暖气团水汽含量较少D. 冷气团势力较弱小
16. 下列对图示时刻天气描述正确的是( )
①湘赣两省天气晴好 ②河套平原微风不燥
③黄海北部风急浪高 ④我国大部雨雪飘飘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
【答案】14. A 15. C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据图可知:图中北部地区有气压值大于1030hpa的高压中心,名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此高压多形成于冬季,所以图示月份最有可能是2月,A正确;5月为春末,7月为夏季,10月为秋季,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反气旋控制多晴朗天气,A错误;图示时期,北京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小,B错误;图示时期,北京受冷锋控制,局部为零星小雪,推测是因为暖气团水汽含量较少,所以降雪少,C正确;北京受冷锋控制,锋面冷气团一侧,等压线密集,表明冷气团势力较强,D错误;故选C。
【16题详解】
据图可知:湘赣两省附近有一个大于1015hpa的高压中心,天气晴好,①正确;河套平原附近等压线密集,表明风力较大,②错误,AB错误;黄海北部等压线密集,风力大,风急浪高,③正确,C正确;我国大部分地区受高压或高压脊控制,天气晴好,④错误,D错误;故选C。
【点睛】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亚欧大陆比同纬度太平洋降温快,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冷高压,高压中心位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故称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或亚洲高压)。
第Ⅱ卷综合题(52分)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横断山区(下图左)。2013年红河哈尼梯田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秋收以后到次年春播以前的休耕时节,是这里的旅游旺季。层层水田映照着蓝天白云,宛如一幅幅油画,吸引了无数游客。
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哈尼族等先民们就开辟了梯田,种植水稻(下图右)。稻田的灌溉依赖山泉溪流。经长时间摸索,人们发现森林是涵养水源的宝库,于是民间规定特定范围的森林不得砍伐,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积足够大。这里处于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不稳定,季节分配也不均匀。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到各家稻田。每个村都选出一位正直公正、责任心强的人来担任分水官,负责分配每一田块的用水量。各村之间也有分水的约定。尤其在干旱的季节,分水制度更为重要。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1)指出先民们为保障哈尼梯田用水安全采取的主要措施。
(2)结合材料,阐述哈尼梯田如何体现出地域文化。(提示:从生产活动、用水用地、价值观和审美等三个方面分析)
(3)分析哈尼梯田文化在当地能进行代际传承的地理原因。
【答案】(1)规定特定的森林不得砍伐,保证山上有足够面积的森林(涵养水源);修筑沟渠,连接到各家的梯田(完善水利);选出分水官,负责参与分配用水量(保证用水)。
(2)生产活动:依山建梯田,山泉水灌溉。体现了人地和谐共生的理念。
用水用地:修筑沟渠,任用分水官,分配用水量;规定特定森林不得砍伐。体现了创新、合作、尊长、守规等思想。
价值观、审美情趣:蓝天白云与梯田交相辉映,景色优美。体现了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价值取向。
(3)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如地形、气候等),人们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谋求人地和谐共生决定梯田生产是理想选择;该地位于横断山区,在很长时期内,与外界交通联系不便,哈尼梯田文化受外界文化影响少。
【解析】
【分析】本题以哈尼梯田为图文材料,涉及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地域文化的含义及特点等内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据材料可知:先民们发现森林是涵养水源的宝库,于是规定特定范围的森林不得砍伐,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积足够大;哈尼梯田位于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不稳定,季节分配也不均匀。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到各家稻田,完善了水利设施;每个村都选出一位分水官,负责分配每一田块的用水量,保证哈尼梯田用水。
【小问2详解】
据材料和图可知,生产活动方面:哈尼族先民,利用山地地形修建梯田,引山泉水灌溉梯田,体现了人们因地制宜,人地和谐共生的理念。用水用地方面:为了缓解用水矛盾,修筑沟渠;任用分水官,分配田块用水量;发现森林是涵养水源的宝库,规定特定森林不得砍伐,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积足够大,体现了创新、合作、尊长、守规等思想。价值观、审美情趣方面:梯田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风景优美宜人,体现了人们审美情趣和追求美的价值取向。
【小问3详解】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横断山区”,可知:哈尼梯田位于横断山区,地理位置偏僻,在很长时期内,与外界交通联系不便,梯田文化受外界文化冲击影响少,得以进行代际传承;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如地形、气候等,在较长时间内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人们生产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据上题可知:依山建梯田,山泉水灌溉,体现了人地和谐共生的理念;为了谋求人地和谐共生,发展梯田生产是理想选择。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乍得湖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是内流区的淡水湖。湖泊周边分布着与湖泊海拔相差较大的广阔湿地。近几十年来,阿尔及利亚、喀麦隆、中非、乍得、利比亚、尼日尔和尼日利亚七国共享的乍得湖流域人口大量增加,生产生活强度不断加大,2020年乍得湖年均面积缩小到不足六十年前的十分之一,其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受到了严重影响。下图示意乍得湖流域水系。
(1)说出乍得湖与周边湿地水体的补给关系,并说明理由。
(2)举例说明乍得湖面积锐减对其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
(3)从国际合作的角度,指出恢复乍得湖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采取的主要举措。
【答案】(1)补给关系:乍得湖补给周边湿地。理由:乍得湖为淡水湖,说明乍得湖水有排泄通道带走了盐分,避免盐分在乍得湖积累;乍得湖无出海河道,说明湖水应通过(地下)径流进入周边地势较低的湿地(咸水)。
(2)供给服务:湖泊提供的水资源、渔业资源等减少,供给服务减少。调节服务:湖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大,水体自净能力减弱,调节服务降低。文化服务:湖区带给人们精神享受、审美体验和陶冶情操功能减弱,文化服务降低。支撑服务:湖区生态环境变差,生物多样性减少,支撑功能降低。
(3)相关国家通过协商,成立统一管理乍得湖流域的合作组织;对各国使用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调度,并适时调整;与相邻流域国家协商,对乍得湖进行跨流域补水(如从刚果河流域调水);制定、执行和共享流域水污染治理,改善流域水环境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乍得湖为图文材料,涉及湖泊补给关系,湿地的功能等内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乍得湖与周边湿地水体的补给关系是:乍得湖补给周边湿地。据图可知:结合图中山峰及高程,图中河流汇入乍得湖带来盐分;“乍得湖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缘”,表明其降水较少,加上纬度低,蒸发旺盛;“乍得湖是内流区的淡水湖”,说明乍得湖水必有排泄通道带走盐分,避免盐分在乍得湖积累:乍得湖属于内流区,表明其无出海河道,说明湖水应通过(地下)径流进入周边地势较低的湿地,从而将盐分带走,形成淡水湖。
【小问2详解】
乍得湖面积锐减对其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可借鉴湿地的功能和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来答。乍得湖能够为周边地区提供水资源、渔业资源等,面积锐减会导致湖泊提供的水资源、渔业资源等减少,供给服务减少。乍得湖能够调节湖区气候,减小湖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净化污染物,面积锐减会导致湖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增大,净化污染物能力降低,水体自净能力减弱,调节服务降低。湖区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享受、审美体验,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面积锐减会导致湖区带给人们精神享受、审美体验和陶冶情操功能减弱,文化服务降低。乍得湖是周边动植物的栖息地,能够维护生物多样性,面积锐减会导致湖区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变差,支撑功能降低。
【小问3详解】
据材料可知:“近几十年来,七国共享的乍得湖流域人口大量增加,生产生活强度不断加大,2020年乍得湖年均面积缩小到不足六十年前的十分之一,其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受到了严重影响。”,所以恢复乍得湖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主要举措有:七国相互协商,成立统一管理乍得湖流域的合作组织;对各国使用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调度,并适时调整,保证乍得湖水量,减小其缩小程度;还可与周边流域国家协商,从水资源丰富区域,比如刚果河流域调水,对乍得湖进行跨流域补水;制定、执行和共享流域水污染治理,改善流域水环境,保证流域水质量,恢复乍得湖自然环境服务功能。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东南海岸坎贝尔附近曾经矗立着12根巨大的、被誉为“十二门徒”的海蚀柱,最高的海蚀柱约45米。近些年来,陆续有5根海蚀柱倒塌。这些形成距今约16百万~5.3百万年的石灰质海蚀柱岩层,一直被学术界认为是浅海石灰岩堆积地层(海成说)。然而,中科院吴海斌研究员等发现这些石灰质岩层的海蚀柱基本是粉砂粒径,且岩层中含的石英颗粒磨圆度低(往往与风力搬运有关)。在经过大量实地调研和论证基础上,吴海斌等认为“十二门徒”海蚀柱岩层物质来源主要是艾尔湖盆地,是在较干旱背景下风力堆积而成(风成说)。
地质时期,澳大利亚南海岸曾经与当前南极洲岸线处于同纬度,在新生代板块运动的驱使下,澳大利亚大陆一直向北移动,逐步形成巨大的艾尔湖盆地,同时也引发澳大利亚大陆气候发生深刻演化。在距今16百万年前,澳大利亚大陆北移至现在位置附近。下图示意澳大利亚相关地理事物和“十二门徒”海蚀柱附近景观。
(1)结合材料,分析吴海斌等认为“十二门徒”海蚀柱地层物质主要来源是艾尔湖盆地的合理性。
(2)阐述“十二门徒”海蚀柱形成的地理过程。
(3)有人认为未来坎贝尔海岸的海蚀柱数量会减少,也有人认为会增加。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该海蚀柱地层物质与浅海石灰岩堆积地层物质及结构差异极大;岩层物质以粉砂为主,所含石英颗粒磨圆度低,组成物质与艾尔湖盆地沉积物质相似;地质时期,澳大利亚大陆经历了从当前南极洲岸线处北移至现在位置过程;北移过程中艾尔湖盆地逐步形成,大陆内部气候也逐渐变干,湖盆丰富的沉积物质裸露,盛行西风从艾尔湖盆地将含石英颗粒的粉砂搬运到大陆东南浅海地带,长期堆积形成丰厚的粉砂堆积岩层;后来在地壳运动和海蚀作用共同塑造下形成“十二门徒”海蚀柱奇景。
(2)海浪的侵蚀作用使海岸岬角两侧产生海蚀洞;海蚀洞在海浪的持续侵蚀下被蚀穿贯通,形成顶板呈拱形的海蚀拱桥;海蚀拱桥进一步受到海浪侵蚀,顶板的岩体坍陷,残留的岩体与海岸分隔开来后峭然挺拔于浅海或岩滩之上,即为海蚀柱。
(3)
结论一:我认为未来坎贝尔海岸的海蚀柱数量会减少。虽然海浪的侵蚀作用既是破坏、摧毁海蚀柱的过程,也是塑造新的海蚀柱的过程,但前者的发生速度明显要快于后者;越是到海蚀柱的后期除自身变得越发脆弱以外,受威胁的因素也会增多(海蚀、风蚀、地震、人类活动等)“近些年来,陆续有5根海蚀柱倒塌”,但新产生的海蚀柱却寥寥,即是明证;而海蚀柱的塑造过程却是异常缓慢,历经岬角-海蚀洞-海蚀拱桥,最后才形成海蚀柱。所以,保护现有海岸资源、海岸奇观刻不容缓。
结论二:我认为未来坎贝尔海岸海蚀柱数量会增加。虽然海浪的侵蚀作用既是破坏、摧毁海蚀柱的过程,也是塑造新的海蚀柱的过程,但后者的发生速度要快于前者;海蚀柱到了后期残留部分是相对坚硬的岩体,抗侵蚀能力强,不易毁坏;海浪塑造海蚀柱总是从比较脆弱的地方进行,进展速度相对较快。所以,海蚀柱数量会增加。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澳大利亚东南海岸坎贝尔附近被誉为“十二门徒”的海蚀柱”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要素的相互影响、海岸地貌的塑造等相关内容(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本题的解答思路,可以从该海蚀柱地层物质与艾尔湖盆地物质的一致性,与石灰岩堆积地层物质的差异性,大陆漂移、气候变化与盛行风作为搬运动力等角度分析。该海蚀柱地层物质与浅海石灰岩堆积地层物质及结构差异极大;岩层物质以粉砂为主,所含石英颗粒磨圆度低,组成物质与艾尔湖盆地沉积物质相似;地质时期,澳大利亚大陆经历了从当前南极洲岸线处北移至现在位置的过程;北移过程中艾尔湖盆地逐步形成,大陆内部气候也逐渐变干,湖盆丰富的沉积物质裸露,盛行西风从艾尔湖盆地将含石英颗粒的粉砂搬运到大陆东南浅海地带,长期堆积形成丰厚的粉砂堆积岩层;后来在地壳运动和海蚀作用共同塑造下形成“十二门徒”海蚀柱奇景。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海岸地貌-海蚀柱”的形成过程,抓住一个动力“海蚀”,抓住演变过程的几个阶段:岬角-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柱,按发生的先后叙述即可。海浪的侵蚀作用使海岸岬角两侧产生海蚀洞;海蚀洞在海浪的持续侵蚀下被蚀穿贯通,形成顶板呈拱形的海蚀拱桥;海蚀拱桥进一步受到海浪侵蚀,顶板的岩体坍陷,残留的岩体与海岸分隔开来后峭然挺拔于浅海或岩滩之上,即为海蚀柱。
【小问3详解】
思考这个问题就是要进行一个平衡比较:“毁坏”与“塑造”的过程谁快谁慢,问题是开放的,但必须言之成理。
结论一:数量会减少。即“毁坏”过程快于“塑造”过程,从易于“毁坏”上找原因,从难以“塑造”上找原因。海浪的侵蚀作用既是破坏、摧毁海蚀柱的过程,也是塑造新的海蚀柱的过程,前者要快于后者;越是到海蚀柱的后期除自身变得越发脆弱以外,受威胁的因素也会增多(海蚀、风蚀、地震、人类活动等)“近些年来,陆续有5根海蚀柱倒塌”,但新产生的海蚀柱却寥寥,即是明证;而海蚀柱的塑造过程却是异常缓慢,历经岬角-海蚀洞-海蚀拱桥,最后才形成海蚀柱。所以,保护现有海岸资源、海岸奇观刻不容缓。
结论二:数量会增加。即“毁坏”过程慢于“塑造”过程,从难以“毁坏”找原因,从易于“塑造”上找原因。虽然海浪的侵蚀作用既是破坏、摧毁海蚀柱的过程,也是塑造新的海蚀柱的过程,但后者的发生速度要快于前者;海蚀柱到了后期残留部分是相对坚硬的岩体,抗侵蚀能力强,不易毁坏;海浪塑造海蚀柱总是从比较脆弱的地方进行,进展相对较快。所以,海蚀柱数量会增加
人口数(万人)
1978 年
1988 年
1998 年
2008 年
2018 年
2023 年
甲
1870
2148
2 159
2551
2515
2465
乙
1104
1288
1527
2141
2475
2487
丙
871
1061
1246
1771
2191
2186
丁
1720
1995
2193
2304
2357
2342
相关试卷
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时,务必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7页。
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