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1神经调节的”四个“注意学生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045066/0-172300052528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1神经调节的”四个“注意学生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045066/0-17230005253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1神经调节的”四个“注意学生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045066/0-172300052538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1神经调节的”四个“注意学生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1神经调节的”四个“注意学生版,共11页。
易错陷阱1:肌肉或腺体有反应活动即为反射
【分析】判断某种神经活动是否是反射活动要看两个要素:①要有适宜的刺激;②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易错陷阱2:兴奋传递受阻的原因只能是神经递质不能合成
【分析】兴奋传递受阻的原因可能有:神经递质不能合成、释放;不能与受体结合:占位、破坏;钠离子不能内流;神经递质被水解。
易错陷阱3:突触后膜一定是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膜
【分析】突触后膜还可以是肌肉或腺体细胞膜。
易错陷阱4:在神经元上给予适宜的刺激电表就一定会发生偏转
【分析】
在神经纤维上
(1)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在神经元之间
(1)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2)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易错点提醒一】有反应≠反射
【例1】反射弧的结构如图所示,①~⑤表示相应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
B.图中的①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
C.图中的③是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
D.若给予④适宜刺激,则大脑皮层可以产生相应的感觉
易错分析:反射需要经历完整的反射弧。
【变式1-1】生理学家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若只给声音刺激而不给食物,建立的反射将会消退。下列相关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单纯喂食后,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时唾液分泌较多
B.铃声的刺激在大脑皮层所形成的听觉,不属于反射
C.在铃声与食物结合的训练中,铃声信号为条件刺激
D.条件反射的消退是新的学习过程,需大脑皮层参与
【变式1-2】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David Julius和Ardem Pataputian通过解析感知热、冷的分子基础,开创性地发现了温度感受器TRP,其结构与钠钾离子通道类似,工作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RP开放或关闭过程不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B.TRP内部的结构和带电基团的分布影响其功能
C.TRP对外界温度刺激作出的反应属于反射
D.离子借助TRP进行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变式1-3】如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e为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B.反射不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C.刺激d处,肌肉收缩,此过程为反射
D.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受损,反射均不能完成
【易错点提醒二】兴奋传递受阻≠神经递质不能合成
【例2】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单胺类递质传递功能下降相关。单胺氧化酶是一种单胺类递质的降解酶,其抑制剂(MAOID)是一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AOID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兴奋在患者体内的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B.单胺类递质与蛋白M结合引发突触后膜兴奋,最终膜内Na+多于膜外
C.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使突触间隙的单胺类神经递质量增大
D.可选用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回收或分解过程的药物来治疗抑郁症
易错分析:神经递质分解酶的存在会影响兴奋的传递。
【变式2-1】通常不建议食用发芽的马铃葬块茎,因为其中含高浓度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龙葵素,龙葵素中毒者的腺体分泌增强,导致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已知乙酰胆碱酯酶可促使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分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酰胆碱通常储存于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
B.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可使K+通道打开
C.龙葵素可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进而导致腺体分泌增强
D.乙酰胆碱酯酶可保证神经调节的精确性
【变式2-2】眼镜蛇的毒液是神经毒素,这种毒液具有神经-肌肉(神经-肌肉的接头相当于突触)传递阻滞作用,引起横纹肌弛缓性瘫痪,可导致呼吸肌麻痹。对这种神经毒液作用机理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递质受体,从而阻断神经-肌肉传递
B.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小体,抑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
C.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间隙,抑制神经递质的正常分解
D.毒液可能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影响突触后膜的兴奋
【变式2-3】去甲肾上腺素(NE)是一种神经递质,现有药物甲、乙,丙,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图中M是可催化分解NE的酶,N作为转运蛋白可回收NE,当NE较多时,还可以作用于突触前膜α受体,抑制NE继续释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NE-β受体复合物可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B.通过M酶分解以及NE的回收可避免NE持续发挥作用
C.NE作用于突触前膜的α受体影响递质释放属于反馈调节
D.药物甲、丙的作用效果相同,但与药物乙的不同
【易错点提醒三】突触后膜≠神经细胞膜
【例3】取两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神经纤维的长度均为5cm),将右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左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①和②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肌肉受到刺激会产生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S刺激可引起左肌肉收缩,右肌肉也随之收缩。将电流表的两极连接在右侧神经纤维膜外侧,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S刺激会使左侧神经纤维膜内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
B.S刺激引起两块肌肉都收缩,电流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C.①和②均会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
D.在②处前方1cm处给予适当刺激,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不收缩
易错分析:肌肉细胞膜也可以作为突触后膜。
【变式3-1】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神经递质是在核糖体内合成的大分子物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胞吐释放至突触间隙
C.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④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后膜兴奋
D.结构④可能是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也可能是肌肉细胞膜或腺体细胞膜
【变式3-2】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
B.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
【变式3-3】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若①处受到破坏,刺激③仍能引起④的反射活动
C.结构④的组成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①②③④⑤
【易错点提醒四】神经元有刺激≠电表指针会发生偏转
【例4】科学工作者为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及突触间传递的情况,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图中 c 点位于灵敏电流计①两条接线的中点,且 X=Y(指针偏转方向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 a 点未受刺激时,膜外电位为正电位;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其电位变化主要是由 Na+的跨膜运输引起的
B.若刺激 b 点,电流计①指针将先向左偏转再向右偏转;若刺激 c 点,电流计①指针将不偏转
C.利用电流计②验证兴奋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刺激 d 点,若电流计②指针发生 2 次方向相 反的偏转,说明兴奋可以从 A 传到 B;刺激 e 点,若电流计②指针偏转 1 次,说明兴奋不能从 B 传到 A
D.刺激 d 点,观察电流计①、②指针发生第一次偏转的先后顺序,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 导速度大于其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
易错分析:刺激同一个神经元两接线柱的中点时指针不发生偏转。
【变式4-1】电流计与立体神经纤维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图2是在箭头处施加适宜的刺激后,根据电流计指针的变化得到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施加刺激前,图1中a、b两处膜内K+浓度均比膜外高
B.若将a、b间距离减小为0,则施加刺激后电流计指针不偏转
C.若在ab中点处切断神经纤维,则施加刺激后电流计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D.若将a处电极移至膜外,则施加刺激后电流计指针变化与图2不同
【变式4-2】利用灵敏电流计、神经纤维及神经纤维—肌肉标本可探究兴奋的产生与传导(图中的刺激强度均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电流计的指针出现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不能证明兴奋的传导具有双向性
B.图2中电流计的指针出现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能证明兴奋的传导具有双向性
C.利用图3装置无法判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还是双向传导
D.若图1中刺激点改为c点,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说明兴奋的传导具有双向性
【变式4-3】研究人员将甲、乙两个电表的电极分别按如图所示连接到神经元上,图中c处的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a处后,膜外电流方向为由a处到甲,从而引起甲指针偏转
B.刺激a处,甲指针会偏转1次,而乙指针会发生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
C.分别刺激a处和b处后观察乙指针的偏转情况,可判断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方向
D.c处的神经递质释放出去后,在突触间隙的移动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1.如图为针刺引起缩手反射中神经纤维上某一位点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射活动进行中,兴奋在反射弧上双向传导
B.图中ac段动作电位的形成由膜外大量钠离子内流所致
C.图中ae段钠离子和钾离子进行跨膜运输均不消耗能量
D.从针刺手指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可视为另一个反射
2.现有刚制备的蟾蜍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如图A所示。现将神经置于类似细胞外液的溶液S中,图B为坐骨神经连接电流表的示意图,刺激坐骨神经某一点后,指针的偏转情况依次如1、2、3、4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
B.静息时,电流表没有测出电位变化,说明神经膜外表面的电位相等
C.适当升高溶液S中的Na+浓度会导致记录到的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
D.由图可知,坐骨神经的刺激点在点a的左侧
3.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其结构模式图如图所示,图中的字母代表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数字代表相应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处兴奋时Na+内流使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B.D处受到适宜刺激时,E处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C.E为效应器,一般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
D.反射弧中兴奋的单向传递与结构②中的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
4.如图为人体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3种神经元的树突通常短而粗,用来接受信息并将其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
B.3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一样,基本结构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功能也相同
C.3种神经元的轴突可聚集成束,外包包膜,构成一条神经
D.3种神经元尽管突起数量不同,但末端形成的神经末梢分布于全身各处
5.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一种突触,结构如下图)处传递功能障碍引发的疾病,电镜下可见患者肌膜上乙酰胆碱受体数量明显减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酰胆碱和乙酰胆碱受体的合成与高尔基体直接相关
B.兴奋在神经-肌肉间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
C.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化学信号向电信号转换过程异常影响动作电位产生
D.患者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一定是因为基因突变而导致乙酰胆碱受体合成受阻
6.如图所示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在a、c处分别放置电位计。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骨骼肌
B.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C.刺激b可观察到a和c的指针均会发生偏转
D.刺激b点可引起骨骼肌收缩,但这不属于反射
7.下图为坐骨神经-腓肠肌模拟图,其中传出神经末梢与肌细胞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下图中电流计两端电极均置于神经纤维的外表面,cd=de。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刺激图中的a、b、c、d、e,都会引起肌肉收缩
B.刺激a点,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偏转
C.刺激d点,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
D.兴奋经过c点时,该处膜外电位由负变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6生物技术的“四个”易混点辨析学生版,共9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4群落常见的“四个”理解误区学生版,共10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3种群的“四个”易混点学生版,共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