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4群落常见的“四个”理解误区学生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045072/0-172300054007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4群落常见的“四个”理解误区学生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045072/0-17230005401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4群落常见的“四个”理解误区学生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045072/0-17230005401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4群落常见的“四个”理解误区学生版
展开这是一份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14群落常见的“四个”理解误区学生版,共10页。
易错陷阱1: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双方有利就一定是互利共生关系
【分析】共同生活,对双方都有利可能是原始合作或互利共生。原始合作的双方分开后均能独立生活,而互利共生的双方分开后出现两方或其中一方不能正常生活。
易错陷阱2:高山上植被的垂直分布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分析】高山上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植被(群落)分布不同。如:阔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属于四个不同的群落垂直分布(属于水平结构)。而群落的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指同一个群落内不同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配置情况。
易错陷阱3: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都是种间竞争关系
【分析】生物之间的竞争发生在不同生物之间为种间竞争,同种生物的生存斗争是种内竞争。
易错陷阱4:群落到森林阶段找不到灌木、草本植物
【分析】群落演替时,不同种群间是优势取代,在森林阶段能(填“能”或“不能”)找到地衣、苔藓等其他植物。
【易错点提醒一】共同生活≠互利共生
【例1】(2023·广东湛江·统考三模)在海底,海葵主要吃小鱼和小虾。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螺壳上,寄居蟹的活动可以使海葵更有效地捕食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海葵则用有毒的刺细胞为寄居蟹提供保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海葵和寄居蟹之间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B.食物是影响寄居蟹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C.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问题
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保持群落内物种的丰富度
易错分析:海葵和寄居蟹之间属于原始合作关系。
【变式1-1】(2023·宁夏·校联考二模)肠道芽孢杆菌能促进部分有益菌的生存生长,其原因是好氧芽孢杆菌能消耗肠道内的O2,形成厌氧环境,从而有利于乳酸菌的生存生长。这种理论学说称为“生物夺氧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肠道中,芽孢杆菌与乳酸菌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
B.芽孢杆菌在肠道作用的结果有利于肠道中酵母菌的大量增殖
C.在肠道中,等量葡萄糖在芽孢杆菌和乳酸菌中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不相等
D.芽孢杆菌在消耗O2的同时会伴随着CO2和乳酸的产生,为乳酸菌生长提供酸性环境
【变式1-2】已知蚯蚓能缓解干旱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科学家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蚯蚓对番茄茎叶脱落酸(ABA)水平以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与番茄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
B.高干旱胁迫下番茄植株ABA含量增加,促进气孔关闭减少水分散失
C.低干旱胁迫条件下,蚯蚓通过增加土壤含水量来缓解干旱胁迫
D.高干旱胁迫条件下,蚯蚓能促进番茄植株合成ABA来对抗干旱胁迫
【变式1-3】下表为不同环境中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种生物A、B相互作用(甲、乙、丙)对彼此所造成的影响,其中“+”表示正面影响,“-”表示负面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可能表示原始合作或互利共生
B.发生乙类相互作用的两种生物生态位相似程度较低
C.人体肠道内的某些细菌和人的相互作用类别可能属于甲或丙
D.自然状态下,甲、乙、丙三种相互作用类别均利于维持群落的稳定
【易错点提醒二】垂直分布≠垂直结构
【例2】下列关于群落的结构与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原上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改变
B.天山山麓从山脚到山顶群落类型的差异是由于光照强度的不同导致的
C.森林中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这体现的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D.由冰山岩向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中有机物越来越少,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加大
易错分析:森林中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
【变式2-1】广东开发出稻田中养河蟹的新型综合种养模式,改变了稻田单一的种植结构,获得经济、生态双赢,河蟹能除去稻田中的害虫、杂草,还能松动田泥,稻田能为河蟹提供饵料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河蟹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就是其生态位
B.稻田高矮不一的水稻提高光能的利用,体现垂直结构
C.新型综合种养模式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
D.提高稻田中河蟹种群密度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群落演替
【变式2-2】在洱海月湿地公园每年冬季有越来越多的候鸟来此停栖,吸引了很多游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湿地具有的调节气候、旅游观光等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湿地中的所有动物和植物组成一个群落
C.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分析候鸟的栖息地、食物、天敌和种间关系等,可以确定其生态位是否有重叠
【变式2-3】科学家对珠穆朗玛峰(珠峰)北坡和南坡地区的考察研究表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植被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植被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随着海拔上升逐渐发生变化,影响因素有温度、地形,土壤湿度等
B.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调查珠峰针叶林中雪松的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样方大小可以变化
D.珠峰较高海拔地段新出现了绿色植物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易错点提醒三】种内竞争≠种间竞争
【例3】1934年,生态学家高斯将数目相等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放在某个容器中培养,每天统计容器中两种草履虫的数量(个),部分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选材的角度推测选择的两种草履虫的生活习性接近
B.培养期间双小核草履虫的发展趋势是先增加后稳定
C.两种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将由种内竞争转变为种间竞争
D.推测自然群落中一般不存在两个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物种
易错分析:两种草履虫是不同物种,两者生活在同一自然环境里,属于种间竞争。
【变式3-1】夜光藻是我国引发赤潮主要的藻类,它不进行光合作用,主要以盐藻为食,在适宜光照的密封条件下,共同培养夜光藻和盐藻一段时间,得到如下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体富营养化后,夜光藻容易爆发增长
B.培养前期夜光藻种群增长近似于S形
C.从图中可以看出夜光藻的食物来源不止一种
D.4天后盐藻密度迅速下降是由于种内竞争过大导致的
【变式3-2】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
B.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种间竞争关系
C.图乙中Ⅱ生物对Ⅰ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
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种间竞争并存,后期Ⅲ的种内竞争加剧
【变式3-3】稻田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褐飞虱是水稻的首要害虫,二化螟也是危害水稻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研究害虫的生长发育规律,能为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科研人员在害虫寄生情况不同的四组水稻植株上,放置二化螟,7天后分别测定各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虫体重量,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二化螟和褐飞虱同在水稻植株上寄生,它们有着完全相同的生态位
B.施用农药后,两种害虫的数量下降,稻田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C.实验结果表明褐飞虱单独存在时有利于二化螟虫体生长
D.第2组和第4组比较说明褐飞虱与二化螟共同寄生时增强了二化螟种内竞争
【易错点提醒四】优势取代≠取而代之
【例4】我国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土地沙漠化严重,生长的灌木大多根系发达,叶片蒸腾速率较低,为了研究该地域的群落演替过程.2016年5月科研人员在某村庄选择了4块不同年代弃耕的盐碱地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盐碱地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被草木取代
B.调查结果表明弃耕时间越长的盐碱地物种丰富度越高
C.该群落演替过程中影响植物优势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D.演替过程中灌木间的种内斗争逐渐加剧导致物种数量减少
易错分析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的优势逐渐被草木取代。
【变式4-1】有关群落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是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含着该区域的所有种群
B.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关,与人类活动无关
C.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乔木层完全取代了灌木层
D.在草本群落没有垂直结构,群落中的生物因捕食可形成食物链
【变式4-2】群落的演替是有规律的、有一定方向的和可以预测的,群落演替的终点是顶极群落。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找不到苔藓、地衣等
B.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后,其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不再变化
C.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D.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影响因素不同
【变式4-3】某科研人员调查某森林群落演替时,发现其自然演替顺序为: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关于该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衣阶段时,该群落组成过于简单,不存在垂直结构
B.该演替过程非常漫长,充分体现出群落的时间结构
C.演替时,优势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越来越强,从而占据有利地位
D.群落演替过程会伴随着群落中物种的竞争和生态位的改变
1.我国的许多农谚、诗句彰显着祖先的智慧,同时也透射着生物学原理。下列有关农谚的解释错误的是( )
A.AB.BC.CD.D
2.果园中高湿度、低风速、弱光照等环境条件有利于草菇的生长。在某大型果园中进行果树和草菇的间种,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草菇和果树的种间关系为原始合作
B.种间关系是该群落区别于普通果园群落的重要特征
C.光照、水分等资源不均匀分布使该果园的种群呈镶嵌分布
D.果树和草菇的间种提高了对空间和环境资源的利用率
3.长白山随海拔的升高依次分布着针阔叶混交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苔原4个植被分布带,生存着种类繁多的珍稀野生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白山生物种间关系复杂,包括捕食、寄生和腐生等
B.具有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其数量不一定呈周期性波动关系
C.长白山上所有的动物、植物组成了生物群落
D.长白山随海拔升高的4个植被分布带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4.树线是指高海拔山地天然森林分布的上限,树线以上为高山灌丛和草甸,树线以下分布的是以乔木为主的森林,如图1。生态学家研究了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如图2。当植被厚度较大时,会形成一道厚厚的“封锁墙”,植物种子落于此地难以萌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分高山灌丛、草甸、乔木群落的首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
B.全球气候变暖使高山冰雪融化加快,导致高山树线海拔高度上升
C.树线之上和树线之下的植物群落明显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大时,植物种子落于此地难以萌发导致树线相对静止
5.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表征了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状况与种间竞争、种内竞争具有密切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种间竞争会促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
B.种内竞争的加剧会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
C.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一旦有重叠则种间竞争就会加剧
D.如果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分开的,则会有未被利用的资源
6.高密度混养的大、小鲈鱼,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是( )
A.种内竞争、捕食、捕食
B.捕食、捕食、捕食
C.种内竞争、寄生、捕食
D.捕食、寄生、捕食
7.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过程一般是: 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森林等阶段,直至到达顶极群落。"资源比率假说"认为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物种优势主要是由光和营养物质这两种资源相对利用的有效性决定的。下图为某弃耕农田优势物种由a 到 e 的相对优势变化及可获得营养物质和光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c占据显著优势时,该群落中的一年生杂草不复存在
B.演替过程中,草本层对群落垂直结构的影响逐渐减小
C.随着演替的进行,优势种对光照的需求增大,对土壤营养物质的需求下降
D.只要达到顶极群落阶段,群落类型将永远不发生改变
8.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是群落的物种组成
B.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通过种间关系形成有机的整体
C.食性、觅食生境都相同的不同种鸟,生态位可能不同
D.演替过程中一旦出现新的优势物种后原有物种就消失相互作用类别
生物A
生物B
甲
+
+
乙
-
-
丙
+
-
0
4
8
12
16
双小核草履虫
30
150
260
280
280
大草履虫
30
60
40
30
0
弃耕年代
一年生草木
多年生草木
灌木
物种数量
公元1950年
0株
10株
380株
8
公元1970年
0株
46株
290株
12
公元1990年
400株
1800株
30株
15
公元2010年
600株
1900株
32株
18
选项
农谚、诗句
解释
A
“六月若连阴,遍地是黄金”
水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合理灌溉有利于提高产量
B
“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生物的性状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
C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螟蛉与蜾蠃的种间关系是原始合作
D
“谷连谷,坐着哭”
植物对土壤中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长期种植谷子,会导致土壤中谷子所需的矿质元素减少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09基因表达的“三个”理解误区学生版,共8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09基因表达的“三个”理解误区教师版,共13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专用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易错题精选易错点07遗传规律常见错误学生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