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第4课时生物的进化苏教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045699/0-172301398004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第4课时生物的进化苏教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045699/0-172301398007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第4课时生物的进化苏教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6045699/0-17230139801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第4课时生物的进化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第4课时生物的进化苏教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易错辨析,填空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生物进化理论
1.拉马克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1)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________。
(2)____________。
(3)获得性遗传。
2.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1)物种演变和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和自然选择。
(3)适应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①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____________。
②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________________的比率。
③基因型频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率。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①可遗传变异的来源eq \b\lc\{\rc\ (\a\vs4\al\c1(突变\b\lc\{\rc\ (\a\vs4\al\c1( , )),基因重组))
②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变异是________________eq \(――――→,\s\up7(经自然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________________eq \(――→,\s\up7(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断进化。
(4)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①隔离eq \b\lc\{\rc\ (\a\vs4\al\c1(\(――→,\s\up7(类型))地理隔离和 ,\(――→,\s\up7(实质))基因不能 ))
②物种形成eq \b\lc\{\rc\ (\a\vs4\al\c1(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 及隔离,形成标志: ))
源于必修2 P110“积极思维”
①树干变黑是否会影响桦尺蛾浅色个体的出生率?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
(1)DNA分子产生的突变大部分是中性的,即对________________既无利也无害。
(2)一些中性突变被随机保留后,经过日积月累会积少成多,使同种生物的不同种群间出现巨大的差异,形成不同的________。
(3)当积累的中性突变导致生物的性状出现差异之后,________________才会发生作用,造成________进化。
考向一 自然选择
1.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自然选择作用于表型,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C.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D.无论是有利突变还是有害突变都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2.(2023·江苏盐城高三模拟)某科研人员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基因型为AaBbCc的三叶草移到瑞典南部栽培,这里的气候比较寒冷。最初该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出现了大量基因型为AaBbcc的三叶草且产量显著提高。下列对这一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三叶草个体间存在差异,不耐寒的个体逐渐被淘汰,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和繁衍
B.若干年后该三叶草种群发生了进化
C.这是定向的自然选择的结果
D.这是定向变异通过获得性遗传而得到发展的结果
考向二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3.下列有关种群基因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的基因库包括这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B.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C.生物的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是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D.基因突变可以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4.(多选)下列有关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改变说明物种在进化
C.基因型为Aa的个体逐代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大于a的基因频率
D.可遗传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在生物进化中起重要作用
考向三 生物进化及物种形成
5.黄刺尾守宫是主要分布在非洲西北部的一种蜥蜴,其黄刺颜色鲜艳,当遇到敌害时尾部还能够喷射出难闻的黏液,吓退敌害,这些特征都利于它们很好地适应当地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黄刺尾守宫能与普通蜥蜴交配且产生后代,说明它和普通蜥蜴属于同一物种
B.黄刺尾守宫独特的形态特征是长期不定向自然选择的结果
C.黄刺尾守宫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就意味着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D.不同蜥蜴种群间基因库的差异越来越大最终会导致生殖隔离
归纳总结 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
6.如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图中上为甲岛,下为乙岛,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种A进化为B、C的过程中发生了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B.由物种A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内因是存在地理隔离
C.甲岛上的物种B迁移到乙岛后不与物种C发生基因交流
D.物种C与物种D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归纳总结 物种形成的三大模式
考点二 生物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
1.生物进化的证据
(1)生物进化的古生物学证据
(2)比较解剖学证据
①同源器官:起源相同,________________相似,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器官。例如,蝙蝠的翼手、鲸的鳍、猫的前肢、人的上肢等。
②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化而来的;在进化过程中,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同源器官逐渐出现了形态和结构的差异。
(3)比较胚胎学证据
对不同生物胚胎发育过程的研究揭示了不同生物是由同一________进化而来。例如,人和鱼的胚胎在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
(4)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证据
生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例如,细胞呼吸方式,共用一套遗传密码,遗传信息的传递都遵循中心法则等。
2.生物进化方式
(1)分歧进化(趋异进化)
由一个原始物种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向不同的方向进化,逐渐形成新物种的方式。
(2)趋同进化
由于______________的生活环境,一些不同种类的生物在自然选择下出现________________向着__________________进化的方式。例如,鸟和蝙蝠具有相同功能的翼和翼手。
(3)协同进化
不同________之间、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3.生物多样性
(1)概念:指地球上生物的________多样性和________多样性,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
(2)五界系统:包括________生物界、原生生物界、________界,植物界和________界。
考向一 生物进化的证据
7.化石、比较解剖学、比较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等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化石证据可作为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B.鲸的鳍和蝙蝠的翼手在外部形态、功能上不同,说明它们是由不同的祖先进化而来
C.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可以用人和鱼有共同祖先来解释
D.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在细胞代谢、DNA的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共同特征越多
8.我国新疆和内蒙古存在4种野生扁桃:新疆野扁桃、蒙古扁桃、长柄扁桃和西康扁桃,它们同为桃属植物。研究发现,四种扁桃存在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可通过测定DNA碱基序列判断四种扁桃的亲缘关系
B.四种扁桃可能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
C.降水和气温会影响四种扁桃的进化方向
D.生活环境越相似的扁桃亲缘关系越近
考向二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9.自然选择可以作用于远缘物种使其变得外表极其类似,虽然它们没有共同的祖先,却适应了相同的环境,这种状况被称为趋同进化,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远缘物种 相似环境中
物种A―→物种M(外表很像物种N)
物种B―→物种N(外表很像物种M)
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物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趋同进化是不同生物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得到相同选择的结果
C.物种A进化到物种M的过程一定经过了长期的地理隔离从而达到生殖隔离
D.发生趋同进化后形成的两个物种M和N亲缘关系较近
10.(2023·江苏南京六校联合调研)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菌在接触青霉素后才会产生具有抗药性的突变个体
B.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它们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进化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微小的有利变异不断积累的过程
D.进化的原材料来源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能够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考点三 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题型一 根据定义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某基因频率=eq \f(某基因总数,某基因和其等位基因的总数)×100%
(1)若在常染色体上,某基因频率的求法为eq \f(某基因总数,种群个体数×2)×100%。
(2)若在X染色体上,某基因频率的求法为eq \f(某基因总数,2×女性个体数+男性个体数)×100%。
题型突破
1.某小鼠群体中,A+、A和a互为等位基因,该种群基因型及个体数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的基因频率是35%
B.A+、A、a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A+和A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
D.该小鼠群体所有的A+、A、a基因,构成小鼠的基因库
2.某生物兴趣小组抽样调查的200人中,各种基因型和人数情况如下表所示,则这200人中,Xb的基因频率为( )
A.85% B.30% C.20% D.15%
题型二 利用遗传平衡公式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前提条件:种群非常大;所有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没有基因突变。
2.计算公式
(1)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A、a)时,设p表示A的基因频率,q表示a的基因频率,则:AA的基因型频率=p2,Aa的基因型频率=2pq,aa的基因型频率=q2。如果一个种群达到遗传平衡,其基因型频率应符合:p2+2pq+q2=1。
(2)逆推计算:已知隐性纯合子的概率,求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若aa=x%→eq \b\lc\{\rc\ (\a\vs4\al\c1(a=\r(x%),A=1-\r(x%)))→eq \b\lc\{\rc\ (\a\vs4\al\c1(AA=1-\r(x%)2,Aa=2\r(x%)·1-\r(x%)))
易错提醒 遗传平衡时X染色体上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关系(以红绿色盲为例)
(1)红绿色盲基因(Xb)的基因频率在男性和女性中相同,但发病率不同。
(2)人群中男性的红绿色盲发病率即为该群体Xb的基因频率。
(3)若红绿色盲基因Xb的基因频率为10%,则男性中eq \b\lc\{\rc\ (\a\vs4\al\c1(XBY=90%,XbY=10%))
女性中eq \b\lc\{\rc\ (\a\vs4\al\c1(XBXB=90%×90%=81%,XBXb=2×90%×10%=18%,XbXb=10%×10%=1%))
说明:若男性和女性数量相等,则女性携带者XBXb在女性中的比例和人群中的比例分别为18%和9%。
题型突破
3.(2023·江苏泰州高三模拟)果蝇的卷翅和直翅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某研究小组以基因型为Aa的果蝇为研究对象,研究随机交配情况下子代A的基因频率的变化,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基因型为a的雄配子或雌配子不能受精
B.基因型为a的雄配子和雌配子不能受精
C.基因型为aa的受精卵不能发育或胚胎致死
D.基因型为aa的受精卵只有50%能正常发育
4.某与外界隔离的岛屿上,经调查该地区居民中白化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a,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频率为b,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c。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正常个体中白化病基因携带者所占的概率为eq \f(2a,1+a)
B.男性个体中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
C.不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个体占全部个体的eq \f(1-c2,2)
D.女性个体中同时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占bc
题型三 自交与自由交配中基因频率的计算
1.自交
杂合子自交,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纯合子比例逐渐增大,杂合子比例逐渐下降,但基因频率不变。
2.自由交配
在无突变、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相同时,处于遗传平衡的种群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保持不变。
题型突破
5.(多选)某随机授粉植物,其高茎(H)与矮茎(h)、绿茎(G)与紫茎(g)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对一个处于遗传平衡中的该植物种群进行调查,获得的结果如下表: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种群内基因h和基因g的频率分别为0.4、0.5
B.在该种群内基因组成为Gg的个体所占比例为25%
C.H、h和G、g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继续随机授粉,该种群内矮紫茎个体所占比例不变
1.(2021·河北,6)雄性缝蝇的求偶方式有:①向雌蝇提供食物;②用丝缕简单缠绕食物后送给雌蝇;③把食物裹成丝球送给雌蝇;④仅送一个空丝球给雌蝇。以上四种方式都能求偶成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有利于其繁殖,是一种适应性行为
B.④是一种仪式化行为,对缝蝇繁殖失去进化意义
C.③是雌蝇对雄蝇长期选择的结果
D.④可能由③进化而来
2.(2021·广东,8)兔的脂肪白色(F)对淡黄色(f)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 500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F、f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15%、85% B.25%、75%
C.35%、65% D.45%、55%
3.(2022·湖南,12)稻蝗属的三个近缘物种①日本稻蝗、②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和③小翅稻蝗中,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为探究它们之间的生殖隔离机制,进行了种间交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精子传送率是指受精囊中有精子的雌虫占确认交配雌虫的百分比。
A.实验结果表明近缘物种之间也可进行交配
B.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分布区域是否重叠无关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②和③之间可进行基因交流
4.(2022·浙江6月选考,17)由欧洲传入北美的耧斗菜已进化出数十个物种。分布于低海拔潮湿地区的甲物种和高海拔干燥地区的乙物种的花结构和开花期均有显著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种耧斗菜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
B.生长环境的不同有利于耧斗菜进化出不同的物种
C.甲、乙两种耧斗菜花结构的显著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若将甲、乙两种耧斗菜种植在一起,也不易发生基因交流
5.(2018·江苏,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子的比例
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一、易错辨析
1.通过化石可以了解已经灭绝的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其行为特点( )
2.人和鱼的胚胎发育经历了有鳃裂及有尾的阶段,这个证据支持了达尔文的共同由来学说
( )
3.不同生物之间的DNA序列都有一定的差异性,说明生物不是由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
4.拉马克认为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 )
5.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正确地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以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
6.抗生素的滥用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抗生素诱发细菌产生基因突变,使细菌中出现抗药性强的个体( )
7.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条件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
8.所有变异都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但都能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
9.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
10.不同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说明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 )
二、填空默写
1.________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2.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可遗传的变异包括_________________。突变和重组是________________的,只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_____________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新物种的形成途径
(1)渐变:长期的____________→阻断基因交流→不同的突变、基因重组和选择→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改变→种群基因库出现差异→差异加大→____________→新物种形成。
(2)有时不需要地理隔离:如________的形成。
6.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新物种形成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
8.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____________(填新陈代谢类型)的____________生物。真核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____________,这就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9.生物进化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比较内容
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
标志
出现生殖隔离
基因频率改变
变化后生物与原生物关系
属于不同物种
可能属于同一物种
二者关系
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进化是量变,物种形成是质变;②新物种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基因型
A+A+
A+A
A+a
AA
Aa
aa
个体数
100
200
300
100
200
100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人数
78
14
8
70
30
表型
高绿茎
高紫茎
矮绿茎
矮紫茎
比例
63%
21%
12%
4%
交配(♀×♂)
①×②
②×①
①×③
③×①
②×③
③×②
交配率(%)
0
8
16
2
46
18
精子传送率(%)
0
0
0
0
100
100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七章生物的变异和进化课时3生物的进化考点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共8页。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学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易错辨析,填空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三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4生物的进化学案必修2,共25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