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部分校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诗歌是中华文明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下列诗句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米饭、面条都是富含糖类的食物
B.食用铁强化酱油可以预防贫血
C.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患夜盲症
D.甲醛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3.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生铁、钢都属于铁合金B.红磷、白磷都是磷的单质
C.纯碱、烧碱都属于碱D.甲烷、乙醇都属于有机物
4.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食品包装袋中填充氮气可用于防腐
B.用膜分离法从空气中富集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C.稀有气体虽然含量稀少,但有着重要的用途
D.水蒸气在地球水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液氢、煤油(含C、H元素)、液氧可用作神舟飞船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箭发射时仅靠空气不足以使燃料充分燃烧
B.液氢和煤油完全燃烧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C.液氢是高能燃料且燃烧后的产物无污染
D.飞船进入轨道后主要利用太阳能维持工作
6.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有毒气体,空气中含量过高可危及生命
B.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实验室利用该反应制取
C.碳与反应可生成,其反应条件是“点燃”
D.用石蕊溶液可区别和两种无色气体
7.实验过程要有安全意识。实验室中的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A.穿实验服和戴护目镜B.争抢外观漂亮的树叶
C.实验过程中抽空吃零食D.将剩余的药品带回家
8.配制10%的溶液时,部分操作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A.取用B.称量
C.读取水的体积D.搅拌溶解
9.下列与制作“叶脉书签”过程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加热时烧杯下面需要垫陶土网
B.腐蚀叶肉属于物理变化
C.实验后的废液可用于中和酸性废水
D.试剂瓶应粘贴如图标志
10.新疆是我国棉花主产区,新疆棉以绒长、品质好、产量高而闻名于世。纤维素是棉花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是(n约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达几万至几十万
C.纤维素中H、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
D.可以用灼烧后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棉花和蚕丝
11.“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上薄膜电池用到了铟。下图是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铟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49
B.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
C.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
D.氧化铟的化学式是
12.下图为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C.甲物质的化学式为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粒子个数比为1:1
13.某化工废水中含有、、三种盐, 这三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的饱和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
B.℃时,和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40℃时的的饱和溶液升温到60℃变为不饱和溶液
D.与相比,更适合通过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得到
14.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加入适量稀盐酸
B.():点燃混合气体
C.溶液():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D.溶液():加入过量的溶液,过滤
15.下表通过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相应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二、科普阅读题
16.【科普阅读】
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天宫空间实验舱实现了航天员常态化值守。载人飞船座舱和空间站的气体成分应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如何补充宇航员吸入的氧气和处理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是科学家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空间站中,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电能,通过电解水制备氧气。利用分子吸附技术,吸收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时利用舱内外压强差实现二氧化碳的脱附,并将其排入太空。
在载人飞船座舱中,通过专用风机将座舱空气引入净化罐,利用无水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净化后的空气再重新流回座舱。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宇航员呼出的气体中除外,还含有_______(填写1种即可)。利用分子吸附技术处理的过程,属于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已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如1图是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太空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最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
(3)氢氧化锂吸收,生成和一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航天器返回地面后,可将生成的与()反应,实现的再生。该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
(5)、均可吸收相同条件下,两种吸收剂吸收的最大质量关系如2图。由图分析,选用作吸收剂的原因是_______。
三、计算题
17.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久置的镁条表面会产生一层灰黑色固体、探究发现其成分是碱式碳酸镁晶体,化学式为,为测定碱式碳酸镁晶体的组成,兴趣小组取4.66g 该晶体用热重分析仪进行加热,使各成分在不同温度下逐个分解。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分解温度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①碱式碳酸镁晶体加热首先失去结晶水。
②和在不同的温度下受热易分解为氧化物。
③相同条件下,受热分解的温度比受热分解的温度更低。
请回答:
(1)4.66g该晶体中所含结晶水的质量为_______g。
(2)开始分解的温度为_______℃。
(3)∼段中,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
(4)∼段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完全分解233t碱式碳酸镁晶体,可以得到_______t。
四、填空题
18.草酸锌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电子工业。将草酸铵溶液和溶液混合,充分发生复分解反应,过滤,即可得到草酸锌固体。请回答:
(1)草酸的化学式是_______。
(2)如图为溶液与溶液恰好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请在示意图中画出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微粒,并进行必要的标注(水分子不用画出)。
②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草酸锌受热易分解产生三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9.【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如1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装置中用于加热的仪器名称_______。
(2)用橡皮管将乙和丙中的bc连接。为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从长颈漏斗中加入适量的热水形成液封,静置,如果观察到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3)将装置甲和丁连接制取氧气,气体应由(填字母)_______管进入丁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解于水。实验室用加热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制取氨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气体应从收集装置的_______端通入。
(5)在医院病房,给病人输氧时需要使用类似如2图的装置(水量约为容积的),其作用是_______。
20.【科学探究】
稀土元素包括镧、钪、钇等17种元素,其中,镧()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金属。镧元素常见的化合价为+3价。
(1)将含镧物质进行分类,各举一例填入如图_______(写化学式)。
(2)根据金属化学性质的一般规律,下列预测合理的是_______(多选,填字母)。
A.镧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镧在空气中能被氧化
C.镧能与盐酸或者硫酸反应D.镧原子比锌原子更容易失去电子
(3)已知氯化镧可溶于水,设计两种制备氯化镧的方案(要求依据不同的反应规律),完成下表:
21.五氧化二钒()是一种工业催化剂,制取()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_。
(3)所属类别是_______(多选,填字母)。
A.混合物B.化合物C.酸D.盐
(4)反应②属于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物质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
(5)副产物也有利用价值,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烈火焚烧属于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D、“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A。
2.答案:C
解析:A、米饭和面条均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可以食用加入铁强化剂的酱油来预防贫血,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人体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3.答案:C
解析:A、生铁和钢都属于铁的合金,只是碳含量不同,故A说法正确;B、红磷、白磷都是磷元素组成的单质,都是磷的单质,故B说法正确;C、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烧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故C说法错误;D、甲烷、乙醇都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D说法正确。故选:C。
4.答案:B
解析:A、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中防腐,故选项说法正确。B、用膜分离法从空气中富集氧气的构成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C、稀有气体含量稀少,却有着重要的用途,如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作电光源,故选项说法正确。D、水受热蒸发变为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形成液态或固态的水,水蒸气在地球水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5.答案:B
解析:A.火箭发射时需要燃料大量的充分的燃烧,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仅为21%,不足以使燃料充分燃烧,所以需要液氧作为助燃剂,故A正确;B.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是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煤油含有碳、氢元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故B不正确;C.液氢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高能燃料,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故C正确;D.飞船进入轨道后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主要利用太阳能维持工作,故D正确;故选:B。
6.答案:D
解析:A、无毒,但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空气中含量过高会使人体窒息,故选项说法错误。B、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中会混有空气中的其它成分,且不易收集,在实验室中常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C、碳与二氧化碳反应条件应为“高温”,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将和两种无色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二者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7.答案:A
解析:A、很多药品具有腐蚀性、有毒,实验时穿实验服和戴护目镜,故选项说法正确。B、进入实验室遵守实验室规则,为防止发生人身危险,不能在实验室中争抢外观漂亮的树叶,故选项说法错误。C、实验室中很多药品有毒,不能在实验室吃零食,故选项说法错误。D、很多药品具有腐蚀性、有毒,不能将剩余的药品带出实验室,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8.答案:D
解析: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C、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故选项实验操作错误。D、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选项实验操作正确。故选:D。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D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9;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9,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而不是铟原子质量是114.8,故选项说法错误。C、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铟元素的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铟元素位于第五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D、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31价,氧元素显-1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12.答案:D
解析: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物质是一氧化碳,化学式为,故C不符合题意;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粒子个数比为2:2=1:1,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C
解析:A、稀盐酸和氧化钙、碳酸钙都能反应,不能用稀盐酸来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不能用点燃混合气体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铁能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过滤能除去铜和过量的铁,能用加入过量的铁粉后过滤的方法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氯化铜,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D、硫酸钠能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但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引入了新的杂质,不能加入过量的。溶液后过滤的方法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钠,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
15.答案:B
解析: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装有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不一定是有可能是氮气,故A不正确;B、向一未知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有可能是活泼金属,故B正确;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不一定含有,有可能含有,故C不正确;D、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振荡,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无色气体不一定是甲烷,有可能是一氧化碳,故D不正确;故选:B。
16.答案:(1)(或或);物理
(2)C
(3)
(4)复分解反应
(5)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更多
解析:(1)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故宇航员呼出的气体中除二氧化碳外,还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水蒸气等;文中提到利用分子吸附技术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是1:4,由于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则氧气和氮气的分子之比是1:4,分子是不断运动,分子应均匀的混合在一起,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图中最合理的是C;
(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锂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锂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与反应生成和,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故填复分解反应;
(5)由相同条件下,不同吸收剂吸收的最大质量关系图,选用作吸收剂的原因是相同条件下,吸收剂的质量相同时,氢氧化锂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多。
17.答案:(1)0.72
(2)
(3)、
(4)
(5)100
解析:
18.答案:(1)
(2)①
②
(3)
解析:
19.答案:(1)酒精灯
(2)乙中的水进入长颈漏斗,形成水柱 (或丙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3)f;
(4);甲和丁;e
(5)润湿氧气并便于观察气体流速
解析:
20.答案:(1);
(2)BCD
(3)
解析:
21.答案:(1)
(2)过滤;漏斗;玻璃棒
(3)BD
(4)分解反应;氮元素
(5)制作钾肥
解析: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装有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一定是
B
向某未知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
C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振荡
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无色气体为甲烷
方案
原料1
原料2
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依据的反应规律
①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②
方案
原料1
原料2
预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依据的反应规律
①
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②
或
两种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生成物中有沉淀
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部分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部分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部分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部分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部分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东莞市部分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实验过程要有安全意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东莞市2024年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东莞市2024年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