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1. 区域认知素养:学生能够准确在地图上指出东南亚和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认识主要国家和重要城市;能够分析并描述两地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重要性。
2. 综合思维素养:学生能够理解东南亚和南亚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分析这些自然要素对当地农业、人口分布等方面的影响;能够对比分析东南亚和南亚在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的异同点。
3. 地理实践力素养:学生能够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东南亚和南亚的特色文化、经济活动等,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4. 人地协调观素养:学生能够认识到东南亚和南亚的环境问题,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发展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东南亚和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征;主要国家的经济特点和文化特色;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
2. 难点:理解自然地理要素对人文地理现象的影响;分析和对比东南亚和南亚的地理差异。
三、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直观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3 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东南亚或南亚的风光视频或展示一些图片,引起学生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东南亚和南亚的地理知识。”
(3:00)
(二) 知识梳理与回顾(12 分钟)
1. 东南亚地理位置:
- 在地图上指出东南亚的经纬度范围。
- 描述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的位置特点。
- 指出主要的海峡和海洋。
2. 东南亚地形:
- 介绍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如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 讲述马来群岛的地形特点,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地震。
3. 东南亚气候:
- 分析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地区、气候特点。
- 探讨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 东南亚河流:
- 指出主要的河流,如湄公河。
- 说明河流的水文特征。
5. 东南亚国家和城市:
- 列举主要的国家,如越南、泰国、新加坡等。
- 介绍一些重要城市的位置和特点。
(9:00)
6. 南亚地理位置:
- 确定南亚的经纬度范围。
- 强调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的位置特点。
- 指出与周边地区的相对位置。
7. 南亚地形:
- 描述南亚三大地形区,即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和南部德干高原。
- 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8. 南亚气候:
- 讲解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 对比南亚不同地区气候的差异。
9. 南亚河流:
- 介绍印度河和恒河的概况。
- 探讨河流对农业和生活的影响。
10. 南亚国家和城市:
- 列举主要的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等。
- 介绍一些重要城市的发展状况。
(15:00)
(三) 小组合作探究(5 分钟)
设置以下探究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 “东南亚和南亚的气候对当地居民生活和文化有哪些影响?”
- “比较东南亚和南亚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异同点。”
- “分析马六甲海峡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20:00)
(四)成果展示与交流(8 分钟)
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
(28:00)
(五) 课堂练习(8 分钟)
2022年1月1日,中老铁路新年首趟国际货物列车从万象出发,停靠在昆明中心站。下图为“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中南半岛的山河大势是( D )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B.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C.平原为主,沃野千里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2.老挝首都万象位于湄公河沿岸的有利条件有( B )
①地势平坦
②水能丰富
③土壤肥沃
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以下对中老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中老铁路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说明老挝地势起伏大
B.推动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说明老挝四面临海
C.中老铁路提高老挝当地的运输效率和水平——说明铁路运输速度最快
D.中老铁路是两国互利合作的旗舰项目——说明加强南北对话的重要性
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农作物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南亚地区农作物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C )
A.黄麻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B.小麦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
C.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和南部沿海D.棉花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南麓
8.图中四城市中,最适合发展棉纺织工业的是( A )
A.①B.②C.③D.④
9.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人口众多产生的影响有( C )
①资源、环境压力大
②国防兵源充足
③劳动力充足
④人口老龄化严重
⑤国家鼓励生育
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
(36:00)
(六)课堂总结(3 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东南亚和南亚的地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39:00)
(七)课后作业(1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如绘制东南亚或南亚的简易地图并标注主要地理要素
(40:00)
(八)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第一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花园城市”,富饶的物产,海外华人的最大聚集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马来群岛与中南半岛,气候,马六甲海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