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亳州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及答案(九科)
2024亳州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亳州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共10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宇宙是什么?天与地的形状是怎样的?古埃及人设想宇宙像一个箱子,稍凹的箱底是大地,箱盖是天,其形状有人说是圆的,有人说是方的。古巴比伦人认为天像个圆罩,地是个圆形平面。天空之上、地面之下全都被水包围着。天空上有一个天窗,天窗打开,就会下雨。太阳每日沿着天穹东升西落,然后又在夜里通过地下管道再回到东边,而天穹本身是不动的。
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也对天地的形状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是观测经验的总结,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思辨色彩。
在中国古代各种宇宙理论中,盖天说最早始于周代,主张“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人们看到头顶上的天很高,而四周的天都在远方同大地接触,很像一个圆盖。为什么要设想地是方的呢?这是因为古人不能上天,也不能入地,人们活动的范围,从根本上说是个二维平面,所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比上下两个方向有更重要的意义。《尸子》说“四方上下曰宇”,把四方与上下加以区分,就是这种实际状况的反映。
盖天说认为大地不动,天穹旋转,日月星辰则在天穹之上,随天穹旋转。天穹绕本身的一个极点旋转,就像车轱辘绕轴旋转一样。起初人们以为天顶就是天的中心,后来发现北斗星绕不动的北极星旋转,就认为北极星是天的中心。实际上天穹上这个极是地球自转轴正对的一点,所以成为天体周日视运动的不动的极。
中国最早的盖天说实质上是天拱地平说、天曲地直说。天圆地方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个宇宙模型,能对某些现象作出某种解释,又符合天尊地卑、天动地静的哲学观念,所以在历史上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由于最初的盖天说不能解释实际问题,所以天圆地方说就逐步演化为“天地双拱”的学说。新的盖天说主张:“天似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天穹犹如一个斗笠,大地像一个底朝天倒放着的盘子。《周髀算经》说天穹与大地的中央都比四周高六万里,天与地相距八万里,可见天的曲率与地的曲率相同。这种学说的实质是:天拱地拱,天曲地曲,这在“圆则俱圆”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天地也显得比较和谐了。从平直大地到拱形大地,是古代中国人对大地形状认识的一个重大发展,是向球形大地观念前进的过渡形态。对拱形大地的认识,在大海中航行时比较容易获得直观印象。许多生活在地中海流域的古希腊罗马的学者都乘船到过埃及,而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国天文学家,却很少能横渡重洋,直接获得水面弯曲的印象。
从平面大地到拱形大地,再往前发展,就必然会得出球形大地的结论。“方则俱方,圆则俱圆”,这既是宇宙和谐性的一个表现,也是宇宙理论本身的逻辑一致性的要求。广义的方,包括平直的意思;广义的圆,包含球形的形状。天与地一圆一方,一是半个球,一是一块平面,这无论如何是不能说服人的。那么出路是“方则俱方”吗?想象方形的天,这同人的直观完全抵触。想象平面的天吗?平天说证明这条道路也很难走得通。因此出路只有一条:沿着“圆则俱圆”的道路前进。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扫清一个思想障碍——抛弃半个天球的观念,承认天是个完整的球,确立“球则俱球”的原则。这个工作的确有人做了。战国时的慎到就一反半个天球的说法,明确提出“天体如弹丸”,为浑天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
浑天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东汉时的张衡。他在《浑天仪》中提出了明确的浑天说观点。他写道:“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天盖地”变成了“天包地”。这是一种地心说。他肯定了天球的存在。但这个天球不是正球形,而是椭球形。
浑天说的实质是彻底贯彻了“方则俱方,圆则俱圆”的原则,提出了天球套地球的思想,简单讲来就是“球则俱球”。盖天说是上下二维结构,浑天说则是内外三维结构。这就是浑天说的精华所在。这样在人们看来,宇宙就完美和谐了。在这一点上,浑天说的确比盖天说前进了一大步。
但浑天说也有一些理论上的困难。第一,若大地为球形,则水面也应当是球形,可是这同水成平面的直观印象不一致。所以许多浑天说者也不得不承认,虽然大地是球形的,但水面还是平的。这显然是不和谐的。第二,球形大地是个庞然大物,为何能悬在空中?浑天说的核心是球中套球,因此这个问题也就成了浑天说的要害。有的浑天说者就解释说,地球之所以不下落,是因为天球内盛满了水,地球就浮在水上。第三,既然天球的下半部盛满了水,那么天体运转到水平线以下时,就要在水中通过了。太阳是个大火球,怎么能穿水而过?王充就曾提出这个问题:“天行地中,出入水中乎?”
浑盖二家进行了长期的争论,总的趋势是浑天说占优势,因为它同天象观测较为一致。汉代的扬雄从盖天说转向浑天说,并提出了“难盖天八事”,生动体现了浑天说的生命力。综观浑盖二家,各有长短。盖天说没有地心说的错误,却否认了大地的运动;浑天说往往承认大地的运动,却又有地心说的味道。
(摘编自林德宏《科学思想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代的宇宙理论对天地的形状问题提出的诸多看法都是观测经验的总结,例如盖天说即是如此。
B.关于天的中心,起初人们以为天顶,后来认为北极星,事实上地球自转轴正对的一点才是天的中心。
C.由于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很少有人能够横渡重洋,因而难以获得对拱形大地的认识。
D.浑盖二家虽各有长短,但浑天说在长期论争中占据了优势,是因为它以地球为中心,合乎天象观测。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于天地的形状问题,古埃及人、古巴比伦人与古代中国人提出的看法都不尽相同。
B.天圆地方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宇宙模型,符合天尊地卑哲学观念,具有一定思辨色彩。
C.按照《周髀算经》的说法,天的曲率与地的曲率相同。这离“圆则俱圆”说近了一步。
D.浑天说实质上是一种地心说,其代表人物张衡形象地把天比作鸡子,把地比作蛋黄。
3.下列各项对相关描述与观点关系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之语,能说明盖天说“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观点。
B.北京的天坛是圆的,而地坛则是方的。这种建筑样式折射出“天圆地方”的观念在古代影响深远。
C.南宋学者朱熹认为:制造盖天仪,四旁会漏风,“故不若浑天之可为仪也”。可见他反对浑天说。
D.《列子·汤问》中指出“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这一现象生动地反映了盖天说。
4.为什么说“浑天说的确比盖天说前进了一大步”?(4分)
5.浑天说存在哪些理论上的困难?请概括说明。每点不超
过30字。(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大风秧歌 蔡楠
秧歌出场了。秧歌礼貌而又镇定地敲开了特岗教师面试的大门。经过考官允许后,秧歌亮相了。她的面前有七位苛刻挑剔的考官,三男四女。
那是一个怎样的亮相啊?只见秧歌一身戏装,上绿下红,头包英雄巾,左手霸王鞭,右手响竹板,昂首挺胸,唱一声“6号考生来也——”,然后一挑眉毛,一个虎步,就稳稳地立在了答题桌前。
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惊叹声响起,考场上起了不小的动静。主考官打量了秧歌半天,才轻轻地发问,你这是什么扮相?
秧歌用浑厚的男声说,这是河北南皮落子的扮相,是武落子,因为表演热烈健壮、欢快豪爽,所以也叫大风秧歌,表演大风秧歌的过程叫跑落子。
秧歌说着,嘴里就敲出了悠扬激烈的鼓点,随之竹板打起,鞭子舞起,唱腔响起:
竹板响,锣鼓敲,跑起那落子闹元宵——
好,主考官被秧歌点燃的目光逐渐收回了,他抽出考题,严肃地说,6号考生下面我们进行答题环节,第一题,请问:当今社会是经济社会,当特岗教师寂寞、清苦、劳累,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
秧歌的眼神柔和下来,那柔和的眼神从考场飘向了窗外,飘向了家乡。我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是因为我做教师的父亲。他老了,马上就要退休了。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乡村,我们那个村子直到现在没有一个大学生教师。我父亲是个老民办教师,后来考上了师范转了工,又回到了他原先任教的小学任校长。除了上师范的那两年,他没有离开过学校。学校是他家,学生是他的孩子,所有的学生都是他的孩子,可他却没有自己的孩子。三十岁那年,他的儿子不慎掉进了学校附近的臭水沟,再也没爬上来。可就在那天晚上,他照样去做家访,说服辍学的孩子来复读。他的妻子因脑梗三次住院,而他只是周六周日去医院陪护妻子,平时就让自己的妹妹在医院照顾妻子,自己从没耽误过学校的工作,虽然出院后妻子的生活不能自理,但他仍然是每天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开。他家境并不宽裕,可他却捐助了五个贫困生……
我就是他捐助的贫困生之一,我就是那个在他儿子死去的当晚被他说服重新复读的孩子。在我考上重点高中的时候,我认他做了父亲。在我考上重点大学的时候,我选择了音乐。我对我父亲说,毕业我就回来,我要来这个小学校,做你领导下的一名教师……
第二个问题,主考官说,你为什么选择音乐专业?
秧歌的声音变得欢快流畅。秧歌说,这还是因为我做教师的父亲。他是个音乐迷。他最迷的就是我们家乡的南皮落子。落子的鼓点一起,他就兴奋,就坐不住了。我们南皮落子那真叫个棒,那真叫个美,那真叫个令人陶醉。南皮落子有15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块曾经贫瘠的土地上,人民期待丰收,盼望美好生活,载歌载舞就有了这个落子。逢年过节,婚姻喜庆,村里人就跑起落子。落子成为了我们文化的一个象征。后来时代变了,变得一切向钱看了,落子受了冷落。虽然2008年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跑落子的人们都老了,跑不动了。年轻人都到村外去跑经济跑业务跑花花世界去了。我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自己家出钱买来鼓钹镣,买来戏服道具,在学校办起了落子培训班,请来跑落子的老师傅来教学生。可是学生家长不干了,纷纷找到学校对父亲兴师问罪,他们说,你平时教孩子们《三字经》《弟子规》的我们也认了,现在又教什么跑落子,真是不务正业。孩子们要考大学,你只教数学语文等正经课程就行了。父亲笑笑,没理会他们,落子培训班依然照办不误。家长们就把他告到了县教育局。那一段时间里,在黄昏,在学校的操场上,只有我一个学生。父亲大声对老师傅说,教,一个也要教下去,让祖宗留下的宝贝失了传,我就是罪人啊!
主考官沉默了有一段时间,他看了其余考官一眼,发现他们眼里都有了亮闪闪的东西。他的喉头也有些哽咽,他继续发问,第三个问题,假如你面试成功,你如何当好一个乡村音乐教师?
秧歌环顾四周,逐一与七名考官目光交流。考官们柔和温婉的神态让秧歌有了自信,秧歌走到了试讲台上,在黑板上写下了清秀隽丽的板书——弘扬乡村文化,传承南皮落子。然后转过身来说,假如面试成功,我要到我父亲教书的学校教音乐。在正常的教学工作完成后,我要搜集、挖掘、整理好落子这个曲种,顶住压力把落子培训班继续办起来。现在文化大环境很好,要借着群众基础广泛的特点,破除单纯的升学观念,培养复合型人才,让南皮落子在校园扎根,储备新一代人才。我还要为南皮落子著书立说,为传承、发展、革新南皮落子奉献一生!回答完毕!
屋里沉静了片刻。沉静之后,是竹板一样清脆急骤的掌声!
主考官大声宣布,6号考生面试完毕,请退场!
秧歌退后一步,又右跨一步,将整个身子重又展现在考官们面前。只见秧歌卸掉行头和化妆,一头缎子一样的黑发便倾斜在了肩上,倾斜在了考官们的面前!哦,原来是个女孩子——
就在考官们惊诧地交换眼神的时候,秧歌一扭身,笑着唱着舞着跑出了考场:
姐妹二人忙不停,梳洗打扮把衣更,镜子照花容。姐姐穿的是葱心绿,妹妹穿的是石榴红,裙子系腰中——
一小时后,结果张贴在考场门口,秧歌面试第一!
(选自《飞天》2024年第1期)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秧歌出场后,主考官打量了半天,才轻轻地发问“这是什么扮相”,可见他并不了解大风秧歌,这正说明保护和传承它的必要性。
B.在谈到为什么选择特岗教师这个行业时,“秧歌的眼神柔和下来”,这一细节充分表现她热爱教育,立志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C.落子受到冷落、家长认为教孩子跑落子是不务正业,折射出时代变化对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冲击,也使小说具有深广的意蕴。
D.“秧歌面试第一!”小说以此结尾符合读者心理预期,使人对南皮落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充满希望,为全篇增添了亮色。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第二段描述面试时,秧歌身着戏装精彩亮相,绘声绘色,生动传神,极富感染力,收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B.在提及南皮落子时秧歌一连用了三个“那真叫个……”,构成排比修辞,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C.秧歌回答完第二个问题后,考官们被感动得眼含泪水,此处的侧面描写意在表现她善于表达,具有当老师的潜质。
D.秧歌是个女孩子,这一出人意料的结果与她亮相时用浑厚的男声表演热烈健壮、欢快豪爽的武落子形成强烈反差。
8.小说明确交代考官提出的三个问题,有何作用?(4分)
9.小说是如何刻画“父亲”形象的?表现了他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王珪,太原祁县人也。武德中,为隐太子中允,甚为建成所礼。建成诛后,太宗即位,召拜谏议大夫。每推诚尽节,多所献纳。珪尝上封事切谏,太宗谓曰:“卿所论皆中朕之失,自古人君莫不欲社稷永安,然而不得者,只为不闻己过,或闻而不能改故也。今朕有所失,卿能直言,朕复闻过能改,何虑社稷之不安乎?”太宗又尝谓珪曰:“卿若常居谏官,朕必永无过失。”顾待益厚。时房玄龄、魏征等与珪同知国政,尝因侍宴,太宗谓珪曰:“卿识鉴精通,尤善谈论,自玄龄等,咸宜品藻。又可自量孰与诸子贤。”对曰:“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每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魏征。至于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太宗深然其言。马周,博州莅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凡四度遣使催促。及谒见,与语甚悦。授监察御史,累除中书舍人。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材料二
(卫)君谓(子)思曰:“贤固寡人之所愿也,必用以治政。”思曰:“卫国非无贤才之士,而君未有善政,是贤才不见用故也。君将以名取士耶?以实取士耶?”曰:“必以实。”思曰:“卫之东境有李音者,贤而有实者也。”问曰:“其父祖何也?”曰:“世农夫也。”卫君乃大笑曰:“寡人不好农夫之子,无所用之。且世臣之子,未悉官之。”思曰:“臣称李音称其贤才也李音父祖虽善农则音未必与之同也。臣之问君,固疑君取士不以实也。今君不问李音之所以为贤才,而闻其世农夫,因笑而不爱,则君取士果信名而不由实者也。”卫君屈而无辞。
(节选自《曾子·任贤》)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臣称A李音B称其贤才也C李音父祖D虽善E农F则音未必G与之H同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封事,指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止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
B.顾,指眷顾、照顾,与《鸿门宴》中“大行不顾细谨”的“顾”意思不同。
C.诸子,指房玄龄等在座各位官员,与“诸子百家”的“诸子”意思不同。
D.辞,指言语、话,与李密《陈情表》中“辞不赴命”的“辞”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珪竭诚事君,直言进谏,太宗认为他的意见能切中要害,可帮助自己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并说王珪若担任谏官,自己就不会犯错。
B.王珪善于识人,太宗曾让他评价房玄龄等人,他说在治国、谏诤等方面比不上玄龄、魏征,但在激浊扬清、疾恶好善方面远超他们。
C.太宗从中郎将常何处听说马周之名的当天便召见他,四次派使者去催促,见面后交谈甚欢,授予他官职,并曾说一时不见就想念他。
D.卫君告诉子思,希望得到贤才来治理国家,子思便向他举荐卫国东部边境一个叫李音的人,但卫君不喜欢李音,受到了子思的批评。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4分)
(2)卫国非无贤才之士,而君未有善政,是贤才不见用故也。(4分)
14.在“任贤”方面,唐太宗和卫君有何异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苏轼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描写春天雨后清丽的美景,然“幽恨”使景物蒙愁;“洗”使“幽恨”具体可感。
B.词人巧用比喻,将山峰比作“碧琼梳”、江面喻为“青螺髻”,生动形象且充满美感。
C.词的上片运用以乐景衬哀情的写法,在物我对照中寄寓山水虽美、终非故乡的喟叹。
D.下片首句照应标题;“吹破”一词运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东风的多情,为词人抹去眼泪。
16.下片是如何表现词人的思乡之情的?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望海潮》中,柳永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钱塘江的江堤与潮水。
(2)李密在《陈情表》中借影子来表达自己孤孤单单、无依无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鸥,也叫白鸥、鸥鸟,善飞翔,能游水,羽毛洁白,姿态翩然,因而被古人用来表达特定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汽车出乌鲁木齐,驰过荒凉苍茫的戈壁滩,驰向天池。我恍惚觉得不是身在新疆,而是在南方的什么地方。庄稼长得非常壮大茁实,油绿油绿的,看了教人身心舒畅。路旁的房屋也都干净整齐。行人的气色也很好,全都显出欣慰而满足。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有一个地方,一片极大的坪场,长了一片极大的榆树林。榆树皆数百年物,有些得两三个人才抱得过来。树皆健旺,无衰老态。树下悠然地走着牛犊。新疆山风化层厚,少露石骨。有一处,悬崖壁立,石骨尽露,石质坚硬而有光泽,黑如精铁;石缝间长出大树,树荫下覆,纤藤细草,蒙翳披纷;石壁下是一条湍急而清亮的河水……这不像是新疆,好像是四川的峨眉山。
到了天池,嗬!天池的水,碧蓝碧蓝的。上面,稍远处,是雪白的雪山。对面的山上布满了塔松,密密匝匝地,长得非常整齐,一排一排地,依山而上,像是人工布置的。池水极平静,塔松、雪山和天上的云影倒映在池水当中,一丝不爽。自春至夏,博格达山积雪融化,流注其中,池水终年盈满, A 。天池雪水流下山,流域颇广。( 甲 ),皆草木华滋,人畜两旺。
火焰山下,大戈壁上,有一条山沟,长十余里,沟中有一条从天山流下来的河,河两岸,除了石榴、无花果、棉花及一般的庄稼,种的都是葡萄,是为葡萄沟。葡萄沟里到处是晾葡萄干的荫房。——葡萄干是晾出来的,不是晒出来的。吐鲁番的葡萄全国第一,各样品种无不极甜,而且皮很薄,入口即化。( 乙 ),因为无皮可吐。——不但不吐皮,连核也一同吃下,他们认为葡萄核是好东西。北京绕口令曰“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未免 B 。
18.下列句子中的“什么”与文中加点的“什么”,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好香!你们吃什么点心呀?
B.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C.什么也不行,什么也不会,自己只是个傻大黑粗的废物!
D.于是河沿上走着的人闻到了一种什么花香,还夹着一种腥味儿。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对面的山上密密匝匝地布满了一排一排的长得非常整齐的塔松”,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22.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发展人工智能,本应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轻松自在。可是,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不少人感到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任务也越来越繁重。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1.C(A项,“盖天说即是如此”不正确。盖天说“地是方的”的认识是主观设想。B项,“事实上地球自转轴正对的一点才是天的中心”不正确。原文说地球自转轴正对的一点“成为天体周日视运动的不动的极”。D项,“它以地球为中心”不正确。浑天说的核心理论是“球中套球”,“有地心说的味道”,但不能因此说它“以地球为中心”。)
2.D(“把天比作鸡子”不正确。张衡说的是“浑天如鸡子”,其中的“浑天”是包含着天和地的一个系统,不仅仅指“天”。)
3.B(A项,“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之语只能说明盖天说“天圆如张盖”的观点,不能说明“地方如棋局”。C项,“他反对浑天说”不正确,应是赞成。D项,“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借助比喻表现太阳的远近,与盖天说无关。)
4.①盖天说认为天盖地,天是半球,属上下二维结构;浑天说认为天包地,天球套地球,是内外三维结构。②运用浑天说来解释,宇宙完美和谐。(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①浑天说认为大地是球形,但水面还是平的,自相矛盾。②球形大地是个庞然大物,却能悬在空中,难以解释。③太阳是个大火球,却能穿水而过,违背常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B(“立志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的理解牵强,过度拔高。从小说看,秧歌的志向在于做一名乡村音乐教师,以弘扬乡村文化,传承南皮落子。)
7.C(“意在表现她善于表达,具有当老师的潜质”不正确。此处的侧面描写主要是为了表现父亲对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执着努力。另外,文中并未提到主考官“被感动得眼含泪水”。)
8.①符合秧歌参加特岗教师面试的特定背景,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和可信度;②主考官的问题与秧歌的回答共同推动了情节向前发展,构成小说主体内容;③三个问题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展示秧歌及父亲的形象,凸显小说主旨。(答1点1分,2点3分,3点4分)
9.(1)小说借秧歌之口讲述“父亲”的言行事迹,以及通过考官们的反应从侧面刻画“父亲”形象。(2分)(2)①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偏僻乡村小学,孩子淹死的那天晚上照样家访,妻子住院不能自理仍不耽误工作,自己家境并不宽裕却捐助贫困学生。(2分)②执着坚定,使命感强: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己任,出钱出力举办落子培训班,虽遭误解甚至举报仍不退缩。(2分)(意思对即可)
10.BCF(标点如下:臣称李音,称其贤才也。李音父祖虽善农,则音未必与之同也。)
11.D(“辞不赴命”的“辞”为动词,意为“推辞”。)
12.B(“在激浊扬清、疾恶好善方面远超他们”不正确。原文为“有一日之长”,即在激浊扬清、疾恶好善方面比他们稍强。)
13.(1)马周机智而长于言词,善于陈述上奏,深刻认识事情的真相,因此所奏事情没有不切中要害的。(句意1分,“机辩”“敷”“中”各1分。)
(2)卫国不是没有贤才,可是您没有良好的政绩,这是贤才没有被重用的缘故。(句意1分,“非”“见”及判断句式各1分。)
14.同:两人都明白“任贤”的重要性,都想“任贤”使国家长治久安。(1分)异:唐太宗任用敌对阵营的王珪、出身卑微的马周,真正做到任人唯贤;(2分)卫君嘴上说以实取士,却不愿任用出身农夫的贤才李音,没有真正做到“任贤”。(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王珪,是太原祁县人。武德年间,担任太子中允,很是被太子李建成礼遇。建成被诛杀后,太宗即位,王珪被召回拜官为谏议大夫。王珪竭尽忠诚尽职尽责,所进献的言论多被太宗采纳。王珪曾上密奏直言极谏,太宗说:“你所谈论的都切中我的过失,自古以来没有哪一个国君不想国家永享安定,然而都没有实现,只是他们听不到自己的过失,或是听到了却不能改正的缘故。现在我有过错,你能直言不讳,我再知错就改,何必担心国家不能安定呢?”太宗还曾经对王珪说:“你如果一直任谏官,我必定永远没有过错。”因而更加眷顾厚待他。当时房玄龄、魏征等与王珪一起处理国家政事,曾经陪同太宗进宴,太宗问王珪:“你识别能力很强,尤其擅长谈论和评价别人。从玄龄开始,你都评价一下。也可以估量一下自己,你与他们相比谁最贤能?”王珪回答说:“孜孜不倦处理国事,知无不为,我比不上玄龄。常常把直言进谏当作本心,为皇上比不上尧、舜而感到羞耻,我比不上魏征。至于清除邪风弘扬正气,疾恶好善,我与他们相比,也有一点长处。”太宗认为他说得很对。马周,是博州茌平人。贞观五年,他到京城,住在中郎将常何家里。当时唐太宗要百官上书谈政事得失,马周替常何陈述了有利于国家的二十多件事情,让常何上奏朝廷,事事都合太宗心意。太宗奇怪常何会有这样的才能,询问常何,常何回答说:“这些并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我家门客马周。”太宗当天召见马周,马周还没有赶到,总共派使者催促了四次。等到谒见时,太宗同他谈得很高兴,授予监察御史,屡次升迁为中书舍人。马周机智而长于言词,善于陈述上奏,深刻认识事情的真相,因此所奏事情没有不切中要害的。太宗曾说:“我对马周,一时不见面就很想念他。”
材料二:
卫君对子思说:“贤才本来就是寡人希望得到的,寡人一定要任用贤才治理国家。”子思说:“卫国不是没有贤才,可是您没有良好的政绩,这是贤才没有被重用的缘故。您要按照名声来选用贤才呢?还是按照实际才能选取贤才呢?”卫君说:“一定要按照实际才能选用贤才。”子思说:“卫国东部边境有一个叫李音的人,是贤能而有实际才干的人。”卫君问:“他的父亲、祖父是什么人?”子思说:“他家世世代代都是农夫。”卫君于是大笑说:“寡人不喜欢农夫之子,没有任用这些人的地方。况且世家子弟,还没有全部委任他们做官呢!”子思说:“我称赞李音,是称赞他的贤才。李音父亲、祖父虽然只善于务农,但李音未必与父亲、祖父相同。我刚才问您,本来就是怀疑您选用贤才不是按照实际才能。现在您不问李音贤在何处,却一听说他家世代务农,就嘲笑而不爱惜,就说明您选用贤才果真是相信名声而不问实际才能。”卫君理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15.B(“将山峰比作‘碧琼梳’、江面喻为‘青螺髻’”不正确。应是将江面比作“碧琼梳”、山峰喻为“青螺髻”。)
16.①对面落笔,以虚衬实:前三句中,词人不说自己如何思乡,而是写收到一封乡书,书中家人询问自己何时真的回乡,以此表现难耐思乡之情。②问而不答,借酒浇愁:后两句中,词人没有直接问答乡书中的问题,而是借拼命喝酒、对东风洒泪表现身不由己、归乡无计的痛苦,巧妙抒发了难以言状的思乡之情。(每点3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词意、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17.(1)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2)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3)示例一: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示例二: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示例三: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每空1分,有错字、添字、漏字均不得分)
18.D(D项,与文中加点的“什么”,均表示不确定的事物。A项,表示疑问。B项,表示否定。C项,表示无例外。)
19.①构成:把“悬崖”比作墙壁,把“石质”比作精铁。(2分)②表达效果:突出了悬崖的陡峭高耸以及石质的乌黑、有光泽,语言生动,形象鲜明。(3分)(意思对即可)
20.①原文为四个短句,与上下文多用短句的语言表达风格相一致;②原文将修饰语独立开来,起到强调作用,有助于突出塔松之茂密、整齐。(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示例:A.深不可测 B.少见多怪(每空1分,符合语境意思即可)
22.示例:甲:凡雪水流经处乙:吐鲁番人吃葡萄都不吐皮(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23.【写作提示】
试题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说明发展人工智能的初衷或者说愿望,即“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轻松自在”;第二句话用“可是”一转,揭示人工智能越来越发达所带来的结果——“不少人感到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任务也越来越繁重”。为什么人工智能越发达,不少于人却感到越忙碌?写作时,可由果溯因,深入探究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以及人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最好能对症下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也可以由发展人工智能之事生发开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社会观察,联想到社会生活中类似事件或现象,探讨如何正确对待愿望与结果、理想与现实等。
参考立意:发展人工智能,更好造福人类;趋利避害,用好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让人工智能充满“人性”;在理想与现实中寻求平衡;等等。题号
1
2
3
6
7
11
12
15
18
答案
C
D
B
B
C
D
B
B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吉安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毕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共27页。
这是一份2024南平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