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师卷)- 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6052046/1-172319047486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6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师卷)- 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6052046/1-172319047491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6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师卷)- 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6052046/1-172319047493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6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学生卷)- 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6052046/0-17231904708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6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学生卷)- 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6052046/0-17231904709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6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学生卷)- 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6052046/0-172319047097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教师卷+学生卷)
专题16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师卷+学生卷)- 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16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师卷+学生卷)- 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6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师卷-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docx、专题16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学生卷-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同一品种的结球甘蓝(圆白菜),在北京栽培,长成的叶球重1~3千克;引种到西藏后,叶球的重量普遍增加,最大的竞达到6.5千克。这说明对结球甘蓝性状表现起作用的是( )
A.环境B.基因C.海拔高度D.基因和环境
【答案】D
【解析】 有些性状是否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两地结球甘蓝的基因相同,但西藏与北京的环境不同,导致甘蓝的叶球大小不同。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2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2.(2024·河北·中考真题)同学们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表示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的模型,如下图所示。其中a表示的是( )
A.细胞核B.染色体C.DNAD.基因
【答案】B
【解析】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A不符合题意。
B.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B符合题意。
C.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C不符合题意。
D.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如图表示人的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子代体细胞的染色体一半来自于父方B.子代细胞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
C.子代体细胞核中的DNA一半来自于父方D.男孩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一半来自于父方
【答案】B
【解析】ACD.一条染色体一般有一个DNA分子,亲代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基因要分开,分别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于精子和卵细胞,数目又恢复到亲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所以子代体细胞核中的每一对基因、DNA和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ACD正确。
B.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B错误。
故选B。
4.(2024·湖南·中考真题)下面是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DNA分子呈螺旋状B.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C.染色体的组成有DNA和蛋白质D.每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DNA分子
【答案】D
【解析】AD.通常,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DNA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A正确、D错误。
BC.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故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BC正确。
故选D。
5.(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重要结构,它与蛋白质、DNA、基因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B.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多个DNA分子
C.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分子片段
D.细胞中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答案】B
【解析】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A正确。
BD.通常,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一个DNA分子,细胞中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B错误、D正确。
C.通常,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C正确。
故选B。
6.(2024·云南·中考真题)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B.基因在细胞中成对存在
C.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基因控制生物的遗传特征(性状)
【答案】B
【解析】AD.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AD正确。
B.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故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基因是体细胞的一半,B错误。
C.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C正确。
故选B。
7.(2024·四川眉山·中考真题)基因在细胞里存在于遗传物质——DNA分子上,而DNA又大多集中在染色体上。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上只含有1个基因B.每条染色体上会有多个DNA分子
C.每条染色体上只有1个蛋白质分子D.每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答案】D
【解析】A.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A错误。
B.一条染色体上通常有一个DNA分子,B错误。
C.一条染色体上通常有一个DNA分子,蛋白质分子是多个,C错误。
D.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D正确。
故选D。
8.(2024·河南·中考真题)家蚕起源于中国的野桑蚕。家蚕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蚕丝编织着整个人类社会,不仅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质需求,而且由丝绸之路打开了中外交流的新篇章,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的魅力与文化。回答下列问题。
(1)“蚕欲老,箔头作茧丝皓皓。”家蚕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结构如图所示,决定其吐丝结茧的基因在 (填标号)上,正在吐丝的蚕处于发育的 时期。
(2)家蚕的虎斑和非虎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基因T、t控制。现用纯种非虎斑雌蚕与纯种虎斑雄蚕杂交,子代全部为虎斑。推断亲代雄蚕的基因组成为 。
(3)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的不同。雌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若含有W染色体的卵细胞与精子结合,产生的个体性别为 。
(4)自然界中,雌蚕和雄蚕的数量基本相等。分析其原因: 。
【答案】(1)② 幼虫
(2)TT
(3)雌性
(4)雌蚕产生两种卵细胞,一种含Z染色体,一种含W染色体,两种卵细胞的数目相等,雄蚕只产生一种含Z染色体的精子;两种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机会相等,产生的雌蚕(ZW)和雄蚕(ZZ)的数量基本相等
【解析】(1)通常,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受精卵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家蚕是在幼虫期吐丝,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结合题图可知,定家蚕其吐丝结茧的基因在②(DNA)上,正在吐丝的蚕处于发育的幼虫时期。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二种性状,而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现用纯种非虎斑雌蚕与纯种虎斑雄蚕杂交,子代全部为虎斑。可见,虎斑是显性性状,非虎斑是隐性性状。所以,亲代纯种虎斑雄蚕的基因组成为TT,亲代纯种非虎斑雌蚕的基因组成是tt,子代虎斑的基因组成是Tt。
(3)家蚕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的不同。雌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能产生含Z或含W的卵细胞,而雄蚕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只能产生含Z染色体的精子。所以,若含有W染色体的卵细胞与精子(含Z染色体)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含ZW染色体,故产生的个体性别为雌性。
(4)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的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在自然界中,雌蚕产生两种卵细胞,一种含Z染色体,一种含W染色体,两种卵细胞的数目相等,雄蚕只产生一种含Z染色体的精子;两种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机会相等,产生的雌蚕(ZW)和雄蚕(ZZ)的数量基本相等。所以,在自然界中,雌蚕和雄蚕的数量基本相等。
考点3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9.(2024·江西·中考真题)某同学发现父母都能卷舌,自己却不能。经学习得知,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由一对基因(H和h)控制的相对性状。据此推测,她和她母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hh、HHB.hh、Hh
C.HH、hhD.Hh、hh
【答案】B
【解析】已知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由一对基因(H和h)控制的相对性状。某同学不能卷舌,基因组成是hh,其父母能够卷舌,基因组成是HH或Hh;但因某同学的一对基因hh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即由父亲和母亲各提供一个隐性基因“h”,因此,某同学父母的基因组成只能是Hh,遗传图解如下图:
因此,某同学和她母亲的基因组成分别是hh和Hh。
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2018·广西玉林·中考真题)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生下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能卷舌的概率是
A.100%B.75%
C.50%D.25%
【答案】B
【解析】由“一对能卷舌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不能卷舌的孩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由该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可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能卷舌孩子的可能性是75%。
11.(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圣女果又称小西红柿,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的功效。圣女果的果实有红果和黄果两种,显性、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科研人员为了研究这两种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右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组子代出现红果和黄果属于可遗传变异B.根据A组和B组可以判断红果为显性性状
C.C组亲代和子代的红果基因组成都是AaD.C组子代中黄果占25%
【答案】D
【解析】A.B组子代出现红果和黄果属于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遗传变异,故A正确。
B.A组亲代是红果×黄果,子代全是红果,说明红果是显性性状,B组亲代是红果×红果,子代中出现既有红果,也有黄果,说明黄果是隐性性状,故B正确。
C.C组亲代是红果×黄果,子代既有红果,也有黄果,子代黄果的基因型为aa,两个a来自两个亲本,所以亲代的红果基因型为Aa,子代的红果基因组成也一定是Aa ,遗传图解如图:
,故C正确。
D.由遗传图解可知,C组子代中黄果占50% ,故D错误。
故选D。
12.(2024·云南·中考真题)下图为某女孩家庭的性别遗传示意图,如果女孩的一条X染色体来自奶奶,另一条X染色体来自外公的可能性为( )
A.1/2B.1/4C.1/8D.0
【答案】A
【解析】生物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该女孩XX性染色体一条来自于父亲,一条来自于母亲。由题意可知,来自父亲的X染色体来自于奶奶;而母亲的X染色体可能来自于外婆,也可能来自于外公,并且机会均等,即X染色体来自外公的可能性为50%(),A符合题意。
故选A。
13.(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病,下图是小明(9号)家族白化病(基因用A、a表示)的系谱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既体现了生物遗传又体现了生物变异的特性
B.图中每代都有患者,说明白化病是显性遗传病
C.第一代3、4号和第二代5、6号基因组成均为Aa
D.第二代8号携带致病基因的基因组成概率为2/3
【答案】B
【解析】A.亲子间的相似性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变异。图中第一代3和4正常,生的孩子中,7和8分别是患病和正常,既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又体现了生物的变异,A正确。
B.3、4正常,却生了一个7白化病的儿子,说明肤色正常是显性性状,白化病是隐性性状,B错误。
C.第一代1号正常,基因组成是AA或Aa;2号患病,基因组成是aa,2号肯定会传给后代5号和6号一个隐性基因a,5号和6号表现正常,因此5号和6号的基因组成都是Aa。第一代3、4号正常,生了一个7白化病的儿子,7号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第一代3、4号都有一个隐性基因a,基因组成都是Aa,C正确。
D.第一代3、4号的基因组成都是Aa,遗传图解如图:
可见,第二代8号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比例是AA:Aa=1:2,因此,第二代8号携带致病基因的基因组成概率为2/3,D正确。
故选B。
14.(2024·云南·中考真题)人睫毛的长短由A、a基因控制,睫毛长为显性性状。下图表示某家庭中睫毛长短的遗传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遗传学上,睫毛长与睫毛短是一对 。
(2)据图判断,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原因是 。
【答案】(1)相对性状
(2) Aa 父亲的性状为睫毛长,一定会有一个A基因,子代基因组成为aa,其中一个a基因一定来自于父亲,故父亲的基因组成为Aa
【解析】(1)在遗传学上,睫毛长与睫毛短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它们被称为相对性状。
(2)根据图中信息,我们可以判断父亲的基因组成。首先,我们知道睫毛长是显性性状,由A基因控制,而睫毛短是隐性性状,由a基因控制。女儿的睫毛是短的,即她的基因型为aa。由于这个女儿的a基因必须来自父母双方,我们可以推断出父亲和母亲都至少携带一个a基因,所以母亲的基因型为Aa,父亲的基因型是Aa,原因是:父亲的性状为睫毛长,一定会有一个A基因,子代基因组成为aa,其中一个a基因一定来自于父亲,故父亲的基因组成为Aa。
15.(2024·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一致。下图中甲表示雄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乙表示亲代两只直翅果蝇杂交后子代的性状表现,用A、a分别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据下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雄果蝇精子中染色体的数目为 条。
(2)图乙中,亲代都是直翅果蝇,子代中却出现了卷翅果蝇,这说明 是隐性性状。子代直翅果蝇中基因组成为Aa的概率是 。
【答案】(1)4/四
(2)卷翅
【解析】(1)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图甲所示的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3对常染色体+XY。形成精子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中。因此,该雄果蝇精子中染色体的数目为4条。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可见,图乙中,亲代都是直翅果蝇,子代中却出现了卷翅果蝇,这说明卷翅是隐性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所以,根据图乙的遗传规律(亲代:直翅×直翅→子代出现:卷翅),可推知直翅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或Aa),卷翅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aa)。卷翅子代的基因组成是aa,一个a基因来自父方,一个a基因来自母方,因此直翅亲代的基因组成为Aa和Aa,遗传图解如下:
可见,子代直翅果蝇中基因组成为Aa的概率是:2÷(1+2)=。
16.(2024·重庆·中考真题)当你漫步于菜市场可能会发现,即便是一个玉米棒子上也有紫、红、黑、黄、白等颜色的籽粒,这是怎么形成的?有同学开展了相关研究性学习。
(1)查阅资料得知,玉米是雌雄异花的植物,体细胞中有10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均由下图甲中的[①] 和[②] 组成。
(2)有同学将亲代的黄色玉米与黄色玉米杂交,过程及结果如上图乙所示,用A、a分别表示显性和隐性性状的控制基因。从实验结果可知隐性性状是 ,子代中黄色玉米的基因组成有 。
(3)考察玉米种植基地获知,玉米籽粒的颜色是由果皮、种皮和胚乳中的多种色素呈现,这些色素是由位于DNA上的 控制。当将各种颜色品种的玉米混种在一起,它们相互之间通过传粉、 ,就会结出各种颜色籽粒的玉米。
【答案】(1)蛋白质 DNA
(2)白色 AA、Aa
(3)基因 受精
【解析】(1)染色体是细胞核中载有遗传信息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图甲中,[①]代表蛋白质,[②]代表DNA,它们紧密结合,共同构成染色体。
(2)用A、a分别表示显性和隐性性状的控制基因。从图乙可知,亲代都是黄色玉米,而子代出现了白色玉米,因此隐性性状是白色,基因型为aa;亲代黄色玉米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子Aa,遗传图谱如下:
子代中黄色玉米的基因组成有AA、Aa。
(3)玉米籽粒的颜色是由果皮、种皮和胚乳中的多种色素呈现的,而这些色素的产生和表达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DNA上的特定片段,它编码了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信息,从而决定了生物体的各种性状。玉米是雌雄异花的植物,需要通过传粉(花粉从雄蕊传到雌蕊的过程)和受精(花粉中的精子与雌蕊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来完成繁殖。当各种颜色品种的玉米混种在一起时,它们之间会相互传粉,通过受精过程,形成具有各种颜色籽粒的玉米。
17.(2024·四川宜宾·中考真题)果蝇的有眼和无眼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A、a控制,有眼为显性,无眼为隐性。下图是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I、Ⅲ、Ⅳ代表常染色体,X、Y代表性染色体。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A、a基因是具有 的DNA片段。
(2)雄果蝇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产生的精子中有 条染色体,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这些染色体是由 和蛋白质组成。
(3)动物中缺失1条染色体的个体通常不能存活,但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点状染色体)可以存活,且能繁殖后代。某兴趣小组想探究控制果蝇有眼与无眼的A、a基因是否位于Ⅳ号染色体上,设计了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整:
实验思路:选取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纯种有眼雄果蝇与染色体正常的纯种 (填“有眼”或“无眼”)雌果蝇杂交。请预测并写出实验结果和结论;
【答案】(1)遗传效应
(2)4 II、III、IV、X或II、III、IV、Y DNA
(3)无眼 若控制果蝇有眼与无眼的A、a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则子代有眼果蝇与无眼果蝇比例为1:1;控制果蝇有眼与无眼的A、a基因不位于Ⅳ号染色体上,则子代均为有眼果蝇。
【解析】(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因此,果蝇的A、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果蝇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产生的精子中有4条染色体。由于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常染色体组成为II、III、IV,所以其产生的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分别是II、III、IV、X或II、III、IV、Y。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3)为了探究控制果蝇有眼与无眼的A、a基因是否位于IV号染色体上,可以选取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纯种有眼雄果蝇与染色体正常的纯种无眼雌果蝇杂交。由题干可知有眼为显性,无眼为隐性,因此,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纯种有眼雄果蝇基因型为AA,染色体正常的纯种无眼雌果蝇基因型为aa,若控制果蝇有眼与无眼的A、a基因没有位于Ⅳ号染色体上,那么杂交后,遗传图谱如下:
子代全是有眼个体 ;若控制果蝇有眼与无眼的A、a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那么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纯种有眼雄果蝇将会缺失一个A基因,遗传图谱如下:
因此,杂交后子代有眼和无眼个体比例为1:1。
18.(2024·福建·中考真题)现有两株豌豆,一株红花和一株白花,花色由基因D、d控制,设计如下实验以鉴别这两株豌豆的基因组成。
(1)花的红色与白色是一对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生殖过程中随 传递给子代。
(2)能判断显隐性性状的有组别 ,隐性性状是 。
(3)亲代基因组成②是 。
【答案】(1)相对性状 生殖细胞或配子
(2)Ⅱ、Ⅲ 白色
(3)Dd(或Dd、Dd)
【解析】(1)相对性状是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因此,花的红色与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生殖过程中随配子传递给子代。
(2)Ⅱ组亲代都是红花,而子代出现了白花,是新出现的性状,说明红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基因组成是Dd。Ⅲ组亲代是红花,白花,而子代全部为红花,白花没有表现出来,说明红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
(3)通过(2)分析可知,Ⅱ组中的亲代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下所示:
因此,亲代基因组成②是Dd(或Dd、Dd)。
19.(2024·甘肃天水·中考真题)果蝇是一种小型蝇类,是遗传学研究中重要的模式生物之一。下图一是果蝇翅型的遗传图解,图二是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1)分析图一可知,在长翅和残翅这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若用A、a分别表示控制翅型的基因,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 。
(2)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似,由性染色体X、Y决定。请判断图二中 是雌果蝇;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组成是 。
(3)研究发现,环境温度的高低能够影响果蝇幼虫的翅型,这说明生物的性状不仅受遗传物质控制,还受 的影响。
【答案】(1)长翅 aa
(2)甲 X或Y
(3)环境
【解析】(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可见,根据图一可知,在长翅和残翅这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长翅,隐性性状是残翅。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才会表现出隐性性状。可见,若用A、a分别表示控制翅型的基因,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
(2)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似,由性染色体X、Y决定。图甲中表示的性染色体大小相同,是XX染色体,因此该图表示的是雌果蝇。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3对常染色体+XY。在形成精子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中。因此,雄性果蝇生殖细胞(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是:3条常染色体+Y或3条常染色体+X。可见,雄果蝇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组成是X或Y。
(3)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温度的高低能够影响果蝇幼虫的翅型,这说明生物的性状不仅受遗传物质控制,还受环境的影响。
20.(2024·四川遂宁·中考真题)某生物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遗传规律后,对人群中耳垂的遗传情况进行了调查(相关基因用A、a表示),结果如表所示。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第3组家庭中出现了无耳垂的后代,这在遗传学上称为 现象,
(2)根据第 组调查结果可以推断出耳垂性状的显隐性,其中 是隐性性状。
(3)第3组中某家庭夫妇已经生育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若其再生育一个孩子,是无耳垂男孩的概率为 。
(4)在分析调查结果时,有同学怀疑第2组数据统计有误,其理由是“第2组家庭夫妇中,一方基因型为Aa,另一方的基因是为aa,其后代有耳垂与无耳垂的个体数之比应接近1:1”。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
【答案】(1)变异
(2)3 无耳垂
(3)
(4)不同意 理论上Aa与aa杂交后代有耳垂与无耳垂的个体数之比应为1:1,但实际调查中可能存在多种因素导致比例偏离理论值(合理即可)
【解析】(1)第3组家庭中,父母双方都有耳垂,但后代中出现了无耳垂的个体,这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2)根据第3组调查结果,有耳垂的父母,后代中有无耳垂的孩子,因此可以推断出耳垂性状为显性性状,无耳垂为隐性性状。
(3)第3组中某家庭夫妇已经生育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说明这对夫妇的基因型都是杂合子(Aa)。根据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遗传图谱如下:
他们再生育一个孩子时,无耳垂(aa)的概率为,而生男孩的概率为(因为性别决定与常染色体遗传无关,生男生女机会各占一半)。因此,无耳垂男孩的概率为。
(4)对于第2组数据的疑问,我们需要注意到,虽然理论上Aa与aa杂交后代有耳垂与无耳垂的个体数之比应为1:1,但实际调查中可能存在多种因素导致比例偏离理论值。例如,样本数量可能不够大,导致统计结果存在误差;或者调查过程中可能存在操作失误或数据记录错误等。因此,我们不能仅凭一次调查结果就断定第2组数据有误,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持或反驳这一观点。
21.(2024·湖南·中考真题)果蝇的长翅、残翅受一对基因控制,如图甲、乙所示。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选用一只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果蝇作为亲代,进行多次杂交,得到的子代(子一代)全为长翅。再让子一代长翅果蝇雌、雄个体进行杂交,得到的子代(子二代)果蝇的性状和占比如图丙所示。请回答问题:
(1)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长翅为 性状。
(2)亲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图乙中的 (填序号)。
(3)图丙中,子二代果蝇的长翅与残翅的数量比是 ,其中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图乙中的 (填序号)。
(4)从子二代中任取一只长翅果蝇,与多只残翅果蝇杂交。若其子代的长翅与残翅的比例约为 ,则该长翅果蝇基因组成是Aa;若其子代 ,则该长翅果蝇基因组成是AA。
(5)研究发现,将刚孵化的残翅果蝇幼虫放在31℃的环境中培养,会得到一些翅长接近长翅果蝇的成虫,这些成虫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又都是残翅果蝇。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 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1)显性
(2)③
(3)3∶1 ①或②
(4)1∶1 全为长翅
(5)基因和环境
【解析】(1)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题意,选用一只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果蝇作为亲代,进行多次杂交,得到的子代(子一代)全为长翅,说明长翅是显性性状,残翅是隐性性状。
(2)由于长翅是显性性状,残翅是隐性性状,因此亲代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即图乙中的③。
(3)图丙中,子二代果蝇的长翅与残翅的数量比75%:25%,是3:1。由于亲代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产生的子一代果蝇全为长翅,亲代残翅基因型为aa,一定会有一个a基因给子一代,因此,子一代基因型为Aa,子一代果蝇杂交,遗传图谱如下:
则子二代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或Aa,即图乙中的①或②。
(4)从子二代中任取一只长翅果蝇,与多只残翅果蝇(aa)杂交。若该长翅果蝇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谱如下:
则其后代中长翅(Aa)与残翅(aa)的比例约为1:1;若该长翅果蝇基因组成是AA,则其后代全为长翅(Aa),遗传图谱如下:
(5)研究发现,将刚孵化的残翅果蝇幼虫放在31℃的环境中培养,会得到一些翅长接近长翅果蝇的成虫,这些成虫在正常环境温度下产生的后代又都是残翅果蝇。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2.(2024·河北·中考真题)遗传病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了解遗传病发病规律,能规避风险,提高生活质量。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人类遗传病,由一对基因(A、a)控制。基因组成为Aa的个体性状表现正常,但不能剧烈运动。在氧气充足和缺氧条件下,观察不同基因组成个体的红细胞形态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贫血往往与红细胞异常有关。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 。
(2)在不同的氧气条件下,基因组成为aa个体的红细胞形态不同。这说明红细胞形态是由基因组成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3)一对性状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过患镰状细胞贫血的女儿,可推断镰状细胞贫血为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这对夫妇又生了一个性状表现正常的男孩,该男孩基因组成为Aa的概率为 。
(4)利用显微镜判断(3)题中男孩的基因组成。简要写出可行的实验思路: 。
【答案】(1)运输氧气
(2)环境
(3)隐性
(4)让该男孩在不影响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在缺氧条件下生活一段时间,然后观察其红细胞形态来判断其基因型。如果红细胞形态全部为圆饼状,则该男孩的基因型为AA;如果红细胞形态既有圆饼状又有镰刀状,则该男孩的基因型为Aa。
【解析】(1)红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血液循环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
(2)基因是控制生物体性状的基本单位,但基因的表达(即生物体表现出的性状)往往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这个问题中,基因组成为aa的个体在氧气充足和缺氧的条件下,红细胞形态不同,这说明红细胞形态不仅由基因组成决定,还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如氧气浓度)的影响。
(3)在遗传学中,如果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出了患有某种遗传病的子女,那么这种遗传病通常是隐性遗传病。因此,一对性状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过患镰状细胞贫血的女儿,可推断镰状细胞贫血为隐性性状。由于患镰状细胞贫血是隐性,基因组成为aa,两个a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因此,表现正常的父母双方基因型为Aa,再生一个孩子,遗传图谱如下:
这对夫妇又生一个性状表现正常的男孩,该男孩基因组成为Aa的概率为。
(4)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我们知道在缺氧条件下,基因组成为AA的个体红细胞形态为圆饼状,而基因组成为Aa的个体红细胞形态既有圆饼状又有镰刀状。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让该男孩在不影响身体健康的情况下,在缺氧条件下生活一段时间,然后观察其红细胞形态来判断其基因型。如果红细胞形态全部为圆饼状,则该男孩的基因型为AA;如果红细胞形态既有圆饼状又有镰刀状,则该男孩的基因型为Aa。
23.(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某同学用一只灰体雄果蝇与一只灰体雌果蝇杂交(果蝇的繁殖能力强、子代数量多;果蝇的灰体和黑体是一对相对性状),其子代性状、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雄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请分析回答问题。
(1)从图甲可知,果蝇体色的显性性状是 。
(2)子代果蝇出现了与亲代不同的体色,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3)写出子代灰体果蝇可能的基因组成 (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若要进一步确定某只子代灰体果蝇的基因组成,可以让它与另一只 (填“灰体”或“黑体”)异性交配,分析其子代性状即可确定。
(4)从性染色体组成分析,图乙能产生 种类型的精子。
【答案】(1)灰体
(2)变异
(3)AA、Aa(写全才给分) 黑体
(4)2
【解析】(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中既有显性基因,也有隐性基因,是杂合体。故从图甲可知,果蝇体色的显性性状是灰体。
(2)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故子代果蝇出现了与亲代不同的体色,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则亲代灰体的基因型均为Aa,又由于子代灰体:黑体=3:1,故子代灰体基因型有AA、Aa两种,遗传图如下图1:
若要进一步确定某只子代灰体果蝇的基因组成,可以让它与另一只黑体异性交配,若后代全是黑体,则亲代灰体基因型为AA,遗传图如下图2:
若后代既有黑体,也有灰体,而且数量相当,则亲代灰体基因型为Aa,遗传图如下图3:
总之,子代灰体果蝇可能的基因组成为AA、Aa。
(4)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故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果蝇共有3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故从性染色体组成分析,图乙能产生2种类型的精子,分别是:3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和3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
24.(2024·四川凉山·中考真题)图一是会东黑山羊,凉山州会东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会东黑山羊毛色黑亮,短毛居多,其肉质细嫩、膻味轻、味道鲜美。图二为黑山羊体毛的遗传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会东黑山羊牙齿有门齿、臼齿的分化,没有 齿,这与黑山羊的 食性相适应,这体现了生物学生命观念中的 观。
(2)黑山羊的短毛与长毛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
(3)图二中亲代均为短毛黑山羊,子代出现了长毛黑山羊,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4)若用A、a表示控制黑山羊短毛、长毛的基因,则长毛黑山羊的基因组成是 ,长毛黑山羊在子代个体中所占的比例为 。
(5)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黑山羊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组成特点的是___。
A.①和②B.①和④C.②和③D.③和④
【答案】(1) 犬 植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相对性状
(3)变异
(4)aa 1/4
(5)C
【解析】(1)山羊属于哺乳动物,牙齿有门齿、臼齿的分化,没有犬齿,这与黑山羊的植食性相适应,这也体现了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
(2)黑山羊的短毛与长毛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中我们称之为一对相对性状。
(3)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图二中亲代均为短毛黑山羊,子代出现了长毛黑山羊,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4)根据图中所示的杂交结果:短毛与短毛杂交后代有长毛,可以判断短毛为显性性状,长毛为隐性性状,所以长毛黑山羊的基因组成是aa,长毛黑山羊在子代个体中所占的比例为1/4,遗传图解为:
(5)①和④中的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因此不能表示生殖细胞。图②③中的染色体成单存在,并且是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可以表示生殖细胞,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5.(2024·湖北·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经太空诱变培育出了水稻新品种“航育1号”;在2022年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轨期间,又完成了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的空间科学实验,这是国际上首次在轨获得水稻种子。
材料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荣获“共和国勋章”,他培育的杂交水稻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水稻有高秆,也有矮秆,现用纯种高秆水稻和纯种矮秆水稻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由上述信息判断,水稻的生殖方式是 。在正常情况下,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则卵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经太空诱变可以培育出“航育1号”水稻新品种,是因为在太空条件下染色体中的 发生了改变。
(2)材料二中水稻的高秆和矮秆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根据杂交实验中的 组可判断出矮秆是隐性性状。
(3)若控制水稻高秆、矮秆的基因分别用B、b表示,则甲组子代的基因组成是 。
【答案】(1)有性生殖 12 遗传物质
(2)相对性状 甲
(3)Bb
【解析】(1)水稻属于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有性生殖。在正常情况下,水稻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因此卵细胞中有12条染色体。经太空诱变可以培育出“航育1号”水稻新品种,是因为在太空条件下染色体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2)水稻的高秆和矮秆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同样,若在亲代中有的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那么没有出现的这一个性状是隐性性状。因此,根据杂交实验中的甲组可判断出矮秆是隐性性状。
(3)若控制水稻高秆、矮秆的基因分别用B、b表示,由(2)分析可知,矮杆是隐性性状,基因型为bb,亲代矮杆的b基因至少有一个会传给子代,因此,甲组子代高杆基因型为Bb。
考点4 人的性别遗传
26.(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大熊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相同,其体细胞内有42条染色体,精子的染色体组成是( )
A.20+X或20+YB.41+XC.41+YD.20+XY
【答案】A
【解析】大熊猫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大熊猫的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故雄性大熊猫的染色体组成是20对常染色体+XY。在形成精子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中。因此,在精子中,染色体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所以,雄性大熊猫的染色体组成是20条常染色体+X或20条常染色体+Y,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7.(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人的生殖细胞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正常精子和卵细胞中都可能出现的染色体组成是( )
A.22对常染色体+XX
B.22对常染色体+XY
C.22条常染色体+Y
D.22条常染色体+X
【答案】D
【解析】人的体细胞中有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成对的染色体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一种是含有22条常染色体+X的精子,另一种是含有22条常染色体+Y的精子;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含有22条常染色体+X的卵细胞,正常精子和卵细胞中都可能出现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常染色体+X,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8.(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马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32对,其产生的精子、卵细胞、受精卵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A.32对、32对、32对B.32条、32条、32条
C.32条、32条、32对D.32对、32对、32条
【答案】C
【解析】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马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32对,产生的精子与卵细胞为减半后的32条;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因此,马的受精卵中染色体为32对,C符合题意。
故选C。
29.(2024·福建·中考真题)下列有关人的生殖与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母亲的卵细胞类型决定孩子性别
B.男孩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于母亲
C.形成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D.女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44+XY
【答案】B
【解析】A.人的性别决定于性染色体;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孩子的性别由父亲的精子类型决定,A错误。
B.男孩的性染色体是XY,其中X染色体一定来自于母亲,Y染色体一定来自于父亲,B正确。
C.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C错误。
D.女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是44条常染色体+XX,D错误。
故选B。
30.(2024·河北·中考真题)蝇子草有雌株和雄株之分,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蝇子草体细胞中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正常情况下,蝇子草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是( )
A.11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
B.11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
C.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
D.22条常染色体+Y染色体
【答案】A
【解析】A.蝇子草雌性个体的体细胞中含有22条常染色体和两条X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卵细胞会获得一半的染色体,即11条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A符合题意。
B.蝇子草雌性个体的体细胞中不含有Y染色体,因此其卵细胞也不可能含有Y染色体,B不符合题意。
C.卵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应该是体细胞的一半,蝇子草雌性个体的卵细胞不可能含有22条常染色体,C不符合题意。
D.蝇子草雌性个体的体细胞中不含有Y染色体,其次,卵细胞的染色体数量是体细胞的一半,不可能含有22条常染色体,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1.(2024·四川乐山·中考真题)一位母亲生出性别不同的双胞胎,称为“龙凤胎”。这是因为这位母亲同时排出2枚卵细胞,分别与含 染色体和 染色体的两种精子结合,形成两个不同的受精卵发育成的。
【答案】X Y
【解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可见,“龙凤胎”是因为这位母亲同时排出2枚卵细胞,分别与含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两种精子结合,形成两个不同的受精卵发育成的。
考点5 生物的变异
32.(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A.通过近视矫正手术使视力恢复正常
B.长期户外工作使皮肤晒成了小麦色
C.经常打乒乓球使手眼协调能力提高
D.一对右利手夫妻生出了左利手孩子
【答案】D
【解析】ABC.通过近视矫正手术使视力恢复正常、长期户外工作使皮肤晒成了小麦色、经常打乒乓球使手眼协调能力提高,这些变异都是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变异一般不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ABC错误。
D.一对右利手夫妻生出了左利手孩子,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这种变异能遗传给下一代,称为可遗传的变异,D正确。
故选D。
组别
亲代性状
子代性状
A
红果×黄果
全是红果
B
红果×红果
既有红果,也有黄果
C
红果×黄果
既有红果,也有黄果
实验组别
预测子代表现型
推测亲代基因组成
Ⅰ:红花×红花
全为红色
①
Ⅱ:红花×红花
红色、白色
②
Ⅲ:红花×白花
全为红色
③
Ⅳ:红花×白花
红色、白色
④
调查家庭组别
父亲性状
母亲性状
调查家庭数量(个)
后代性状及个体数量(个)
有耳垂
无耳垂
1
无耳垂
无耳垂
72
0
78
2
有耳垂
无耳垂
179
156
41
3
有耳垂
有耳垂
246
213
59
氧气条件基因组成
AA
Aa
aa
氧气充足
圆饼状
圆饼状
圆饼状
缺氧
圆饼状
部分圆饼状,部分镰刀状
镰刀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5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师卷+学生卷)- 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5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师卷-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docx、专题15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学生卷-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8 人体的呼吸(教师卷+学生卷)- 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8人体的呼吸教师卷-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docx、专题08人体的呼吸学生卷-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7 人体的营养(教师卷+学生卷)- 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7人体的营养教师卷-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docx、专题07人体的营养学生卷-2024年中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