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皖中名校联盟合肥八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展开生物试题卷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等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B. 胰岛B细胞中只有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基因
C. 细胞的增殖过程既受细胞核的控制,也受温度等条件的影响
D.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段特殊序列的DNA一蛋白质复合体,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逐渐延长
2. 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幼红细胞相比,网织红细胞丧失了细胞分裂的能力
B. 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C. 成熟红细胞凋亡是遗传机制控制的程序性死亡,利于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D. 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3. 下列有关遗传学的基本概念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 纯合子之间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C. EERRMmNN代表的是杂合子
D.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型不一定相同
4. 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某株高茎豌豆自交,F1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淘汰矮茎植株后,让F1中剩余的高茎植株自交,F2中矮茎植株所占比例为( )
A. 1/9B. 1/6C. 3/8D. 1/2
5. 某学生通过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体验孟德尔假说。甲、乙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甲桶小球与乙桶小球的随机组合来模拟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小桶的两个小球的组合代表自由组合过程
B. 抓取的小球无需放回原来的小桶内
C. 理论上小球组合为Dd的比例为1/4
D. 若小球组合次数少,则结果可能与理论值差异较大
6. 已知某种鸟类的羽毛颜色由复等位基因B+、B和b决定,B+(纯合胚胎致死)决定蓝色,B决定绿色,b决定白色,且B+对B是显性,B对b是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种鸟类群体中最多有6种基因型
B. B+、B和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两只蓝色小鸟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性状分离比接近2:1
D. 一只蓝色雌鸟和一只白色雄鸟杂交,后代可能出现3种表现型
7. 豌豆子叶颜色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形状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两株豌豆进行杂交,F1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3:1:1,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
A. YyRR×YYRrB. YyRr×Yyrr
C. YyRr×YyRrD. YyRr×yyRr
8. 线辣椒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果实颜色丰富多彩。科研人员用红色野生型线辣椒与黄色突变体线辣椒进行果实颜色遗传规律的研究,杂交过程及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控制线辣椒果实颜色红色和黄色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B. 将F1与亲本中的黄色线辣椒杂交,可证明F1是杂合子
C. F2的红色线辣椒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
D. 将F2红色线辣椒不断进行自交,可提高纯合子的比例
9. 甲、乙、丙、丁四个图示分别描绘了某生物(假定其仅含有两对染色体)在四个不同分裂阶段细胞状态。关于这些图示,以下陈述中正确的是( )
A. 4个图表示的细胞分裂顺序是丙→甲→乙→丁
B. 图甲表示减数分裂Ⅱ中期,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相同(不考虑突变和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C. 图丙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4个核DNA分子
D. 图丁表示减数分裂Ⅰ中期,有8条染色体
10. 某雄性动物(2n=20)基因型为AaXBY,该动物体内的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基因组成为时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
B. 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1条或2条Y染色体
C. 该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为10条
D. 若产生的精子AaXB:Y=1:1,则可能是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11.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 遗传物质具有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的能力
B. 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C. 遗传物质具有多种多样的空间结构
D. 能自我复制且能遗传给后代
12.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细菌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含有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T2噬菌体,可得到被标记的噬菌体
B. 图中搅拌的作用是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C. 短时间保温的目的是保证大肠杆菌未被裂解
D. 由图实验结果可知,该实验利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为32P
13. 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为了让杂交得到的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应选择的亲本组合为( )
A. ZaZa×ZAWB. ZAZa×ZAW
C. ZaZa×ZaWD. ZAZa×ZaW
14. 下图为DNA分子部分片段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分子中甲链和乙链方向相反
B. 解旋酶作用于②,DNA聚合酶作用于①
C. 甲链相邻两个碱基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
D. 若该分子中GC含量高,则热稳定性较好
15.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一般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B. 一个DNA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DNA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C.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D.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形成
16. 关于图甲、乙、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丙的⑥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
B. 若图甲的①中A占23%、U占25%,则对应DNA片段中A占24%
C. 图乙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丙的⑨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D. 正常情况下,人的神经细胞中不会发生的只有⑦⑧过程
17. 关于下图所示基因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是多肽链,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都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B. 乙细胞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由 a→b,a是 mRNA 的3'端
C. 乙细胞中,mRNA 上结合了多个核糖体,能快速形成多条相同的肽链,提高了翻译的效率
D. 转录和翻译过程均有 A-U、U-A配对,均涉及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18. 某品系小鼠的毛色受A基因控制,A基因的上游一段序列的甲基化程度影响A基因表达,甲基化程度越高,小鼠毛色越深。怀孕期间过量饮酒是导致后代出生缺陷和智力发育迟缓的重要因素,为验证“孕期过量饮酒可以通过改变表观遗传修饰(促进甲基化)影响后代表型”,研究人员利用该品系小鼠(毛色浅)设计了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基因的一段序列甲基化通过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导致毛色性状发生变化
B. A基因的一段序列甲基化可能通过干扰RNA聚合酶结合起始密码子的过程抑制转录
C. 预期实验结果是实验组子代小鼠毛色深于对照组子代小鼠的毛色
D. 发生甲基化的基因,因无法复制导致毛色变深的变化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19.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B. 通过射线诱变处理大肠杆菌可引发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C. 三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自然条件下均可以产生后代
D. 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20.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是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
A. 鸟嘌呤B. 腺嘌呤
C. 胸腺嘧啶D. 胸腺嘧啶或胞嘧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 某种开花植物,其花色由基因A(a)和基因B(b)控制,现将纯合的紫花豌豆(AAbb)与红花豌豆(aaBB)进行杂交获得F1,F1全开紫花,然后让F1自交所产生F2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12∶3∶1。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通常是理想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其原因是___(只要写一点即可)。
(2)豌豆花色的遗传遵循___定律,理由是___。
(3)豌豆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多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是___。
(4)若表型为紫花和红花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2∶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
(5)为鉴定一紫花个体的基因型,将该个体与开白花个体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若F2中,紫花∶红花∶白花的比例为___,则待测紫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
22. 图甲、图乙为某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已知该种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细胞处于___期,该时期细胞中含有___条X染色体。图乙细胞的名称为___,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中的___(填“相同”或“不同”)。
(2)据图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A、a的分离可发生在___。
(3)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从配子形成角度分析,原因有___;从受精作用角度分析,原因有___。
23. 某科研机构发现了一新型病毒,并对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做了进一步研究。请思考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据研究人员介绍,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比HIV的遗传物质更加稳定。据此可初步推测,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2)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对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种类进行研究,分析其五碳糖或碱基种类均可做出判断,如果___________,则为DNA,如果__________,则为RNA。
(3)也可以用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其遗传物质种类,将宿主细胞在含有放射性标记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再用该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一段时间后搜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培养基中的各种核苷酸是否都需要标记?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4. 油菜是我国南方一种常见且可观赏的油料作物。如图甲表示该种植物某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的示意图,图中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该植物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图乙所示,其中酶a和酶b分别由基因A和基因B控制合成。浙江省农科院陈锦清教授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高产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58%。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②过程所需的酶是___,图中需要mRNA、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___(填写图中的标号),一般情况下,一个mRNA可以与多个核糖体合成的肽链是否相同___(填是或否)。
(2)图乙所示基因和生物性状的关系是___。
(3)据图甲、乙分析,你认为在生产中能提高油菜产油率的基本思路是___。
25. 囊性纤维病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疾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患者汗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黏液堵塞,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CFTR蛋白功能异常。如图1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已知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过程与分泌蛋白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2显示了某种囊性纤维病的机理,而目前已发现CFTR基因有1600多种突变,都能导致严重的囊性纤维化。这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之一是___,基因突变的意义是___(答出1点即可)。
(2)通过基因治疗把正常的CFTR蛋白基因导入到某患者的体细胞中,可以治愈囊性纤维病,从而使得其后代也一定不患病,该说法是___(填“正确的”或“错误的”),判断依据是___。
(3)某地区人群中每2500人就有一个患囊性纤维病,正常人中携带者概率为2/51,下图是当地的一个囊性纤维病家族系谱图。
①若Ⅱ-3怀上二胎,为排除该二胎是否可能患囊性纤维病,可采取的产前诊断措施是___。
A.B超检查 B.羊水检查
C.基因检测 D.孕妇血细胞检查
②若Ⅱ-2与人群中的一正常男性婚配,其后代患囊性纤维病的概率是___。甲
乙
丙
智学大联考·皖中名校联盟
合肥八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检测
生物试题卷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等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
B. 胰岛B细胞中只有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基因
C. 细胞的增殖过程既受细胞核的控制,也受温度等条件的影响
D.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段特殊序列的DNA一蛋白质复合体,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逐渐延长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A、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为二分裂,无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A错误;
B、胰岛B细胞中除了与胰岛素合成有关的基因外,还有多种基因,如细胞呼吸酶基因,B错误;
C、细胞的增殖过程既受细胞核的控制,也受温度等条件的影响,C正确;
D、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一段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随着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端粒逐渐缩短,D错误。
故选C。
2. 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幼红细胞相比,网织红细胞丧失了细胞分裂的能力
B. 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
C. 成熟红细胞凋亡是遗传机制控制的程序性死亡,利于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D. 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A、据图所示,幼红细胞排出细胞核成为网织红细胞,因此丧失了细胞分裂的能力,A正确;
B、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B正确;
C、细胞凋亡是遗传机制控制的程序性死亡,利于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成熟红细胞凋亡也是如此,C正确;
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无细胞核,无核基因,故衰老之前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已经开始表达,D错误。
故选D。
3. 下列有关遗传学的基本概念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B. 纯合子之间杂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
C. EERRMmNN代表的是杂合子
D. 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型不一定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F2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详解】A、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A正确;
B、纯合子DD与dd杂交,后代Dd为杂合子,B错误;
C、EERRMmNN中含有M与m一对等位基因,为杂合子,C正确;
D、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如果环境条件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D正确。
故选B。
4. 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某株高茎豌豆自交,F1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淘汰矮茎植株后,让F1中剩余的高茎植株自交,F2中矮茎植株所占比例为( )
A. 1/9B. 1/6C. 3/8D. 1/2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高茎豌豆自交, F1中既有高茎植株,又有矮茎植株,说明亲代高茎豌豆均为杂合子。
【详解】某株高茎豌豆自交,F1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则亲本高茎植株为杂合子,淘汰F1中矮茎植株后,让F1中剩余的高茎植株(1/3纯合子,2/3杂合子)自交,F2中矮茎植株所占比例为2/3×1/4=1/6,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5. 某学生通过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体验孟德尔假说。甲、乙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甲桶小球与乙桶小球的随机组合来模拟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小桶的两个小球的组合代表自由组合过程
B. 抓取的小球无需放回原来的小桶内
C. 理论上小球组合为Dd的比例为1/4
D. 若小球组合次数少,则结果可能与理论值差异较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用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详解】A、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分别从每个小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彩球结合在一起,代表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不是自由组合过程,A错误;
B、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显隐性配子)必须相等,因此抓取的小球必须放回原来小桶,B错误;
C、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重复多次抓取后,理论上Dd的比例为1/2,C错误;
D、若小球组合次数少,偶然性较大,则结果可能与理论值差异较大,D正确。
故选A。
6. 已知某种鸟类的羽毛颜色由复等位基因B+、B和b决定,B+(纯合胚胎致死)决定蓝色,B决定绿色,b决定白色,且B+对B是显性,B对b是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种鸟类群体中最多有6种基因型
B. B+、B和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两只蓝色小鸟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性状分离比接近2:1
D. 一只蓝色雌鸟和一只白色雄鸟杂交,后代可能出现3种表现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B+(纯合胚胎致死)决定蓝色,B决定绿色,b决定白色,且B+对B是显性,B对b是显性,所以该种老鼠的成年个体中蓝色基因型有B+B、B+b,绿色基因型为BB、Bb,白色基因型为bb,共5种基因型。
【详解】A、B+(纯合胚胎致死)决定蓝色,B决定绿色,b决定白色,且B+对B是显性,B对b是显性,所以该种老鼠的成年个体中蓝色基因型有B+B、B+b,绿色基因型为BB、Bb,白色基因型为bb,共5种基因型,A错误;
B、B+、B和b是等位基因关系,遵循的是分离定律,B错误;
C、两只蓝色小鸟的雌雄个体交配,可能是B+B和B+b杂交,子代为蓝色和绿色,比例是2:1;也可能是B+B和B+B杂交,子代为蓝色和绿色,比例是2:1;也可能是B+b和B+b杂交,子代为蓝色和白色,比例是2:1,C正确;
D、一只蓝色雌鸟(B+B或B+b)和一只白色雄鸟(bb)杂交,后代只出现2种表现型,D错误。
故选C。
7. 豌豆子叶颜色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形状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两株豌豆进行杂交,F1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3:1:1,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
A. YyRR×YYRrB. YyRr×Yyrr
C. YyRr×YyRrD. YyRr×yyRr
【答案】B
【解析】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详解】子代中黄色:绿色=3:1,则亲本中子叶颜色对应的基因型为Yy和Yy,子代中圆粒:皱粒=1:1,则亲本种子形状对应的基因型组合为Rr和rr;亲本基因组成为YyRr和Yyrr,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8. 线辣椒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果实颜色丰富多彩。科研人员用红色野生型线辣椒与黄色突变体线辣椒进行果实颜色遗传规律的研究,杂交过程及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控制线辣椒果实颜色红色和黄色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B. 将F1与亲本中的黄色线辣椒杂交,可证明F1是杂合子
C. F2的红色线辣椒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
D. 将F2红色线辣椒不断进行自交,可提高纯合子的比例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根据亲本为一对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F1只表现为红色,说明红色为显性性状;F1自交后代分离比为3:1,说明该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A正确;
B、设控制果实颜色的基因为A/a,则亲本为AA×aa,F1基因型为Aa,欲判断一个显性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进行测交实验,因此将F1与亲本中的黄色(隐性性状)线辣椒杂交,可证明F1是杂合子,B正确;
C、F1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F2中AA:Aa:aa=1:2:1,因此在F2的红色线辣椒中,杂合子的比例为2/3,C错误;
D、将F2红色线辣椒不断进行自交,可提高纯合子的比例,D正确。
故选C。
9. 甲、乙、丙、丁四个图示分别描绘了某生物(假定其仅含有两对染色体)在四个不同分裂阶段细胞状态。关于这些图示,以下陈述中正确的是( )
A. 4个图表示的细胞分裂顺序是丙→甲→乙→丁
B. 图甲表示减数分裂Ⅱ中期,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相同(不考虑突变和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C. 图丙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4个核DNA分子
D. 图丁表示减数分裂Ⅰ中期,有8条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减数分裂Ⅱ中期;乙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且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为8条,为有丝分裂后期;丁细胞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后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分裂Ⅰ中期。
【详解】A、甲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数分裂Ⅱ中期;乙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且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为有丝分裂中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为8条,为有丝分裂后期;丁细胞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后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分裂Ⅰ中期,因此4个图表示细胞分裂顺序是乙→丙→丁→甲,A错误;
B、甲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姐妹染色单体,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分裂形成的子染色体基因相同,因为姐妹染色单体是由分裂间期复制而来,B正确;
C、丙图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有4个核DNA分子,没有姐妹染色单体(0条),C错误;
D、丁图细胞中同源染色体配对后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为减数分裂Ⅰ中期,此时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D错误。
故选B。
10. 某雄性动物(2n=20)基因型为AaXBY,该动物体内的一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基因组成为时细胞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
B. 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1条或2条Y染色体
C. 该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为10条
D. 若产生的精子AaXB:Y=1:1,则可能是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答案】B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 减敷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锺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 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雄性动物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基因组成为AAXBXB,此时无同源染色体且无染色单体,可能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A正确;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X、Y)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次级精母细胞一个含有X染色体,一个含有Y染色体,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后,可能出现2条Y染色体,故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0条、1条或2条Y染色体,B错误;
C、某雄性动物(2n=20),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为10条,C正确;
D、精子AaXB中等位基因A、a未分开,所以可能是携带等位基因A、a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D正确。
故选B。
11.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 遗传物质具有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的能力
B. 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C. 遗传物质具有多种多样的空间结构
D. 能自我复制且能遗传给后代
【答案】C
【解析】
【分析】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类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它们的细胞质遗传物质和细胞核遗传物质均为DNA;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它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详解】A、碱基不同的排列顺序使DNA具有多样性及储存遗传信息的能力,这是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结构基础,A正确;
B、能够指导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和代谢,是DNA作为遗传物质具备的特点之一,B正确;
C、遗传物质DNA只有双螺旋结构,C错误;
D、遗传物质能自我复制且能遗传给后代,D正确。
故选C。
12.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细菌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含有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T2噬菌体,可得到被标记的噬菌体
B. 图中搅拌的作用是使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C. 短时间保温的目的是保证大肠杆菌未被裂解
D. 由图实验结果可知,该实验利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为32P
【答案】A
【解析】
【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 或 32P标记噬菌体→ 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T2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因此不能用含32P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培养,而应该用含32P的大肠杆菌培养并标记噬菌体,A错误;
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开,B正确;
C、若保温时间过长,大肠杆菌会裂解死亡,新产生的噬菌体会释放出来,C正确;
D、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子代噬菌体,最后结果是沉淀物放射性很高,上清液放射性很低,因此推测该实验利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为32P标记了噬菌体的DNA,D正确。
故选A。
13. 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为了让杂交得到的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应选择的亲本组合为( )
A. ZaZa×ZAWB. ZAZa×ZAW
C. ZaZa×ZaWD. ZAZa×ZaW
【答案】A
【解析】
【分析】某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是ZW型,雄禽和雌禽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是ZZ和ZW,由题目中的信息可知,雄性豁眼的基因型为ZaZa,雄性正常眼的基因型为ZAZA和ZAZa,雌禽豁眼基因型为ZaW,雌禽正常眼基因型为ZAW。
【详解】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应该选择雄禽豁眼(ZaZa)和雌禽正常眼(ZAW)杂交,这样后代雄禽都是正常眼的(ZAZa),雌禽都是豁眼的(ZaW),通过子代的表现型既可以选择出我们想要的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A符合题意。
故选A。
14. 下图为DNA分子部分片段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分子中甲链和乙链的方向相反
B. 解旋酶作用于②,DNA聚合酶作用于①
C. 甲链相邻两个碱基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
D. 若该分子中GC含量高,则热稳定性较好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DNA分子部分片段示意图,其中①为磷酸二酯键,②为氢键,③为腺嘌呤,④为胞嘧啶,⑤为鸟嘌呤,⑥为胸腺嘧啶。
【详解】A、DNA分子中甲链和乙链的方向相反,A正确;
B、解旋酶作用于②氢键,DNA聚合酶作用于①磷酸二酯键,B正确;
C、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C错误;
D、由于C-G之间有3个氢键,A-T之间有2个氢键,因此若该分子中GC含量高,则热稳定性较好,D正确。
故选C。
15.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一般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B. 一个DNA含有许多个脱氧核苷酸,DNA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
C.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D.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形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而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详解】A、基因一般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A正确;
B、DNA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且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也决定了DNA的特异性,B正确;
C、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且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间期或末期)或2个DNA分子(分裂期),C正确;
D、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形成,D 错误。
故选D。
16. 关于图甲、乙、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丙的⑥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
B. 若图甲的①中A占23%、U占25%,则对应DNA片段中A占24%
C. 图乙所示过程相当于图丙的⑨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
D. 正常情况下,人的神经细胞中不会发生的只有⑦⑧过程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图甲:图甲表示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转录过程,其中①表示RNA;分析图乙:图乙表示翻译过程,其中②是mRNA,④是肽链,③是核糖体; 分析图丙:图丙表示中心法则,其中表示⑤是DNA的复制,⑥表示转录过程,⑦表示逆转录过程,⑧表示RNA的复制过程,⑨表示翻译过程。
【详解】A、图甲所示过程是转录,图丙的⑥过程也是转录,转录主要发生于细胞核中,A正确;
B、若图甲的①中A占23%、U占25%,则对应DNA片段中A+T=23%+25%=48%,可知A=T=24%,B正确;
C、图乙所示过程为翻译,图丙的⑨过程也为翻译,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多肽)的过程,所需原料是氨基酸,C正确;
D、人的神经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正常情况下,人的神经细胞中不会发生的也包括⑤DNA复制过程,D错误。
故选D。
17. 关于下图所示基因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是多肽链,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都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B. 乙细胞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由 a→b,a是 mRNA 的3'端
C. 乙细胞中,mRNA 上结合了多个核糖体,能快速形成多条相同的肽链,提高了翻译的效率
D. 转录和翻译过程均有 A-U、U-A的配对,均涉及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答案】C
【解析】
【分析】1、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RNA聚合酶参与;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需要以氨基酸为原料,还需要酶、能量和tRNA。
2、翻译时以mRNA为模板,在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的过程。
【详解】A、②是多肽链,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甲细胞不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因此不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A错误;
B、据合成的肽链长短,可判断乙细胞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由a→b,b是mRNA的3'端,B错误;
C、乙细胞中,mRNA上结合了多个核糖体,由于模板相同,能快速形成多条相同的肽链,提高了翻译的效率,C正确;
D、转录过程中没有U—A的配对,转录和翻译过程均涉及氢键的断裂和形成,D错误。
故选C。
18. 某品系小鼠的毛色受A基因控制,A基因的上游一段序列的甲基化程度影响A基因表达,甲基化程度越高,小鼠毛色越深。怀孕期间过量饮酒是导致后代出生缺陷和智力发育迟缓的重要因素,为验证“孕期过量饮酒可以通过改变表观遗传修饰(促进甲基化)影响后代表型”,研究人员利用该品系小鼠(毛色浅)设计了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基因的一段序列甲基化通过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导致毛色性状发生变化
B. A基因的一段序列甲基化可能通过干扰RNA聚合酶结合起始密码子的过程抑制转录
C. 预期实验结果是实验组子代小鼠的毛色深于对照组子代小鼠的毛色
D. 发生甲基化的基因,因无法复制导致毛色变深的变化不能遗传给下一代
【答案】C
【解析】
【分析】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导致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进而使翻译不能进行,最终无法合成相应的蛋白质,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
【详解】A、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A错误;
B、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上,甲基化可能通过干扰RNA聚合酶结合启动子的过程抑制转录,B错误;
C、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孕期过量饮酒可以通过促进甲基化来引起性状的改变,且甲基化程度越高,小鼠毛色越深,据此推测,实验组子代小鼠的毛色深于对照组,C正确;
D、发生甲基化的基因无法转录,子代毛色变深的变化属于表观遗传,其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D错误。
故选C。
19.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基因重组导致杂合子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B. 通过射线诱变处理大肠杆菌可引发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C. 三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自然条件下均可以产生后代
D. 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答案】D
【解析】
【分析】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详解】A、杂合子Aa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基因重组至少要有两对等位基因,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但不会有基因重组,A错误;
B、大肠杆菌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通过射线诱变处理大肠杆菌可引发基因突变,B错误;
C、三倍体西瓜、四倍体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它们不可以产生后代,因为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
D、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正确。
故选D。
20. 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是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
A. 鸟嘌呤B. 腺嘌呤
C. 胸腺嘧啶D. 胸腺嘧啶或胞嘧啶
【答案】A
【解析】
【分析】DNA分子为双链结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碱基配对方式为:A-T、T-A、G-C、C-G。
【详解】ABCD、由题意知,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是U-A、A-T、G-C、C-G,由于正常DNA分子中不含有碱基U,因此碱基的产生是U-A、A-T是发生突变的DNA链为模板复制而来,G-C、C-G是以正常DNA单链为模板复制产生,所以P碱基应该是G或者C,A正确,BC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21. 某种开花植物,其花色由基因A(a)和基因B(b)控制,现将纯合的紫花豌豆(AAbb)与红花豌豆(aaBB)进行杂交获得F1,F1全开紫花,然后让F1自交所产生F2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12∶3∶1。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豌豆通常是理想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其原因是___(只要写一点即可)。
(2)豌豆花色的遗传遵循___定律,理由是___。
(3)豌豆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多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是___。
(4)若表型为紫花和红花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2∶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
(5)为鉴定一紫花个体的基因型,将该个体与开白花个体杂交得F1,F1自交得F2,若F2中,紫花∶红花∶白花的比例为___,则待测紫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
【答案】(1)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且子代数量多,材料易得
(2) ①. 自由组合 ②. F2表现为紫花∶红花∶白花=12∶3∶1,是9∶3∶3∶1的变式
(3)AABB、AAbb、AABb
(4)Aabb、aaBb
(5)3∶0∶1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豌豆之所以是理想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是由于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且子代数量多,材料易得。
【小问2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F1自交所产生F2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12∶3∶1,是是9:3:3:1的变形,说明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即豌豆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3详解】
根据紫花∶红花∶白花=12∶3∶1,可推出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其中能够稳定遗传的基因型为AABB、AAbb。
【小问4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纯合的紫花豌豆(AAbb)与红花豌豆(aaBB)进行杂交获得F1,F1全开紫花,然后让F1自交所产生F2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12∶3∶1”可推知,紫花的基因型为A-B-、A-bb,红花的基因的基因型为aaB-,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现表型为紫花和红花的两个亲本杂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白花=2∶1∶1,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紫花)、aaBb(红花)。
【小问5详解】
若待测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则AAbb和aabb(白花)杂交,F1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得F2,基因型为A-bb和aabb,表现为紫花:白花=3:1,即F2中,紫花∶红花∶白花的比例为3∶0∶1。
22. 图甲、图乙为某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体内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已知该种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细胞处于___期,该时期细胞中含有___条X染色体。图乙细胞的名称为___,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中的___(填“相同”或“不同”)。
(2)据图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A、a的分离可发生在___。
(3)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从配子形成角度分析,原因有___;从受精作用角度分析,原因有___。
【答案】(1) ①. 有丝分裂后期 ②. 4 ③. 极体 ④. 相同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 ①. 减一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和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成是多样的 ②. 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
【解析】
【分析】该动物是雌性动物,图甲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乙细胞中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故表示极体。
【小问1详解】
图甲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动物是雌性动物,正常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为4条;图乙细胞中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故表示极体,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正常体细胞中的相同。
【小问2详解】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A、a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由图乙可知还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时。
【小问3详解】
配子形成过程中,减一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和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成是多样的,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故有性生殖子代遗传多样性。
23. 某科研机构发现了一新型病毒,并对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做了进一步研究。请思考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据研究人员介绍,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比HIV的遗传物质更加稳定。据此可初步推测,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2)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对该病毒的遗传物质种类进行研究,分析其五碳糖或碱基种类均可做出判断,如果___________,则为DNA,如果__________,则为RNA。
(3)也可以用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其遗传物质种类,将宿主细胞在含有放射性标记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再用该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一段时间后搜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培养基中的各种核苷酸是否都需要标记?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DNA ②. DNA是双链而RNA是单链,DNA的结构相比RNA更稳定,不易发生变异 ③. 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或含碱基T ④. 五碳糖是核糖或含碱基U ⑤. 不需要 ⑥. 如果各种核苷酸都进行标记,则该病毒的核酸无论是DNA还是RNA,在病毒中均能检测到放射性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 核酸包括DNA和RNA,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特有的成分是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RNA是单链的,不稳定、易发生变异,特有的成分是核糖和尿嘧啶。
(1)HIV的遗传物质是单链的RNA,易发生变异,而题中病毒的遗传物质比HIV的遗传物质稳定,说明其遗传物质是双链DNA,不易发生变异。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两种核酸中,DNA特有的成分是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RNA特有的成分是核糖和尿嘧啶。
(3)如果各种核苷酸都进行标记,则该病毒的核酸无论是DNA还是RNA,在病毒中均能检测到放射性,因此培养基中的各种核苷酸是不需要都标记。
24. 油菜是我国南方一种常见且可观赏的油料作物。如图甲表示该种植物某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的示意图,图中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该植物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图乙所示,其中酶a和酶b分别由基因A和基因B控制合成。浙江省农科院陈锦清教授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高产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58%。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②过程所需的酶是___,图中需要mRNA、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___(填写图中的标号),一般情况下,一个mRNA可以与多个核糖体合成的肽链是否相同___(填是或否)。
(2)图乙所示基因和生物性状关系是___。
(3)据图甲、乙分析,你认为在生产中能提高油菜产油率的基本思路是___。
【答案】(1) ①. RNA聚合酶 ②. ③ ③. 是
(2)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促进酶a合成、抑制酶b合成(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DNA复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需要DNA聚合酶和解旋酶,发生场所为细胞核。DNA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需要RNA聚合酶,发生场所为细胞核。翻译:以mRNA为模板,需要tRNA作为转运氨基酸的工具,发生场所在核糖体。分析题图:①表示DNA复制,②表示DNA转录,③表示翻译。
【小问1详解】
②过程表示转录,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一般情况下,一个mRNA可以与多个核糖体合成的肽链因为模板相同,所以肽链相同。
【小问2详解】
图乙显示:PEP在酶a的催化下转变为油脂,在酶b的催化下转变为氨基酸,而酶a和酶b分别由基因A和基因B控制合成 ,因此题图乙所示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类型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小问3详解】
图乙所示,PEP在酶a的催化下转变为油脂,在酶b的催化下转变为氨基酸,因此在生产中可通过促进酶a的合成、抑制酶b的合成来提高油菜产油率。
25. 囊性纤维病是一种严重的遗传疾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患者汗液中氯离子的浓度升高,支气管被异常黏液堵塞,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CFTR蛋白功能异常。如图1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已知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过程与分泌蛋白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2显示了某种囊性纤维病的机理,而目前已发现CFTR基因有1600多种突变,都能导致严重的囊性纤维化。这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之一是___,基因突变的意义是___(答出1点即可)。
(2)通过基因治疗把正常的CFTR蛋白基因导入到某患者的体细胞中,可以治愈囊性纤维病,从而使得其后代也一定不患病,该说法是___(填“正确的”或“错误的”),判断依据是___。
(3)某地区人群中每2500人就有一个患囊性纤维病,正常人中携带者的概率为2/51,下图是当地的一个囊性纤维病家族系谱图。
①若Ⅱ-3怀上二胎,为排除该二胎是否可能患囊性纤维病,可采取的产前诊断措施是___。
A.B超检查 B.羊水检查
C.基因检测 D.孕妇血细胞检查
②若Ⅱ-2与人群中的一正常男性婚配,其后代患囊性纤维病的概率是___。
【答案】(1) ①. 不定向性 ②.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2) ①. 错误的 ②. 正常的CFTR蛋白基因导入的是体细胞,体细胞中的正常基因无法遗传给后代,其生殖细胞仍然可能会有致病基因,故其后代仍可能患病
(3) ①. C ②. 1/153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CFTR蛋白在氯离子跨膜运输过程中的作用。功能正常的CFTR蛋白能协助氯离子转运至细胞外,使覆盖于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被稀释;功能异常的CFTR蛋白不能协助氯离子转运至细胞外,导致肺部细胞表面的黏液不断积累。据图2可知,该遗传病的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小问1详解】
目前已发现CFTR基因有1600多种突变,都能导致严重的囊性纤维化,这一事实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原材料。
【小问2详解】
通过基因治疗把正常的CTR蛋白基因导入到某患者的体细胞中,可以治愈该患者的囊性纤维病,但体细胞中的正常基因无法遗传给后代,其生殖细胞仍然可能会有致病基因,故其后代仍可能患病,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小问3详解】
囊性纤维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为排除该二胎是否可能患囊性纤维病,可采取的产前诊断措施是基因检测。
故选C。
Ⅱ-2的兄弟是患者aa,父母基因型是Aa,因此本人基因型是1/3AA、2/3Aa,人群中的一正常男性婚配,正常人中携带者的概率为2/51,即该男性有2/51Aa,因此后代患囊性纤维病的概率是2/3×2/51×1/4=1/153。
甲
乙
丙
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合肥八中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检测+生物: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中名校联盟(合肥八中等)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检测+生物,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安徽省智学大联考皖中名校联盟(合肥八中等)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检测是和答案: 这是一份生物-安徽省智学大联考皖中名校联盟(合肥八中等)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检测是和答案,共15页。
2024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皖豫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安徽省卓越县中联盟&皖豫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铜陵市皖豫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安徽省铜陵市皖豫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