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河南省顶尖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顶尖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第1页
    河南省顶尖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第2页
    河南省顶尖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河南省顶尖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顶尖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4页。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天象”是指发生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各种现象,如太阳出没、行星运动、日月变化、流星等,我们所了解的天象绝大多数都是由太阳系内的天体运动而产生的。当一个月中出现两次满月时,第二次满月被称作“蓝月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
    A. 小行星B. 日食C. 极光D. 陨石
    2. 出现“蓝月亮”时,月球绕地球公转的位置位于下面示意图中的(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联系已学可知,小行星独立存在于宇宙中,属于天体,A正确;月球绕地球公转,当三者在同一直线且月球居中时可能出现日食,日食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B错误;地球上的极光是由于来自磁层和太阳风的带电高能粒子被地磁场导引带进地球大气层,并与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发光现象,不属于天体,C错误;陨石已经不在太空中,而是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读图联系材料“当一个月中出现两次满月时,第二次满月被称作‘蓝月亮’”可知,出现“蓝月亮”时为满月,此时日地月在同一直线且地球居中,C正确;月球公转在①位置时夜晚看不到月亮、②位置时为上弦月、④位置时为下弦月,ABD错误。故选C。
    【点睛】蓝月亮是指天文历法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在天文历法和年鉴中,当一个月出现两次月圆之夜时,第二个满月就人称为“蓝月,大约每2.4年就会出现一次。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以“揽星九天”(见图)作为工程的图形标识,图中太阳系八大行星依次排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代表地球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⑤
    4. 下列天体中,距离小行星带最近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3. B 4. D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八大行星位置根据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由材料可知,“揽星九天”图形标识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依次排开,图中代表地球的是②,B正确;①是金星,A错误;③是土星,C错误;⑤是水星,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①是金星,②是地球,③是土星,④是木星。距离小行星带最近的是④。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震旦角石是一种生活在距今约4.4亿年至5.1亿年前的食肉动物,外形如同宝塔,一头尖,一头宽,表面发育有节、竖纹等。其软体部分易腐烂,难以形成化石,专家根据其现生的亲戚鹦鹉螺推测,它有一对大眼睛,还有一堆触手。三峡、宜昌是震旦角石化石发现和保存最好的著名产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化石中,最可能为震旦角石的是( )
    A. B.
    C D.
    6. 震旦角石的活跃期,三峡、宜昌( )
    A. 气候潮湿、寒冷B. 为海洋环境C. 被子植物繁盛D. 爬行动物盛行
    【答案】5. D 6. B
    【解析】
    【5题详解】
    由材料“震旦角石是一种生活在距今约4.4亿年至5.1亿年前的食肉动物”“它有一对大眼睛,还有一堆触手”可知,震旦角石生活在早古生代,应属海洋无脊椎动物,A为鱼化石、B为动物化石、C为动物脚印形成的化石,均为脊椎动物化石,排除ABC;由材料“外形如同宝塔,一头尖,一头宽,表面发育有节、竖纹等”可知,震旦角石形如竹笋,与D图一致,D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由材料“震旦角石是一种生活在距今约4.4亿年至5.1亿年前的食肉动物”“专家根据其现生的亲戚鹦鹉螺推测,它有一对大眼睛,还有一堆触手”可知,震旦角石大致生活在早古生代,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时代,说明震旦角石最可能生活在温暖的海洋环境,B正确,A错误;被子植物繁盛在新生代,爬行动物盛行为中生代,CD错误。故选B。
    【点睛】掌握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线索:1.时间变化: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2.动物演变: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初期(前寒武纪)-早期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中期鱼类时代、后期两栖动物时代(古生代)-爬行动物时代(中生代)-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出现人类(新生代第四纪)。3.植物演变:海生藻类时代(前寒武纪)-陆地蕨类植物时代(古生代)-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被子植物时代(新生代)。
    同温层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一层,此层可分成不同的温度层,中高温层位于顶部,而低温层位于底部,是飞鸟飞行的极限高度。同温层与其下大气层的边界,称为同温层底,同温层底的高度随季节和纬度的变化而变化。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同温层所处的大气层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8. 若中纬度同温层底平均高度为X千米,则( )
    A. 低纬度同温层底平均高度小于X千米
    B. 高纬度同温层底平均高度大于X千米
    C. 中纬度同温层底夏季高度大于X千米
    D. 同温层底高度由中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答案】7. B 8. C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根据图中气温变化和高度判断,甲为对流层、乙为平流层、丙和丁位于高层大气。材料信息表明,同温层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一层,图中显示,乙和丁两层气温具有上热下冷的特征,甲和丙则相反,排除AC;材料信息表明,同温层中下面的低温层是飞鸟飞行的极限高度,飞鸟只可能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对流层中飞行,因此同温层所处的大气层是平流层,不可能是高层大气,B符合题意,排除D。故选B。
    【8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并读图可知,同温层底就是对流层顶部,对流层顶部的高度即对流层的厚度,对流层的厚度低纬度厚,高纬度薄,中纬度居中,因此,若中纬度同温层底平均高度为X千米,低纬度同温层底平均高度大于X千米、高纬度同温层底平均高度小于X千米,A、B、D错误;对流层的厚度随季节发生变化,夏季对流运动强烈,对流层较厚,若中纬度同温层底平均高度为X千米,则中纬度同温层底夏季高度大于X千米,C正确。故选C。
    【点睛】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对流层(平均厚度约12千米,低纬度厚、高纬度薄))、平流层(处于12千米与50千米高度之间)和高层大气(高度50千米以上)。
    道路、广场等城市硬化铺装对大气温度有重要影响,是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铺装材料的热反射性能可以将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大气层,从而减少铺装材料吸收的热量。毛细型透水铺装是透水铺装的一种,可以显著降低铺装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图为毛细型透水铺装示意图,其底部有较大的空洞,承压能力较弱,一般利用循环水或雨水进行工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为获得最佳降温效果,硬化铺装表层可选择( )
    A. 表面粗糙的深色材质B. 表面光滑的浅色材质
    C. 表面粗糙的浅色材质D. 表面光滑的深色材质
    10. 进行毛细型透水铺装后,城市( )
    A. 主干道限载标准降低B. 水资源消耗增多C. 风力显著增大D. 空气湿度增大
    11. 为调节城市微气候,下列城市中最适合使用毛细型透水铺装的是( )
    A. 北京B. 乌鲁木齐C. 兰州D. 拉萨
    【答案】9. B 10. D 11. A
    【解析】
    【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提高铺装材料的热反射性能可以将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大气层,从而减少铺装材料吸收的热量”。光面光滑,太阳辐射的反射方向一致,而浅色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高,可以获得最佳降温效果,B正确;深色材质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高,降温效果最差,排除AD;粗糙的表面使光的反射方向多样化,一部分光经多次反射可能再次反射回来,从而降低降温效果,C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读图联系材料“毛细型透水铺装是透水铺装的一种,可以显著降低铺装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知,毛细型透水铺装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土壤含水量增加,水分蒸发也随之增大,空气湿度增大,D正确;由材料“其底部有较大的空洞,承压能力较弱”可知,毛细型透水铺设会影响地面的承压力,多分布在地表空置率较高的低洼地带,对主干道限载关系不大,A错误;会增加城市水资源的“储备”,减少城市内涝,不会增加水资源的消耗,B错误;对城市风力的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读图联系材料“一般利用循环水或雨水进行工作”说明,毛细型透水铺装多适用于降水多的地区。北京位于季风区,降水集中,最适合使用毛细型透水铺装,A正确;乌鲁木齐、兰州和拉萨都位于非季风气候区,降水少,不适应使用,排除BCD。故选A。
    【点睛】透水铺装按照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砖铺装、透水混凝土、嵌草砖、嵌砂砖、胶筑透水石等,园林中砾石铺装或透水自然石块铺装也应算作透水铺装一种。通常,水体在透水材料中的下渗过程,使得悬浮物过滤并截留,在对雨水进行预处理的同时,也渗透补给了地下水。
    图为某季节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示季节是北半球的(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13. 图示温度曲线最高值出现在10°N附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B. 天气状况C. 海陆分布D. 海水深度
    【答案】12. B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由图可知,大西洋60°N以北海区的海温明显高于60°S以南海区的海温,由此推断,北极附近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图示温度曲线最高值出现在10°N附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全球三分陆地七分水,南北半球海陆分布不平衡,北半球陆地面积较大,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C正确,与纬度位置、天气状况、海水深度无关,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大洋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递减。
    “赶海”是指人们在落潮时,到滩涂或礁石上采集海产品。图为2023年4月11日长江口附近潮汐水体流速、流向数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长江口涨潮时的水流流向大体是向( )
    A. 西北B. 东南C. 东北D. 西南
    15. 结合水流特征分析,该地当日高潮次数是( )
    A. 1次B. 2次C. 3次D. 4次
    16. 从安全性等方面考虑,该日长江口最适合赶海的时间段为( )
    A. 24时B. 8-10时C. 11-14时D. 21—23时
    【答案】14. A 15. B 16. B
    【解析】
    【14题详解】
    长江自西向东流,注入东海,涨潮时海水由海洋流向陆地,流向大致为由东向西。读图,结合图中方向标可知,右侧为东,左侧为西,即自右向左的箭头表示正确的涨潮时潮水流向,由图中流向箭头的指向可知,涨潮时海水流向为自东南流向西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由上一题分析可知,涨潮时长江口水流由东南流向西北,故当水流出现由东南流向西北即将再折向东南时,说明潮差最大,出现高潮。读图可知, 21-3时和9-15时涨潮,故3时和15时左右出现高潮,B正确;3-9时和21-次日3时退潮,故9时和21时左右出现低潮,A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赶海是指人们在落潮时,到滩涂或礁石上采集海产品。读图,长江口落潮时,海水大致由西向东流,8-10时,由落潮转为涨潮,海水流速慢、水位最低,适合采集海产品,B正确;24时,海水由东向西流,为涨潮,潮水流速快,不适合赶海,A错误;11-14时的海水由东向西流,为涨潮,C错误;21-23时,已经涨潮且海水流速快,D错误。故选B。
    【点睛】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白天的涨落称为潮,夜间的涨落称为汐,总称“潮汐”。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例如,钱塘江大潮最佳观潮时间大约是八月十五前后。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经济发展,房车旅行已经进入中国百万家庭的日常生活。某款房车的车顶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见图),可通过太阳能发电满足日常需求。
    (1)从地理角度,说出影响该款房车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效率的主要因素。
    (2)房车说明书中指出,在青藏高原旅行,房车续航及夜用性能更持久,请说明原因。
    【答案】(1)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天气状况、日照时间、大气透明度等。
    (2)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海拔高,日出早,日落晚,接受的光照多。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太阳能电池汽车为材料,涉及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地理学科综合素养。
    【小问1详解】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位置、天气状况、日照时间、地势高低、大气透明度等。纬度位置是影响太阳辐射的最基本因素,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天气状况也是影响太阳辐射的重要因素,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地势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越好,太阳辐射越强。
    【小问2详解】
    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效太阳辐射量大;海拔高,日出时间早,日落时间晚,白昼时间更长,接受的光照多,可利用的太阳辐射量较多。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对身边的立体空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70年,前苏联在科拉半岛邻近挪威国界的地区启动“科拉超深钻孔”项目,其中最深的一个钻孔深度达12263米;2015年,来自中美英等12个国家的科学家,准备在西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开展打穿莫霍界面的大洋钻探;2023年,位于我国搭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富满油田的果勒3C井顺利完钻,以9396米井深刷新了亚洲最深水平井纪录。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1)与前苏联“科拉超深钻孔”项目最深钻孔相比,我国的果勒3C井距地幔的距离____(远/近),请说明理由。____
    (2)中美英等国科学家计划打穿的地球内部圈层是____(填字母),说明其选择在西南印度洋钻探的原因____。
    (3)油田在开始钻井前,科学家通常会先利用地震波进行地下勘探,若果勒3C井地下储有石油,请在下图中补绘出勘探时地震波波速的变化。
    【答案】(1) ①. 远 ②. 理由:科拉半岛临近海洋,地壳厚度小;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处大陆内部,地壳厚度大;前苏联最深钻孔的深度更大。
    (2) ①. A ②. 原因:西南印度洋地处海洋,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远小于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
    (3)作图如下:
    【解析】
    【分析】本题以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为背景,设置3小题,涉及地球内部圈层、地震波速度及应用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科拉超深钻孔”项目,其中最深的一个钻孔深度达12263米,果勒3C井深度为9396米。由于“科拉超深钻孔”位于“科拉半岛邻近挪威国界的地区”,处于靠近海洋的地区,地壳厚度更小,再加上钻孔深度达12263米、深度更大,离地幔更近;而果勒3C井位于我国西北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地处大陆内部,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海拔高,地壳厚度大,再加上钻井深度更小,故离地幔更远。
    【小问2详解】
    读图,由软流层及深度可知A地壳、B为地幔。由材料“打穿莫霍界面的大洋钻探”可知,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以上为地壳,故中美英等国科学家计划打穿的地球内部圈层是A地壳。由于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大洋地壳的平均厚度远小于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故选择在西南印度洋海洋地壳处钻井,地壳厚度小。
    【小问3详解】
    联系已学可知,地震波纵波速度大于横波,由地表往下速度均增大,纵波能通过固液气三态,而横波只能通过固态,当遇到气态或液态物质时就会迅速减小为0。利用地震波勘探石油,由地表往下横波、纵波速度增大,当遇到含油层时,横波迅速减小为0,纵波波速则突然减慢,作图如下: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表冷热不均会引起同一水平面上大气密度的变化。图为某地大气密度示意图,点越密集表示大气密度越大。
    (1)画出A、B、C、D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并画出高空和近地面的等压面。
    (2)A、B两地中,可能出现降水的是____地,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____地,说出该地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原因____。
    (3)从大气受热过程看,A、B两地中容易出现逆温天气的是____地。
    【答案】(1)作图如下:
    (2) ①. B ②. B ③. 原因:B地气流上升,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最高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最低气温较高。
    (3)A
    【解析】
    【分析】本题以热力环流示意图为背景,设置3小题,涉及气流运动、等压面、天气、气温日较差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联系材料“点越密集表示大气密度越大”可知,A处点最密集,说明大气密度大,气压高,近地面气流下沉,等压面向高处凸;B与A相比,大气密度小,气压更低,近地面气流上升,等压面向低处凸,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即由A流向B;CD相比较,C处点更密集,大气密度大,气压高,等压面向高处凸;D处大气密度小,气压低,等压面向低处凸,水平方向上空气由C流向D。绘图如下:
    【小问2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B地气流上升,可能出现降水,由于气流上升过程中水汽凝结成云,云层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提高了夜晚的最低气温,故气温日较差较小。A地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小问3详解】
    A地气流下沉,天气晴朗,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气层冷却强烈,较高气层冷却较慢,形成下冷上热的逆温天气。
    2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纳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水源,或将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水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表为某地理兴趣小组撰写的该城市中心区和郊区水循环差异统计表。图为某城市雨水花园示意图。
    (1)表格中①处应填____,②处应填____,请说明填补该内容的依据____。
    (2)雨水花园对城市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区域雨水收集井可直接减少____;植被面积增加,可增加____,涵养水源。
    (3)从地理角度说出确定荷花池的水体规模需考虑的主要因素。
    【答案】(1) ①. 大于 ②. 小于 ③. 依据:与中心区相比,郊区地面硬化少,水域面积广,蒸发量较多;与郊区相比,中心区路面硬化多,下渗弱,地表径流量大,地下径流量小。
    (2) ①. 地表径流 ②. 下渗
    (3)降水量、水面蒸发量、雨水回用量。
    【解析】
    【分析】本题以雨水花园为背景,设置3小题,涉及水循环环节的差异、雨水花园对水循环的影响及水平衡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表联系已学可知,郊区与城市中心区相比,郊区地面硬化少,水域面积广,植被覆盖率更高,有利于下渗,土壤含水量更大,蒸发量大于中心区的270mm;中心区地表硬化,不利于下渗,地表径流量大,地下径流量小于郊区的171m3·s-1。
    小问2详解】
    读图联系材料“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纳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水源,或将之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可知,区域雨水收集井汇聚雨水,增加下渗,可直接减少地表径流;植被面积增加,可增加下渗,涵养水源。
    【小问3详解】
    荷花池的水体规模要考虑荷花池的水分的收入与支出。读雨水花园示意图,荷花池的水分收入有降水和地表径流(雨水回用量)、支出为水面蒸发量,即需考虑降水量、雨水回用量和水面蒸发量。降水量/mm
    蒸发量/mm
    地表径流量/(m3·s-1)
    地下径流量/(m3·s-1)
    径流总量/(m3·s-1)
    中心区
    675
    270
    337
    ②171(大于/小于)
    405
    郊区
    644
    ①270(大于/小于)
    96
    171
    267

    相关试卷

    河南省顶尖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南省顶尖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顶尖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顶尖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地理试题(人教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河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地理试题(人教版)(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野生长毛猛犸象存活的地质年代是,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地球生物主要分布于,表中甲的主要内容是,臭氧层被称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河南省顶尖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河南省顶尖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6月联考地理试题图片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河南省顶尖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6月联考地理试卷pdf、高一-地理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