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物质的变化精品ppt课件
展开给你一张纸,你能做些什么?
你能把这些变化分类吗?
像撕碎纸片这样的没有新物质的生成的变化,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像纸燃烧这样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
一、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
自然界中的这些变化是什么变化?
生活中的这些变化是什么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哪些不同?
分子本身的结构不变(只改变了分子间空隙)
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及联系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气味、味道、状态、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磁性等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活泼性、稳定性等
4.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变化强调的是物质的某种运动过程,重在“变”
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二、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1.探究物质的变化的基本方法
通过观察现象和实验等,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
观察现象是解决科学问题的重要步骤。
从这些变化看,物质变化的证据有是什么?
硝酸铅和碘化钾溶液混合
Pb(NO3)2+2KI=PbI2↓+2KNO3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你认为哪支试管里可能发生了化学反应?哪些证据支持你的推断?
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因为加入碳酸钠溶液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和产生沉淀等现象
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已经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你是怎样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的?
物质仅仅发生形状、状态、大小等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如果在变化的过程中,以沉淀、气体、变色等形式产生新的物质,可判断为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物理变化的发生,而物理变化发生时不一定会发生化学变化。
在盛有 10 mL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
我们会观察到什么现象?依此,硫氰化钾溶液有何用途?
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三价铁离子的存在
根据物质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
根据物质的性质,我们可以推测物质的用途
三、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白色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呈蓝色,这一性质有什么用途?
硫酸铜会使鸡蛋清发生凝固聚沉(蛋白质变性),这一性质有什么用途?
可以将白色的硫酸铜粉末作为某种物质是否含有水分的检测剂,或做干燥剂
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过程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甲骨刻字 B.烧制陶瓷 C.粮食酿酒 D.火药爆炸
2.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知识点睛:甲骨刻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烧制陶瓷、粮食酿酒、火药爆炸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野火烧不尽,包含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涉及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的转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有关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描述如下: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②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④铁矿石冶炼成钢铁;⑤钢铁可生成铁锈;⑥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请你分析,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知识点睛:①潺潺的流水能蒸发成水蒸气,②水蒸气可以变成天空中的白云,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⑤钢铁会生成铁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③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降落到地面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④铁矿石冶炼成钢铁,⑥煤着火燃烧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小刚同学在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液化气燃烧的现象,他认为液化气燃烧应属于化学变化。小刚在妈妈的帮助下对此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他的探究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提出问题】液化气燃烧是化学变化吗?【查阅资料】液化气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收集证据】小刚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打开液化气,并将其调至小火,把一只干冷的玻璃杯罩在火焰上,观察到:①玻璃杯内壁出现水滴;②手摸玻璃杯壁有发烫感觉;③将玻璃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分析可知,液化气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 。【获得结论】液化气燃烧为 变化。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物质的变化和变化的规律,并利用物质变化的规律造福人类。
物质变化的证据要有形状、状态、颜色、温度的改变,产生气体、沉淀,pH变化等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物质的变化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kx/tb_c9861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节 物质的变化一等奖ppt课件</a>,文件包含11物质的变化课用pptx、1101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_标清mp4、三价铁离子的检验mp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mp4、黄金雨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 地球上的水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9280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 地球上的水精品ppt课件</a>,文件包含11地球上的水教学课件pptx、11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docx、11地球上的水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11地球上的水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11地球上的水导学案教师版docx、11地球上的水导学案学生版docx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物质的变化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物质的变化图文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这些变化是什么变化,感受变化,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黄色沉淀,无色溶液,绿叶的变化,钢铁的熔化,铁丝的形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