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作为语言基本单位的词汇,是语言中文化承载量最大的成分。一个民族独特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都会在其民族语言的词汇中打下烙印,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是具有特定民族文化内涵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由于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另一种语言里找不到对等或与之完全契合的词,于是产生语义空缺。我们可以根据文化负载词在另一种语言中的语义空缺情况,将其分为绝对空缺词和相对空缺词。
有些词在另一种语言里完全没有与之对应的词,我们把这种词称作绝对空缺词。如汉语中“节气”的概念在英语中是没有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更是让外国人费解。总之,由于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的极大不同,这些在另一种文化中绝对空缺的词无处不在,数量庞大,造成翻译上的重重困难。
有的文化负载词其所指的观念或事物在另一语言里也是存在的,只不过二者的语义范围不完全重合,只存在部分对等,同样造成了语义上的空缺。我们将这一类的词统称为相对空缺词。相对空缺词数量繁多,可分为所指范围空缺词、涵义空缺词和语用规范空缺词三大类。范围空缺指的是同一个事物或概念在某种语言中只用一个词来表达,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有几个或多个词来表达。我们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汉语和英语中表示亲属的词语。一个简单的“aunt”在汉语中就不能找到与之所指范围完全相等的词,因为它可以指汉语中的“姑姑”“伯母”“婶婶”“舅妈”“姨妈”。涵义空缺词是指某个词在另一语言中有与其表面意义相同的词,但它们的涵义却大相径庭。如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物“龙”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说起“龙”的英文对应物,很多人都一下子想到“dragn”,却不知仅这一念之差,就将腾云驾雾、代表天子帝王、象征吉祥如意的中国龙变成了西方人心目中凶神恶煞、代表邪恶、象征恐怖的“ dragn”。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建议用“ Lng”作为“龙”的译文就是这个原因。语用规范空缺是指由于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一种表达在某种语言中有其独特的语用情境,而在另一种语言中相应的表达不具有此语用情境。如生活中我们中国人打招呼习惯说“吃了吗”“上哪呀”,而用这样的话来和老外打招呼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甚至让人反感。
翻译具有文化属性。它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转换模式。文化负载词是语言与文化的统一体,其翻译应该兼顾语言意义和文化信息。译者的任务是译出内涵,让读者在自己的文化框架中正确地理解译文的意思,使他们尽可能多地吸取源语的文化养分。
(摘编自陈晓丹《从语义空缺角度谈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及翻译》)
材料二:
保留文化内涵是确保中国文化负载词英译质量和文化传播成功的基石。首先,了解中国文化负载词的历史背景是保留其文化内涵的前提。中国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其中包括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和事件。例如,“百家争鸣”指的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哲学思想学派的竞争和辩论。它代表了古代中国知识和哲学的多样性,虽然可以简单地将其翻译为“schls f thught cntend”,但在翻译中也可以加入相关历史事件和背景注释,尽可能保留其文化内涵。其次,保留文化内涵还需要对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和价值观有透彻的了解。例如,“道德伦理”不仅是道德和伦理的简单汇总,它承载了儒家、道家、佛家等多元哲学思想,反映了中国文化中的尊重、谦卑和道德规范。翻译时必须捕捉到这些层面,以确保准确地表达出来。此外,保留文化内涵必须了解文化负载词的象征意义。中国文化中的很多词汇都带有象征性质,如“龙”代表着权威和尊贵,“凤凰”象征着美丽和复兴。在翻译这些象征性词汇时,需要捕捉其文化内涵并传达给目标受众。
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还要客观尊重中外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差异的核心在于保留原文的文化特色和情感,避免过度通用化或西化,以确保信息传达具有文化敏感性。首先,尊重文化差异要求译者不仅将原文中的词汇翻译成英语,还要考虑到这些词汇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和意义。例如,在翻译“太极”时,不能简单地直译为“TaiChi”,还需要向英语读者解释太极在中国文化中的哲学和身体锻炼方面的价值,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其次,可以通过注释或解释的方式为英语读者提供更多关于中国文化负载词的信息和背景。这有助于弥补文化之间的知识差距,使英语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收这些词汇意义。例如,在翻译“红包”时,可以附上解释“traditinal gift in Chinese culture”,说明它是一种中国传统的送礼物方式,通常包含好运和祝福的含义。此外,尊重文化差异也包括避免西化或污化文化负载词的内涵。这需要深入了解原文的含义,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并谨慎选择翻译词汇和结构,以免造成误解或冲突,从而更好地实现尊重文化差异的目标。
(摘编自周莹《中华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原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民族独特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生活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会造成大量文化负载词的产生。
B.由于不同文化存在差异,有些词汇在他国的语言中找不到对等或与之完全契合的词汇,就产生了语义空缺。
C.译者对文化负载词翻译的任务是译出其内涵并使他国读者能正确理解,这就需要更多地考虑他国文化框架。
D.中国文化负载词的对外翻译要做到对中外文化差异的尊重,就有必要谨慎选择翻译词汇和结构,避免误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语言对外翻译有时困难重重,与相对于外国文化的绝对空缺词数量庞大有很大的关系。
B.有些相对空缺词是由不同的生活习惯造成,这也提醒我们在对外交流中要尊重这种差异。
C.虽然汉语的“道德”在外语中能找到对应词汇,但直译后,其内涵仍可能不被准确地理解。
D.增加注释和解释有助于弥补文化间的知识差距,这种方法不失为翻译文化负载词的通用原则。
3.下列选项中,作为材料二的论据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韬光养晦”曾被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媒体译为“隐藏自己的目的”,造成很多误读;对此,很多中国学者建议修改为“保持谦虚的美德和姿态”。
B.小丽作为向导带领外国朋友登长城,并教了朋友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但是外国朋友十分不解,反问道:“难道我登上泰山也不能算好汉吗?”
C.李华和他的英国朋友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是彼此在谈论“互联网”“软件”“硬件”“直播”等现代科技和网络文化时丝毫没有障碍。
D.在中国文化里,“白色”有时代表悲伤;但是在西方国家,“white”则多象征纯洁与高贵。在一些特定语境中,简单地直译常常造成外国人的费解。
4.在对外交流中,儒家经典中的“孝”只用一个单词很难直译。请结合两则材料,用汉语简要谈谈你的理解和建议。(4分)
5.从表达方式角度看,材料一既有大量说明,也有部分议论。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山峡中艾芜
江上横着铁链做成的索桥,巨蟒似的,现出顽强古怪的样子,终于渐渐吞蚀在夜色中了。桥下凶恶的江水,在黑暗中奔腾着,咆哮着,发怒地冲打岩石,激起吓人的巨响。两岸蛮野的山峰,好像也在怕着脚下的奔流,无法避开一样,都把头尽量地躲入疏星寥落的空际。
夏天的山中之夜,阴郁、寒冷、怕人。
我们这几个被世界抛弃的山贼,到晚上的时候,趁着月色星光,就从远山那边的市集里,悄悄住进了桥头一座破败又荒凉的神祠,这个暂时的自由之家。
几个人静默地坐着,伸手取暖的阴影映在周遭,混着咸肉的香味和着松柴的芬芳。从没头的土地菩萨侧边传来小黑牛痛苦无力的呻吟声。夜白飞不由得一阵阵怜惜,一声声叫骂。魏老头子却淡然平静,他觉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吃这行饭不怕挨打就是本钱。鬼冬哥连连讨好应和,魏老头子便越发来了兴致,埋怨起小黑牛的笨拙来了。
我虽是没有就着火光看书了,但却仍旧把书拿在手里的。我不愿同老头引起争论,我不过是由于他们的逼迫,凑凑角色,并不打算加入他们,也许不多几天,我就要独自走我的。江风大了,江水也大了,像要扫荡这一切,像诅咒我们的存在似的。
黑夜里,小黑牛痛苦地呓语“我不干了”,魏老头子皱起眉头。看来,他又要做什么决定了。野老鸭望着汹涌的江水,喃喃道:“该不会出事吧!”
这时,神祠后面的小门开了,野猫子——一个油黑脸蛋的年轻姑娘,和着白色鲜明的玻璃灯光,连同笑声,挤进我们这暗淡的世界里来了。黑暗、沉闷和忧郁,因为她的到来,都悄悄地躲去。
野猫子一手抱着一块木头人儿,像个母亲般逗弄着,一边同众人顽皮打趣,一边在老头子——她的父亲面前任性地撒娇,木头人儿的真真假假,引得众人异常开心。
我不由得想起白天的事,我与野猫子扮夫妻,我们从集市商贩那弄到一匹上好的布,代价就是小黑牛被抓住,打了个半死。
中夜,纷乱的足声和嘈杂的低语,惊醒了我。我知道一定有什么瞒我的事在发生着了,就尖起耳朵凝神地听着。忽然听见夜白飞哀求的声音,在暗黑中颤抖地说着:“这太残酷了,太,太残酷了……可怜他是..”
尾声低小下去,听着的只是夜深打岸的江涛。接着老头子发出钢铁一样的高声,叱责着。
然后,角落里躺着的小黑牛,似乎被人抬了起来,一路带着痛苦的呻唤和着杂乱的足步,流向神祠之外。
夜,愈发阴森凄郁,我轻轻抬起头,从壁缝望去,一个人形似的东西被丢进江里。原先就是怒吼着的江涛,却并没有因此激起一点另外的声息,只是一霎时在落下处,跳起了丈多高亮晶晶的水珠,然而也就马上消灭了。
我明白了,小黑牛已经在这世界上凭借着一只残酷的巨手,完结了他的悲惨的命运了。
正像老头子说的“在这里,懦弱的人是不配活的”。但他往常那样老实而苦恼的农民样子,
却还遗留在我的心里,搅得我一时无法安睡。
回忆起小黑牛的往事,他在那个世界里躲开了张太爷的拳击,掉过身来在这个世界里,
却仍然又免不了江流的吞食。我不禁就由这想起,难道穷苦人的生活本身,便原是悲痛而
残酷的么?也许地球上还有另外的光明留给我们的吧?明天我终于要走了。
他们回来了。大家都是默无一语地悄然睡下,显见得这件事的结局是不得已的,谁也
不高兴做的。
次晨醒来,只剩下野猫子和我。她见我不时朝昨夜小黑牛睡的地方瞭望,便打探似的
说道:
“小黑牛昨夜可真叫得凶,大家都吵来睡不着。”
“一早就抬他去医伤去了!……他真是个该死的家伙,不是爸爸估着他,说着好话,他
还不去呢!”
她比着手势,很出色地形容着,好像真有那么一回事一样。
我冷冷地告诉她昨夜的事全部看见了,野猫子顿时就变了脸色,凶狠地说:“爸爸说得
好,懦弱的人,一辈子只有给人踏着过日子的,难道你也想学小黑牛?”说完,捡起地上的刀
随手很结实地一挥,刀身便没入树身三四寸,又毫不费力地拔了出来,看得我目瞪口呆。我到江边慢步,远处峰尖浸着粉红的朝阳。山半腰,抹着两条淡淡的白雾。崖头苍翠的树丛,如同洗后一样的鲜绿。峡里面,到处都是流溢着清新的晨光。
午后,从崖上转下来一小队人,是老头子的对头。“糟了!我们的对头呀!”野猫子恐
慌起来,我却故意喜欢地说道:
“那么,是我的救星了!”
野猫子恨恨地看了我一眼,把嘴唇紧紧地闭着,两只嘴角朝下一弯,傲然地说:
“我还怕么?我们原是作刀上过日子哪!迟早总有那么一天的。”
不过,最后我还是与她一起扮演了戏,真有点儿小夫妻的味道,哄得一队人过去了事。晚上,他们回来了,带着那么多的“财喜”,看情形,显然是完全胜利。但我却不能安睡
下去。
第二天醒来时,已快近午,只我一人独自留着。江涛显得单调些、寂寞些了。但看见躺在砖地上的灰堆,灰堆旁边的木人儿,与夹留在我书里的三块银元时,烟霭也似的遐思和怅惘,便在我岑寂的心上缕缕地升起来了。
(节选自艾芜《南行记》,有删改)
【注】《南行记》是艾芜根据自己南行经历创作的短篇小说集。1925年,21岁的艾芜从成都出发,徒步经过滇缅边境,历时6年到达上海。《山峡中》写于1933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眼中的夜阴郁、寒冷、怕人,江水凶恶、山风蛮野,这既是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卷入贼伙的心理折射。
B.“我”是个知识分子,善良、敏感又仗义。魏老头子等人对“我”隐瞒把小黑牛投江的事实,是为了保护“我”的良知。
C.小说围绕小黑牛的命运勾勒出一众性格各异的山贼形象,“我”厌弃他们的盗贼行为,但是又对他们隐约怀有同情。
D.小说取材于滇缅边境的底层社会现实,又通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写出了人性的复杂,批判了旧中国社会的黑暗无道。
7.下列对野猫子这个人物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她首次出场就给大家带来了欢声笑语,说明其性格中有天真可爱的一面。
B.她有机智勇敢的特点,因此,两次与“我”假扮夫妻一起行动,都很“成功”。
C.小黑牛被投江后,她在“我”面前的反应显示出凶狠果决的一面,令人惊惧。
D.她留给“我”的银元,以及“我”的遐思和怅惘,暗示两人早已有了一丝爱意。
8.小说以第一人称“我”展开叙事,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
9.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充满“乡野传奇色彩”,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光惶恐再拜,重辱示谕,益知不见弃外,收而教之,不胜感悚。夫议法度以授有司,此诚执政事也,然当举其大而略其细,存其善而革其弊,不当无大无小,尽变旧法以为新奇也。且人存则政举,介甫诚能择良有司而任之,弊法自去;苟有司非其人,虽日授以善法,终无益也。介甫所谓先王之政者,岂非泉府赊贷之事乎?窃观其意,似与今日散青苗钱之意异也;且先王之善政多矣,顾以此独为先务乎?至于辟邪说,难壬人,果能如是,乃国家生民之福也;但恐介甫之座,日相与变法而讲利者,邪说、壬人为不少矣。彼颂德赞功、希意迎合者,皆是也,介甫偶未之察耳。盖盘庚遇水灾而选都,臣民有从者,有违者,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而独行己志也。光岂劝介甫以不恤国事,而同俗自媚哉?盖谓天下异同之议,亦当少垂意采察而已。
(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材料二:
帝欲用安石,曾公亮力荐之。唐介言:“安石难大任。”帝问之,介曰:“安石好学而泥古,故议论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更变。”介退谓公亮曰:“安石果大用,天下必困扰,诸公当自知之。”帝问孙固,对曰:“安石文行甚高,处侍从献纳之职可矣,宰相自有度,安石狷狭少容。必求贤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其人也。”帝不以为然,竟以安石参知政事。谓之曰:“人皆不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知经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也。”帝曰:“卿所设施,以何为先?”安石对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帝深纳之。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相对应的字母。(3分)
盘庚不忍胁A以威刑B故勤劳C晓解D其卒也E皆化而从之F非谓废弃G天下人之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再,两次,与《鸿门宴》“再拜献大王足下”的“再”意思相同。
B.顾,难道,与《促织》“成顾蟋蟀笼虚”的“顾”意思不同。
C.之,助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何厌之有”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
D.以,把,与《六国论》“以有尺寸之地”中的“以”意义和用法均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司马光巧借先王之政中的赊贷之事,与王安石推行的青苗法作了对比,批评了后者新政的不妥之处。
B.司马光认可王安石“辟邪说,难壬人”这一说法,同时也担心王安石被阿谀奉承的奸佞小人蒙蔽。
C.司马光并未认同王安石不愿媚俗的见解,劝说王安石对于天下不同的意见,要适度地明察和采纳。
D.皇帝不认可孙固对王安石的看法,仍然让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后来采纳了王安石移俗立法的建议。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且人存则政挙,介甫诚能良有司而任之弊法自去(《与王介甫书》)(4分)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谏太宗十思疏》)(4分)
14.唐介、孙固均对重用王安石提出异议,请概括他们的理由。(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
咏白海棠①
曹雪芹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②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注】①《咏白海棠》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是贾探春发起的海棠诗会的作品,由贾探春、薛宝钗、贾宝玉和林黛玉完成四首作品,其中这首诗是薛宝钗所作。②大自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宝钗爱惜海棠的美丽姿容,于是在白天也关上了门,独自陶醉于侍养海棠的乐趣。
B.颔联描写了门前用胭脂洗过的石阶映着海棠的美丽身影,冰雪般的花色露着动人的花魂。
C.颈联上句,赞美白海棠颜色清雅,淡极更艳;下句运用反问,对多愁略带一丝否定意味。
D.尾联强调白海棠愿以清洁之身回报“白帝”,它默然而立,日日如此,迎来了又一个黄昏。
16.脂砚斋有评:“宝钗诗全是自写身份。”请任选三联,结合诗句简析薛宝钗形象。(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课堂上,历史老师引用《阿房宫赋》中“ , ”两句话,感叹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不会吸取教训。
(2)《六国论》中“ , ”两句讽刺了六国拿土地来送人就像丢弃小草一样。
(3)有人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登岳阳楼》中“ , ”就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4)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 ”和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 ”,均运用了比喻手法,表现水面的清澈明净。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真是好看啊,这春山。无论叶之绿还是花之娇,一切颜色都是最初的颜色,纯净至极。连翘和迎春都开黄花, A ,一个艳丽,一个沉着。玉兰也分了红玉兰和白玉兰两种,白玉兰更多一些。和所有的名胜一样,山上香火也很鼎盛。即便是这样的天气,上山的人也很多,且多为祈福而来。只是如今的祈福方式也在与时俱进。树枝上,栏杆上,到处都是祈福牌子。初春的树摇曳着清新的嫩绿,密密匝匝的红牌子随风而舞,如心意在荡漾。有的宏大,如“祝世界和平”。①有的具体,如“发大财”“考研成功”“早日上岸”。看着看着,我总忍不住要猜想一下祈福者都是些什么人。“希望自己能早日到适合的平台发光发热,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想来 B 。“祝女儿最迟年底和某某某定终身”,这口气想来该是位母亲吧。
漫步到“十里画屏”,在云雾中,导游小哥很尽职地讲着。②讲春天云海浩荡云遮千里,讲染尽万峰的枫林秋色,讲阳光、雪色和大殿顶上的金色在寒冬雪霁后交相辉映,讲盛夏夜晚在山顶看星星。小哥指着茫茫的远处,如数家珍地报着景点的名字:巨龙巡山,观音赏曲,妙步莲花……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19.请调整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语序,使逻辑合理,句式协调,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20.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春的树摇曳着清新的嫩绿”巧妙运用借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树叶的姿态和颜色。B.“密密匝匝”这个叠词极富表现力,写红牌子数量之多,表明前来祈福的人也很多。
C.“随风而舞”运用拟人,写出了红牌子风中的摇曳貌,也写出了其所寓之“福”的美好。D.“如心意在荡漾”运用比喻,既写出红牌子随风而动的形态,也照应下文祈福人的心愿。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句号一般用于句尾表示较长的停顿,但在网络语言中却经常连续使用,成了省略号的变式,起因可能是中文状态下输入省略号不方便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句号在网络语言中的用法,不仅有新增的,还有减少的。比如,在网络聊天中,句号就很少用到。③观察聊天记录,可以发现,网民们在打完一句话后,在句尾往往会添加一个表情符号,或者不加标点就直接发送,很少有人用句号。如果用了,反而让人觉得生硬,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书面语中很多句子连续接排,因此句号是不可或缺的。④否则读者就不知道句子与句子之间如何隔断。但在网络聊天中则很少使用句号——我们往往是写完一句就发送一句,各句之间已经被屏幕隔断了,不需要句号来隔断;如果加上句号,会让人觉得你的话已经说完了,要就此结束聊天一样;另外,网聊的应用情景是轻松活泼的,反复使用句号也过于正式,会让人觉得你是在用书面语进行一本正经的交流,影响轻松随意的氛围。
21.依据文段的表达重点,概括第三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准确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22.两则材料中序号标出的四个句号,使用毫无争议的一项是(3分)
A.① B.② C.③ D.④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本试卷文言文阅读中,司马光建议王安石应采察“天下异同之议”,即明察和吸取不同的意见;而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则表示要效仿古人“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即不会因有不同意见而改变自己认定的方向。
相比之下,你更欣赏或赞同谁的态度?请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立场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C(3分。“更多地”错,无中生有)
2.D(3分。“不失为翻译文化负载词的通用原则”错,材料二把这种方法是放在个别情况下谈的,属于必要原则,不是通用原则)
3.A(3分。B项,D项,证明的是文化负载词的存在,更符合材料一观点;C项,与文本无关;
A项,其翻译建议,符合材料二提到的相关原则)
4.①“孝”是汉语的文化负载词,而在外语中,语意上大都存在相对空缺。
②可翻译成“子女对父母近乎虔诚的爱”;并备注它含有对父母体谅、尊重甚至服从等意味,是儒家文化中的核心道德观念之一。
(4分。理解2分,主要是结合材料一判断其文化负载词的空缺性质;翻译建议1分,备注或说明1分,要点依据材料二设置。第②条中,翻译和备注各自的要点不应重复,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5.①先通过说明介绍了文化负载词的产生、定义和分类,帮助读者了解相关概念。
②再通过议论,提出了文化负载词翻译的任务和意义。
③说明为最后的议论作出了必要铺垫,相互结合实现了行文目的。
(6分。分析“说明的对象和目的”,2分;分析“议论的内容或目的”,2分;分析“说明和议论的关系及其目的”,2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B(3分。“是为了保护‘我’的良知”错,他们作为山贼没这个觉悟)
7.D(3分。“暗示两人早已有了一丝爱意”错,野猫子人性复杂,“留银元”说明她人性未完全泯灭,对“我”还有善良的一面;“遐思和怅惘”暗示我对他们沦为盗贼的同情和失望)
8.①因取材于个人的南行经历,这样写更方便抒发个人对社会的感受。
②作为有限视角使得读者如临其境,有代入感,也更易激起读者兴趣。
③让故事情节读起来更加真实可信,让环境和人物描写都更加真切。
④作为全文线索,以“我”的视角串联起故事情节,使叙事更自然。
(4分。答出一条得2分,答出两条给4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即可给分)
9.①描写的滇地自然景观雄浑、奇崛、苍莽,乡野气息浓郁,传奇色彩浓厚。
②揭露了不为人所熟悉的边陲底层社会的残酷,充满了野性与传奇色彩。
③小说人物多为旧中国边陲无奈的底层民众,人性与野性交织,充满传奇色彩。
④小说情节取材于作者经历又经过了艺术加工,充满传奇、神秘的气息。
(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6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即可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个小题,20分)
10.B、D、F(3分。原文为“盘庚不忍胁以威刑,故勤劳晓解,其卒也皆化而从之,非谓废弃天下人之言”)
11.C(3分。第一个“之”是“代词”;第二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属于助词。两者意义和用法均不同)
12.C(“未认同王安石不愿媚俗的见解”说法不对,原文也表达了认同)
13.(1)况且只要贤才在位政事就能推行,您如果能选择优秀官吏并委以重任,弊端自然就能革除。(4分。“举”“诚”“去”各1分,整体句意1分)
(2)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查百姓,用威严和愤怒震慑百姓,最终也只是让百姓苟且免于刑罚却不会感怀仁德。(4分。“董”“振”“苟”各1分,整体句意1分)
14.(1)唐介:①王安石做事不切实际,思想古板迂腐;
②受重用必会变法,让天下陷入困扰。
(2)孙固:王安石心胸狭隘,无容人之量。
(3分。答出一条得1分,答出三条得3分。具体表述可不拘泥于答案,意思对即可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我惶恐向您拜两次,再次有劳您给我回信,愈发感觉您没有舍弃我,能接纳并给予教诲,不胜感激之至。制定法令并交给执行部门去施行,这当然是您权限范围的事。但是应当抓大放小,保留好的,去除不好的,不应不分巨细,将所有旧的法令全部改变来图新奇。况且只要贤才在位政事就能推行,您如果能选择优秀官吏并委以重任,弊端自然就能革除;如果有关部门的人不是合适的人选,即使每天给予他们好的法度,最终也毫无益处。您所说的先王政事,难道不是指泉府赊贷的事情吗?我私下观察您的意图,似乎与今天发放青苗钱的意义不同。况且先王的善政有很多,难道只把这一件事作为首要任务吗?至于排斥邪说,驳斥奸佞小人,如果您真的能这样做,那就是国家和百姓的福气了。但恐怕在您的身边,每天与您讨论变法图利的人中,邪说和奸佞小人并不少。那些颂扬功德、迎合您意图的人,都是这样的人,只是您暂时还没有察觉罢了。盘庚遇到水灾而决定迁都,他的臣民有跟随的,也有违抗的。盘庚不忍心用威刑强迫他们,所以苦口婆心地劝解他们,最终他们都被感化并跟随了他。这并不是说盘庚废弃了天下人的意见而只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我难道是在劝您不顾国家大事,而一味地迎合世俗以取媚吗?我只是说,对于天下各种不同的意见,您也应当稍微留意采纳和考察罢了。
二:
皇帝想要任用王安石,曾公亮极力推荐他。唐介说:“王安石难以承担重任。”皇帝询问原因,唐介说:“王安石好学但思想古板,所以他的议论往往迂腐不切实际。如果让他执政,一定会多有变革。”唐介退下后对曾公亮说:“王安石如果真的被重用,天下必定会受到困扰,诸位王公大臣应当都自知这一点。”皇帝又问孙固,孙固回答说:“王安石的文采和品行都很高,担任皇帝侍从或献纳建议之类的职务是可以的,但宰相自当有气度,王安石心情偏激,心胸狭隘,难以容人。如果一定要寻找贤能的宰相,吕公著、司马光、韩维是合适的人选。”皇帝却不认为这样,最终还是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皇帝对王安石说:“别人都不了解你,以为你只懂得经学,不懂得处理世事。”王安石回答说:“经学正是用来处理世事的。”皇帝问:“你施政的话,会把什么放在首位?”王安石回答说:“改变风俗,制定法度,正是现在最迫切需要的。”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二)古代诗词阅读(本题共2个小题,9分)
15.B(3分。颔联上句意为“刚浇上水的白海棠,像洗去胭脂的美女,在秋阶上映出了倩影”;“露砌”既然与“秋阶”对偶,就应是名词,不应理解为“露着”)
16.①矜持自重,端方传统。首联既是写珍惜海棠,也是写珍重自我。
②性情高洁,不染流俗。颔联中海棠洗去铅华,洁如冰雪,都是宝钗性情写照。
③气质雅淡,性格乐观。颈联通过写海棠颜色素淡来写自己雅淡高贵;通过讥讽哀愁,反衬自己性格乐观。
④自信稳重,亭亭玉立。尾联“不语”可见宝钗稳重,“凭清洁”更见她自誉自信。
(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形象的要点不必拘泥于参考答案,合理即可赋分。但答“多愁善感”不给分)
(三)名言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4)千里澄江似练 玉鉴琼田三万顷
(8分。写对一句给1分,写对8句给8分。如有错字、别字、添字、漏字,该句均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18.A.二者却有分别 B.这位刚刚走出校门
(4分,每句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9.讲盛夏夜晚在山顶看星星,讲枫林秋色染尽万峰,讲寒冬雪霁后阳光、雪色和大殿顶上的金色交相辉映。
(3分。改对一句1分;如果前后句语序混乱或有病句扣1分。在基本句式一致的前提下,个别地方措辞允许有变化)
20.A(3分。“借喻”错,“嫩绿”是“借代”;其姿态也不是“借代”写出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
21.由于各句之间已被屏幕隔断,用了容易让人误以为聊天要结束,也显得过于正式影响轻松的氛围,所以网聊很少使用句号。
(5分。三个原因一个1分;包含因果关系,1分;表达通顺流畅,1分)
22.C(3分。C项,该句由“比如”引领,到此处举例之意已经结束;A项,①处用句号未尝不可,但最好用分号;B项,②处最好用冒号,也可以用逗号;D项,④处,“否则”句与前文逻辑关联紧密,最好用逗号)
四、写作(60分)
23.参考2024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0页。
山东省临沂市五区县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五区县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