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期中模拟拉练卷(三)-【课后追踪】最新高一地理上册同步课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期中模拟拉练卷(三)-【课后追踪】最新高一地理上册同步课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
    • 解析
      期中模拟拉练卷(三)-【课后追踪】最新高一地理上册同步课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
    期中模拟拉练卷(三)-【课后追踪】最新高一地理上册同步课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第1页
    期中模拟拉练卷(三)-【课后追踪】最新高一地理上册同步课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第2页
    期中模拟拉练卷(三)-【课后追踪】最新高一地理上册同步课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第3页
    期中模拟拉练卷(三)-【课后追踪】最新高一地理上册同步课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第1页
    期中模拟拉练卷(三)-【课后追踪】最新高一地理上册同步课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第2页
    期中模拟拉练卷(三)-【课后追踪】最新高一地理上册同步课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中模拟拉练卷(三)-【课后追踪】最新高一地理上册同步课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期中模拟拉练卷(三)-【课后追踪】最新高一地理上册同步课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文件包含期中模拟拉练卷三-课后追踪最新高一地理上册同步课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期中模拟拉练卷三-课后追踪最新高一地理上册同步课后练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注重基础知识的阐述。高中地理学科主要以介绍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和地理理论等理性知识为主,这种教学方式符合高中学生认识规律和知识水平、智力发展的特点。
    3、与我国的经济建设相结合。高中地理课的主要作用是进行地理教育,阐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养,并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建设中。
    4、注重思维训练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中地理学科通过培养学生观察、实习、调查、评价环境、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地理问题的技能和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可能性。
    期中模拟拉练三
    一、单选题
    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逐步改善并恢复城市的自然生态平衡。下图是海绵城市建成区水转化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海绵城市对城市局地水循环影响最直接、最显著的环节是( )
    A.降水B.水汽输送C.蒸发D.径流输送
    2.海绵城市的建设,城市水转化过程中受抑制的环节是( )
    A.产流B.地表入渗C.排水D.蒸发蒸腾
    【答案】1.D 2.A
    【解析】1.海绵城市建设不影响降水、水汽输送环节,AB错误;海绵城市建设会使蒸发蒸腾作用增强,但不是最直接的,C错误;建造海绵城市显著改变了城市地面状况,影响最直接、最显著的是地表径流,即径流输送,D正确。故选D。
    2.“海绵城市”的建设对城市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是增加地面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因此,城市水转化过程中受抑制的环节是地表径流,即产流,A正确;地表入渗增加,B错误;“海绵城市”的建设中排水设施的建设会增多,排水更通畅,C错误;海绵城市建设会使蒸发蒸腾作用增强,D错误。故选A。
    2022年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七),天气晴朗,家住青岛的小明提前查询当日潮汐曲线(下图)并参加了赶海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小明参加赶海活动的时间段可能是( )
    A.0:00~2:00B.4:00~6:00C.10:00~12:00D.17:00~19:00
    4.小明参加赶海活动的当天( )
    A.日、地、月处在同一直线上B.海面潮汐涨落幅度较大
    C.夜晚可见月亮亮面朝向东方D.上半夜可以观察到月亮
    【答案】3.C 4.D
    【解析】3.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赶海必须要在大潮退下之后,贝壳等会随着潮退裸露在沙滩上,最适合赶海,最好是在白天,图中显示0:00-2:00和4:00-6:00,潮汐高度逐渐增加,危险系数增加,不适合,故AB错误;10:00-12:00时间内,大潮正处于最后的退潮时间段,最适合赶海,故C正确;17:00-19:00潮高逐渐升至最高,然后再下落,处于最危险时间段,故D错误。答案选择C。
    4.阅读图文材料可知,时间为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七),而日地月要在同一直线上,时间一般为初一或者十五,故A错误;一般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以后两三天内,各要发生一次潮差最大的大潮,那时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涨幅也最大,故B错误;此时为上弦月时间,月亮出现在上半夜,在偏西方向,月面朝西,要在上半夜才能看到月亮,故C错误,D正确。答案选择D。
    咸水灌溉是依据咸水结冰融化过程中咸淡水分离和咸水融点低的原理对土壤盐分进行淋洗的过程(如下图所示)。秋末气温低于0℃时,农田引入咸水结冰,咸淡水分离;春末气温高于0℃时,①②③层依次融化,盐分下渗,达到洗盐灌溉的目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推测该技术最适宜大面积推广的地区是( )
    A.吉林B.天津C.山西D.甘肃
    6.该灌溉技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是( )
    A.区域气候趋于湿润B.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C.缓解淡水资源短缺D.解决土地盐碱化问题
    【答案】5.B 6.C
    【解析】5.咸水灌溉是在盐碱化程度高、淡水资源紧张的区域,利用咸水(即海水)结冰时咸淡分离、融化时咸水冰先融化的原理的一种灌溉方式。天津黄淮海平原是盐碱化严重区之一,面积大且靠近渤海,是最适宜大面积推广咸水灌溉的地区,故选B。吉林、山西、甘肃较海洋远,不适宜采取该技术,A、C、D错误。
    6.灌溉对气候的影响很小,不会使区域气候变湿润,A错误;灌溉只会增加土壤水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并不大,B错误;咸水灌溉是一种无奈之举,因淡水资源紧张无法引淡水洗盐。因此引咸水可以提高土壤湿度,减少淡水灌溉,缓解淡水资源短缺,C正确;咸水灌溉短期内能够缓解表层土壤的盐碱化程度,但从长远来看,该地土壤的盐分是增加的,无法根本性解决土地的盐碱化问题,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C,A、B、D错误。
    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由于倒春寒影响,某年初浙南某地茶园遭受重创。结合“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地受倒春寒影响的时间是图中的( )
    A.①时段B.②时段C.③时段D.④时段
    8.为保护茶园在春季免受冻害威胁,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滴灌、施肥②加强茶园的通风条件③熏烟、增大湿度④塑料薄膜覆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7.C 8.D
    【解析】7.根据材料可知,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ABD错误;据图可知③时段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故C项正确。故选C。
    8.施肥可以增加产量,滴灌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但不能保温;改善茶园的通风条件会加大冻害的威胁;熏烟可以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强大气的逆辐射,晚间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塑料薄膜覆盖可以减少地面辐射,起到保温作用。①②错误,③④正确。故选C项。
    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道落差近900米。冬季,小海坨山半山腰常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如下左图),且停留时间较长,对滑雪赛事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半山腰云形成的主要原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半山腰云形成可以减弱大气受热过程的( )
    ①太阳辐射②大气反射③地面辐射④大气逆辐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半山腰云形成时,该山谷地区为( )
    A.白天,山风B.夜晚,山风C.白天,谷风D.夜晚,谷风
    【答案】9.A 10.C
    【解析】9.半山腰云的形成,增加了大气中水汽含量,可以削弱太阳辐射,增强大气反射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减弱,①③正确,②错误;云层厚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选A。
    10.根据材料可知,“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半山腰云形成的主要原因”,半山腰云形成时谷底气流爬坡上升,应为谷风,结合山谷风形成原理,该山谷地区为白天谷风,C选项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C。
    下图为“某地区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量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产生图示降水日变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形B.太阳辐射C.风向D.坡向
    12.与河谷盆地相比,山顶白天多雨主要是因为( )
    A.气温低B.气压低C.山风D.谷风
    【答案】11.A 12.D
    【解析】11.从图中可以看到,地形的不同位置热力性质不同,导致其在昼夜运动的方向不同,是造成降水差异的根本原因,A正确。太阳辐射、风向与坡向并非图示降水日变化差异的根本原因,BCD错误。故选A。
    12.相对于山谷,白天山顶升温快,气压低,风从山谷吹向山顶,即谷风,导致山顶降水多,D正确,AC错误;气压低并不一定形成降水,B错误。故选D。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完成月球采样任务,在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下图为嫦娥五号部分返回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下列关于嫦娥五号返回路线中经过的大气层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点气温低于②点B.②点位于平流层C.③点空气密度最大D.④点水汽最丰富
    14.嫦娥五号返回路线中( )
    A.①到②点,大气多呈电离状态B.②点大气主要成分为臭氧
    C.②到③点,大气密度逐渐增大D.④点以后即进入了对流层
    【答案】13.A 14.A
    【解析】13.平流层层顶约位于55km左右的高空,高层大气在55km-85km之间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②点60km处比①100km处气温更高,A正确;②点位于高层大气,B错误。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大气密度越小,③海拔最高,空气密度最小,C错误。④点位于高层大气,水汽不是最丰富,D错误。故选A。
    14.高层大气受宇宙射线影响大,大气多呈电离状态,图中四点都处于高层大气范围内,A正确;臭氧层的高度范围大致在33km左右,B错误;高层大气层中大气密度小,海拔越高,大气密度越小,C错误;对流层高度上限一般为9-12km,④点以后还是在高层大气,D错误;故选A。
    【点睛】大气的垂直分层结构有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逸散层。对流层它的下界是地面,上界因纬度和季节而不同。据观测,在低纬度地区其上界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公里;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公里。夏季的对流层厚度大于冬季。在对流层的顶部,直到高于海平面17~55公里的这一层,气流运动相当平衡,而且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称为平流层。中间层、热层、逸散层统称为高层大气,暖层从80~500公里的高空,称为暖(热)层,又叫电离层。
    年日照时数是指在一年时间内太阳实际照射时数的总和,以小时为单位。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图示区域甲、乙、丙、丁四地年日照时数的大小关系是( )
    A.甲>乙>丙>丁B.丁>甲>丙>乙
    C.甲>丙>乙>丁D.丁>乙>丙>甲
    16.影响甲、乙两地太阳实际照射时数的主要因素是( )
    A.天气B.土壤C.植被D.地形
    17.甲地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光伏电站,推测其发展的限制条件是( )
    A.昼夜温差小B.山地环绕C.海拔较高D.深居内陆
    【答案】15.C 16.A 17.D
    【解析】15.据图分析可知,甲地日照时数为3600〜3800小时,乙地日照时数为2400〜2600小时,丙地日照时数为3400〜3600小时,丁地日照时数为2200〜2400小时,故图示区域甲,乙、丙、丁四地年日照时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丙>乙>丁,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6.据图分析可知,甲地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海拔较高,空气稀薄,降水量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乙地位于祁连山脉东南段,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数较短,故影响甲、乙两地太阳实际照射时数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天气),A正确;土壤和植被不影响实际日照时数,BC错误;地形(类型、坡向)会影响太阳实际照射时数,但该地主要因素是地理位置导致气候差异,D错误。故选A。
    17.据图分析可知,甲地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海拔较高,空气稀薄,降水量少,晴天多,日照时数长,适宜建设大型光伏电站,但此地深居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地广人稀,当地光伏电消费量少,且离光伏发电主要消费市场远,故甲地建设大型光伏电站的限制条件是深居内陆,D正确,排除ABC。故选D。
    日照时数倾向率反映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下图示意1976-2018年中国某地区各月日照时数(h)及日照时数倾向率(h/10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1976-2018年,该地区日照时数倾向率的变化( )
    A.总体波动上升B.春季小于夏季C.1-3月份增速最快D.季节差异不明显
    19.与7月份相比,该地5月份日照时数更长主要原因是( )
    A.太阳高度角大B.白昼时间长C.阴雨天气较少D.空气湿度大
    【答案】18.C 19.C
    【解析】18.由图可知,从1月份到12月份,日照时数倾向率波动较大,但没有总体上波动上升趋势,A错误。春季的3月份日照时数倾向率最高,为1h/10年,5月份最低,约为-6h/10年,变化由幅度约为7h/10年;夏季6月份日照时数倾向率最低,约为-10h/10年,8月份最高,构为-4h/10年,变化幅度约为6h/10年,故日照时数倾向率的变化春季大于夏季,B错误。1月份日照时数倾向率为-10,3月份为1,则1-3月份日照时数倾向率上升了11,与其它时段相比,1-3月日照时数倾向率增速最快,C正确。读图可知,不同季节日照时数倾向率的变化差异比较明显,D错误。故选C。
    19.材料信息表明,该地位于我国,地处北半球,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5月的平均昼长和平均正午太阳高度均小于7月,故5月份太阳高度角较小,白昼时间短,A、B错误。若5月份空气湿度大则阻挡了太阳辐射,导致5月份日照时数更短,与题意不符,D错误。与7月相比,5月的阴雨天气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则较长,C正确。故选C。
    二、综合题
    2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面积为2.57万km²,人口约有527万。岛上东北部的埃特纳火山是欧洲最高活火山,2007年以来已喷发20余次。岛上发展林业的自然条件较好,但时常受森林火灾的困扰。下图为西西里岛地形图。
    (1)述该岛屿的地形特征。
    (2)从大气受热过程分析火山灰导致周边地区昼夜温差减小的原因。
    (3)西西里岛时常受森林火灾困扰,试对此作出解释。
    【答案】(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丘陵分布在岛屿中(北)部,沿海有狭窄平原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或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起伏较大;多火山地貌。
    (2)大气中火山灰削弱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白天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保温作用强,夜晚气温较高。
    (3)地处板块交界地带,火山活动频繁,引发森林大火;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空气干燥,地物干燥易燃;地狭人稠,常有人为火灾。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大气的受热过程,自然灾害的发生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1)根据图例可知,西西里岛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和北部地区地势较高,山地丘陵分布在岛屿中北部;沿海地区海拔较低,有狭窄平原分布;所以地势特点是北高南低(或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地势起伏较大;该地位于地壳交界处,多火山活动,多火山地貌。
    (2)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在大气上空弥漫,导致杂质多,大气中火山灰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白天气温较低;夜晚火山灰吸收地面辐射,将热量保存在大气中,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保温作用强,夜晚气温较高,所以昼夜温差小。
    (3)据所学知识可知,西西里岛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地处板块消亡边界,火山活动频发,易引发森林大火;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夏季炎热干燥,地物易燃,容易引发森林火灾;除此之外,该岛地狭人稠,人口密度较大,常有人为火灾的发生,所以西西里岛时常受森林火灾困扰。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印度大部分油气资源埋藏于海盆,电能主要以煤电为主,是世界上油气资源进口大国。目前全球控制污染最严重的二十座城市中,印度有十三个.巴德拉太阳能电站于2020年3月完全投入运营,但在使用中频繁遭遇沙尘暴的影响。下图示意印度巴德拉太阳能电站地理位置及印度部分区域油气资源分布。
    (1)分析印度大力发展太阳能发电的必要性。
    (2)简述巴德拉太阳能电站选址的优势条件。
    (3)说明沙尘暴对太阳能发电的不利影响,并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1)①石油、天然气开采难度大;②对进口能源的依赖高;③大力发展煤电导致环境污染严重;④太阳能为清洁能源,可改善环境质量;⑤人口众多,对能源需求量大,供需矛盾突出。
    (2)①沙漠无人区,地租便宜;②气候干旱,晴朗天气多,太阳能资源丰富;③人类活动影响小;④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⑤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小,发电量稳定。
    (3)影响:沙子覆盖太阳能板,导致发电效率降低;大风沙尘暴易毁坏设备,缩短设备寿命。
    措施:①定期进行人工清理;②在太阳能板上安装智能清理的设备;③沙尘暴后及时进行设备检查。
    【分析】该题以印度太阳能发电等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了3个小题,涉及了太阳能发达的必要性,太阳能发电站的区位条件和自然灾害对太阳能发电的不利影响和解决措施等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1)根据材料可知,印度大部分油气资源埋藏于海盆,因此印度油气资源开发条件较差,开发难度大,因此大量能源需要进口,进行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可以减轻能源的对外依赖性;印度电能主要以煤电为主,煤炭发电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太阳能资源属于清洁可再生资源,对环境影响小;且印度人口庞大,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2)由图可知,印度巴德拉太阳能电站位于印度的西北部,气候干旱,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所处地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且变化较小,太阳能资源供应充足且稳定;当地以沙漠为主,土地资源丰富且人类活动影响小。
    (3)不利影响:沙尘暴的大量沙子会覆盖太阳能板,降低太阳能的发电效率,同时沙子容易渗入设备中,造成设备损坏,使发电设备的使用寿命缩短。解决措施:解决沙尘暴对太阳能发电的不利影响主要从如何控制沙子来源,因此可以组织专人管理,定期清理太阳能板上的沙子,或者安装清理沙子的设备,此外在沙尘暴发生后及时进行检查等。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在炎炎夏日,穿堂风无异于降温避暑的“空调系统”。下图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和景观图。
    (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穿堂风的形成原因。
    (2)在下图中补充完整夜晚时山林与石质地面之间的气流运动方向。
    (3)与阴天相比,说出晴天穿堂风风力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答案】(1)白天在太阳辐射作用下,房前石质地面升温快,屋后山林的气温升温慢,近地面屋后山林气压高于房前石质路面气压,形成从屋后吹向房前的穿堂风。
    (2)
    (3)与阴天相比,睛天白天太阳辐射强,石质地面升温快;晚上大气逆辐射作用弱,石质地面降温快;增大了屋前屋后的温差,使得屋前屋后的热力环流增强,穿堂风风力大。
    【分析】本题以“穿堂风”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与应用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白天石质地面比有植被地区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区,后山林的气温升温慢,形成高压区,近地面屋后山林气压高于房前石质路面气压,风从有植被的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形成穿堂风。
    (2)夜晚石质地面降温快,温度低,气流下沉;山林降温慢,气温高,气流上升,水平方向上近地面气流从石质地面流向山林,高空由山林上空流向石质地面上空。形成顺时针环流。
    (3)与阴天相比,睛天白天太阳辐射强,晴天屋前石质地面增温更快,气温更高,晚上大气逆辐射作用弱,石质地面降温快,和屋后山林的温差更大,增大了屋前屋后的温差,使得屋前屋后的热力环流增强,气压梯度力也更大,穿堂风风力大。故晴天穿堂风风力更大。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班公湖(如下图)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日土县城西北约12千米处,海拔4242米,呈东西走向,藏语意为“长脖子天鹅”。全湖面积为604平方千米,其中中国境内为413平方千米,约占68.5%;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为191平方千米,约占31.5%。班公湖是高原内陆湖,东西长约150千米,南北平均宽约4千米,最窄处仅5米,狭长的湖体造就了独特的湖水半咸半淡效果。
    (1)说明班公湖地区的气候特征。
    (2)简述班公湖盐度分布特点,分析其成因。
    (3)推测班公湖盐度最高的季节及理由。
    【答案】(1)该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高大的山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使其气候干旱;当地海拔高,气候高寒干燥,日温差大。
    (2)特点:东部淡西部咸。成因:湖泊属于内陆湖,东部有河流注入,稀释了湖水盐度,盐度低;湖泊东西方向狭长,中间水域狭窄,不利于东西部湖水交换。
    (3)季节:冬季。理由:冬季气温低,高山冰川融水补给量少甚至没有;河流与湖泊进入结冰期,盐分积累,盐度高。
    【分析】(1)材料可知,班公湖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上,海拔高,山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降水少,气候干旱,海拔高,气温低,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小,昼夜温差大。
    (2)据材料可知,班公湖属于内陆湖,据图可知东部有河流注入,对湖水有稀释作用,盐度低;湖泊东西方向狭长,中间水域狭窄,水流动性差,不利于东西部湖水交换,所以东部淡西部咸。
    (3)青藏高原区冬季气温低,高山冰川融水补给量少甚至没有,冬季平均气温在摄氏0度以下,河流与湖泊都结冰,盐分积累多,盐度高,所以相比其它季节,冬季盐度是最高的。

    相关试卷

    人教版 (2019)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三节 防灾减灾精品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三节 防灾减灾精品巩固练习,文件包含第16练防灾减灾原卷版docx、第16练防灾减灾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气象灾害优秀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气象灾害优秀课后测评,文件包含第14练气象灾害原卷版docx、第14练气象灾害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优秀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优秀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第12练土壤原卷版docx、第12练土壤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