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沪科版(2024)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知识点复习提纲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2024)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知识点复习提纲,共21页。
沪科版(2024)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知识点复习提纲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实验探究: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设计】如图,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不同的物休,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速度减小得越___。【推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_____。(科学推理法)【注意事项】①三个小车需要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原因是保证小车___________。这___(填是或否)利用了控制变量法。②伽利略斜面实验和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都运用______方法。例题:在中国空间站的“天宫课堂”上,航天员王亚平和叶光富做了太空抛物实验,冰墩墩被王亚平轻轻一推,便几乎沿直线勾速飘向叶光富,下列哪一定律能解释此运动现象( )A. 光的反射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 C欧姆定律 D.焦耳定律二、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2)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__惯性越__。 只能说具有惯性。“在惯性作用下”或“收到惯性”、“克服惯性”等说法是错误的。利用惯性的实例: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惯性的实例:小型客车前排乘客系安全带、车辆行驶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汽车限速、汽车禁止超载。解释惯性现象解答题:(如汽车刹车)确认研究对象(A物体)原来处于什么状态;(车和人一起在向前运动)其中的哪个物体(B物体)受何种力,运动状态发生何种改变;(车刹车停了下来)研究对象(A物体)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人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发生了何种现象(或造成了何种结果);(使得人向前倾倒)例题:1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防止高速行驶的汽车在___(选填“刹车”或“启动”)时,乘车者由于____而撞伤。2.2022年3月5日,中国成功发射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将六颗银河航天02批卫星和一颗商业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实现一箭七星。小明观看火箭发射的电视直播,看到箭体上的助推器在燃料耗尽时与箭体分离,之后又上升一段距离才下坠而远离箭体,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助推器上升一段距离后才下坠”的原因。二、力的合成:1、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2、方向不相同时,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与大的力的方向相同。例题:竖直向上抛出一个重 10 N的石头,石头又回到原处,设石头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所受的阻力都是 __ N,则石头在上升过程中的合力为 __ N。 三、二力平衡1、物体在受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___或______状态称二力平衡。3、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八字概括“同物、等大、反向、共线”。4、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设计】在一个光滑的桌面上放一辆小车,小车两端分别用细线拴住,通过定滑轮与等质量的砝码连接,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把小车转一个角度,过一会儿,松开手,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注意事项】实验将小车换成木块为了排除摩擦带来的影响。实验将小车换成卡片为了排除重力带来的影响②定滑轮的作用:_____。5、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6、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7、判断二力是不是平衡力的两种方法:(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若二力满足“同物、等大、反向、共线”的条件,就是一对平衡力。例题:小明去公园遛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此时,若不计绳子重力,以下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小明拉绳子的力与狗拉绳子的力 B.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狗的支持力C.绳子对狗的拉力与地面对狗的阻力 D.绳子对狗的拉力与狗对绳子的拉力(2)根据二力平衡的定义:若物体在二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是一对平衡力。8、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推断物体的运动状态:(1)如果物体在不受任何力或者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如果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时,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如做变速运动、曲线运动等。9、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推断物体的受力情况:(与上面的判断思维过程正好相反)(1)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则物体不受任何力或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2)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则物体一定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如在光滑的水平面只受到一个力,将做加速运动)例题:1.水平面上一个人用 50N的水平力推车匀速前行,此时车受到的摩擦力为___N,前方突然有一小孩窜出,为避免撞到小孩,她连忙用 100 N的水平力向后拉车,在车减速过程中,车受到的合力为___N2.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静止时,一定不受力的作用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三、滑动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摩擦力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____的方向相反。4、产生的条件:第一:两物体相互接触。第二:两物体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第三: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第四:两物体间接触面粗糙。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___(大或小)。6、测量滑动摩擦力:测量原理:___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结论:由甲乙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甲丙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6、应用: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减小摩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受力分析:明确受力物体根据一重二弹三摩擦进行分析受力情况(弹力包括拉力、推力、支撑力、压力和弹力)根据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例题1. 请画出图中由于惯性冲上粗糙斜面的物体受力的示意图。2.如图所示在平直路面上向有行驶的小车中,有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车厢石壁,另一端连接至小车底板的木块上,弹簧此时处于原长状态并保持水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B,若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C.若木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则小车一定在做减速运动D.若弹簧未发生形变,则小车一定在做匀速运动第九章 压强1、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注意: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F=G(2)方向:压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1)如上图,甲、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___________方法。3、压强:(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2)公式:______________ 单位: 推导公式:F=________, S=____________一个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我们一般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用压强的定义式求)。4.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或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例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等就是利用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或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例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带、书包带较宽等就是利用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5.增加减小压强简答题:(1)由P=F/S得,改变XXX,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加受力面积,从而减下压强。(2)由P=F/S得,改变XXX,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从而减小压强例题:1. 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质量为 70 kg 的科考队员在附近遥控机器人。若机器人质量为 500 kg,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0cm?,若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压强为4.2x104 Pa,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机器人的重力为 4900 N B.增大四条履带围成的面积,可以增加机器人的稳度C.该机器人能顺利通过该冰面D.若科考队员双脚跟冰面的接触面积为 300 cm2他能在冰面上安全行走2.国家速滑馆内一场速滑赛结束,运动员穿戴的冰刀鞋使赛道冰面产生了凹凸不平的划痕,如图所示为迎接下一场比赛,工作人员通过浇水并喷洒干冰对冰面破损处进行修复。为什么锋利的冰刀会对冰面产生划痕?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2、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实验探究:(1实验之前U型管两侧液面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压强计不漏气。(2如上图甲和乙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丙、丁三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丁和戊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pgh仅适用于液体。该公式的物体意义是: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若置于桌面上的均匀材料组成的直柱形固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注意: ρ为组成直柱体材料的密度,而不是液体的密度;h为直柱体的高)2.容器底所受压力、压强及对支持面夜里、压强的比较例题:如图重为2N的薄壁水杯静置在水平桌面上,杯内盛有深度为5cm重为3N的水,水杯底面积为 50cm2。则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___N,杯子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Pa,若杯盖密闭不漏水,把水杯倒扣过来放平,水对杯盖的压力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 N。 (g力取 10 N/kg,水的密度为 1.0x10³ kg/m° )。4、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2)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_______。(3)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三、大气压强1、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实验。2、大气压的测量:____________实验。(1)实验过程:在长约 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 760mm。(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3)结论:大气压po=760mmHg=76cmHg=1.01X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______,将玻璃管倾斜,高度_______,长度_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D、标准大气压: 支持 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X105Pa3、大气压的测量工具:气压计。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4、大气压的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______。5、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沸点_____,气压增大时沸点_______.6、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例题:2.用其空采血管抽血时,将采血针一端刺入人体静脉后,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的胶塞,血液便会自动流入采血管。血液能够流进真空采血管的动力来自( )A.大气压 B.人体内血压 C.护士的拉力 D.血液自身重力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伯努利原理: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____。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简答题:(如飞机的升力) = 1 \* GB3 ①A位置流速大压强小,B位置流速小压强大(飞机前进时,由于机翼上下不对称上凸下平,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下方流速小,压强较大) = 2 \* GB3 ②此时A位置气压小于B位置气压,形成向A方向的压强差(此时上方气压小于下方气压,形成向上的压强差) = 3 \* GB3 ③产生向A位置的压力,物体向A方向运动。(产生向上的压力,使得飞机上升)例题:相信同学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下雨时,我们撑着一把伞步行在雨中,一阵大风吹来,雨伞往往会被向上吸起来,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3.大气压简答题:(如钢笔吸墨水) = 1 \* GB3 ①A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A物体的内部气压怎么变化。(挤压钢笔橡皮管后内部气体气压减小) = 2 \* GB3 ②A物体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产生向内的气压差,B物质被外界大气压压进A物体中。(此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墨水被外界大气压压进钢笔橡皮管中。第十章浮力一、浮力: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浮力方向:总是_________的。施力物体:液(气)体二、阿基米德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2.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只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2)说明: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p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ρ。 分析:F浮=G则:ρ液V排g=ρ物Vg ρ物=V排Vρ物=2/3ρ液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F浮=G 不同:悬浮 ρ液=ρ物;V排=V物 漂浮ρ液>ρ物;V排VB>VCD.小球在 A 点具有的机械能等于它在C 点具有的重力势能2.如图所示位置A 点斜面底端的挡板上固定一轻质挡板弹簧,物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自由下滑,最终在斜面上的B点保持静止。请比较这一过程物块重力做功W和克服摩擦力做功W2 的大小关系,并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说明理由。第十三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一、物质的组成:______: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物质是由_____或_____组成的二、微观粒子: 1.分子由原子组成 2.原子由原子核(带正电)和电子组成(带负电,_________发现了电子) 3. _________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中心叫原子核(带正电),带负电的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绕着原子核运动 。原子 核由质子(带正电)和中子(不带电)组成三、分子1.分子动理论内容 (1)通常,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和________。(3)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 分子是自发运动的,并且毫无规则、永不停息。温度越___,分子运动越剧烈。3. 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4.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5. 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液体和气体都具有流动性,气体能够迅速填满其所在的空间。 液体和气体都没有一定的形状,它们总能保持与盛液体和气体的容器形状相同。四、宇宙历程:古希腊______ 提出了“地心说”——________提出“日心说”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宇宙尺度:宇宙——星云团——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地球例题1.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探索永无止境,如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氧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下列微观粒子中空间尺度最小的是( )A. 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原子核 D.质子2. 贵阳是一个风景胜地,四季美景如画。下列四季美景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 )A.春天,花溪公园树枝摇曳 B. 夏天,黔灵湖云雾润蒸C.秋天,观山湖公园荷花飘香 D.冬天,南明河畔瑞雪飘飘物体受力条件物体运动状态说明受平衡力静止匀速运动运动状态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运动快慢改变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沪科版(2024)八年级下学期物理 知识点复习提纲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实验探究: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设计】如图,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不同的物休,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速度减小得越___。【推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_____。(科学推理法)【注意事项】①三个小车需要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原因是保证小车___________。这___(填是或否)利用了控制变量法。②伽利略斜面实验和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都运用______方法。例题:在中国空间站的“天宫课堂”上,航天员王亚平和叶光富做了太空抛物实验,冰墩墩被王亚平轻轻一推,便几乎沿直线勾速飘向叶光富,下列哪一定律能解释此运动现象( )A. 光的反射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 C欧姆定律 D.焦耳定律二、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2)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__惯性越__。 只能说具有惯性。“在惯性作用下”或“收到惯性”、“克服惯性”等说法是错误的。利用惯性的实例: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防止惯性的实例:小型客车前排乘客系安全带、车辆行驶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汽车限速、汽车禁止超载。解释惯性现象解答题:(如汽车刹车)确认研究对象(A物体)原来处于什么状态;(车和人一起在向前运动)其中的哪个物体(B物体)受何种力,运动状态发生何种改变;(车刹车停了下来)研究对象(A物体)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人由于具有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发生了何种现象(或造成了何种结果);(使得人向前倾倒)例题:1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防止高速行驶的汽车在___(选填“刹车”或“启动”)时,乘车者由于____而撞伤。2.2022年3月5日,中国成功发射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将六颗银河航天02批卫星和一颗商业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实现一箭七星。小明观看火箭发射的电视直播,看到箭体上的助推器在燃料耗尽时与箭体分离,之后又上升一段距离才下坠而远离箭体,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助推器上升一段距离后才下坠”的原因。二、力的合成:1、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与两个力的方向相同。2、方向不相同时,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与大的力的方向相同。例题:竖直向上抛出一个重 10 N的石头,石头又回到原处,设石头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所受的阻力都是 __ N,则石头在上升过程中的合力为 __ N。 三、二力平衡1、物体在受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___或______状态称二力平衡。3、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八字概括“同物、等大、反向、共线”。4、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设计】在一个光滑的桌面上放一辆小车,小车两端分别用细线拴住,通过定滑轮与等质量的砝码连接,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把小车转一个角度,过一会儿,松开手,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注意事项】实验将小车换成木块为了排除摩擦带来的影响。实验将小车换成卡片为了排除重力带来的影响②定滑轮的作用:_____。5、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6、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7、判断二力是不是平衡力的两种方法:(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若二力满足“同物、等大、反向、共线”的条件,就是一对平衡力。例题:小明去公园遛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此时,若不计绳子重力,以下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小明拉绳子的力与狗拉绳子的力 B.狗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狗的支持力C.绳子对狗的拉力与地面对狗的阻力 D.绳子对狗的拉力与狗对绳子的拉力(2)根据二力平衡的定义:若物体在二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是一对平衡力。8、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推断物体的运动状态:(1)如果物体在不受任何力或者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则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如果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时,则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如做变速运动、曲线运动等。9、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推断物体的受力情况:(与上面的判断思维过程正好相反)(1)当物体处于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则物体不受任何力或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2)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则物体一定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如在光滑的水平面只受到一个力,将做加速运动)例题:1.水平面上一个人用 50N的水平力推车匀速前行,此时车受到的摩擦力为___N,前方突然有一小孩窜出,为避免撞到小孩,她连忙用 100 N的水平力向后拉车,在车减速过程中,车受到的合力为___N2.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静止时,一定不受力的作用B.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三、滑动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摩擦力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____的方向相反。4、产生的条件:第一:两物体相互接触。第二:两物体相互挤压,发生形变,有弹力。第三: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第四:两物体间接触面粗糙。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___(大或小)。6、测量滑动摩擦力:测量原理:___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结论:由甲乙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甲丙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6、应用: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减小摩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受力分析:明确受力物体根据一重二弹三摩擦进行分析受力情况(弹力包括拉力、推力、支撑力、压力和弹力)根据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例题1. 请画出图中由于惯性冲上粗糙斜面的物体受力的示意图。2.如图所示在平直路面上向有行驶的小车中,有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车厢石壁,另一端连接至小车底板的木块上,弹簧此时处于原长状态并保持水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B,若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C.若木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则小车一定在做减速运动D.若弹簧未发生形变,则小车一定在做匀速运动第九章 压强1、压力:(1)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注意: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F=G(2)方向:压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1)如上图,甲、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___________方法。3、压强:(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2)公式:______________ 单位: 推导公式:F=________, S=____________一个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我们一般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用压强的定义式求)。4.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或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例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等就是利用压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或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例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带、书包带较宽等就是利用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减小压强。5.增加减小压强简答题:(1)由P=F/S得,改变XXX,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加受力面积,从而减下压强。(2)由P=F/S得,改变XXX,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从而减小压强例题:1. 我国自主研发的四轮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质量为 70 kg 的科考队员在附近遥控机器人。若机器人质量为 500 kg,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0cm?,若南极某处冰面能承受的压强为4.2x104 Pa,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机器人的重力为 4900 N B.增大四条履带围成的面积,可以增加机器人的稳度C.该机器人能顺利通过该冰面D.若科考队员双脚跟冰面的接触面积为 300 cm2他能在冰面上安全行走2.国家速滑馆内一场速滑赛结束,运动员穿戴的冰刀鞋使赛道冰面产生了凹凸不平的划痕,如图所示为迎接下一场比赛,工作人员通过浇水并喷洒干冰对冰面破损处进行修复。为什么锋利的冰刀会对冰面产生划痕?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2、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实验探究:(1实验之前U型管两侧液面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压强计不漏气。(2如上图甲和乙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丙、丁三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丁和戊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pgh仅适用于液体。该公式的物体意义是:液体的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若置于桌面上的均匀材料组成的直柱形固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注意: ρ为组成直柱体材料的密度,而不是液体的密度;h为直柱体的高)2.容器底所受压力、压强及对支持面夜里、压强的比较例题:如图重为2N的薄壁水杯静置在水平桌面上,杯内盛有深度为5cm重为3N的水,水杯底面积为 50cm2。则杯底受到水的压力为_________N,杯子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Pa,若杯盖密闭不漏水,把水杯倒扣过来放平,水对杯盖的压力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 N。 (g力取 10 N/kg,水的密度为 1.0x10³ kg/m° )。4、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2)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_______。(3)应用: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三、大气压强1、大气压的存在--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实验。2、大气压的测量:____________实验。(1)实验过程:在长约 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 760mm。(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3)结论:大气压po=760mmHg=76cmHg=1.01X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______,将玻璃管倾斜,高度_______,长度_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D、标准大气压: 支持 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1.01X105Pa3、大气压的测量工具:气压计。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4、大气压的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______。5、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沸点_____,气压增大时沸点_______.6、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抽水机。例题:2.用其空采血管抽血时,将采血针一端刺入人体静脉后,另一端插入真空采血管的胶塞,血液便会自动流入采血管。血液能够流进真空采血管的动力来自( )A.大气压 B.人体内血压 C.护士的拉力 D.血液自身重力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伯努利原理: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____。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简答题:(如飞机的升力) = 1 \* GB3 ①A位置流速大压强小,B位置流速小压强大(飞机前进时,由于机翼上下不对称上凸下平,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下方流速小,压强较大) = 2 \* GB3 ②此时A位置气压小于B位置气压,形成向A方向的压强差(此时上方气压小于下方气压,形成向上的压强差) = 3 \* GB3 ③产生向A位置的压力,物体向A方向运动。(产生向上的压力,使得飞机上升)例题:相信同学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下雨时,我们撑着一把伞步行在雨中,一阵大风吹来,雨伞往往会被向上吸起来,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3.大气压简答题:(如钢笔吸墨水) = 1 \* GB3 ①A物体发生了什么变化,造成A物体的内部气压怎么变化。(挤压钢笔橡皮管后内部气体气压减小) = 2 \* GB3 ②A物体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产生向内的气压差,B物质被外界大气压压进A物体中。(此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墨水被外界大气压压进钢笔橡皮管中。第十章浮力一、浮力: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浮力方向:总是_________的。施力物体:液(气)体二、阿基米德原理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2.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只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2)说明: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p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ρ。 分析:F浮=G则:ρ液V排g=ρ物Vg ρ物=V排Vρ物=2/3ρ液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F浮=G 不同:悬浮 ρ液=ρ物;V排=V物 漂浮ρ液>ρ物;V排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