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原卷版+解析)第1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原卷版+解析)第2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原卷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的分类,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核心考点1.物质的分类
    1.依据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易错提醒】(1)同素异形体的对象是单质,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化合物。
    (2)有关氧化物的分类
    ①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是不成盐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CrO3是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④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碱,如SiO2、Fe2O3都不溶于水,也不跟水反应。
    电离出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NaHSO4。
    (4)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2.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的大小(1~100 nm),胶体的特性是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2)胶体不带有电荷,但胶体粒子常带有电荷。
    (3)Fe(OH)3胶体粒子为Fe(OH)3的集合体,因此1 ml Fe3+完全水解得到的Fe(OH)3胶体粒子少于1 ml。
    (4)纳米材料不是胶体,其粒子分散到分散剂中才形成胶体。
    (5)PM2.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不是气溶胶。
    (6)部分铝盐、铁盐如KAl(SO4)2·12H2O、FeCl3·6H2O等溶于水,Al3+、Fe3+水解分别生成Al(OH)3胶体和Fe(OH)3胶体,胶体能吸附悬浮固体或色素形成沉淀而除杂,因此常用作净水剂。
    1.【2022年6月浙江卷】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属于盐的是
    A.高锰酸钾溶液B.过氧乙酸溶液C.双氧水D.医用酒精
    2.【2022年6月浙江卷】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B.C.D.
    3.【2022年1月浙江卷】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4B.KIC.NaOHD.CH3COOH
    1.(2022秋·广东·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向含废水中加入,铁元素会形成如图所示的胶团,在静电吸附作用下,胶团可以除去废水中的价砷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废水中的含砷微粒是带正电荷的离子
    B.可以形成的胶团数目小于
    C.增大废水的,胶粒的吸附絮凝效能提升
    D.可以还原废水中的含砷微粒到价
    2.(2022·浙江·模拟预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彻底水解后得到氨基酸
    B.石油的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都属于化学变化
    C.所有寡糖都具有能水解、发生银镜反应的性质
    D.植物油具有烯烃的化学性质,工业上可用于生产人造奶油
    3.(2022秋·宁夏银川·高三校考阶段练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磺化、硝化、风化、钝化都是化学变化
    B.甘油不是油,纯碱不是碱,干冰不是冰
    C.水煤气、裂解气、焦炉气、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D.蒸馏、干馏、常压分馏、减压分馏,都是物理变化
    4.(2022·陕西西安·西安高级中学校考一模)磷酸(H3PO4)、亚磷酸(H3PO3)和次磷酸(H3PO2)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已知:1 ml磷酸、亚磷酸、次磷酸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依次为3 ml、2 ml、1 ml。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磷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2种盐
    B.NaH2PO4、NaH2PO3、NaH2PO2都是酸式盐
    C.H3PO4是三元酸、H3PO3是二元酸、H3PO2是一元酸
    D.H3PO3是三元酸,又是还原性酸
    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轻粉(Hg2Cl2)可入药,《本草纲目》载有其制法:将50g水银、足量明矾和食盐混合研磨,用盆倒扣。加热充分反应后。盆底可收集到40g轻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备轻粉所用原料均属于电解质B.制备轻粉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制备轻粉过程中存在轻粉升华现象D.本实验中轻粉的产率约为32%
    核心考点2 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转化
    1.熟练掌握各类无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可简单表示如下:
    (1)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金属单质eq \(――→,\s\up6(O2))碱性氧化物eq \(――→,\s\up6(H2O))碱eq \(――→,\s\up6(酸))盐如:Naeq \(――→,\s\up6(O2))Na2Oeq \(――→,\s\up6(H2O))NaOHeq \(――→,\s\up6(H2SO4))Na2SO4
    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常见金属有Na、K、Ca、Ba等,但Mg、Fe、Al、Cu不符合上述转化。
    (2)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非金属单质eq \(――→,\s\up6(O2))酸性氧化物eq \(――→,\s\up6(H2O))酸eq \(――→,\s\up6(碱))盐如:Seq \(――→,\s\up6(O2))SO2eq \(――→,\s\up6(H2O))H2SO3eq \(――→,\s\up6(NaOH))Na2SO3
    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常见非金属有C、S等,但Si等不符合上述转化,因为二氧化硅不溶于水。
    (3)特殊转化:
    Aeq \(――→,\s\up6(酸))Beq \(――→,\s\up6(酸))C 如:Na2CO3eq \(\s\up 4(eq \(\s\up 2(H2SO4),\s\d 4(———→))),\s\d 5())NaHCO3eq \(\s\up 4(eq \(\s\up 2(H2SO4),\s\d 4(———→))),\s\d 5())CO2
    Aeq \(――→,\s\up6(碱))Beq \(――→,\s\up6(碱))C 如:CO2eq \(\s\up 4(eq \(\s\up 2(NaOH),\s\d 4(——→))),\s\d 5())NaHCO3eq \(\s\up 4(eq \(\s\up 2(NaOH),\s\d 4(——→))),\s\d 5())Na2CO3
    2.掌握好几个“三角关系”:要从物质类型和价态变化两个角度理解,还要特别注意其中的连续氧化问题。
    以钙为例,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有关方程式如下所示:
    ①CaCO3CaO+CO2↑,分解反应
    ②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③CaO+H2OCa(OH)2,化合反应
    ④2Ca+O22CaO,化合反应
    ⑤Ca+2HClCaCl2+H2↑,置换反应
    ⑥CaCl2(熔融)Ca+Cl2↑,分解反应
    ⑦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
    1.(2021·江苏·高考真题)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火药中含有两种单质B.爆炸时吸收热量
    C.反应中S作还原剂D.反应为置换反应
    2.(2021·福建·统考高考真题)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eSO4的分解产物X为FeOB.本流程涉及复分解反应
    C.HNO3的沸点比H2SO4的低D.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
    3.(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均可自耦电离:、。下列反应与CH3CH2OH+HBr原理不同的是
    A.
    B.
    C.
    D.
    1.(2022·河南开封·统考模拟预测)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NaCl(aq)Cl2(g)FeCl2(s)
    B.NaBr(aq)Br2(aq)I2(s)
    C.Mg(OH)2(s)MgCl2(aq)Mg(s)
    D.N2(g)NH3(g)Na2CO3(s)
    2.(2022·四川雅安·统考模拟预测)铁橄榄石 [Fe2(SiO4)]是嫦娥五号月壤的主要含铁矿物之一,我国科学家发现陨石撞击过程的高温高压可引发铁橄榄石发生熔融产生,发生反应形成与,下列相关选项错误的是
    A.铁橄榄石是一种硅酸盐,可改写为
    B.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C.铁橄榄石熔融产生自由移动的属于化学变化
    D.该研究证明了月壤中存在歧化成因的单质铁
    3.(2022秋·山西运城·高三统考期中)已知铝土矿中含有Al2O3、Fe2O3、SiO2。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NaNa2O2NaHCO3
    B.铝土矿Al2(SO4)3(aq) Al(OH)3Al2O3
    C.纯银饰品AgCl(s)Ag(NH3)2Cl(aq)
    D.铜刻制印刷线路板CuCl2(aq)、FeCl2(aq)Fe、CuCu
    4.(2022秋·辽宁锦州·高三校考阶段练习)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Fe FeCl2 Fe(OH)2
    B.N2(g) NO(g)HNO3(aq)
    C.NaCl(aq)Cl2漂白粉
    D.SiO2H2SiO3(胶体)Na2SiO3溶液
    5.(2022秋·上海徐汇·高一上海市第四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汽车尾气的产生和防治涉及的部分原理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属于氮的固定B.②中氮元素被氧化
    C.③属于化合反应D.④可减排有害气体
    6.(2022·江苏南通·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金属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NaAlO2溶液Al2O3B.FeSH2S
    C.MgCl2溶液Mg(s)D.NaClNaHCO3
    专题一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核心考点1.物质的分类
    1.依据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易错提醒】(1)同素异形体的对象是单质,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化合物。
    (2)有关氧化物的分类
    ①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是不成盐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CrO3是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④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碱,如SiO2、Fe2O3都不溶于水,也不跟水反应。
    电离出H+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如NaHSO4。
    (4)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2.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的大小(1~100 nm),胶体的特性是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2)胶体不带有电荷,但胶体粒子常带有电荷。
    (3)Fe(OH)3胶体粒子为Fe(OH)3的集合体,因此1 ml Fe3+完全水解得到的Fe(OH)3胶体粒子少于1 ml。
    (4)纳米材料不是胶体,其粒子分散到分散剂中才形成胶体。
    (5)PM2.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不是气溶胶。
    (6)部分铝盐、铁盐如KAl(SO4)2·12H2O、FeCl3·6H2O等溶于水,Al3+、Fe3+水解分别生成Al(OH)3胶体和Fe(OH)3胶体,胶体能吸附悬浮固体或色素形成沉淀而除杂,因此常用作净水剂。
    1.【2022年6月浙江卷】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属于盐的是
    A.高锰酸钾溶液B.过氧乙酸溶液C.双氧水D.医用酒精
    【答案】A
    【解析】A.高锰酸钾溶液的有效成分为KMnO4,其在水溶液中电离出K+和,故KMnO4属于盐,A符合题意;B.过氧乙酸溶液的有效成分是CH3COOOH,在水溶液中电离出CH3COOO-和H+,即水溶液中的阳离子全部为H+,故其属于酸,不合题意;C.双氧水是由H和O组成的化合物,故其属于氧化物,C不合题意;D.医用酒精的有效成分为CH3CH2OH,其属于有机物,不属于盐,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
    2.【2022年6月浙江卷】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A.是弱酸,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A不合题意;B.是单质,不是电解质,B不合题意;C.是盐,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故属于强电解质,C符合题意;D.是有机物,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C。
    3.【2022年1月浙江卷】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4B.KIC.NaOHD.CH3COOH
    【答案】A
    【解析】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包括酸、碱、大多数的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据此解答。A.CH4属于有机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为非电解质,故A符合题意;B.KI属于盐,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C.NaOH属于碱,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故C不符合题意;D.CH3COOH属于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离子和CH3COO-离子,即CH3COOH是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
    1.(2022秋·广东·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向含废水中加入,铁元素会形成如图所示的胶团,在静电吸附作用下,胶团可以除去废水中的价砷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废水中的含砷微粒是带正电荷的离子
    B.可以形成的胶团数目小于
    C.增大废水的,胶粒的吸附絮凝效能提升
    D.可以还原废水中的含砷微粒到价
    【答案】B
    【详解】A.由图可知,吸附层中正电荷较多,在静电吸附作用下,胶团可以吸附废水中的价砷元素,则含砷微粒是带负电荷的离子,A错误;
    B.根据铁元素守恒,可以形成1ml,则为组成的胶团数目小于,B正确;
    C.增大废水的,胶粒会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导致吸附絮凝效能下降,C错误;
    D.具有氧化性,可以氧化废水中的含砷微粒到价,D错误;
    故选B。
    2.(2022·浙江·模拟预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彻底水解后得到氨基酸
    B.石油的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都属于化学变化
    C.所有寡糖都具有能水解、发生银镜反应的性质
    D.植物油具有烯烃的化学性质,工业上可用于生产人造奶油
    【答案】C
    【详解】A.蛋白质是由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彻底水解后可得到氨基酸,A正确;
    B.石油的裂解将长链烃变为短链烃、煤的干馏得到芳香族化合物、玉米含有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制备醇(甘油)都属于化学变化,B正确;
    C.某些寡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如蔗糖,C错误;
    D.植物油的主要成分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烃基中存在不饱和键,所以具有烯烃的相关性质,可与氢气加成生成固态氢化植物油,是生产人造奶油的原料之一,D正确;
    故选C。
    3.(2022秋·宁夏银川·高三校考阶段练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磺化、硝化、风化、钝化都是化学变化
    B.甘油不是油,纯碱不是碱,干冰不是冰
    C.水煤气、裂解气、焦炉气、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D.蒸馏、干馏、常压分馏、减压分馏,都是物理变化
    【答案】D
    【详解】A.磺化、硝化、风化、钝化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故均是化学变化,A正确;
    B.甘油是丙三醇,故不是油,纯碱是碳酸钠,故是盐不是碱,干冰是二氧化碳,故不是冰,故B正确;
    C.水煤气是CO和H2的混合物;裂解气是乙烯、丙烯等混合物;焦炉气是混合物,其主要成分为氢气(55%~60%)和甲烷(23%~27%),另外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5%~8%),是混合物;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还有其他杂质,是混合物,故C正确;
    D.蒸馏、常压分馏、减压分馏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都是物理变化,而煤的干馏有新物质生成,故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D
    4.(2022·陕西西安·西安高级中学校考一模)磷酸(H3PO4)、亚磷酸(H3PO3)和次磷酸(H3PO2)都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已知:1 ml磷酸、亚磷酸、次磷酸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依次为3 ml、2 ml、1 ml。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磷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2种盐
    B.NaH2PO4、NaH2PO3、NaH2PO2都是酸式盐
    C.H3PO4是三元酸、H3PO3是二元酸、H3PO2是一元酸
    D.H3PO3是三元酸,又是还原性酸
    【答案】C
    【分析】1 ml磷酸、亚磷酸、次磷酸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依次为3 ml、2 ml、1 ml,说明磷酸是三元酸、亚磷酸是二元酸、次磷酸是一元酸。
    【详解】A.磷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Na3PO4、Na2HPO4、NaH2PO4,共3种盐,故A错误;
    B.磷酸是三元酸、亚磷酸是二元酸、次磷酸是一元酸,NaH2PO4、NaH2PO3是酸式盐,NaH2PO2是正盐,故B错误;
    C.H3PO4是三元酸、H3PO3是二元酸、H3PO2是一元酸,故C正确;
    D.H3PO3是二元酸,P显+3价,所以H3PO3是还原性酸,故D错误;
    选C。
    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轻粉(Hg2Cl2)可入药,《本草纲目》载有其制法:将50g水银、足量明矾和食盐混合研磨,用盆倒扣。加热充分反应后。盆底可收集到40g轻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备轻粉所用原料均属于电解质B.制备轻粉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制备轻粉过程中存在轻粉升华现象D.本实验中轻粉的产率约为32%
    【答案】C
    【详解】A.制备轻粉所用原料中,Hg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制备轻粉的反应,有单质水银参加反应,一定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B错误;
    C.用盆倒扣,充分反应后,盆底可收集到轻粉,可知制备轻粉过程中存在轻粉升华现象,故C正确;
    D.理论上生成Hg2Cl2的质量为,本实验中轻粉的产率约为,故D错误;
    选C。
    核心考点2 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转化
    1.熟练掌握各类无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可简单表示如下:
    (1)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金属单质eq \(――→,\s\up6(O2))碱性氧化物eq \(――→,\s\up6(H2O))碱eq \(――→,\s\up6(酸))盐如:Naeq \(――→,\s\up6(O2))Na2Oeq \(――→,\s\up6(H2O))NaOHeq \(――→,\s\up6(H2SO4))Na2SO4
    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常见金属有Na、K、Ca、Ba等,但Mg、Fe、Al、Cu不符合上述转化。
    (2)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非金属单质eq \(――→,\s\up6(O2))酸性氧化物eq \(――→,\s\up6(H2O))酸eq \(――→,\s\up6(碱))盐如:Seq \(――→,\s\up6(O2))SO2eq \(――→,\s\up6(H2O))H2SO3eq \(――→,\s\up6(NaOH))Na2SO3
    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常见非金属有C、S等,但Si等不符合上述转化,因为二氧化硅不溶于水。
    (3)特殊转化:
    Aeq \(――→,\s\up6(酸))Beq \(――→,\s\up6(酸))C 如:Na2CO3eq \(\s\up 4(eq \(\s\up 2(H2SO4),\s\d 4(———→))),\s\d 5())NaHCO3eq \(\s\up 4(eq \(\s\up 2(H2SO4),\s\d 4(———→))),\s\d 5())CO2
    Aeq \(――→,\s\up6(碱))Beq \(――→,\s\up6(碱))C 如:CO2eq \(\s\up 4(eq \(\s\up 2(NaOH),\s\d 4(——→))),\s\d 5())NaHCO3eq \(\s\up 4(eq \(\s\up 2(NaOH),\s\d 4(——→))),\s\d 5())Na2CO3
    2.掌握好几个“三角关系”:要从物质类型和价态变化两个角度理解,还要特别注意其中的连续氧化问题。
    以钙为例,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有关方程式如下所示:
    ①CaCO3CaO+CO2↑,分解反应
    ②Ca(OH)2+Na2CO3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③CaO+H2OCa(OH)2,化合反应
    ④2Ca+O22CaO,化合反应
    ⑤Ca+2HClCaCl2+H2↑,置换反应
    ⑥CaCl2(熔融)Ca+Cl2↑,分解反应
    ⑦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
    1.(2021·江苏·高考真题)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火药中含有两种单质B.爆炸时吸收热量
    C.反应中S作还原剂D.反应为置换反应
    【答案】A
    【详解】A.黑火药中含有S、C两种单质,A正确;
    B.爆炸反应为放热反应,B错误;
    C.该反应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C错误;
    D.该反应不符合“单质+化合物=另一种单质+另一种化合物”的形式,不是置换反应,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2.(2021·福建·统考高考真题)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eSO4的分解产物X为FeOB.本流程涉及复分解反应
    C.HNO3的沸点比H2SO4的低D.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
    【答案】A
    【详解】A.据图可知FeSO4分解时生成SO2和SO3,部分S元素被还原,则Fe元素应被氧化,X为Fe2O3,A错误;
    B.H2SO4与KNO3在蒸馏条件下生成HNO3和K2SO4,为复分解反应,B正确;
    C.H2SO4与KNO3混合后,蒸馏过程中生成HNO3,说明HNO3的沸点比H2SO4的低,C正确;
    D.硫酸、硝酸均可以和铁反应,所以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3.(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均可自耦电离:、。下列反应与CH3CH2OH+HBr原理不同的是
    A.
    B.
    C.
    D.
    【答案】C
    【详解】A.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和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和。由可得,与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和,与题述反应原理相同,A正确;
    B.由于可自电离,可写为,与交换成分生成和与题述反应原理相同,故B正确;
    C.与反应生成了单质,反应物没有互相交换成分,与题述反应原理不同,故C错误;
    D.和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了和,与题述反应原理相同,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1.(2022·河南开封·统考模拟预测)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NaCl(aq)Cl2(g)FeCl2(s)
    B.NaBr(aq)Br2(aq)I2(s)
    C.Mg(OH)2(s)MgCl2(aq)Mg(s)
    D.N2(g)NH3(g)Na2CO3(s)
    【答案】B
    【详解】A.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氯气,氯气与铁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会生成氯化铁,不能一步转化为氯化亚铁,A不符合题意;
    B.卤素单质的氧化性:Cl2>Br2>I2,所以氯气可从溴化钠中置换得到溴单质,溴单质可从碘化钠中置换得到碘单质,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镁溶液,电解熔融氯化镁才能得到镁单质,而不是氯化镁溶液,C不符合题意;
    D.氮气与氢气可在工业上合成氨气,氨气、二氧化碳与饱和氯化钠溶液第一步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然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才能得到碳酸钠,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022·四川雅安·统考模拟预测)铁橄榄石 [Fe2(SiO4)]是嫦娥五号月壤的主要含铁矿物之一,我国科学家发现陨石撞击过程的高温高压可引发铁橄榄石发生熔融产生,发生反应形成与,下列相关选项错误的是
    A.铁橄榄石是一种硅酸盐,可改写为
    B.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C.铁橄榄石熔融产生自由移动的属于化学变化
    D.该研究证明了月壤中存在歧化成因的单质铁
    【答案】C
    【详解】A.铁橄榄石是一种硅酸盐,可改写为亚铁和硅的氧化物:,A正确;
    B.高温高压可引发铁橄榄石发生熔融产生,发生歧化反应形成与,,B正确;
    C.铁橄榄石熔融产生自由移动的的过程为盐熔融电离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C错误;
    D.发生反应生成与,故该研究证明了月壤中存在歧化成因的单质铁,D正确;
    故选C。
    3.(2022秋·山西运城·高三统考期中)已知铝土矿中含有Al2O3、Fe2O3、SiO2。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NaNa2O2NaHCO3
    B.铝土矿Al2(SO4)3(aq) Al(OH)3Al2O3
    C.纯银饰品AgCl(s)Ag(NH3)2Cl(aq)
    D.铜刻制印刷线路板CuCl2(aq)、FeCl2(aq)Fe、CuCu
    【答案】D
    【详解】A. 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Na2CO3,与二氧化碳的量无关,故A错误;
    B.铝土矿中含有Al2O3、Fe2O3、SiO2,Al2O3、Fe2O3与稀硫酸反应,SiO2与稀硫酸不反应,过滤后得到含有Al2(SO4)3、Fe2(SO4)3的溶液,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偏铝酸钠溶液,在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得到氢氧化铝沉淀,故B错误;
    C.银与稀盐酸不反应,故C错误;
    D. Cu与FeCl3反应生成FeCl2和CuCl2,加入过量铁粉,Fe单质与CuCl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单质,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2,故D正确;
    故选D。
    4.(2022秋·辽宁锦州·高三校考阶段练习)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Fe FeCl2 Fe(OH)2
    B.N2(g) NO(g)HNO3(aq)
    C.NaCl(aq)Cl2漂白粉
    D.SiO2H2SiO3(胶体)Na2SiO3溶液
    【答案】C
    【详解】A.氯气和铁反应得到氯化铁,A错误;
    B.一氧化氮与水不反应,B错误;
    C.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得到氯气,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得到漂白粉,C正确;
    D.二氧化硅与水不反应,D错误;
    故选C。
    5.(2022秋·上海徐汇·高一上海市第四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汽车尾气的产生和防治涉及的部分原理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属于氮的固定B.②中氮元素被氧化
    C.③属于化合反应D.④可减排有害气体
    【答案】C
    【详解】A.①将游离态氮(N2)转化为化合态氮,属于氮的固定,A正确;
    B.②中氮元素价态升高,失电子作还原剂,被氧化,B正确;
    C.③中反应为3NO2+H2O=2HNO3+NO,不属于化合反应,C错误;
    D.④发生反应为2NO+2CON2+2CO2,产物不污染环境,可减排有害气体,D正确;
    故选C。
    6.(2022·江苏南通·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在指定条件下,下列金属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NaAlO2溶液Al2O3B.FeSH2S
    C.MgCl2溶液Mg(s)D.NaClNaHCO3
    【答案】B
    【详解】A.NaAlO2溶液加热,促进NaAlO2水解,生成氢氧化铝,但蒸干后又生成NaAlO2,不能生成Al2O3,A项错误;
    B.FeS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H2S,能一步实现,B项正确;
    C.MgCl2溶液电解,得不到镁单质,电解熔融状态的MgCl2才能达到目的,C项错误;
    D.氯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不反应,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后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可制取NaHCO3,D项错误;

    相关试卷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0五盐类的水解(专讲)(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0五盐类的水解(专讲)(原卷版+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盐类的水解及其规律,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把握三种守恒,明确等量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0五盐类的水解(专练)(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0五盐类的水解(专练)(原卷版+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考试结束后,只交试卷答题页,5~8,90,8-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0七反应机理(专讲)(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核心考点逐项突破专题一0七反应机理(专讲)(原卷版+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应机理,有效碰撞理论,能垒与决速步,催化剂与中间产物,催化剂与化学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