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10每题1分,11—15每题2分,共20分)
1. 森林古猿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逐渐进化为人类,下列不属于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主要特征的是( )
A. 直立行走B. 树栖生活
C. 制造工具D. 产生语言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学会用火→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详解】由于地质环境的变化,下到地面生活的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而树栖生活是森林古猿原本具有的特征,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人类新生命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题图中:①输卵管,②卵巢,③子宫,④阴道。
【详解】A.①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和胚胎初期发育的场所,A符合题意。
B.②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B不符合题意。
C.③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及产生月经的场所,C不符合题意。
D.④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糯米是粽子的主要原料,其含量最多的有机营养物是( )
A. 蛋白质B. 脂肪C. 糖类D. 维生素
【答案】C
【解析】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不同食物所含有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详解】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因此,糯米中含量最多的有机营养物是糖类。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食不言寝不语”,说的是我们吃饭时不要大声说笑。其科学道理是食物容易由咽误入( ),而引起剧烈咳嗽。
A. 肺B. 喉C. 食道D. 气管
【答案】D
【解析】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
【详解】鼻子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气管;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由此可知,在吞咽那一刻,我们呼吸是暂停的。吞咽完毕,软颚、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所以当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故选D
【点睛】呼吸道的组成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掌握。
5. 人体内有一个繁忙的运输系统,血液在心脏和遍布全身的血管中循环流动,其中心脏的主要功能是为血液循环提供( )
A. 血液B. 养料C. 动力D. 场所
【答案】C
【解析】
【分析】心脏是由心肌构成的,心肌的收缩和舒张推动着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详解】心脏在跳动时,首先心房收缩,心室舒张;然后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接着心房和心室同时舒张,心脏完成一次跳动。心脏就像一台机器的发动机,人体内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的动力,就是来自心脏的跳动,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 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这些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下列( )器官可以形成尿液排出相关废物。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肾脏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详解】A.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主要的呼吸器官,A不符合题意。
B.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B不符合题意。
C.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C符合题意。
D.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是反射。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
A. 婴儿尿床B. 草履虫游向食物
C. 老马识途D. 海豚顶球表演
【答案】B
【解析】
【分析】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性的反应活动。
【详解】ACD.婴儿尿床、老马识途、海豚顶球表演,都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都属于反射,ACD不符合题意。
B.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草履虫游向食物不属于反射,是应激性,B符合题意。
故选B。
8. 外界环境、生活习惯及自身体质等因素会导致人体疾病,下列疾病是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是( )
A. 坏血病B. 巨人症C. 中耳炎D. 贫血症
【答案】B
【解析】
【分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时会导致人体患相应的疾病。
【详解】A.坏血病是缺乏维生素C而导致的,A不符合题意。
B.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是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B符合题意。
C.中耳炎是细菌感染引起的,C不符合题意。
D.贫血是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数量减少引起的疾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国家主席习近平号召大家《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强调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观。下列不符合绿色生活方式的是( )
A. 使用纸质包装袋B. 用电子贺卡传递友谊
C. 尽量用一次性筷子D. 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答案】C
【解析】
【分析】保护环境,绿色出行,节约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为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一己之力,倡导保护环境,绿色出行,节约能源,据此答题。
【详解】A.使用纸质包装袋,可以循环利用,可回收,值得提倡,符合绿色生活方式,A正确。
B.用电子贺卡传递友谊,能减少纸张的浪费和林木的砍伐,符合绿色生活方式,B正确。
C.一次性筷子,会增加森林的砍伐,不符合绿色生活方式,C错误
D.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符合节能减排的理念,符合绿色生活方式,D正确。
故选C。
10. 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许多规律、结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因此生物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下图中的a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对材料处理的示意图,b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一个视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湿棉絮包裹鳃盖和躯干部维持其正常呼吸
B. 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
C. 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的血管②是毛细血管
D. 图中血管①和血管③分别属于静脉和动脉
【答案】D
【解析】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b图中,血管①是动脉,血管②是毛细血管,血管③是静脉。
【详解】A.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A正确。
B.小鱼尾鳍内含色素,颜色深,视野较暗,因此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应该用低倍的显微镜,低倍镜比高倍镜的视野亮,B正确。
C.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图中②是毛细血管,因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C正确。
D.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如图中的①,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如图中的③,D错误。
故选D。
11. 小红同学整理了一下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学习笔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肠可以吸收食物中的维生素
B. 呼吸运动实现了肺内的气体交换
C. 动脉中流动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D.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分子蛋白质都会被重新吸收
【答案】A
【解析】
【分析】1.人的口腔和食管几乎没有吸收养分的功能,胃能够吸收部分水分和酒精。大肠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而绝大部分营养物质是由小肠吸收的。
2.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
3.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详解】A.大肠没有消化功能,但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而绝大部分营养物质是由小肠吸收的,A正确。
B.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肺泡内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B错误。
C.并不是所有的动脉内都流动脉血,如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不是所有的静脉内都流静脉血,如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C错误。
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原尿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D错误。
故选A。
12.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与生物学知识有关,下列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青春期的男孩、女孩身高突增——性激素的分泌
B. 高温环境中人大汗淋漓——汗液蒸发带走热量
C. 血糖浓度升高,出现糖尿——胰岛素分泌不足
D. 遇到巨大声响,迅速张口——咽鼓管关闭以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
【答案】D
【解析】
【分析】(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和发育的黄金时期,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发生很大的变化。
(2)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
【详解】A.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性器官迅速发育,性激素分泌增多,男孩、女孩身高突增,A正确。
B.当环境温度较高时,皮肤内的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因而上升,同时起到了增强发散体热的作用,同时,汗液的排出量也增多,汗液的蒸发也能带走人体的一部分热量,B正确。
C.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出现糖尿,C正确。
D.当听到巨大声响时,空气震动剧烈导致耳膜受到的压力突然增大,容易击穿鼓膜。这时张大嘴巴,可以使咽鼓管张开,因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即外耳道的气压保持平衡。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以免振破鼓膜,D错误。
故选D。
13. 小明同学学习了《生物圈中的人》之后,尝试用图示表示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的概念依次对应甲、乙、丙、丁,与下图关系相符的是( )
A. 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泡
B.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C. 肾单位、肾小管、肾动脉、肾静脉
D. 激素、性激素、胰岛素、维生素
【答案】B
【解析】
【分析】如图可知甲、乙、丙、丁的逻辑关系是:甲包含乙、丙、丁;乙、丙、丁是并列关系。
【详解】A.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但呼吸道不包括肺泡,A错误。
B.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B正确。
C.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可见,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C错误。
D.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维生素不属于激素,D错误。
故选B。
14. 在人体内血液通过循环系统流经各个组织器官,进行物质交换。下图为进入和离开某器官时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通过分析该器官可能是( )
A. 小肠B. 肺C. 肾D. 脑
【答案】A
【解析】
【分析】血液流经不同的器官,由于不同的器官的作用不同,所以当血液流经这些器官时,发生的变化也是不同的。
【详解】A.由于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血液流经小肠后,葡萄糖增多,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A符合题意。
B.血液流经肺部后,由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导致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B不符合题意。
C.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废物通过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的含量应减少,C不符合题意
D.血液流经脑组织时,脑部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和葡萄糖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等废物,因此血液流经脑部后,氧气与葡萄糖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 人体适应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需要相关系统的调节,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B. 手不小心被针刺,先感觉到疼痛后会迅速缩回
C. 植物人有心跳和呼吸,受到损伤的部位是脑干
D. 人体内的激素含量少,作用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
3.激素是指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性别、性欲和性活动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详解】A.人体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A错误。
B.手不小心被针刺,应该是先迅速缩手才感到疼痛,因为神经冲动经过上行传导纤维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才感到疼痛,B错误。
C.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有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植物人有心跳和呼吸,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是脑干,C错误。
D.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人体患病,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出标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6.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既有分工又协调配合。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示意图,①②③表示生理过程,④⑤表示生理结构。
(1)A系统过程①中,胸廓容积扩大时,人体处于______(填“吸气”或“呼气”)状态;进行过程②时,血液的氧含量将会______。
(2)B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______。过程③中,无机盐由B系统进入C系统的过程称为______。
(3)C系统运输的物质最终经过______血管供给组织细胞利用。
(4)在D系统中,血液经过⑤的过滤作用和④的______作用,最终形成尿液。某人尿检时,发现尿液中有血细胞出现,据此推测最有可能发生病变的结构是______。(填数字)
(5)上图中的小肠绒毛壁、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等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更利于______的交换,也体现了生物学的______相适应的基本生命观念。
【答案】(1) ①. 吸气 ②. 升高(增大等)
(2) ①. 小肠 ②. 吸收
(3)毛细 (4) ①. 重吸收 ②. ⑤
(5) ①. 物质 ②. 结构与功能
【解析】
【分析】观图可知:A表示呼吸系统、B表示消化系统、C表示循环系统、D表示泌尿系统、①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④是肾小管、⑤是肾小球和肾小囊。
【小问1详解】
A为呼吸系统,①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举,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与吸气相反。
②表示肺泡内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加,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因此,过程①肺通气中,胸廓容积扩大时,人体处于吸气状态;进行过程②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时,血液的氧含量将会增加。
【小问2详解】
B系统是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行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吸收,过程③中,由B消化系统进入C循环系统的过程称为吸收。
【小问3详解】
C系统是循环系统,包括血管、血液和心脏。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数量最多,分布最广,遍布全身各处组织中;它的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的速度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因此,C系统运输的物质最终经过毛细血管供给组织细胞利用。
【小问4详解】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
若某人尿检时,尿液中出现了血细胞,可能是⑤肾小球和肾小囊发生了病变,要是由于肾小球的通透性过大,使原来不能滤过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滤过,从而随尿排出。
【小问5详解】
小肠绒毛壁、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等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更利于物质交换,体现了生物学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基本生命观念。
17. 子宫是女性的一个重要器官,近年来,与子宫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对很多女性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危害。为了研究卵巢产生的某种激素对子宫是否有影响,科研人员利用3只体重、月龄、健康状况等均相似的成熟雌鼠进行了以下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分析实验过程及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中,科研人员选择体重、月龄、健康状况等均相似的雌鼠,目的是______。
(3)你推测C组注射的激素是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
(5)本次实验存在不足之处,你改进建议是______。
【答案】(1)形成对照
(2)控制变量(或保证单一变量)
(3)雌性激素 (4)卵巢产生的雌性激素对子宫有影响
(5)增加每组雌鼠的数量,避免偶然性
【解析】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 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小问1详解】
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A组不作处理是对照组,起对照作用。
【小问2详解】
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因此该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科研人员选择体重、月龄、健康状况等均相似的雌鼠。
【小问3详解】
雌性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在C组切除卵巢,并注射适量某种激素,一段时间后子宫平均重量,与对照组差不多,由此推出,注射的激素是雌性激素。
【小问4详解】
由BC组的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结论是:卵巢产生的雌性激素对子宫有影响。
【小问5详解】
每组只用1只雌鼠做实验不科学,可能因实验材料自身原因等偶然性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建议增加每组雌鼠数量,避免偶然性
18. 小华同学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上学,公交车上会发生很多事情。当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人身体会做出相应的反应。请结合下列图形回答相关问题:
(1)公交车上,有一次小华的手指不小心被刺了一下,他马上缩手了。请用甲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该过程中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______。
(2)小华坐在公交车上,听到提示音“××学校站,到了”,立刻起身准备下车。
①在声波振动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图乙中的______(填字母),听觉是在图丙中的______(填字母)形成的。
②听到提示音,立刻起身准备下车,这种反应属于______反射(填“简单”或“复杂”),也是人类所特有的与______有关的反射。
③下车过程中,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图丙中的______(填字母)。
(3)当看到公交车上的电视播放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杯中夺冠的场面时,小华不由得热血沸腾!这是由于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______的调节,但也受到______调节的影响。
【答案】(1)a→b→c→d→e
(2) ①. d ②. A ③. 复杂 ④. 语言文字 ⑤. B
(3) ①. 神经系统 ②. 激素
【解析】
【分析】甲图中,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乙图中,a鼓膜,b听小骨,c半规管,d耳蜗。丙图中,A大脑,B小脑,C脑干。
【小问1详解】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只能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用图乙中的数字和箭头写出小华的手指不小心被刺了一下,他马上缩手的过程是: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
【小问2详解】
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因此,在声波振动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图乙中的d耳蜗,听觉是在图丙中的A大脑形成的。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听到提示音,立刻起身准备下车,这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属于复杂反射。人类所特有的反射是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下车过程中,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图丙中的B小脑。
【小问3详解】
当小华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因此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19. “睛”彩人生,珍“Eye”永远。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提出保护眼健康的方法”的跨学科实践活动。物像只有落到视网膜上,人才能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这就需要眼球内的相关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功能,如图可以模拟正常眼球成像及调节原理。
(1)该模型中水透镜代表眼球结构中的_____,光屏代表眼球结构中的_____。
(2)模拟成像过程中,当“F光源”向右移动时,若保持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则需推动模拟睫状体的注射器,使得水透镜曲度变_____(填“大”或“小”),才能出现清晰物像。
(3)另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还请视力正常的成年志愿者在弱光照下阅读,测定阅读前0分钟、阅读30分钟和60分钟时眼球的前后径,结果如图2。与阅读前相比较,志愿者弱光照阅读后的眼球前后径变_____(填“长”或“短”)。
(4)若长期不注意科学用眼(如上述实验中的近距离、弱光下看书),相关结构不易恢复调节功能,会导致远处物体的反射光折射所形成的物像落到视网膜的________(填“前方”或“后方”),从而造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佩戴近视镜——______加以矫正。
(5)日常生活中,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需要注意哪些方面?_____(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1) ①. 晶状体 ②. 视网膜
(2)大 (3)长
(4) ①. 前方 ②. 凹透镜
(5)不在强光(弱光)下看书(或每隔一小时休息一会,远眺几分钟等)
【解析】
【分析】(1)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小问1详解】
晶状体是眼睛的一部分,它能够通过调节自身的弹性来改变对光线的折射程度,从而使光线能够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如图可以模拟正常眼球成像原理,其中水透镜代表眼球结构中的晶状体,光屏代表眼球结构中的视网膜。
【小问2详解】
正常人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作用,都能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汇聚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视近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大;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小。所以,该实验中,保持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当“F光源”向右移动时,向内推动模拟睫状体的注射器,使得水透镜曲度变大,才能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物像。
【小问3详解】
近视形成的原因是: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原状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导致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结合题图2可知,与阅读前相比较,志愿者弱光照阅读后的眼球前后径变长,由此推测:长期弱光照阅读可能是引起近视的原因之一。
【小问4详解】
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或光线过暗,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导致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或者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需要配戴凹透镜矫正。
【小问5详解】
结合分析可知,日常生活中,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需要注意:不在强光下看书,不躺卧看书,认真做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组别
数量(只)
处理方法
一段时间后子宫平均重量
A
1
不作处理
118
B
1
切除卵巢
70
C
1
切除卵巢,并注射适量某种激素
117
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