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开学考】2024年新高二地理开学摸底考试卷(多地区、多版本)
【开学考】2024年高二上册开学摸底考试卷地理(新高考通用)03.zip
展开
这是一份【开学考】2024年高二上册开学摸底考试卷地理(新高考通用)03.zip,文件包含地理新高考通用03解析版docx、地理新高考通用03考试版docx、地理新高考通用03答题卡docx、地理新高考通用03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寨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潺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寨的美丽画卷,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左图示意双凤村地建筑分布,右图示意在建的转角吊脚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沿等高线分布B.沿溪流分布C.围绕公共建筑分布D.沿公路分布
2.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 )
A.适应潮湿环境B.便于就地取材C.充分利用空间D.追求视觉美观
3.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为双凤村村民进行公共活动和交流提供场所,这体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的( )
①均衡性 ②经济性 ③公益性 ④文化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1.B 2.C 3.D
【解析】1.由左图可知,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大多沿溪流分布,B正确;由左图可知,传统民居的分布穿越了3条等高线,并未平行于等高线分布,A错误;公共建筑物分布在河流的下游,仅有零星几户靠近分布,C错误;公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期修建的,传统民居修建时间更早,不可能沿公路分布,D错误。故选B。
2.由图可知,湖南永顺县地处山区,平地面积狭小,建筑空间有限,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空间,C正确;采用吊脚设计,通风良好,能够适应潮湿的地理环境,A错误;当地多竹木分布,建筑的主体采用竹木结构,便于就地取材,B错误;传统民居的设计之初是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并非追求视觉美观,D错误。故选C。
3.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为双凤村村民进行公共活动和交流提供场所,这体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的公益性和文化性,③④正确;风雨桥和摆手堂主要是村民活动的场所,不以经济活动为主,没有体现乡村公共空间的经济性,②错误;摆手堂和风雨桥集中分布在溪流的下游,无法体现均衡性,①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传统汽车销售门店集汽车展示、销售、售后维修于一体,占地较广,不同品牌汽车销售门店多聚集分布在中心城区外围地区。近年来,一些新品牌汽车逐渐进入中心城区商场,展示并销售一两款热门车型。完成下面小题。
4.传统汽车销售门店多分布在中心城区外围,是因为该区域( )
A.交通便利B.地价较低C.环境优美D.市场广阔
5.传统汽车销售门店集聚分布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少销售门店租金B.降低中间产品运输成本
C.加强技术交流合作D.最大限度吸引消费人群
6.与传统销售门店相比,近年来众多新品牌汽车进入中心城区商场销售是为了( )
A.降低销售成本B.方便产品的运输C.接近消费人群D.提高产品附加值
【答案】4.B 5.D 6.C
【解析】4.越靠近中心城区,地价越贵,分布在中心城区外围地价较低,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B正确;远离中心城区的外围交通线较为稀疏,交通不一定便利,A错误;中心城区外围的环境不一定都是优美的,C错误;中心城区外围人口较少,远离消费市场,D错误。故选B。
5.销售门店集聚分布能扩大汽车销售的影响力,且更方便消费者集中问询比较各个商家,最大限度吸引消费人群,D正确;汽车销售门店集聚分布不会减少销售门店租金,也不会降低中间产品运输成本,AB错误;不同的汽车生产厂家是彼此竞争关系,销售门店集聚分布不是为了加强技术交流合作,C错误。故选D。
6.中心城区汽车消费人口远高于中心城区外围,进入中心城区商场销售主要是为了接近消费人群,C正确;中心城区的商场地租贵于外围,销售成本不会降低,A错误;与方便产品运输无关,B错误;产品的销售不能提高产品附加值,D错误。故选C。
如图为我国某地面观测站(47°06'N,87°58'E),海拔561m)某月1日前后连续4天太阳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通量逐小时观测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
A.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
B.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
C.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D.大气逆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
8.观测期间该地( )
①第1天晴朗无云 ②第2天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大
③第3天比第4天大气透明度低 ④可能经历了降水过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7.B 8.D
【解析】7.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该地面观测站所示经纬度显示为我国新疆地区,图中显示太阳辐射在四天中白天出现,夜晚几乎为0,而地面反射太阳辐射需要太阳辐射,夜晚也不会出现,因此图中丙为地面反射太阳辐射,故AC错误;大气逆辐射是大气通过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后辐射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推测大气逆辐射小于地面长波辐射,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大于乙,因此甲为地面长波辐射,乙为大气逆辐射,B正确,C错误。答案选择B。
8.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和上题结论可知,图中显示期间,第一天出现大气逆辐射,因此有云层出现,不是晴朗无云,故①错误;第2天是四天中太阳辐射最弱的一天,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小,故②错误;第3天太阳辐射小于第4天,说明第3天云层较厚,大气削弱作用强,大气透明度低,而第4天太阳辐射强烈,说明云层薄,大气透明度高,故③正确;四天中,第2、3两天太阳能辐射弱,说明大气削弱作用强,云层较厚,可能为阴雨天气,因此可能经历降水过程,故④正确。正确的有③和④,答案选择D。
甲洋流(如图)是太平洋西部最强的洋流,为全球第二大洋流。甲洋流流经我国台湾岛一带,直达日本群岛东南岸,再折向东成为北太平洋暖流。洋流对海洋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9.推测甲、乙洋流的性质( )
A.甲、乙是暖流B.甲是暖流,乙是寒流
C.甲、乙是寒流D.甲是寒流,乙是暖流
10.日本北海道渔场的形成是因为( )
A.冷海水上泛B.暖流升温C.寒暖流交汇D.寒流降温
11.甲洋流使得流经海区海水密度( )
A.增大B.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9.B 10.C 11.A
【解析】9.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甲洋流自低纬流向高纬,是暖流,乙洋流自高纬流向低纬,是寒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根据所学可知,日本北海道渔场的形成是因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由于海水密度的差异,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使海水发生垂直搅动,把海底沉积的有机质带到海面,为鱼类提供在丰富的饵料,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C正确;与冷海水上泛、暖流升温、寒流降温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11.由上题可知,甲洋流是日本暖流,使得海水升温,蒸发量增大,盐度增加,从而使海水密度增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在图示时刻,甲、乙、丙、丁四地易出现风暴潮灾害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13.据图判断此时乙地的风向为( )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
【答案】12.A 13.A
【解析】12.结合等压线分布可知,甲地吹偏西风,为向岸风,且等压线较密集,风速较快,易出现风暴潮灾害,A正确;乙地吹东北风,为离岸风,不易出现风暴潮灾害,B错误;丙处吹偏西风,为离岸风,不易出现风暴潮灾害,C错误;丁地吹偏南风,为离岸风,不易出现风暴潮灾害,D错误。故选A。
13.根据等压线数值的递变规律可知,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大致由东指向西,再结合地转偏向力南半球向左偏,可确定该地吹东北风,故选A。
福建省2024年调查了水稻土,对于水含量高的土壤,土壤中的铁元素容易被溶解,可以向下渗漏,也可以向两侧渗漏,铁元素容易转化为容易溶解的价态。种植水稻的土壤需要不断翻种,需要周期性排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①-④含水量较高且大致相同,甲剖面最可能出现在图中①-④地中的哪一个( )
A.①B.②C.③D.④
15.研究人员想找到乙土层的土壤,除了地形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 )
A.植物蒸腾B.河流远近C.植被覆盖D.岩层厚度
16.①-⑤最适合种植水稻的土壤剖面是乙,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
A.土壤温度较高B.有机质含量少C.底层沙砾较多D.土壤空气不足
【答案】14.D 15.B 16.D
【解析】14.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剖面底层为黏重母质,不利于下渗,但甲剖面铁含量较少,根据材料信息“土壤中的铁元素容易被溶解,可以向下渗漏,也可以向两侧渗漏,”可知,该剖面土壤中的铁元素应该向两侧渗漏,④地位于山峰,有利于地下水向两侧渗漏,D正确;①位于鞍部、②位于山峰较外缘的位置、③位于山脊,地下水渗漏都不如④地快,ABC错误。所以选D。
15.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铁元素运移是地下水运移产生的,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乙土层铁元素易溶,铁元素含量较高,说明该地地下水水位较高,有利于铁元素富集,距离河流较近的点位,地下水水位较高,有利于形成乙土层,B正确;植物蒸腾、植被覆盖、岩层厚度对于铁元素运移影响较小,ACD错误。所以选B。
16.根据材料信息“种植水稻的土壤需要不断翻种,需要周期性排灌。”可知,种植水稻的土壤需要定期翻种和排灌,增加土壤中空气含量,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乙土层铁元素含量较高,地下水含量较多,土壤中空气含量较少,不利于水稻根系的发育,不利于水稻生长,D正确;五个点位土壤温度差异较小,A错误;无法判断有机质含量的相关信息,B错误;底层沙砾对水稻生长影响较小,C错误。所以选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白玉蔗是我国广西贵港的传统名优地方农产品。村民采用传统而独特的“扎束种植”方式,将八棵甘蔗苗种于一土穴,及长一米左右,用植株原生叶片把蔗身从下至上扎捆封闭,成捆培植,并用木桩竹竿支撑固定。此法包裹的甘蔗因蔗皮白嫩、肉质鲜美脆甜而得名白玉蔗,是水果型甘蔗中的珍品。图左为白玉蔗生产景观图。
广西贵港市制糖业历史悠久,为贵港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以某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整合甘蔗制糖、蔗渣造纸、制糖滤泥制水泥、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还蔗田5个系统,通过副产品以及废弃物和能量的相互交换和衔接,形成了完善的闭合工业模式,如图右所示。
(1)推测广西贵港白玉蔗种植采用传统而独特“扎束种植”方式的原因。(4分)
(2)简述广西贵港发展制糖工业的区位优势。(8分)
(3)从绿色经济的角度,说明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工业模式的效益。(6分)
【答案】(1)(采用蔗叶捆绑,可以)减少阳光暴晒,减少病虫害,起到保鲜作用,提高甘蔗品质;(采用木桩竹竿支撑固定,)提高甘蔗抗风能力,减少大风带来的灾害损失,增加甘蔗产量。(4分)
(2)甘蔗等制糖原料丰富;制糖业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劳动力充足;政策支持;市场广阔。(8分)
(3)(蔗渣、糖渣、蒸汽、飞灰等副产品以及废弃物再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利用甘蔗制糖、蔗渣造纸、制糖滤泥制水泥、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经济收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6分)
【详解】(1)蔗叶捆绑能遮挡部分阳光,避免甘蔗过度接受阳光照射,减少水分蒸发,保持甘蔗内部的水分和糖分,从而提高甘蔗的品质。蔗叶的包裹形成了一定的隔离层,减少害虫直接侵害蔗身的机会,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有利于生产出无病虫害、外观良好的甘蔗。蔗叶的包裹有助于保持甘蔗的湿度和温度,延缓甘蔗的成熟和老化过程,延长甘蔗的新鲜度和保质期。木桩竹竿的支撑固定增强了甘蔗植株的稳定性,使其在大风天气中不易倒伏或折断,减少因风灾造成的产量损失。
(2)贵港是白玉蔗的产地,甘蔗产量大,为制糖工业提供了充足且优质的原料保障。制糖业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技术和人才,形成了成熟的产业体系。当地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相对较低,能够满足制糖工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政府可能对当地的制糖产业给予政策倾斜,如税收优惠、补贴等,促进其发展。糖是生活必需品,国内消费市场庞大。同时,贵港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拓展国内外市场。
(3)通过对副产品以及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大幅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压力。例如,蔗渣用于造纸、制糖滤泥用于制水泥等,避免了这些废弃物直接进入环境造成污染。各种废弃物和能量的相互交换与衔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使原本可能被废弃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减少了对新资源的需求,降低了资源消耗。比如,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等过程,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延长了产业链,不再仅仅局限于初级的甘蔗制糖,而是发展出蔗渣造纸、制糖滤泥制水泥等多种高附加值的产业,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也增强了地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完善的工业模式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就业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2023年7月19日,据南京气象通报,当日下午,南京主城区中东部出现短时强降水,主城区大部分街道累计雨量超过50毫米,其中双闸、新街口超过100毫米,玄武、鼓楼、雨花、建邺等地多条道路被淹。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人口不断聚集,造成城市气候呈现出多种“岛效应”,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干岛效应”等。在大气环流对区域影响较弱时,会出现一种城区降水多于郊区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雨岛”,“城市雨岛”集中出现在汛期和暴雨之时,这样易形成大面积积水,甚至形成城市区域性内涝。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与当前温度下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含量的比值。城区的相对湿度往往小于郊区,被称为城市的“干岛效应”。
(1)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城市地表性质改变导致城市温度升高的原因。(6分)
(2)分析南京主城区出现“城市雨岛”的原因。(4分)
(3)从水循环的角度出发,分析主城区多条道路被淹与图中哪些环节发生变化有关(写出序号及其变化),并提出解决措施(至少三条)。(6分)
【答案】(1)城市建筑物密度大,沥青和水泥等硬化地面多,相比郊区大面积的绿地和水面,城区吸收和储存了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吸收多;绿地少,吸收的二氧化碳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加,气温升高;城市地面大部分透水性差,蒸发量小,导致热量散失少。(6分)
(2)主城区气温高,上升气流旺盛;主城区大气污染多,凝结核多。(4分)
(3)④增多,⑤增多,⑦变弱。(6分)
措施:增加城市绿地;使用透水砖;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建雨水花园、海绵城市;疏浚河道等。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温度升高的原因应从热量的储存和支出来分析,所以城市地表性质改变了影响大气受热过程中热量存储和支出状况;储存:城市与郊区相比,建筑物密度大,沥青和水泥等硬化地面多,比热容相比郊区大面积的绿地和水面更大,在太阳辐射相同的情况下,城区吸收和储存了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吸收多;绿地少,植被吸收的二氧化碳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导致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加,气温升高;支出:城市地面沥青和水泥等硬化地面多,大部分透水性差,蒸发量小,导致热量散失少。
(2)雨岛说明降水多,而降水天气需要满足物质基础:水汽和凝结核,还要有充分的对流运动。南京主城区人口众多产业活动密集,排放大量废热,气温高,上升气流旺盛;主城区污染源多,人类向外界大气排放的微小颗粒物多,凝结核多,所以易形成城市雨岛效应。
(3)多条道路被淹说明地表径流⑤增多,这说明地表径流的补给水源大气降水④增多,地表径流积累过多,说明下渗⑦变弱较少。针对下渗环节应增加城市绿地,使用透水砖,提高地表水下渗量;针对地表径流环节应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同时应建雨水花园,在城市中预留一部分蓄水空间,如建雨水花园、海绵城市等。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虎跳峡景区南岸为玉龙雪山,北岸为哈巴雪山,受两岸高山的紧紧束缚,江流入峡后宽仅50多米,最窄处虎豹一跃即过,故名虎跳峡。峡谷距离丽江市市区80千米,在金沙江上游,垂直高差3900多米,以奇险雄壮著称于世。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古城区,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地处云贵高原,全城面积达7.279平方公里。下图为虎跳峡景观图。
(1)描述虎跳峡地貌的特征。(6分)
(2)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丽江古城夏无酷暑的原因。(4分)
(3)若暑期前往云南虎跳峡地区旅游,指出最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并说明其形成条件。(8分)
【答案】(1)谷深而窄、谷坡陡峭;横剖面呈“V”形;长度长、落差大。(6分)
(2)丽江地处云贵高原,高原处海拔高,气温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较大。(4分)
(3)泥石流(滑坡)。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雨季降水强度大;地处山区,坡度大;地质不稳定,岩石破碎。(8分)
【详解】(1)峡谷的特征要从深度、宽度、长度、落差大小、横剖面形态几个方面描述。根据材料和景观图可知 ,虎跳峡受两岸高山的束缚,峡谷深而狭窄,山谷坡度大且陡峭;峡谷在金沙江上游,垂直高差3900多米,长度长,落差大,水流湍急,下切侵蚀严重,横剖面呈“V”形。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丽江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云贵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产生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夜间降温快,昼夜温差较大,总体气温偏低,因此夏无酷暑。
(3)虎跳峡地区地处季风气候区,雨季主要在夏季,且降水强度大,而当地地处山区,山谷陡峭,坡度大,板块运动较多,地质不稳定,导致破碎的岩石较多,暑期易发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开学考】2024秋高三上册开学摸底考试卷地理(新高考通用)02.zip,文件包含地理新高考通用02解析版docx、地理新高考通用02考试版docx、地理新高考通用02答题卡docx、地理新高考通用02答题卡pdf、地理新高考通用02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开学考】2024秋高三上册开学摸底考试卷地理-(新高考通用)01.zip,文件包含地理新高考通用01解析版docx、地理新高考通用01考试版docx、地理新高考通用01答题卡pdf、地理新高考通用01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地理新高考通用01答题卡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开学考】2024年高二上册开学摸底考试卷地理(黑吉辽通用).zip,文件包含地理黑吉辽通用原卷版docx、地理黑吉辽通用解析版docx、地理黑吉辽通用答案及评分标准docx、地理黑吉辽通用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