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获奖课件ppt
展开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他的大量诗篇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风格豪迈潇洒,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代表诗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有《李太白集》。
李白(701—762)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的。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
渡荆门送别李 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我乘船)远渡到荆门山之外,到古时的楚地漫游。
从:往。 楚国:楚地。这里指今湖北一带。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峦随着平原的出现而渐渐消失,江水好像全都流进了辽远无际的原野。
大荒:辽远无际的原野。
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彩云变幻,形成了如海市蜃楼的景象。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更喜爱故乡的江水,它不远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怜:喜爱。 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李白从小生活在蜀地,故称蜀地为故乡。
诗歌首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首联扣住诗题,起到穿针引线、贯串全诗的作用。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诗人用远景勾勒出一幅气势雄浑的万里长江图。一个“随”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生动地再现出来,给人以空间的流动感。“入”字写出远处水天相接,仿佛江水流入原野,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诗句也蕴含着诗人喜悦的心情和蓬勃的朝气。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诗人游历过程中,见到了怎样的景色?
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拟人手法。明明是自己依恋故乡,却借故乡的山水说故乡眷恋他。此联写出了长江水送“我”的离别之意,对故乡依恋不舍的情感溢于言表。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长江两岸壮丽多姿、雄浑壮阔的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开阔的情怀、奋发向上的精神,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无限眷恋的真挚感情。
语文钱塘湖春行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a href="/yw/tb_c13321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钱塘湖春行优质ppt课件</a>,文件包含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钱塘湖春行》课件pptx、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21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使至塞上优秀ppt课件</a>,文件包含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使至塞上》课件pptx、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黄鹤楼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320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黄鹤楼优秀ppt课件</a>,文件包含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黄鹤楼》课件pptx、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