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2024)第4节 升华和凝华图文课件ppt
展开电视剧中云雾缭绕,美轮美奂的效果是如何做到的?
“寒气结冰如珠见日光乃消,齐鲁谓之雾凇。”这是古人对雾凇形成的理解。那如何科学的解释呢?
封闭的玻璃容器中有少量碘颗粒,先将容器放入热水中,容器中有什么变化?然后将容器取出冷却,容器中又有什么变化?
容器底部的固态碘逐渐减少,容器内充满紫色碘蒸气。
加热时碘变成什么状态?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作升华。
紫色气体逐渐消失,容器壁上附着有黑色的固态碘颗粒。
冷却后碘变成什么状态?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作凝华。
(1)冬天,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这是因为衣服上的冰直接升华成水蒸气。
(2)衣柜里的樟脑片,过一点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这是固态的樟脑片升华成气态了。
(1)深秋时,树、草等物体上凝成的霜实际就是空气中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固体冰晶。
(2)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碰到低于零度的树枝时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形成雾凇。
(3)冬天,窗户靠近屋内的玻璃一侧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冰晶形成窗花。
(1)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在运输食品的时候,可以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升华来吸热降温。
(2)制造舞台烟雾效果: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薄雾效果。
(3)人工降雨:将干冰“喷”入冷空气层,干冰升华后,使周围温度降低,小水滴变成小冰晶,聚集变大后落下。
吸热:熔化、汽化、升华放热:凝固、液化、凝华
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升华过程吸热:食品保鲜、人工降雨等
现象:冰冻的衣服直接变干、樟脑片消失等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现象:霜、雾凇、冰花的形成
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
1.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冬天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 B.放在敞开的瓶子中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慢慢的变小,最终消失 D.寒冷的冬天窗户玻璃出现的冰花
2.利用干冰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 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液化放热 C.干冰升华吸热 D.干冰凝华放热
3. 观察碘的升华时,为什么利用浇热水或浇凉水的方式而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含有碘颗粒的玻璃容器呢?请你查阅碘的熔点和酒精灯火焰的温度,说明原因。
答:碘的熔点约为113.7℃,沸点约为184.4℃,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400~600℃,若用酒精灯加热,其温度要高于碘的熔点和沸点,则碘可以先熔化再汽化,就无法说明碘是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而热水的温度达不到碘的熔点,所以碘不会熔化,只能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更容易说明碘升华现象。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05094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课内容ppt课件</a>,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复习回顾,情境导入,知识点一,升华吸热,探究新知,凝华放热,固态冰,气态水蒸气,固态樟脑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4节 升华和凝华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405094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4节 升华和凝华评课ppt课件</a>,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想一想,活动交流,紫黑色固体,思考交流,交流归纳,的平方根是什么,知识拓展,人工降雨的原理,归纳掌握,水的三态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198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4节 升华和凝华教课内容ppt课件</a>,文件包含第4节升华和凝华pptx、水循环mp4、水循环swf、水的三态变化swf、碘的升华和凝华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