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05 光现象辨析及应用试题含解析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四个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日晷计时B.人眼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C.针孔照相机成像D.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
2.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O是入射光,OA是反射光
B.AO是入射光,OC是折射光
C.∠AOM是入射角,∠BON是反射角
D.光若沿CO入射,将沿OA和OB射出
3.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关于“看不见”和“又看见了”两种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看不见”是由于硬币没有反射光
②“看不见”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没有到达眼睛
③“又看见了”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通过水面的反射到达眼睛
④“又看见了”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通过水面的折射到达眼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一束光线与水面成锐角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为α,反射角为β,折射角为γ,则( )
A.α>β>γB.α=β>γC.α=β<γD.α<β<γ
5.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空气注入水球,形成的气泡球与水球的球心都在O点。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球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球心O与入射点的连线为法线。则进入气泡球的折射光线可能为( )
A.①B.②C.③D.④
6.一块仪容镜如图甲所示,放在某学校走廊的AB处,仪容镜靠墙而立,镜面与墙壁平行,在另一面墙壁上的O处悬挂一电铃,如图乙所示。为了总能看到电铃通过仪容镜所成的像O′,小强同学沿着走廊的ae直线走动,若将人和电铃各自看作一个点,则小强同学所在的区间是( )
A.abB.bcC.cdD.de
7.如图所示,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靠近平面镜时,他的像变大
B.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他与像的距离变小
C.平面镜垂直纸面向里移动,他的像位置不变
D.平面镜的上端向人倾斜,他的像位置不变
8.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如图甲所示,则视力表上如图乙所示的字母在平面镜中的像正确的是( )
A.B.C.D.
9.射击项目是我国在奥运会上的夺金强项,射击时利用“三点一线”进行瞄准,下列实例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
A.空中出现彩虹B.做手影游戏C.照镜子正衣冠D.用放大镜看指纹
10.木格措是川西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一年四季景色宜人。图是小茗同学暑期在木格措旅行时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湖水呈蓝色是因为湖水发出了蓝色光B.湖水看起来变浅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C.水中山的倒影是通过光的折射形成的D.水中山的倒影是山在水中形成的虚像
11.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有着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一石击破水中天”,“天”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呈红色是由于它能吸收红光
C.“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游鱼细石”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1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我们的国旗——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因为国旗反射了红光
B.《玄贞子》中记载“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因为太阳光是单色光
C.验钞机利用紫外线来显示钞票上隐藏的标记,因为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D.坐在教室两侧的同学会看到“黑板反光”现象,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13.阳光明媚的周末,不少市民到鹭栖湖游玩。湖畔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大树拖着长长的影子,几只白鹭从平静的湖面轻快掠过,水中的鱼儿欢快嬉戏。下列对此情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B.白鹭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看见水中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D.鲜花五颜六色是因为阳光在鲜花表面发生色散现象
14.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水中的倒影B. 墙上的手影
C. 太阳光色散D. “折断”的铅笔
15.下列光现象与图中廊桥倒影形成的原理相同的是( )
A.镜花水月B.小孔成像C.海市蜃楼D.立竿见影
16.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的情境能用光的折射原理解释的是( )
A.起舞弄清影B.潭清疑水浅C.风吹草低见牛羊D.楼台倒影入池塘
17.“海市蜃楼”在我国古书《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记载,下列光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树木在水中的倒影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C.树荫下圆形的光斑D.阳光下人的影子
18.下列光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水中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B.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
C.树荫下的光斑——光的反射
D.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19.如图为某同学外出游玩时用手机拍到的场景,场景中有瞪羚在岸边的影子和水中的倒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瞪羚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瞪羚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瞪羚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瞪羚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0.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的毛玻璃片,一面磨砂,一面平滑。为了分辨这两个面,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用手去触摸,粗糙的一面是磨砂面
B.用激光笔照射表面,反射后可在光屏上成一个亮点的一面是平滑面
C.压力相同时,与同一水平桌面之间滑动摩擦力较大的一面是磨砂面
D.透过毛玻璃片看不清远处物体,朝向眼睛的一面是平滑面
二、填空题
21.一束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则反射角为 °,若入射角增大1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为 °。远远望云,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水面上飞翔,若它距水面6m,它的像距水面的距离是 m,当它向水面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2.教室里,可以从不同方向看到桌椅,书本等物体,是由于这些物体会对照射到其上的光线产生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这种反射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3.如图所示,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角为 度,折射角为 度,界面CD上面的介质是 。
2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蜻蜓立于荷叶尖上,距水面0.2m,它在水中的像是 (选填“实像”、“虚像”),像距水面 m。
25.在湖边散步的小明惊奇地发现一只小鸟在水中飞翔,他所看到的是空中小鸟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当小鸟向高处飞行时,水中的小鸟将 (选填“靠近”或“远离”)水面。
26.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能绕水平轴MN转动,小明站在平面镜正前方,他在镜中成的是 (选填“实”或“虚”)像;小明垂直镜面移动8cm,他与像的距离改变 cm;为了让他站着就能看到镜中脚的像,可以让平面镜绕轴沿 时针方向转动。
27.如图所示,一只水鸟站在水中觅食,图中的黑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倒影是因光的反射形成的 像,且倒影看起来要“暗”一些,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在水面处发生了 而进入水中,人能从不同角度看见水鸟是由于光照射在鸟身上发生了 。
28.“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其中,看到“倒映的白塔”属于光的 现象;墙是“红色的”,是因为墙壁能够 (选填“反射”或“吸收”)红色光;水中鱼儿看到的“我们”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日晷利用晷针形成影子的长度和转过的角度来计时,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了人的眼睛,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是光线通过小孔后形成的倒立的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详解】ABC.如图:过点O作法线PQ,由于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折射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也位于法线两侧,所以图中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C是折射光线。∠AOP是入射角,∠BOP是反射角,故B正确,AC错误;
D.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光若沿CO入射,将沿OA射出,故D错误。
故选B。
3.D
【详解】“看不见”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没有到达眼睛而不是没有反射光,故①错误,②正确;
“又看见了”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通过水面和空气两种介质的接触面时发生了折射,光线到达眼睛,故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D。
4.B
【详解】一束光线与水面成锐角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β=α;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γ<α,则α=β>γ。
故选B。
5.A
【详解】
如图所示,连接O2与O,即为第二次折射的法线;
B.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会发生偏折,而②是传播方向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故D不符合题意;
A.综上所述,只有①满足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详解】电铃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在O′,根据光沿直线传播,小强同学在的区间bc可看到电铃通过仪容镜所成的像。
故选B。
7.C
【详解】A.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当人靠近平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也不变。故A错误;
B.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增大,所以他与像的距离变大,故B错误;
C.当平面镜垂直纸面向里移动时,因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他的像位置不变,故C正确;
D.平面镜的上端向人倾斜,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发生了改变,因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他的像位置发生了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像物大小相等,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左右互换。如图乙“E”的像开口向右,则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字母“E”开口向左,大小不变。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9.B
【详解】射击“三点一线”利用的是光的直线传播。
A.彩虹是太阳光经过空气中小水珠时发生了折射和反射共同形成的,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影子是光线经过不透明物体时被挡住形成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B符合题意;
C.照镜子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
D.放大镜看指纹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A.湖水呈蓝色,是因为太阳光射到水上时,由于水对红、黄色光进行选择吸收,而对蓝、紫色光进行强烈散射、反射,因而水看起来呈蓝色,故A错误;
B.湖水看起来变浅,是因为湖底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偏离法线造成的,故B错误;
CD.水中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通过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A.“一石击破水中天”,“天”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错误;
B.“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呈红色是由于它能反射红光,故B错误;
C.“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因为游鱼细石反射的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发生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正确;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A.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其反射的光来决定,所以五星红旗是红色的,因为国旗反射了红光,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根据牛顿光的色散现象可知,光是由七种单色混合而成,不是单色光,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根据紫外线的应用可知,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在验钞机上应用,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因为镜面反射只有在特定的角度才能观察到物体,其他位置无法观察到物体,所以“黑板反光”现象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A
【详解】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透过树叶和枝丫的间隙落在地面的实像,属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故A正确;
B.白鹭在湖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
C.人在岸上看见水中的鱼,是光从水中的鱼处斜射到空气中的人眼处,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
D.鲜花五颜六色是因为花瓣中含有各自色素,我们能看见鲜花是阳光在鲜花表面发生了光的反射,故D错误。
故选A。
14.A
【详解】A.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墙上的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光的色散是太阳光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折断”的铅笔,是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A
【详解】廊桥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A.镜花水月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小孔成像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即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通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立竿见影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即光的直线传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B
【详解】A.起舞弄清影中的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潭清疑水浅,人从岸上看潭底,感觉潭中的水比较浅。实际上我们看见潭底是光从水里折射到空气中,人看到的像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虚像,故B符合题意;
C.风吹草低见牛羊,意思是风把草吹低了就能看到草下面的牛羊,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B
【详解】“海市蜃楼”形成原理是光在不均匀介质中的折射现象。
A.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
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在水与空气两种介质中发生折射,故B符合题意;
C D.树荫下圆形的光斑、阳光下人的影子都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D
【详解】A.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
B.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光线发生了偏折,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树荫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线发生偏折形成的,是光的折射,故D正确。
故选D。
19.B
【详解】AB.瞪羚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暗区,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 错误,B正确;
CD.平静的水面相对一面平面镜,瞪羚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 D错误。
故选B。
20.D
【详解】A.毛玻璃的磨砂面凹凸不平,因此用手去触摸会感觉粗糙;毛玻璃的平滑面平整,因此用手去触摸不会感觉粗糙,所以可以用该方法分辨这两个面,故A可行,不符合题意;
B.用激光笔照射表面,在平滑面会发生镜面反射,因此会在光屏看到一个亮点;在粗糙的一面会发生漫反射,因此在光屏上不会看到一个亮点,所以可以用该方法分辨这两个面,故B可行,不符合题意;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毛玻璃的磨砂面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比毛玻璃的平滑面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粗糙,因此磨砂面与水平桌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较大,故C可行,不符合题意;
D.光射入玻璃和射出玻璃都要发生反射和折射,毛玻璃一面磨砂,一面平滑,会使一部分光在磨砂面发生漫反射不能透过毛玻璃射出,并且透过毛玻璃的光经过磨砂面发生折射也会射向四面八方,光线散乱,导致进入人眼的光很少,所以隔着毛玻璃就看不清物体,无论光先从哪个面进入都会在磨砂面发生杂乱的反射和折射,使人看不清物体,故D不可行,符合题意。
故选D。
21. 60 140 6 不变
【详解】[1]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入射角是
90°-30°=60°
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
[2]当入射角增大10°,因此反射角也增大10°,即反射角为变为
60°+10°=70°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70°+70°=140°
[3]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已知小鸟距水面6m,小鸟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6m。
[4]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不管小鸟向下俯冲还是向上飞,像和小鸟等大,所以若小鸟向下俯冲的过程中,该“倒影”的大小不变。
22. 漫 遵循
【详解】[1]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的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桌椅、书本表面凹凸不平,光照在上面发生了漫反射。
[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3. 30 42 空气
【详解】[1][2][3]如图CD是界面,∠AOC=60°,则∠BOD=60°,所以入射角为
而∠COE=48°,则折射角为
因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CD的上边是空气,下边是水。
24. 虚像 0.2
【详解】[1]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2]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蜻蜓距水面0.2m,所以蜻蜓的像距水面0.2m。
25. 虚像 远离
【详解】[1]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他所看到的是空中小鸟的虚像。
[2]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当小鸟向高处飞行时,小鸟距水面的距离变大,则水中的“小鸟”距水面的距离也变大,即水中的“小鸟”将远离水面。
26. 虚 16 顺
【详解】[1]据平面镜所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小明同学在镜中的像是虚像。
[2]小明垂直镜面移动8cm,由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所以小明镜中的像也垂直镜面移动8cm,那么他与像的距离改变值为
8cm+8cm=16cm
[3]为了让他站着就能看到镜中脚的像,即让脚反射出来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够射入人的眼睛,所以应让平面镜倾斜一些,绕轴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27. 直线传播 虚 折射 漫反射
【详解】[1]图中的黑影是由于光在沿直线传播时,鸟挡住了光线的直线传播,在鸟的另一侧地面形成了黑影。
[2]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虚像。
[3]倒影看起来要“暗”一些,是因为光照射到水面时,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有一部分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导致反射光线少于入射光线,所以看起来要“暗”一些。
[4]因为光照射在鸟身上反射向四周,发生了漫反射,所以人能从不同角度看见水鸟。
28. 反射 反射 虚像
【详解】[1] 倒映的白塔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2] 我们能看到墙是“红色的”,是因为墙壁能够反射红光。
[3] 水中鱼儿看到的“我们”是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这是光的折射现象,鱼看到的“我们”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虚像。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15力与运动的关系试题含解析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15力与运动的关系试题含解析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14 力的作图试题含解析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14 力的作图试题含解析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12 密度的复杂计算试题含解析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12 密度的复杂计算试题含解析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