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19液体压强的分析与计算试题含解析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073971/0-172385892566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19液体压强的分析与计算试题含解析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073971/0-172385892572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19液体压强的分析与计算试题含解析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073971/0-172385892575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19液体压强的分析与计算试题含解析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甲液面高于乙液面。液体中的a、b两点处于同一水平高度,a、b两点的液体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和质量的关系分别是( )
A.;B.;
C.;D.;
2.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A、B两容器,装有深度相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若容器底而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和p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A=pB;FA
3.如图所示,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它们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液体内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其压强分别为、。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
C.D.
4.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是 ( )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5.题图是某拦河大坝的截面示意图。则A点受到水的压强是(g取10N/kg)( )
A.B.
C.D.
6.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水,其中h1=100 cm,h2=60 cm,容器底面积S=20 cm2,水对容器顶的压强是
A.10 000 PaB.2 000 Pa
C.6 000 PaD.4 000 Pa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薄壁容器。两个容器开口大小相同、底面积相同,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两个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
B.桌面对两个容器支持力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
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a
8.如图所示,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个规则容器(容器厚度不计),装有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液面高度相同,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B.,;,
C.,;,D.,;,
9.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甲和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D.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10.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B(GA=GB),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忽略液体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块受到的浮力大于乙物块受到的浮力
B.两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C.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
D.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11.如图所示,质量与底面积相同且厚度忽略不计的三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有甲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B.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
C.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
D.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最小
12.如图所示的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4支管中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处向上的压强小于向下的压强
B.c管液柱最长,c点处压强最大
C.d管液体体积最大,d点处压强最大
D.4支管中液体的密度相同
13.如图,A、B两容器中装有同一液体,且液面高度相同,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强,当A、B间的阀门打开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由A流向BB.液体由B流向A
C.液体在A、B间来回流动D.液体静止不动
14.如图是两边管子粗细相同,足够高的连通器,中间有一个可无摩擦移动的活塞。刚开始活塞固定不动,两管液面相平,左管液体是酒精(ρ酒精=0.8×103 kg/m3),右管液体是水(ρ水=1.0×103 kg/m3)。现松开活塞,重新稳定后( )
A.右边液面下降1 cmB.右边液面下降2cm
C.右边液面比左边液面低1 cmD.左右液面一样高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质量相同、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三个容器甲、乙、丙内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F丙大小关系是 ,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大小关系是 。
16.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容器中,距离同一高度分别有A、B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pA pB;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 p乙(两空选填“>”、“=”或“<”)。
17.“奋斗者”号深潜器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当“奋斗者”号潜至海面下10000m深处时,其外部的水平舱面上所受的海水压力约为 N。(海水密度近似为,g取)
18.如图所示,所受重力为50N、底面积为250cm2的长方体A放在水平面上;一薄壁圆柱形容器B也置于水平面上,该容器足够高,底面积为100cm2,内盛有4kg的水。若将一质地均匀的物体C分别放在长方体A的上面和浸没在容器B的水中时,长方体A对水平面的压强变化量和水对容器B底部的压强变化量相等。则未放上物体C前,长方体A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Pa,物体C的密度为 kg/m3。(g取10N/kg,ρ水=1.0×103kg/m3)
1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底面积均为0.01m2,甲容器内盛有体积为3×10-3m3的水,乙容器内盛有深度为0.35m的酒精,则甲容器内水的质量为 kg;从甲、乙两容器内抽出 m相同高度的液体后,液体对两容器底部压强相等。
20.如图甲所示的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该容器上、下两部分都是圆柱形,其横截面积分别为S1、S2,容器底部装有控制阀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0.8103kg/m3的液体,液体通过控制阀门匀速排出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阀门打开前液体的深度H= cm,上、下两部分横截面积之比S1:S2= 。(g取10N/kg)
21.如图所示,水龙头放水时,水管与水塔组成 ;水龙头关闭时,A处水龙头所受水的压强为 Pa。(;)
22.如图所示,阀门1和阀门2均关闭,A、B、C三根竖管内的水面相平,此时装置相当于 。若阀门1、阀门2均打开,水在管道内持续流动,则三根竖管内水面最低的是 。(选填“A”“B”或“C”)
2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容器用一细管相连,细管中间有一开关K,先把K关上,在两容器中装入不同质量的水后,甲中水面比乙中水面高,然后将甲上口密封,此装置 连通器(选填“是”或“不是”)。打开开关K待液面稳定后,甲中的液面高度 乙中的液面(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三、计算题
24.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容器高度为0.8米。
①若甲中水质量为2千克,求水的体积V水;
②乙容器质量为m0,底面积为S0,求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乙;
③若甲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6米,现向乙容器中加入深度大于0.6米的A液体,使得甲、乙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求A液体的密度ρA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B
【详解】由题意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即pa=pb,因为p=ρgh,hb<ha,所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ρ甲<ρ乙,又因为a、b两点到容器底的距离相等,所以从a、b两点以下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
而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所以p甲<p乙
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由于两容器底面积相等,p甲<p乙,故两种液体的质量m甲<m乙,综上分析知,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AD.由图可知,A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大于乙容器内液体的体积,且两液体的质量相等,所以,由可知,A容器内液体的密度小于B容器内液体的密度,即ρA<ρB;由图可知两容器内液体的深度相同,由p=ρgh可知,A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较小,即pA
F=G=mg
可知,两容器的总质量相等,重力相等,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即FA=FB,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由于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甲容器底面积大于乙容器底面积,由可知,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F甲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F乙,由于
G甲液=F甲
G乙液=F乙
所以
G甲液>G乙液
由G=mg可知
m甲液>m乙液
由于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由可知
甲>乙
由于A点到容器底部的深度等于B点到容器底部的深度,则两点以下部分液体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pA下>pB下
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则两点处受到液体的大小关系为
故ABC错误,故D正确。
故选D。
4.D
【详解】由图示可知,甲液体的体积小于乙液体的体积,而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所以可判断出甲的密度一定大于乙的密度,由于底部所处的深度相等,所以甲液体对底部的压强较大,故AB错;由于液体都是全部压在了底面上,压力等于各自的重力,由于甲的质量大,所以重力大,从而可得出甲液体对底部的压力较大,故C错,D正确;应选D.
5.B
【详解】A点的深度为
h=40m-10m=30mA点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30m=3×105Pa
故选B。
6.D
【详解】容器顶距离液面的高度:
h=h1−h2=100cm−60cm=40cm=0.4m,
水对容器顶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4m=4000Pa.
故选D.
7.C
【详解】A.因为甲乙两个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等,但甲中液体的体积大于乙中液体的体积,所以由密度公式可知,甲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中液体的密度,即ρa<ρb,故A错误;
B.因为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容器的重力与液体的重力之和,而两个容器的质量和容器内液体的质量均相等,所以由重力公式G=mg可知,两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等,再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可知,桌面对两个容器支持力的大小也相等,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甲为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液体的重力相等;乙装液体部分为口小底大的锥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由于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等,则甲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乙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由压强公式可知,在容器底面积相同时,甲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即pa
故选C。
8.B
【详解】由图可知,A液体体积大于B液体体积,A、B两种液体质量相同,由
可知
液面高度相同,根据
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
容器底面积相同,根据
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
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容器和液体总重力
两种液体质量相同,液体的重力相同,则
根据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9.C
【详解】A.由题意可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由图可知,V甲
B.若甲和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由图可知,h甲
C.液体压强相等,两容器底面积相等,由p=可知,甲、乙对容器底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①,采用割补法(如下图所示),分别把容器两侧半球部分补上同种液体,此时液体为圆柱形;
割补后深度不变,液体密度不变,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又因为容器底面积不变,所以割补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变,且此时液体为圆柱形(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总重力);所以
F甲=G甲总②,F乙=G乙总③
两容器完全相同,则补上的液体体积相等,设补充的液体体积为V,由①②③可得:G甲总=G乙总,即
m甲gρ甲gV=m乙gρ乙gV④
由B选项可知,ρ甲>ρ乙;所以由④式可得
m甲m乙=(ρ乙ρ甲)V<0
所以m甲
F甲=m甲gρ甲gV
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乙=m乙gρ乙gV
而
m甲=m乙,ρ甲>ρ乙
所以F甲>F乙,又因为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所以根据公式p=可知,p甲>p乙,故D错误。
故选C。
10.C
【分析】(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浮力与重力的关系;
(2)根据得出容器底受到压强的关系;
(3)取出物块后,A的液面下降的多,B的液面下降的少,由此即可判断;
(4)根据压强公式比较压强的大小.
【详解】A.甲悬浮,F浮甲=G排甲=G;乙漂浮,则F浮乙=G排乙=G,所以浮力相同,故A错误;
B、物体在甲中悬浮,则ρ甲=ρA,在乙中漂浮,则ρ乙>ρB,ρ甲=ρ乙,因此ρAρB,深度相同,由可知,B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故B错误;
C、取出物块后,A的液面下降的多,B的液面下降的少,两容器中液体深度hAhB,又ρAρB,由可知,B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大于A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故C正确;
D、B容器液体密度大于A液体密度,甲排开A的体积大于乙排开B的体积,取出后物体后B液体体积大于A液体体积,B液体的重力大于A液体重力,由压强公式得,取出两物块后,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故D错误.
故选C.
11.D
【详解】A.由题意知,三个容器质量和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由G=mg可知,三个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相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与液体的重力之和,则三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力相等,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根据可知,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故A错误;
B.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的质量相等,从图中可知甲液体的体积最大,丙液体的体积最小,根据可知,三种液体密度关系为
ρ丙>ρ乙>ρ甲
故B错误;
CD.由B中分析可知,三种液体密度关系
ρ丙>ρ乙>ρ甲
且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三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
p丙>p乙>p甲
故三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不相等;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F=pS可知,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大小关系为
F丙>F乙>F甲
即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最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A.根据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故b点处液体向上的压强等于向下的压强,故A错误;
D.4个容器中液体不流动,且液面相平,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可知,连通器里装的是同一种液体,所以4支管中液体的密度相同,故D正确;
BC.4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即液体深度相同,且容器中液体密度相同,由液体压强公式可得,各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c点、d点压强相等,故BC错误。
故D正确。
13.D
【详解】A、B上端开口,中间联通,是连通器,由于容器中装有同一种液体,并且液面相平,因此打开阀门后,液面仍然相平,故液体不流动,故D正确。
故选D。
14.A
【详解】当两管中液体高度都为9cm时,根据液体内部压强公式及酒精、水的密度大小关系可以知道,酒精对活塞的压强小于水对活塞的压强,故活塞要向左移动,右管中水位下降,左管中酒精上升。待两管中液体对活塞的压强相等时,液面才会静止。因左右两管粗细相同,故水下降的高度与酒精升高的高度相等,活塞重新静止后,液面变化的高度为。活塞重新静止时有
即
根据题意有
代入酒精、水的密度值,解得
评估:竖直管中液体高度为9cm,下面横管长度大约也为9cm左右,横管中有酒精的长度大约为4cm左右,当左管中酒精上升1 cm时,左侧竖管中全是酒精,思考过程与结果符合实际。故最后情况为:右边水面下降1 cm,左边酒精上升1cm。故A正确,符合题意;BC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 F甲>F丙>F乙 p甲=p乙=p丙
【详解】[1]由图可知,容器中水的深度关系为
h甲>h丙>h乙
根据p=ρgh可知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关系为
p甲′>p丙′>p乙′
因三个容器底面积相同,则根据F=pS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为
F甲>F丙>F乙
[2]三个容器的质量相同、所装水的质量也相同,所以容器和水的总质量相同,由G=mg可知它们的总重力相同,因为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总重力,所以三个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相等,已知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由可知三个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即
p甲=p乙=p丙
16. < >
【详解】[1]由图知,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由可知液体密度ρ甲>ρ乙,A、B下方对容器底的压强
因为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p
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因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所以A、B两点的压强关系
[2]由图知A、B深度hA<hB,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由p=ρgh可知液体密度ρ甲>ρ乙,A、B下方对容器底的压强
因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17.
【详解】当“奋斗者”号下潜到10000m深度时,此时所受压强为
由压强公式变形可得,外部的水平舱面上所受的海水压力约为
18. 2000 2.5×103
【详解】[1]由 知道,未放上物体C前,长方体A对水平面的压强为
[2]设物体C的质量为m,则长方体A对地面压强的增加量
水对容器B底部压强增加量
由于,则
所以,物体的密度
19. 3 0.1
【详解】[1]根据密度公式可知,容器内水的质量为
[2]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根据公式p=ρgh可知,当两种不同液体对两容器底部压强相等时,液体密度与液体深度成反比,即
由题意可知甲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乙容器中酒精的深度为
所以要使酒精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抽走的水的相同高度必须满足
解得
20. 15 1∶4
【详解】[1] 阀门打开前液体的深度
[2]当t=10s时,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为400Pa,则此时的深度为
由于匀速排液,则后20s排出液体的体积是前10s排出液体体积的2倍,由V=Sh可得,上、下两部分液体的体积关系为:
故上、下两部分横截面积之比
S1∶S2=1∶4
21. 连通器
【详解】[1]各用户间的水管和水塔下部连通,当水龙头打开时,上部都与空气连通,因此水管与水塔组成连通器。
[2]相邻两层楼相应位置水管内的压强差
22. 连通器 C
【详解】[1]如图所示,阀门1和阀门2均关闭,A、B、C三根竖管上端开口、底部相互连通,相当于连通器。
[2]如图所示,阀门1、阀门2均打开,水在管道内持续流动,A底端管道最宽,水流动最慢,压强最大,则水面最高,C底端管道最窄,水流动最快,压强最小,则水面最低。
23. 不是 大于
【详解】[1]甲上口密封,此时该容器的两端不都是开口的,不是连通器。
[2]开关K打开前,甲中水面比乙中水面高,根据p=ρgh可知,甲中水产生的压强大于乙,则打开K之后,甲中的水将向乙中流动;但由于甲的上口密封,水面下降后,水面上方密封的气体随着体积的增大产生的压强将减小,即小于大气压p0;当甲、乙两容器中的水不流动时,开关处左右两边的压强相等,即
p甲=p乙
因为
p甲=p空+ρ水gh甲
p乙=p0+ρ水gh乙
所以
p空+ρ水gh甲=p0+ρ水gh乙
因为
p空
ρ水gh甲>ρ水gh乙
可得
h甲>h乙
说明甲中的水能往乙中流一些,但最终甲的水面一定比乙高。
24.①;②;③0.75×103kg/m3≤ρA<1×103kg/m3
【详解】解:(1)甲中有2kg的水,由密度公式可知,甲中水的体积为
(2)乙容器的质量为m0,底面积为S0,乙对地面的压力为
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
(3)现向乙容器中加入深度大于0.6米的A液体,使甲、乙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
所以
A液体的深度越小,密度越大,即h液=0.8m,ρ液最小,液体的最小密度为
由于A液体的深度大于0.6m,所以液体的密度小于1×103kg/m3,则A液体的密度范围为
0.75×103kg/m3≤ρA<1×103kg/m3
答:①若甲中水质量为2千克,水的体积V水为;
②乙容器质量为m0,底面积为S0,乙容器对地面的压强p乙为;
③A液体的密度ρA的取值范围为0.75×103kg/m3≤ρA<1×103kg/m3。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16二力平衡与摩擦力综合分析试题含解析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16二力平衡与摩擦力综合分析试题含解析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15力与运动的关系试题含解析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15力与运动的关系试题含解析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14 力的作图试题含解析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重难点题型分类汇编与专项突破专题14 力的作图试题含解析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