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4.3 线段的长短评课课件ppt
展开如图,两支笔放在一起,哪支长?
怎样比较下列两条线段AB与CD的长短呢?
可以采用度量法和叠合法.
度量法:利用刻度尺分别量出两条线段的长度,再进行比较.
叠合法:将AB 、CD放在同一条直线上,使端点A 与C重合,端点B与D落在A的同侧.
注意:(1)度量法一般采用相同的测量标准,单位统一,精确度一致.(2)叠合法必须保证两个前提:一是两条线段放在同一条直线上;二是使它们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落在同一侧(操作要点:共端点,同方向,叠一起,比长短).
如图,已知线段 a 和 b,且 a>b.
(1)AB=a,BC=b,则线段AC就是a与b的______,记作___________.
A B C
(2)AB=a,BD=b,则线段AD就是a与b的______,记作____________.
A B
例 1 如图,已知线段a,画一条线段AB,使得AB=a.
方法一 用刻度尺量出a的长度,再在一条直线上画出一条线段 AB = a.
方法二 我们也可以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来画.这种只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的方法称为尺规作图.
作图步骤如下:(1)作直线 l,如图.(2)在直线 l 上任取一点A,以点A为圆心,以线段a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交直线l于点B.线段AB即为所求作的线段.
例 2 已知:线段a,b(a>b),如图,作一条线段AB,使得:(1)AB=2a;(2)AB=a-b.
作法(1)作射线AM.在射线AM上顺次截取AC=CB =a.线段AB=2a即为所求作的线段.
(2)作线段AN=a.在线段NA上截取NB=b.则线段AB=a-b即为所求作的线段.
1. 比较各图中线段AB与CD的长短.
【教材P150 练习 第1题】
2. 如图,C,D是线段AB上不同的两点,那么:(1)AC=_______-DC,BD=______-CD;(2)AC=_______-BC,BD=______-AD;(3)AB=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P150 练习 第2题】
3. 如图,已知线段a,b,作线段AB,使得:(1)AB=a+b;(2)AB=2a-b.
解:(1)如图所示.作法:①作射线AM.②在射线AM上顺次截取AC=a , CB=b.线段AB=a+b即为所求作的线段.
【教材P150 练习 第3题】
(2)如图所示.作法:①作射线AM.②在射线AM上顺次截取AD=DC=a , 在线段CA上截取CB=b.线段AB=2a-b即为所求作的线段.
1. 如图,下列关系式中与图形不符的式子是( )A. AD-CD=AB+BC B. AC-BC=AD-BDC. AC-AB=AD-BD D. AD-AC=BD-BC
2.尺规作图是指( )A.用直尺规范作图B.用刻度尺和圆规作图C.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D.用量角器和圆规作图
3. 如图,己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作法:画射线AM,在射线AM上截取AB=a,在线段AB上截取BC=b,那么所求作的线段是( )A. AC B. BCC. AB D. BM
数学沪科版(2024)4.3 线段的长短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沪科版(2024)<a href="/sx/tb_c405396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4.3 线段的长短课文配套ppt课件</a>,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新知探究,线段的路线最短,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3 线段的 长短比较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3 线段的 长短比较课前预习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新知构建,线段的比较,结论ABCD,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3 线段的 长短比较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4.3 线段的 长短比较课文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