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教学ppt课件
展开清晨,我们迎着朝阳开始了一天的活动;夜晚,满天 星辰伴随着我们进入甜美的梦乡。日月星辰为何每日东升西落?白昼和黑夜为何交替出现?
通过观察地球仪的旋转、模拟昼夜更替等现象,学生可以进行直观的地理实验,增强对地球自转现象的理解和感知。学生可以亲手操作地球仪,模拟地球的自转运动,从而加深对地球自转方向、周期等知识的理解。在模拟实验和观察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如何准确模拟地球自转、如何解释昼夜更替现象等。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地球自转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涉及到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方向、周期等多个要素。学生需要将这些要素综合起来,形成对地球自转的整体认识。地球自转不仅与地理学紧密相关,还涉及到天文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通过学习地球的自转,学生能够理解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等现象,进而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这有助于学生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地球自转导致的昼夜更替等自然现象,提醒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时间,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学习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学生可以建立起地球作为一个三维空间实体的概念,进而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地理关系。地球自转导致的时间差异现象,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区的时间可能不同,这有助于他们形成对地理空间差异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如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旋转;如果在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旋转。
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自转的真正周期主要用于科学研究计时太阳日:24时(360°59′)——昼夜交替的周期主要用于生产生活计时
我国古人很早就总结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即白天活动,晚上休息,反映人们顺应与遵循着地球自转的运动规律。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导致太阳总是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在白昼,是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在黑夜,是夜半球。
晨昏线:白昼与黑夜的分界线。由晨线和昏线组成。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
1.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2.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地球球心的大圆。3.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º。4.晨昏线在春秋分两天与经线重合(晨昏线过极点)。5.晨昏线在其余日子与经线斜交,冬夏至交角最大且与极圈相切。6.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即发生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互余。7.赤道与晨线的交点一定是当地6时,与昏线的交点一定是当地的18时。8.晨昏线以15 °/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
①自转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即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即为昏线②方位法: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③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6时为晨线,18时为昏线。
由于昼夜更替周期的长短 适中,使得地球表面白天不至于过热,夜晚不会太寒冷。这就为地球上生命的存在提供了适宜的温度。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从而使得太阳辐射在一天中发生变化,人们在经历昼夜交替的同时,也感受着天气的变化,特别是气温低—高—低的周期变化。
1.用光柱灯照射地球仪,指出昼半球、夜半球和晨昏线。 2.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识别晨线和昏线,感受昼夜交替的变化。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上的不同地点,东边要比西边先看到日出。这样,不同经度的地方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这就是时差。
图中,三点中先见到太阳的是位于东边的A点,说明A点的时刻比位于西边的B、C两点的时刻早。结论:地球自转产生时间差异,东边时刻早,西边时刻晚。
1.在地球仪的赤道上标注A、B两点。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按 地球自转的方向转动地球仪。观察A、B两点,哪一点先迎来黎明的曙光,哪 一点先送走黄昏的落日。议一议,这个演示说明了什么?
2.读图2.17,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来推算地球上的时差。
(1)地球每小时转过的 角度是________。(2)经度每相差15°,时 间相差________小时。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国 际上规定,每隔经度15°划分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0° 经线所在的时区为中时区,向东、向西分别叫作东时区和西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有的国家为了国内各地联系方便,统一采用首都所在地的区时。 中国统一使用的“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同一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时区的划分:全球以经度每15°范围作为1个区时,共划分24个时区
中时区的划分: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自0°经线香东、向西各跨经度7.5°
东西时区的划分: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出西一区至西十区
东、西十二区的划分:东、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两者合为一个时区。东十二区的经度范围是自172.5°E经线向东岛180°经线;西十二区的经度范围是自172.5°W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地方时、时区和区时及其计算
区时:每个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时区的标准时,即区时
位于同一时区的各地,采用相同的区时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每往东1个时区,区时早1小时(即加1小时);每往西1个时区,区时晚1小时(即减1小时)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1天
时区、时区中央经线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X为东(西)经度,则n为东(西)时区
公式:中央经线度数=n*15°(n为已知的时区数)
n为东(西)时区,则中央经线位东(西)经度
中央经线度数分别加、减7.5°可得到时区的经度范围
Tm>24 ,则区时减去24,日期加一天
Tm<0,则区时加上24,日期减一天
为避免日期紊乱,规定大致以180°经线为“国际日界线”,简称“日界线”
向西越过国际日界线,加一天
向东越过国际日界线,减一天
能力提升: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绕转中心,并能够解释其所产生的昼夜交替与时间差异现象。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太阳的东升西落),说明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该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27颗地球轨道卫星、3颗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组网而成,可在全球范围内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其运行周期约为( )A.1年B.1月C.1天D.1小时
解析: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或24小时,静止轨道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所以静止轨道卫星的运行周期也是一天。故选C。
2.下图中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有(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③
解析: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南极上空俯视为顺时针。故选D。
3.一天中,晷针日影的方向变化规律是( )A.顺时针自西向东转动B.逆时针自西向东转动C.顺时针自东向西转动D.逆时针自东向西转动
日晷是古人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石家庄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校园内的日晷进行观测,并将晷针的日影绘制成图(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一天中,晷针日影的方向变化规律是按顺时针自西向东转动。故选A。
4.一天中,日影朝向有规律的变化是由于(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海陆变迁D.太阳运动
解析:一天中,日影朝向有规律的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故选A。
5.中国空间站距离地面高度400多千米,其在轨运行绕转中心是( )A.地球B.月球C.北极星D.火星
2023年是中国载人航天20周年。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新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解析:中国空间站在距离地面400~450千米的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故选A。
地理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章 地球表层的基础自然要素第三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dl/tb_c405444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四章 地球表层的基础自然要素第三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ppt课件</a>,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核心素养,本节知识结构,气温及其测量,气温的时间变化,气温的空间分布,气温的概念,气温的观测,拓展阅读,气温的测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四章 地球表层的基础自然要素第二节 海陆变迁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dl/tb_c405444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四章 地球表层的基础自然要素第二节 海陆变迁教学ppt课件</a>,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核心素养,本节知识结构,海陆变迁,大陆漂移,板块运动,海陆变迁的原因,海陆变迁的例证,探究活动,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节 太空探索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dl/tb_c405442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节 太空探索教学课件ppt</a>,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太空探索,太空探索历程,探月工程,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PART01,太空探索的历程,天文观测,PART02,PART0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