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江津区支坪中学2023-2024学年数学八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用4张全等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用两种方法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得出一个代数恒等式,若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a、b,则这个代数恒等式是( )
A.(a+b)2=a2+2ab+b2B.(a-b)2=(a+b)2-4ab
C.(a+b)(a-b)=a2-b2D.(a-b)2=a2-ab+b2
2.已知多项式,则b、c的值为( )
A.,B.,C.,D.,
3.如图,在四边形中,点是边上的动点,点是边上的定点,连接,分别是的中点,连接.点在由到运动过程中,线段的长度( )
A.保持不变B.逐渐变小C.先变大,再变小D.逐渐变大
4.下列条件中一定能判定△ABC≌△DEF的是( )
A.∠A=∠D,∠B=∠E,∠C=∠FB.∠A=∠D,AB=DE,BC=EF
C.AB=DE,AC=DF,BC=EFD.AB=DE,∠A=∠E,∠B=∠F
5.如图,在△ABC与△EMN中,,,∠C=∠M=54°,若∠A=66°,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B.EN=aC.∠E=60°D.∠N=66°
6.如图,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点C是OA的中点,过点C作CD⊥OA于C交一次函数图象于点D,P是OB上一动点,则PC+PD的最小值为( )
A.4B.C.2D.2+2
7.如图,若△ABC≌△DEF,且BE=5,CF=2,则BF的长为( )
A.2B.3C.1.5D.5
8.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5,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9B.12C.13D.12或9
9.下列各组数据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A.3,4,5B.7,24,25C.8,15,17D.5,7,9
10.(2015秋•孝感月考)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A.(a+5)(a﹣5)=a2﹣25
B.a2﹣b2=(a+b)(a﹣b)
C.(a+b)2﹣1=a2+2ab+b2﹣1
D.a2﹣4a﹣5=a(a﹣4)﹣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已知一次函数和的图象相交于点,则根据图象可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________.
12.如图,在△ABC中,∠A=63°,直线MN∥BC,且分别与AB,AC相交于点D,E,若∠AEN=133°,则∠B的度数为__________.
13.如果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____.
14.已知,则__________.
15.等腰三角形ABC中,∠A=40°,则∠B的度数是___________.
16.当x≠__时,分式有意义.
17.若的3倍与2的差是负数,则可列出不等式______.
18.先化简,再求值:,其.
三、解答题(共66分)
19.(10分)先化简,再求值:[(2ab-1)2+(6ab-3)]÷(-4ab),其中a=3,b=-
20.(6分)如图1,将等腰直角三角形绕点顺时针旋转至,为上一点,且,连接、,作的平分线交于点,连接.
(1)若,求的长;
(2)求证:;
(3)如图2,为延长线上一点,连接,作垂直于,垂足为,连接,请直接写出的值.
21.(6分)为了解学生参加户外活动的情况,和谐中学对学生每天参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进行抽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被抽样调查的学生有______人,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2)每天户外活动时间的中位数是______(小时);
(3)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请估计该校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超过1小时的学生有多少人?
22.(8分)如图1,与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在同一条直线上,点、分别是斜边、的中点,点为的中点,连接,,,,.
(1)观察猜想:
图1中,与的数量关系是______,位置关系是______.
(2)探究证明:
将图1中的绕着点顺时针旋转(),得到图2,与、分别交于点、,请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
把绕点任意旋转,若,,请直接列式求出面积的最大值.
23.(8分)如图所示,△ABC的顶点在正方形格点上.
(1)写出顶点C的坐标;
(2)作△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 .
24.(8分)第7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2019年10月18日在武汉开幕,为备战本届军运会,某运动员进行了多次打靶训练,现随机抽取该运动员部分打靶成绩进行整理分析,共分成四组:(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本次统计成绩的总次数和图中的值.
(2)求扇形统计图中(合格)所对应圆心角的度数.
(3)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25.(10分)计算及解方程组:
(1)
(2)
(3)解方程组:
26.(10分)已知:如图,AB=AD,BC=ED,∠B=∠D.求证:∠1=∠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
【解析】根据图形的组成以及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知: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4个矩形的面积.
【详解】由图形可知,图中最大正方形面积可以表示为:(a+b)2
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也可以表示为:S阴+4ab
∴(a+b)2=S阴+4ab
∴S阴=(a+b)2-4ab
故选B.
【点睛】
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能够正确找到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的边长是难点.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
2、C
【分析】根据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将等式左侧展开,然后对应系数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解:∵
∴
∴,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整式的乘法,掌握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3、A
【分析】连接AQ,则可知EF为△PAQ的中位线,可知EF=AQ,可知EF不变.
【详解】如图,连接AQ,
∵E、F分别为PA、PQ的中点,
∴EF为△PAQ的中位线,
∴EF=AQ,
∵Q为定点,
∴AQ的长不变,
∴EF的长不变,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平行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4、C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判断.
【详解】如图:
A. 没有边的参与,不能判定△ABC≌△DEF,故本选项错误;
B. 根据SSA不能判定△ABC≌△DEF,故本选项错误;
C. 根据SSS能判定△ABC≌△DEF,故本选项正确;
D.∠A的对应角应该是∠D,故不能判断,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几种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在做此题时可画出图形,根据图形进行判断,切记判定定理的条件里必须有边,且没有边边角(SSA)这一定理.
5、A
【分析】利用,,∠C=∠M=54°证明与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在与中,
所以:
所以B,C,D,都错误,A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关键.
6、C
【分析】作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C′,连接C′D交y轴于点P,此时PC+PD取得最小值,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点A的坐标,由点C是OA的中点可得出点C的坐标,由点C,C′关于y轴对称可得出CC′的值及PC=PC′,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此时C′D(即PC+PD)的值,此题得解.
【详解】解:作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C′,连接C′D交y轴于点P,此时PC+PD取得最小值,如图所示.
当y=0时,﹣1x+4=0,解得:x=1,
∴点A的坐标为(1,0).
∵点C是OA的中点,
∴OC=1,点C的坐标为(1,0).
当x=1时,y=﹣1x+4=1,
∴CD=1.
∵点C,C′关于y轴对称,
∴CC′=1OC=1,PC=PC′,
∴PC+PD=PC′+PD=C′D=.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找出点P所在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7、C
【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BC=EF,故BF=CE,然后计算即可.
【详解】∵△ABC≌△DEF,
∴BC=EF,
∵BF=BC﹣FC,CE=FE﹣FC,
∴BF=CE,
∵BE=1,CF=2,
∴CF=BE﹣CE﹣BF,即2=1﹣2BF.
∴BF=1.1.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8、B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5,
∴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5,2,
即: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以及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9、D
【解析】根据勾股数的定义(满足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判定则可.
【详解】A、,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是正整数,故是勾股数;
B、,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是正整数,故是勾股数;
C、,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是勾股数;
D、,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是正整数,故不是勾股数;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勾股数的定义,解题关键是注意勾股数不光要满足,还必须要是正整数.
10、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可得答案.
解:A、是整式的乘法,故A错误;
B、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B正确;
C、是整式的乘法,故C错误;
D、没把一个多项式转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故D错误;
故选:B.
考点:因式分解的意义.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
【分析】直接利用已知图像结合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得出答案.
【详解】解: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可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正确利用图形获取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
12、70°
【解析】解:∵∠AEN=∠A+∠ADE,∠AEN=133°,∠A=63°,∴∠ADE=70°.∵MN∥BC,∴∠B=∠ADE=70°.故答案为70°.
13、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由意义的条件是: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得:,
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是解题的关键.
14、-.
【分析】 ,把a+b=-3ab代入分式,化简求值即可.
【详解】解:,
把a+b=-3ab代入分式,得
=
=
=
=- .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分式的值,掌握整体代入法进行化简是解题的关键.
15、40°或70°或100°
【分析】等腰三角形△ABC可能有三种情况,①当∠A为顶角时,②当∠B为顶角,②当∠C为顶角时,根据各种情况求对应度数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当∠A为顶角时,∠B=∠C=70°,
当∠B为顶角时,∠A=∠C=40°,∠B=100°,
当∠C为顶角时,∠A=∠B=40°,
故∠B的度数可能是40°或70°或100°,
故答案为:40°或70°或10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16、-1
【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0即可解答.
【详解】∵分式有意义,
∴,
∴,
故答案为:-1.
【点睛】
此题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熟记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并熟练运用解题是关键.
17、
【分析】根据题意即可列出不等式.
【详解】根据题意得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列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到不等关系.
18、,
【分析】根据分式混合运算、二次根式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当时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和二次根式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混合运算、二次根式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
三、解答题(共66分)
19、原式=;值为3.
【分析】原式整理后中利用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算法则计算,再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得到最简结果,把a与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2ab-1)2+(6ab-3)]÷(-4ab)
=
=
=
当a=3,b=-时,原式= =3.
【点睛】
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0、(1);(2)见解析;(3)
【分析】(1)根据题意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F=AD=DE=4,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然后根据线段之间的关系求解即可;
(2)过点A作AP⊥BF,根据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明△PA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过点C作CQ⊥BF,利用AAS可证明△ABP≌△BCQ,再利用全等的性质及线段间的关系可证明△CQ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最后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边的性质可证明结论;
(3)过点B作BH⊥BN交NC的延长线于点H,利用AAS可证明△ABN≌△CBH,再利用全等的性质可证明△BH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1)由题可得,
∴在等腰中,,
∴;
(2)证明:如图,过作,
∵平分,且,
∴,
又∵,
∴,,
由题可得,,
∴,
∴,
∴,即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过作,
∵,
∴,
在与中,,
∴△ABP≌△BCQ(AAS),
∴,,
又∵,
∴,
∴,即,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3)如图,过点B作BH⊥BN交NC的延长线于点H,
∵BH⊥BN,∠ABC=90°,
∴∠HBC+∠CBN=∠ABN+∠CBN,
∴∠HBC=∠ABN,
∵BH⊥BN,AN⊥CM,
∴∠BHC+∠CNB=∠ANB+∠CBN,
∴∠BHC=∠ANB,
在△ABN和△CBH中,,
∴△ABN≌△CBH(AAS),
∴BH=BN,CH=AN,
∴△BH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HN=BN,
又∵HN=HC+CN=AN+CN,
∴AN+CN=BN,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较为综合,关键在于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21、(1)500;(2)1;(3)该校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超过1小时的学生有800人.
【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可以求得被调查学生总数和1.5小时的学生数,从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根据条形统计图可以得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根据条形统计图可以求得校共有1850名学生,该校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超过1小时的学生有多少人.
【详解】(1)0.5小时的有100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0%,
被调查的人数有:,
1.5小时的人数有:
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下图所示,
(2)由(1)可知被调查学生500人,由条形统计图可得,中位数是1小时,
(3)由题意可得,
该校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超过1小时的学生数为:(人),
即该校每天户外活动时间超过1小时的学生有800人.
【点睛】
本题考查中位数、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问题.
22、(1),;(2)结论仍成立,证明见解析;(3)的面积的最大值
【分析】(1)延长AE交BD于点H,易证,得,,进而得,结合中位线的性质,得,,,,进而得,;
(2)设交于,易证,得,,进而得,结合中位线的性质,得,,,,进而得,;
(3)易证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当、、共线时,的值最大,进而即可求解.
【详解】(1)如图1,延长AE交BD于点H,
∵和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SAS),
∴,,
又∵,
∴,
∵点、、分别为、、的中点,
∴,,,,
∴,
∴PM⊥AH,
∴.
故答案是:,;
(2)(1)中的结论仍成立,理由如下:
如图②中,设交于,
∵和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SAS),
∴,
又∵,
∴,
∵点、、分别为、、的中点,
∴,,,,
∴,
∴,
∴,
∴,
∴;
(3)由(2)可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当的值最大时,的值最大,的面积最大,
∴当、、共线时,的最大值,
∴,
∴的面积的最大值.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掌握旋转全等三角形模型,是解题的关键.
23、(1)C(-2,-1);(2)见解析
【分析】(1)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坐标即可;
(2)利用网格结构找出点A、B、C关于y轴对称的点A1、B1、C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详解】(1)点C(﹣2,﹣1);
(2)如图所示,△A1B1C1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利用轴对称变换作图,在平面直角坐标找点的坐标,比较简单,熟练掌握网格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1)本次统计成绩的总次数是20次,;(2)126°;(3)见解析.
【分析】(1)用D等级的次数除以D等级所占百分比即得本次统计成绩的总次数;用总次数减去其它三个等级的次数可得B等级的次数,然后用B等级的次数除以总次数即得m的值;
(2)用C等级的次数除以总次数再乘以360°即得结果;
(3)由(1)题知B等级的次数即可补全条形统计图.
【详解】解:(1)本次成绩的总次数=3÷15%=20次,B等级的次数是:,8÷20=40%,所以m=40;
(2),所以扇形统计图中(合格)所对应圆心角的度数是126°;
(3)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点睛】
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属于基本题型,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是解题关键.
25、(1);(2);(3).
【分析】(1)首先化简绝对值,然后根据二次根式乘法、加减法法则运算即可;
(2)首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化简,然后根据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运算即可;
(3)首先将第二个方程化简,然后利用加减消元法即可求解.
【详解】(1)
=
=
=
=
(2)
=
=
=
(3)
由②得: ③
②-③得:
把x=10代入①得:y=2
∴原方程组的解是: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是本题的关键.
26、见解析
【分析】证明△ABC≌△ADE(SAS),得出∠BAC=∠DAE,即可得出∠1=∠1.
【详解】解:证明:在△ABC和△ADE中,,
∴△ABC≌△ADE(SAS),
∴∠BAC=∠DAE,
∴∠1=∠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重庆市江津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数学八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江津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数学八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点A的坐标为,点所在的象限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江津区支坪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江津区支坪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江津区名校2023-2024学年八上数学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江津区名校2023-2024学年八上数学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立方根是-3的数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如图,将点A0,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可表示为,下列各点中,第四象限内的点是,已知正比例函数y=kx,下列运算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