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教学课件)——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6075807/0-17239435630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教学课件)——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6075807/0-172394356310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教学课件)——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6075807/0-172394356314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教学课件)——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6075807/0-172394356317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教学课件)——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6075807/0-1723943563215/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教学课件)——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6075807/0-1723943563253/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教学课件)——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6075807/0-172394356327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5.2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教学课件)——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6075807/0-172394356329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上册课件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教学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乡村景观,团块状,条带状,城镇景观,城乡景观的变化,课堂小结,课堂小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聚落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包括生活与生产设施、房屋建筑及其周围的自然环境等。聚落通常分为乡村和城镇两种类型。什么是乡村?什么是城镇?它们具有怎样的景观特征?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组织学生到乡村和城镇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景观的特征,记录相关数据和信息,为课堂学习提供感性认识和实证材料。利用地理实验室或相关软件工具,模拟乡村和城镇的地理环境变化过程,如城市化进程对乡村景观的影响等,通过实验加深理解。鼓励学生参加地理社团或兴趣小组,参与相关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如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城镇环境保护等,提升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等多个角度综合分析乡村和城镇的景观特征,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地理知识与历史、文化、经济等学科相结合,探讨乡村和城镇景观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以及这些景观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针对乡村和城镇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引导学生运用综合方法进行分析和解决,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乡村以自然景观为主,农业活动频繁;城镇则人类活动集中,工业化、城市化程度高。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认识到不同景观下人类活动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乡村可能逐渐城市化,城镇则可能面临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人类活动需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保护乡村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如何在城镇建设中注重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出不同乡村和城镇的景观特征,如江南水乡、北方平原、山区乡村等,理解这些特征背后的地理原因。比较不同乡村和城镇在经济发展、社会结构、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差异,探讨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通过学习乡村和城镇的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等,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一般规模较小,居住在这的人们主要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分别是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中国浙江省仙居县某乡村景观
在我国江南地区的农村,我们常可以看到成片的稻田、星罗棋布的池塘、宽窄相间的道路、绿树掩映的院落。
村外分布着大片的茶园、稻田和林地……
平原地区的村落,房屋院落相对集中
山区的村落主要位于山谷地带,沿河的村落
乡村的外貌特征主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一般规模较大,是以非农产业为主的聚落。
走进城区,这里人流如潮,车流如梭,道路如织,高楼林立。
市中心往往有繁华的商业街,住宅分布广泛,绿地公园、学校、医院、商店、体育场等镶嵌其中
外围往往分布着工厂与仓储中心。它们之间并无明确界线。一般而言,城市规模越大,内部景观越复杂。
乡村和城镇内部景观的差异
乡村商店:数量少,规模小,商品种类少;公共服务设施少
城市商场:数量多,规模大,商品种类丰富;餐馆、商店等商业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齐全。
乡村院落:密度小且低矮,独门独院,风格一致
城市住宅:高楼林立且密度大,风格多样
农田:农田、果林、池塘等多,有明显的自然环境特点
城市道路:道路纵横交错,网络状、立体化
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在农业生产中,电力、水利逐渐替代人力、畜力,乡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景观明显改变,生活方式更加接近城镇。
传统乡村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化新农村
由于自然和社会原因,有些偏远的乡村,劳动力外迁,人口减少,甚至村落消失。
某些村落日渐衰落甚至消失
某些小城镇发展演变为大都市
2017年河北雄安新区
2024年河北雄安新区
随着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啊,城区边界向外扩张,甚至“吞并”周边的乡村,有的城市在老城之外发展了现代化的新城。
20世纪80年代初的深圳渔民村(资料照片)。
2020年8月13日拍摄的深圳市区一景(无人机照片)
一些地区原来是农村,经过城镇化后,农村景观变成城镇景观。
乡村景观向城镇景观的变化
乡村向大城市的发展历程
人口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人口不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
经济发展、生活便利、就业和学习机会更多
建筑物更高,配套服务设施完善,交通网更密集,绿地、休闲场所增多为发展趋势
城区边界不断扩张,“吞并”周围乡村
城乡景观变化的速度有快有慢。有的变化很快,人们可以感觉到;更多的则比较缓慢,令人难以察觉。这就需要借助记录历史发展的照片、影像资料加以比较,方能更为直观地看出景观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后凤阳县小岗村景观比较
吉隆坡由矿业小镇演变成大都市
能力提升:运用相关图像、视频等资料,描述城镇与乡村的景观特征及其变化;结合相关图像、视频资料,说明乡村和城镇的发展,说出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景观变化和主要表现。
下图为“德国某聚落景观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聚落最有可能是( )A.工业城市B.金融城市C.农村D.渔村
解析: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读图可知,图中房屋低矮,规模较小,人口稀疏,是农村的景观特征,C正确。排除错误选项ABD,故选C。
2.不同聚落类型景观差别很大,其根本原因是( )A.生产、生活方式不同B.设施数量、规模不同C.房屋高矮、密度不同D.道路类型、宽窄不同
解析: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因此造成各地聚落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A正确。排除错误选项BCD,故选A。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句“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描写了城镇与乡村不同的场景。下图为古代城镇与乡村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诗中“此地”的类型与特征是( )A.乡村,房屋矮,农业为主B.城镇,房屋矮,数量少C.乡村,房屋少,商业为主D.城镇,房屋高,数量多
解析:读图并结合题干可知,“此地”为乡村,主要发展农业,房屋矮且较为稀疏。故选A。
4.若该地由“此地两三家”演变为“城中十万户”,其变化是( )A.鱼塘增多B.农田增多C.人口减少D.商户增多
解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由乡村变为城镇,鱼塘和农田会减少,人口和商户会增多。故选D。
我国云南省绿春县县城建在海拔1640米的山顶上,县城两端相距约5公里,但最宽的地方仅二三百米。如图为绿春县城景观图。据此完成各小题。
5.绿春县城的聚落形态是( )A.条带状B.团块状C.点状D.环状
解析:本题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的聚落在丘陵地区呈点状,在平原地区呈团块状,有的聚落沿河流、山麓、谷地等呈条带状。图中所示聚落的形态是条带状,受地形影响,聚落建在山脊之上的。故选A。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城镇与乡村,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城镇和乡村的变化,乡村与城镇的概念,乡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建有各类绿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教学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乡村景观与城镇景观,城镇和乡村的变化,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乡村和城镇,1乡村,2城镇,城镇建有各种绿化用地,1自然条件,2社会经济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说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认识城镇和乡村,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城镇与乡村的发展,城镇的发展,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