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5.1 方程教学ppt课件
展开甲、乙两支登山队沿同一条路线同时向一山峰进发.甲队从距大本营1 km 的一号营地出发,每小时行进1.2 km;乙队从距大本营3 km的二号营地出发,每小时行进0.8 km.多长时间后,甲队在途中追上乙队?
你能试着利用列算式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3 - 1) ÷ (1.2 - 0.8) = 5 h
甲乙两队起始相差的距离÷甲队每小时比乙队多行进的距离
我们还能用其他方法解决该问题吗?
【问题】阅读题干,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是未知的?
甲、乙两队的行进速度是已知的,甲、乙两队到大本营的距离也是已知的,行进的时间和路程是未知的.
甲队行进路程为1.2x
乙队行进路程为 0.8x
甲队距大本营的路程:(1.2x+1) km
乙队距大本营的路程:(0.8x+3) km
设两队行进的时间为 x h,
甲行进速度1.2 km/h
乙行进速度0.8km/h
【思考】甲队追上乙队时,他们距大本营的路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甲队追上乙队时,他们距大本营的路程相等.
(1.2x+1) km = (0.8x+3) km
用买12个大水杯的钱,可以买16个小水杯,大水杯的单价比小水杯的单价多5元,两种水杯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阅读题干,你能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吗?
12个大水杯的总价 = 16个小水杯的总价.
设大水杯的单价为 x 元,那么小水杯的单价为 (x-5) 元.
12x = 16(x - 5)
如图是一枚长方形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币,其面积是 4 000 mm2. 长和宽的比为8:5(即宽是长的 ). 这枚纪念币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毫米?
设这枚纪念币的长为x mm,则纪念币的宽可以表示为 x mm.
已知纪念币的面积是 4 000 mm2
x2 = 4 000.
1.2x+1 = 0.8x+3
像这样,先设出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样的等式叫作方程.
【注意】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是等式;(2)含有未知数. 两者缺一不可.
在我国古代,一般用“天元”“地元”“人元”“物元”等表示未知数.17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最早使用x,y,z 等字母表示未知数,这种做法一直沿用至今.
汉语中“方程”一词源于讨论含多个未知数的等式的问题.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专门的“方程”章,其中以一些实际应用问题为例,给出了由几个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解法,称为“方程术”.19世纪50年代,清代数学家李善兰翻译外国数学著作时,开始将equatin(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一词译为“方程”.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1)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所学校有多少名学生?
解:(1)设这所学校的学生数为x,那么女生数为0.52x,男生数为(1-0.52)x.
女生人数 - 男生人数 = 80.
0.52x - (1 - 0.52)x = 80.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2)如图,一块正方形绿地沿某一方向加宽5 m,扩大后的绿地面积是500 m2,求正方形绿地的边长.
解: (2) 设正方形绿地的边长为 x m.
扩大后的绿地面积 = 长×宽 = 500 m2.
x(x+5) = 500
即 x2+5x=500.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这个过程可以表示如下:
列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要想得到实际问题的解,还需要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
对于根据本章引言中的问题列出的方程1.2x+1 = 0.8x+3,可以发现,当x = 5时,左边 = 1.2×5+1 = 7,右边 = 0.8×5+3 = 7,这时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一般地,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作方程的解.例如,x = 5 就是方程 1.2x+1 = 0.8x+3 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
【注意】方程的解是一个数值,解方程是一个过程,方程的解是通过解方程求得的.方程的解的意义:代入方程后,使得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
(1) x = 2,x = 是方程 2x = 3 的解吗?
解:(1) 当x = 2时,方程2x = 3的左边 = 2×2 = 4,右边 = 3,方程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所以 x = 2 不是方程 2x = 3 的解;当x = 时,方程 2x = 3 的左边 = 2× = 3,右边 = 3,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所以 x = 是方程2x = 3的解.
(2) x = 10,x = 20是方程 12x = 16(x - 5) 的解吗?
解:当x = 10时,方程12x = 16(x - 5)的左边 = 12×10 = 120,右边 = 16×(10-5) = 80,方程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所以 x = 10不是方程12x = 16(x-5)的解;
当x = 20时,方程12x = 16(x - 5)的左边 = 12×20 = 240,右边 = 16×(20 - 5) = 240,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所以x = 20是方程12x = 16(x-5)的解.
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把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
【探究】观察方程1.2x + 1 = 0.8x + 3,3x = 4(x - 5),0.52x - (1 - 0.52)x = 80,回答下列问题.
(1) 每个方程中,各含有几个未知数?
(2) 每个方程中未知数的次数是?
(3) 等号两边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点?
一般地,如果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作一元一次方程.
【注意】一元一次方程成立的条件:①等式两边都是整式;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用“元”表示未知教,源于我国宋元时期的“天元术”. 天元术指的是用“天元”表示未知数,进而列出方程. 现存的使用天元术的最早著作是这一时期我国数学家李冶(1192-1279)于1248年所著的《测圆海镜》,书中的“立天元一”相当于现在的“设未知数x”. 后来在研究涉及多个未知数的问题时,又引入“地元”“人元”“物元”等表示多个未知数.
初中数学5.1 方程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a href="/sx/tb_c405087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5.1 方程教学ppt课件</a>,文件包含第2课时方程的解及一元一次方程pptx、一元一次方程mp4、中国古代数学9-宋元四大家之一李冶天元术负号用0表达小数等多项开创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5.1 方程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sx/tb_c405087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5.1 方程背景图ppt课件</a>,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甲出发点,乙出发点,单价x元,单价x-5元,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②④⑥⑦,教材P113,请同学们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5.1 方程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sx/tb_c405087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5.1 方程评课ppt课件</a>,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讲授新课,练习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