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整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苏教版三上第三单元第三课时《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 (自动保存的)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上第三单元第三课时《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 (自动保存的),共5页。
苏教版三上第三单元第三课时《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课题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单元三学科数学年级三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过程,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初步形成计算周长的能力。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及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使学生认识到相同个数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往往有不同的拼法,并能理解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为什么不相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导入:1、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并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2、谁先抓到蜗牛?已知两只蚂蚁爬行的速度相同。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周长。指名先说一说,然后算一算。通过说一说,算一算,复习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讲授新课二、学习新知: 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出示例题3:(1)你篮球场是什么形状?(2)请指出长方形的长和宽。(3)指出球场的周长在哪里?(4)篮球场的周长多少米?你准备怎样计算?教师根据学生的计算进行总结:方法一:根据周长的定义计算:长 + 宽 + 长 + 宽= 长方形的周长28 + 15 + 28 + 15= 86(米)方法二:先算出 2 条长、 2条宽各是多少, 再把结果相加。28 ×2=56(米) 15 ×2=30(米)56+30=86(米)综合算式: 28×2+15×2=86(米)方法三:先算长加宽的和,再用和乘 2。28+15=43(米) 43×2=86(米)综合算式: (28+15)×2=86(米)第三种计算方法比较简便。(3)小讨论: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怎样算比较简便?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用字母表示:C=(a+b)×22、试一试。一块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 25 厘米, 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指出它的边长,并计算周长。(2)你准备怎样计算?方法一:我根据周长的定义计算: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25 + 25 + 25 + 25= 100(厘米)方法二:因为边长都相等,所以我用乘法计算。25 ×4=100(厘米)方法二比较简便。(3)小讨论: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怎样算比较简便?教师总结: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 × 4C=a×4二、巩固练习师谈话:本领我们学会了,本领我们学会了,现在我们进行闯关练习,看看我们把知识掌握得怎样。第一关:小乌龟挡住了什么。1、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如果它的长的7厘米,宽是( )厘米。2、用一根长24米的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米,它的边长是( )米。4、长方形的长增加5厘米,宽增加2厘米,周长增加( )厘米。5、正方形的周长增加了12厘米,则边长增加了( )厘米。第二关: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cm)第三关:填 表。(单位:厘米)第四关:我是包青天。( )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等于原来正方形的周长。( )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厘米,周长也增加4厘米。( )一个操场的周长是400米。第五关: 正方形荷花池边长是2千米,李明每天绕池走一圈。一个星期要走多少千米?第六关: 一块长方形菜园地,宽是8米,宽4米。它一面靠墙,如果给它围上护栏,那么护栏长多少米?(分别画出两种情况,并解答)我们连闯六关,说明大家都认真学习了,你们真棒。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学生指一指。学生小组合作,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合作完成。学生小组讨论,展示汇报。学生独立完成。通过指一指,说一说,引出长方形。通过指一指,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周长是有两个长和两个宽组成的。通过小组合作计算,首先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同时总结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通过讨论,总结出长方形的计算公式。通过合作学习,总结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方法。通过讨论,总结正方形的周长公式。通过闯关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 2。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 4指名说一说。通过学生的说一说,总结本课所学内容。从而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苏教版三上第三单元第三课时《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教学设计课题 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单元三学科数学年级三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过程,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初步形成计算周长的能力。2、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及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使学生认识到相同个数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往往有不同的拼法,并能理解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为什么不相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导入:1、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并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2、谁先抓到蜗牛?已知两只蚂蚁爬行的速度相同。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周长。指名先说一说,然后算一算。通过说一说,算一算,复习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讲授新课二、学习新知: 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出示例题3:(1)你篮球场是什么形状?(2)请指出长方形的长和宽。(3)指出球场的周长在哪里?(4)篮球场的周长多少米?你准备怎样计算?教师根据学生的计算进行总结:方法一:根据周长的定义计算:长 + 宽 + 长 + 宽= 长方形的周长28 + 15 + 28 + 15= 86(米)方法二:先算出 2 条长、 2条宽各是多少, 再把结果相加。28 ×2=56(米) 15 ×2=30(米)56+30=86(米)综合算式: 28×2+15×2=86(米)方法三:先算长加宽的和,再用和乘 2。28+15=43(米) 43×2=86(米)综合算式: (28+15)×2=86(米)第三种计算方法比较简便。(3)小讨论: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怎样算比较简便?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用字母表示:C=(a+b)×22、试一试。一块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 25 厘米, 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指出它的边长,并计算周长。(2)你准备怎样计算?方法一:我根据周长的定义计算: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25 + 25 + 25 + 25= 100(厘米)方法二:因为边长都相等,所以我用乘法计算。25 ×4=100(厘米)方法二比较简便。(3)小讨论: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怎样算比较简便?教师总结: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 × 4C=a×4二、巩固练习师谈话:本领我们学会了,本领我们学会了,现在我们进行闯关练习,看看我们把知识掌握得怎样。第一关:小乌龟挡住了什么。1、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如果它的长的7厘米,宽是( )厘米。2、用一根长24米的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米,它的边长是( )米。4、长方形的长增加5厘米,宽增加2厘米,周长增加( )厘米。5、正方形的周长增加了12厘米,则边长增加了( )厘米。第二关: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cm)第三关:填 表。(单位:厘米)第四关:我是包青天。( )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等于原来正方形的周长。( )边都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厘米,周长也增加4厘米。( )一个操场的周长是400米。第五关: 正方形荷花池边长是2千米,李明每天绕池走一圈。一个星期要走多少千米?第六关: 一块长方形菜园地,宽是8米,宽4米。它一面靠墙,如果给它围上护栏,那么护栏长多少米?(分别画出两种情况,并解答)我们连闯六关,说明大家都认真学习了,你们真棒。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学生指一指。学生小组合作,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学生合作完成。学生小组讨论,展示汇报。学生独立完成。通过指一指,说一说,引出长方形。通过指一指,初步感知长方形的周长是有两个长和两个宽组成的。通过小组合作计算,首先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同时总结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通过讨论,总结出长方形的计算公式。通过合作学习,总结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方法。通过讨论,总结正方形的周长公式。通过闯关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 2。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 4指名说一说。通过学生的说一说,总结本课所学内容。从而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