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化学九上综合素质评价试卷+期中期末试卷(含答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二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试卷 1 次下载
- 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卷,共9页。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氨气 B.氮气 C.汞 D.五氧化二磷2.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A.张青莲 B.袁隆平 C.侯德榜 D.道尔顿3.我们常见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其中的碘、钙、氟指的是(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单质4.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下列有关质子数为57,相对原子质量为139的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中子数为82 B.该元素原子中子数为57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5.从宏观、微观的角度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特有的“科学思维”之一。下列从微观角度对宏观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石油气压入钢瓶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B.端午粽飘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夏天汽车轮胎炸裂——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6.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等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铜离子是点击化学常用的催化剂,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的元素符号是CuB.铜的原子序数是29C.铜属于金属元素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 g7.下列不属于“Fe”表示的意义的是( )A.铁 B.铁元素 C.铁锈 D.一个铁原子8.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B.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C.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D.反应中Cl变成Cl-,证明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前三周期三种不同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X=YB.X和Z处于同一周期C.原子序数:Z<YD.X、Y化学性质相似10.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错误的是( )11.类推的思维在化学学习中广泛应用,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都是离子B.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原子序数,所以原子序数一定等于原子的核电荷数C.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所以混合物中一定有不同种分子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12.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B.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D.水分子数目:①>②>③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3.(8分)央视栏目《遇鉴文明》展现了人类文明的魅力,其中有许多中外文明主题互鉴。(1)瓷器与玻璃器——瓷器是火与土的结合,玻璃器是火与沙的交融。烧制瓷器所用的黏土中含氧、硅、铝等元素,写出其中一种非金属的元素符号______,普通玻璃中所含钠离子的符号是______。(2)国画与油画——国画气韵生动,油画抽象浪漫。博物馆保存珍贵名画时用氮气作保护气,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3)茶与咖啡——中国茶清香四溢,西方咖啡醇香浓厚。从微观角度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4.(24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可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推断出该元素相关的信息。如图1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2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氩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2)X元素名称是_______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3)分析图2中C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______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一般易 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形成离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________________关系非常密切。(4)图2中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填图2的字母序号),写出A微粒的化学符号:______。(5)图2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其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填图2的字母序号)。15.(6分)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排在同一横行的元素,从左至右,原子的核外____________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2)排在同一纵列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相同,但________元素除外。(3)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氟元素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12分)原子论、分子学说的提出,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认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同种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结合;化合物由“复杂原子”构成,“复杂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简单构成。材料二:1811年,阿伏加德罗引入新的概念——分子,提出了分子学说。对于化合物而言,分子相当于道尔顿所谓的“复杂原子”;对于单质而言,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单质分子。(1)完成下列表格(2)上表微粒中符合道尔顿“复杂原子”的是________(填微粒符号)。(3)你同意材料一中加点部分的观点吗?请选用表中的物质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原子论的提出到分子学说的提出,谈谈你对科学理论的发展有何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 20分)17.(20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氨水易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进行实验】利用图Ⅰ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几分钟后该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甲烧杯__________,乙烧杯______________;其中乙烧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或推导出一些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实验改进】老师对图Ⅰ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Ⅱ所示),并进行了以下操作: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溶液;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溶液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脱脂棉;③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分析讨论】(1)改进后的实验,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上溶液没有变红而脱脂棉变红,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Ⅰ、图Ⅱ所示装置虽能证明分子的性质,但不能证明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如图Ⅲ所示的装置。在U形管的两个管口分别放入卷成筒状的棉纱布,并用橡胶塞塞紧。用注射器吸取2 mL的酚酞溶液从橡胶塞慢慢注入棉纱布上,使其润湿,从另一管口插入吸取了2 mL浓氨水的注射器。按此方法再组装好另一套装置,将其中一套装置的下端放入热水中,并同时向两支U形管中注入浓氨水。(3)按照图Ⅲ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几分钟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Ⅲ所示的实验方法相较于图Ⅰ所示的实验方法,具有哪些优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分析与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 6分)18.(6分)计算:(1)标准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核电荷数为6,其电子数为________。(2)若某原子的质量是上述碳原子质量的2倍,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3)碳-12的原子质量为1.993×10-26 kg,一种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 kg,这种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列出计算式,不需要算出结果)。答案1.C 2.A 3.C 4.B 5.C 6.D 7.C 8.B9.D 解析:原子核外电子数:X<Y,A错误;X和Z不在同一横行中,不处于同一周期,B错误;原子序数:Z>Y,C错误;X、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D正确。10.D 解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一般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模型描述与事实不相符。11.B 解析: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但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A错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但混合物中不一定有不同种分子,可能有一种分子和其他原子或离子,C错误;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H2O和NH3,D错误。12.B 解析:由题图可知,①表示水蒸气,②表示液态水,③表示冰。①对应的温度高于②对应的温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因此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①>②,A错误;无论温度如何变化,水分子的质量不变,故水分子的质量:①=②=③,B正确;状态③下,水分子也在运动,C错误;密闭容器内水分子数目始终不变,故水分子数目:①=②=③,D错误。13.(1)O(或Si);Na+ (2)不活泼(或稳定)(3)分子在不断运动14.(1)39.95;16 (2)氯;(3)2;7;得到;最外层电子数 (4)A;O (5)3;D15.(1)电子层数 (2)氦 (3)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16.(1)O2;H2;CO2 (2)CO2(3)不同意,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每个氢分子由两个相同的氢原子构成(4)科学理论是不断传承和发展的(合理即可)解析:(2)化合物由“复杂原子”构成,“复杂原子”由不同原子按一定整数比例简单构成,CO2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故CO2属于“复杂原子”。(3)题给材料一中提到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同种原子相互排斥不能结合,而氢气由氢分子构成,每个氢分子由两个相同的氢原子构成,故不同意该观点。17.【进行实验】溶液变红;溶液未变红;对照;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合理即可)【分析讨论】(1)滤纸条上酚酞溶液由右向左依次变红(2)实验过程中将酚酞溶液滴到了脱脂棉上,将浓氨水滴到了滤纸条上【拓展延伸】(3)棉纱布D比棉纱布B先变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4)防止氨气污染空气;能验证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合理即可)18.(1)6 (2)24 (3)eq \f(9.288×10-26 kg,1.993×10-26 kg×\f(1,12))物质氧气氢气二氧化碳构成物质的微粒(填微粒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