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化学初三上册综合素质评价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化学初三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化学初三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化学初三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化学初三上册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 人教版化学初三上册 第七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化学初三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化学初三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试卷,共12页。
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1~8 题每题 2 分,9~12 题每题 3 分,共 28 分)1. [2023·天津] 下列成语涉及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 滴水成冰 B. 星火燎原 C. 积土成山 D. 沙里淘金2. 下列事实与化学的发展关系不大的是 ( )A. 新材料的开发与利用 B. 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日益丰富C. 电脑软件的不断升级 D. 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治理3. 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可燃性 B. 密度大 C. 熔点低 D. 硬度高4. [2023·贵州改编 ]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闻气体气味 B. 取用块状固体 C. 倾倒液体试剂 D. 加热液体试剂5. [2024·泰州期中]化学课上,同学们看见老师做了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观察到反应非常剧烈,还产生了大量气泡,于是就提出“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就“铜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设计实验 B. 提出问题 C . 作出猜想 D. 得出结论6. [2023·徐州模拟 ] 化学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重要手段,根据实验现象,可推断出物质的性质。下列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作出的推断错误的是 ( )A. 用小刀可以切下石蜡:石蜡质地软B. 石蜡放入水中,浮于水面:石蜡密度小于水C. 火柴梗接触蜡烛火焰外焰的部分先变黑:外焰温度最低D. 吹灭燃着的蜡烛,可观察到一缕白烟,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重新燃烧:白烟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固体小颗粒7. 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为了现象明显,取用的试剂越多越好B. 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以触摸试剂或品尝试剂的味道C. 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自己或别人D. 为了方便,熄灭酒精灯时,直接用嘴吹灭8. 山西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演或制作过程,主要与物质化学性质有关的一项是 ( )A. 高台花鼓表演 B. 木版年画印刷 C. 民居砖雕雕刻 D. 山西陈醋酿制9. [2023·黄石模拟 ] 下列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 9.5 g 固体 B. 称量食盐时,直接将其放在右盘上C. 加热液体时,液体量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eq \f(2,3) D. 用 100 mL 量筒量取 9.5 mL 水10.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他将量筒摆放平稳,面对刻度线,首先俯视凹液面量取 79 mL 液体,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70 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 ( )A. 大于 9 mL B. 小于 9 mL C. 等于 9 mL D. 不能确定11. [2023·厦门模拟 ]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产生的现象判断,装置漏气的是 ( )12. [2024·厦门期末 ] 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B. 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C. 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D.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40 分)13.(16 分) 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1) 写 出 图 1 中 下 列 仪 器 的 名 称: B________, F __________。 用 作 反 应 容 器 且 能 够 直 接 加 热 的是 (填字母),常用于收集气体的是________(填字母)。(2) 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给固体加热时, 先__________________,后集中火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3) 小颖同学利用如图 2 所示的装置做加热碳酸氢铵实验。加热一段时间后小颖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她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实验结束后,洗涤试管,洗干净的试管应 __________ (填“正放”或“倒放” )在试管架上。14. (6 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鉴别某些物质。现家里有下列三组物质,请利用相关性质在家里将它们鉴别开来。(1)铝和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酒和白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盐和面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10 分) 看图回答问题:(1)上面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2) 指出上图中两个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请结合上面的错误示例,任举两例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并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图错误示例除外)。16. (8 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纳米气凝胶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降落火星。火星车采用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它可用来应对极热和极寒两种严酷环境,且凭其超轻特性,能极大地减轻火星车的质量。纳米气凝胶是由纳米尺度固体骨架构成的一个三维立体网络,密度可做得比空气还小,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中一般 80% 以上是空气,所以有非常好的隔热效果,是目前导热系数最小的固体。纳米气凝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是制作火星探险宇航服的绝佳材料,还可用作气体过滤材料及新型催化剂材料等。(1)纳米气凝胶的物理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2)纳米气凝胶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种)。(3)羽绒服也具有轻便保暖功能,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三、探究实验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32 分)17. (18 分) 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和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知识回顾】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问题】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猜想与假设】 猜想 1:都是化学变化;猜想 2: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实验与分析】 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 将 干 冷 的 烧 杯 罩 在 燃 烧 的 蜡 烛 火 焰 上, 观 察 到 烧 杯 内 壁 出 现___________________; 手 摸 烧 杯 壁有___________________感觉。(2) 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蜡烛燃烧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 )变化。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___________ (填“化学”或 “物理” )变化。【 实验结论】 猜想 _________(填“1”或“2” )正确。18. (14 分) 法拉第曾说过:若想在自然科学方面有所造诣,研究蜡烛的理化现象将是很好的敲门砖。【查阅资料】 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进行实验】 (1) 如图甲所示,点燃蜡烛,取一片铁纱窗罩在火焰中心,观察到外焰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由该实验得到的结论为 __________________。 (2) 如图乙所示,取一根导管,将其中一端伸入焰心,待另一端导管口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焰心中的可燃物是气态的石蜡。 (3) 如图丙所示,在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分别罩上干燥及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①由烧杯内壁__________的现象推知,蜡烛燃烧有水生成。 ②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__ ,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4) 小明认为上述实验存在不足。他收集等体积的空气和蜡烛燃烧后产生的气体,分别依次通过图丁装置来探究,得出结论。其设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拓展】 (5) 上述实验中,涉及蜡烛受热熔化和燃烧两种变化,这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化学反应中常伴有发光、发热的现象,比如蜡烛的燃烧。小红同学认为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请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 1.B 2.C 3.A 4.A 5.B 6.C 7.C 8. D9. A 【解析】 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 0.1 g,所以用托盘天平能准确称取 9.5 g 固体,故 A 正确;称量食盐时,注意食盐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应在托盘上放一张纸,防止腐蚀托盘,污染药品,且注意“左物右码”,故 B 错误;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eq \f(1,3),故 C 错误;应用 10 mL 量筒量取 9.5 mL 水, D 错误。10.B 【解析】 本题采用特殊值法解答。首先俯视凹液面量取 79 mL 液体,由于俯视读数时,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大,实际量取的液体不足 79 mL,假设为 78 mL;倒出 部 分 液 体 后, 仰 视 凹 液 面 最 低 处, 读 数 为 70 mL,由于仰视读数时,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小,实际剩余的液 体 比 70 mL 多, 假 设 为 71 mL, 则 倒 出 的 液 体 体 积为 78 mL-71 mL=7 mL,小于 9 mL。11.A 【解析】 A 项,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向右拉动注射器活塞,锥形瓶内压强变小,若气密性良好则可以看到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会冒出气泡,向右拉动活塞时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无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漏气,故 A 符合题意。12.D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21%, A 错误;当氧气体积分数减小到 16%以下时,蜡烛熄灭,说明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B 错误, C 错误, D 正确。二、 13.(1)烧杯;长颈漏斗; A; E (2)预热(3)加热碳酸氢铵有二氧化碳生成;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4)倒放14.(1)看颜色,银白色的为铝,紫红色的为铜(2)闻气味,有酸味的是白醋,有特殊香味的是白酒(3)尝味道,有咸味的是食盐,另一种是面粉(或加水溶解,能溶于水的是食盐,不能溶解的是面粉)15.(1) F(2) ① A 读数偏大② B 液体沸腾,喷出伤人 ( 或 C 中造成试剂污染; D 中称量可能不准确; E 中砸破试管底 )(3) ①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标签被腐蚀(合理即可)②点燃酒精灯时用另一只燃着的酒精灯引燃,造成酒精洒出燃烧失火(合理即可) 【解析】 (1)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A 不正确;加热液体时,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eq \f(1,3),故 B 不正确;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得伸入试管内,称量固体时应“左物右码”,加入块状固体时应做到“一横二放三慢竖”,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故 C、 D、 E 不正确, F 正确。(2)① A 中俯视读数,读数偏大;② B 中液体沸腾,易喷出伤人等。(3)只有正确操作才不会发生危险或破坏仪器、浪费药品,故(3)答案可以为:①倾倒液体时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标签被腐蚀;②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易使酒精洒出,引起失火;③用手接触药品,易腐蚀手,污染药品;④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口对着有人的方向,液体喷出伤人(选择其中两个即可)。16.(1)密度比空气的小(或通常状况下为固体,合理即可) (2)制作火星探险宇航服(或用作气体过滤材料,或新型催化剂材料等,合理即可) (3)羽绒空隙间充满空气三、 17.【知识回顾】 有新物质生成【实验与分析】 (1)水雾;发烫(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和二氧化碳;化学(3)发烫;物理【实验结论】 218.(1)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2)白烟燃烧 (3) ①有水雾 ②浑浊(4) 进行对照实验,排除空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干扰(5)是否有新物质生成(6)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合理即可)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有 _________感觉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