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浙师大省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12月月考试卷
展开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保护水资源项目组的同学做了自制简易过滤装置(如图甲),对校园池塘里的水进行净化处理来浇灌植物。其中沙子的作用相当于图乙装置中的( )
A.漏斗B.滤纸C.玻璃棒D.烧杯
2.如图是学校气象站某天采集到的数据,其中观测“东南风”的工具是( )
A.B.
C.D.
3.2023年8月29日搭载麒麟9000S芯片的华为Mate60Pr发布,麒麟9000S芯片是华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芯片的主要原材料是单晶硅,则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是( )
A.导体B.半导体C.绝缘体D.超导体
4.小明在装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蔗糖(“○”表示蔗糖分子),充分搅拌后形成溶液。下图能表示蔗糖分子在水中分散状况的是( )
A.B.C.D.
5.某科学小组想验证影响气候的因素,小组成员在阴凉处将等量的沙土分别放入两个盒子,将温度计插入盒子中,并将盒子同时放在阳光下,使A盒与阳光直射、B盒与阳光斜射,三十分钟后,观察记录温度如表所示。该小组验证的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干预
6.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消防逃生演练中部分反射活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X表示效应器
B.听到警报声后逃生属于非条件反射
C.若传出神经②受损,则肌肉无法收缩
D.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7.如图,将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后,用该玻璃棒接触一个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箔片张开。关于箔片的张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丝绸的负电荷从丝绸转移到了玻璃棒,使玻璃棒带上同种负电荷
B.丝绸的正电荷从丝绸转移到了玻璃棒,使玻璃棒带上同种正电荷
C.玻璃棒的正电荷从玻璃棒转移到箔片,使箔片带上同种正电荷
D.箔片的正电荷从箔片转移到了玻璃棒,使箔片带上同种正电荷
8.某小区门禁系统能识别本小区车牌,自动闭合“智能”开关S1,使电动机通电抬起道闸;外部车辆需要门卫人员按动按钮开关S2,使电动机通电抬起道闸。光线较暗时“光控”开关S3自动闭合,提供照明。以下简化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 )
A.B.
C.D.
9.在20℃时,食盐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②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C.20℃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10.2023年5月28日,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首个商业航班飞行圆满完成。某飞机机翼横截面的大致形状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涉及的原理与机翼获得升力的原理相同的是( )
A.对着漏斗嘴向下吹气,乒乓球不掉下来
B.用吸管吸牛奶,牛奶盒发生形变
C.加热空气后,热气球不断上升
D.覆杯实验中松手后,硬纸片不会掉下
11.概念图的建立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理解和掌握。下列各项中的概念或结构,能分别代表图中X、Y、Z的是( )
A.饱和溶液、浓溶液、溶液B.悬浊液、乳浊液、混合物
C.脑、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D.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反射
12.将一只薄膜塑料袋放入广口瓶内,使塑料袋尽可能贴紧瓶壁。将袋口沿瓶口翻过来,用橡皮筋紧紧扎在瓶口上(如图)。当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来时,越拉越吃力的原因是( )
A.塑料袋内的气体不断被挤出B.塑料袋外的大气压越来越大
C.塑料袋内外的气压差越来越大D.瓶与塑料袋间的气压越来越大
13.如图甲,将一株幼苗横向放置,一段时间后幼苗的茎和根的生长情况如图乙所示。已知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根、芽和茎的影响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重力作用下B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促进,根向下生长
B.在重力作用下A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促进,根向下生长
C.在重力作用下C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抑制,茎向上生长
D.在重力作用下D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受促进,茎向上生长
14.科学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使研究结果更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符合下图关系的是( )
A.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B.各种物质的沸点与其所受的气压的关系
C.某一导体的电阻与自身横截面积的关系
D.各种物质的溶解度与其溶液温度的关系
15.小明将一个鸡蛋放入清水中,鸡蛋沉入水底,如图甲,此时鸡蛋受到的浮力为F甲;逐渐向水中加盐,鸡蛋悬浮于盐水中静止,如图乙,此时鸡蛋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乙;继续往水中加盐直到鸡蛋上浮至部分露出水面,如图丙,此时鸡蛋受到的浮力为F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D.F甲
16.清汤老鸭煲,汤鲜肉香,是一道传统的菜肴,制作原料主要有老鸭、水、调料等。
(1)烹饪前,在高压锅内加入适量水,再加入生姜、食盐等调料。生姜和食盐分别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2)把老鸭放入高压锅内烹饪,可以大大缩短加热时间。请解释原因: 。
(3)为了确定整锅鸭汤的咸淡情况,只要取锅中少量汤品尝。这体现了溶液具有 的特点。
17.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如图所示),从青藏高原海拔4270米的中科院珠峰站附近升空,顺利升至9032米,超过珠峰高度,创造了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该浮空艇通过一条缆绳与地面的设备连接,利用所受的浮力和缆绳的拉力控制可实现升空和驻空,忽略浮空艇体积的变化。
(1)浮空艇上升过程中,其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强的变化是 。
(2)浮空艇在匀速上升过程中受到大气对它 方向的浮力。
(3)浮空艇在上升过程中浮力的大小变化是 。
18.每年11月份到次年2月份是流感高发期,人体患病后容易导致发热,患病到痊愈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图甲为体温上升期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体温为37℃左右。
(1)体温上升期人会满脸通红,图甲中皮肤血管处于图乙中 (填字母)状态。
(2)图丙是反射弧各组成部分关系示意图,体温调节中的下丘脑对应图丙中的 (填序号)。
(3)高温持续期时,人体会处于38.5℃高温不变,此时产热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
19.图甲是学校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用电流表测量流经某小灯泡的电流时,电流表应与小灯泡 联。
(2)若流经被测小灯泡的电流强度为0.4安,请在图乙中用箭头标出该读数并标出量程。
20.老师用粗细不同的三节塑料管A、B、C连接成如图甲所示的装置,三节管中分别接有三个相同传感器的探头,传感器与电脑相连。老师将抽气机与C管右端相连后开始平稳抽气,电脑绘制出的三节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p-t图像如图乙所示。
(1)该实验室的大气压为 帕。
(2)0~4秒时,图乙中哪条曲线表示塑料管C中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请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1.t℃时,100克某硝酸钾溶液在恒温条件下经过如图所示的变化。
(1)上述四杯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有 。(可多选)
(2)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是 。
(3)甲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36分)
22.学习了生长素能加快植物细胞的生长后,甲同学又查阅资料获知幼嫩叶片产生生长素可阻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观点,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其步骤为:
①取一盆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去掉幼叶A的叶片(如图所示);
②观察叶片C叶柄的脱落情况。
乙同学在仔细研究了甲的实验设计方案后,向他提出了三点意见。请你用所学的知识,把乙同学提出的意见补充完整:
(1)在去掉幼叶的同时,还必须去掉顶芽,因为 。
(2)应增加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组设置为:取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然后 ,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
(3)步骤②中“观察叶片C叶柄的脱落情况”不当,是因为 。
23.纯水导电能力很弱,水电解时常加入一些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水电解过程中氢氧化钠本身不会减少),以加快电解速度。为探究影响水电解速度快慢的因素,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1)本实验可以通过比较 来反映水电解速度的快慢。
(2)对比实验组①③或②④的结果,则V的值可能是____。
A.20.1B.25.3C.28.2D.36.9
(3)结合实验结果,预测随着实验的进行各组产生氢气的速度将如何改变,并说出你的理由。
24.小明为了比较萝卜、土豆、番薯的导电能力,将它们切成大小相同的长方条,分别接在如图甲电路a、b间。
(1)该实验探究目的类似课本中“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 的关系”。
(2)实验设计中,小明想通过观察比较 来比较三者导电能力的大小。
(3)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小明发现实验现象不明显,无法达到实验目的。他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有一种电波感应器(如图乙所示),能向物体发射电波,并根据物体反射回来的电波强弱来判断物体的导电能力,物体对电波反射越弱,则导电能力越强。若向萝卜、土豆、番薯发射相同强度的电波,反射回来的电波结果如下表(“+”越多电波越强),则萝卜、土豆、番薯中导电能力最弱的是 。
25.在学习了浮力的知识后,小明将一个金属圆柱体五等分,并进行如图甲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表格中?处应填写的数据为 。
(2)小明将圆柱体五等分并逐格浸入,是为了方便探究什么问题: 。
(3)小明想探究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是否也有此规律,设计了另一个方案如图乙,其中测量步骤没有必要的有 (可多选)。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第26题5分,第27题、第28题、第30题各7分,第29题8分,第31题9分,共43分)
26.如图是小明自制的温度计,当外界温度变化时,浮标与液面交界处的刻度就代表环境的温度。容器内装有硝酸钾溶液,底部还有未溶解的硝酸钾晶体,浮标漂浮在溶液中。小明在不同温度下标定刻度A、B,请结合下表和所学知识,比较A、B点对应的温度示数高低,并说明理由。(不考虑容器中水的蒸发)
27.科学研究发现:人体睡眠时有很多激素共同参与作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褪黑素。褪黑素是由脑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有助于人体进入深度睡眠,夜间褪黑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睡眠的质量。
(1)褪黑素分泌受到光照条件的影响。其分泌过程的神经调节大致如下:
从反射弧结构分析,视网膜属于 。
(2)有专家建议,晚上睡眠时间不宜超过23点。请据图甲分析专家建议的依据是 。
(3)为了研究褪黑素的作用,某科学兴趣小组选取体型相似、健康状况良好、年龄不同的小白鼠各15只,分别喂食相同剂量的褪黑素放在相同环境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比较睡眠发生率。此实验探究的假设是 。
28.秋冬时节气候干燥,易引发咽喉炎。医生建议,每日用浓盐水漱口5~6次,能起到消炎杀菌的效果。为缓解咽喉不适,小明按医生的吩咐配制氯化钠溶液,用作漱口剂,如下图所示。
(1)下图是小明的实验操作,请指出其中的一个错误: 。
(2)小明利用粗盐来配制氯化钠溶液,则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根据上图数据正确读数,请计算所配置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9.半潜船通过压水舱的吸水和排水,实现其上浮和半潜(甲板潜入水中)。现有一艘半潜船,前去执行运输一艘受损船舶的任务。(ρ海水=1.0×103千克/米3)
(1)如图甲所示,当该半潜船不装货物时排开水的体积为4×104米3,求该半潜船的质量。
(2)如图乙所示,当压水舱吸水时可实现半潜。如图丙所示,将质量为4.7×104吨的受损船舶移动到半潜船甲板上后,半潜船通过排水上浮,当半潜船浸入海水中的体积为9×104米3时,甲板完全露出水面,求此时半潜船中剩余水的重力。
30.科学探究实践课上,同学们拿到了如图甲所示的暗箱电路盒。在盒的表面只看到两只灯泡和一只开关(导线的连接情况隐藏在箱内)。操作发现:闭合开关,两灯泡都亮;断开开关,两灯泡又都熄灭。
(1)箱内除了导线,一定还有的电路元件是 。
(2)请你用所学知识,在图乙所示的虚线框内画出两灯可能的电路图。
(3)若不用其他实验器材或只外加一根导线进行探究实践,判断出暗盒上两只灯泡是串联的。请你写出操作步骤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
31.液体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如表所示,在高海拔地区,利用高压锅可避免不易煮熟食物的问题。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模拟高压锅的原理,应采用的措施是 。
(2)图2是压强与海拔的关系图。某高压锅排气孔横截面积为10毫米2,限压阀的质量为100克。若在1000米海拔的地区使用,锅内温度可以达到多少摄氏度?(标准大气压取1.0×105帕)
(3)图3是可调节高压锅的原理图,调节螺丝可以上下旋转,当往下旋转时,高压锅内煮熟食物时的最高温度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滤纸表面有无数小孔可供液体粒子通过,而体积较大的固体粒子则不能通过,这种性质可使混合在一起的液态和固态物质实现分离。
【解答】由分析可知沙子的作用相当于图乙装置中的滤纸,使水与固体杂质分离,故答案为:B。
2.【答案】B
【知识点】风;降水;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A为风速仪,B为风向标风向,C为湿度计测湿度,D为雨量筒测降雨量。
【解答】其中观测“东南风”的工具是测风向的风向标,故答案为:B。
3.【答案】B
【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半导体和超导体
【解析】【分析】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人体、大地、各种金属、石墨、酸碱盐的溶液等;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橡胶、塑料等;
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常见半导体材料有:锗、硅、砷化镓等。
【解答】芯片主要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解答】蔗糖在水中形成溶液,溶液中溶质分布均匀,
故答案为:C。
5.【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 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纬度位置,地形,海陆位置以及季风等。
【解答】 A盒与阳光直射可以模拟赤道以及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状况,B盒与阳光斜射可以模拟中高纬度太阳辐射状况,所以该小组验证的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又称太阳辐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故答案为:B。
6.【答案】D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 反射弧是指执行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从外周感受器接受信息,经传入神经,将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再由传出神经将反应的信息返回到外周效应器。实质上是神经元之间的特殊联络结构。反射弧典型的模式一般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解答】A. 图中X表示感受器,A错误;
B. 听到警报声后逃生是后天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错误;
C. 若传出神经②受损,肌肉仍可以收缩,C错误;
D. 由图可知逃生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答案为:D。
7.【答案】D
【知识点】摩擦起电;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分析】 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
【解答】玻璃棒的负电荷从玻璃转移到了丝绸,玻璃棒带正电荷,与验电器接触,使验电器带上同种正电荷,故答案为:D。
8.【答案】D
【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与用电器串联的开关可以控制该用电器,相互并联的开关,效果相同。
【解答】S1和S2都能达到使电动机通电抬起道闸的效果,所以二者并联关系,光线较暗时“光控”开关S3自动闭合,提供照明,S3与灯泡串联,综合分析,故答案为:D。
9.【答案】A
【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在20℃时,20g水中最多能溶解27.2g-20g=7.2g食盐,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A、在20℃时,20g水中最多能溶解27.2g-20g=7.2g食盐,溶液达到饱和状态,③④均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③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20g水中最多能溶解27.2g-20g=7.2g食盐,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因此②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20℃时,20g水中最多能溶解27.2g-20g=7.2g食盐,则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食盐,20℃时,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故选项说法错误。
D、①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g24g×100%=16.7%,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10.【答案】A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 机翼获得升力的原理是流体流速快,压强小。
【解答】A.上方气体体流速快,压强小,下方气体流速慢,压强大,形成压强差将球顶起,A正确;
BCD. 用吸管吸牛奶,牛奶盒发生形变是由于牛奶盒内部气体被吸走,内部气压小于大气压,外界大气压将盒子压扁, 加热空气后,热气球不断上升是空气浮力作用, 覆杯实验中松手后,硬纸片不会掉下是大气压作用,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1.【答案】C
【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解析】【分析】Z范围最大,Y其次,X最小。
【解答】A. 饱和溶液、浓溶液没有相互包含的关系,A错误;
B. 悬浊液、乳浊液没有相互包含的关系,B错误;
C.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正确;
D.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没有相互包含的关系,D错误;
故答案为:C
12.【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 使塑料袋尽可能贴紧瓶壁, 用橡皮筋紧紧扎在瓶口上 ,塑料袋内缺少气体,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解答】大气压大于塑料袋内气压,所以内外有压强差,导致需要用力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来, 越拉越吃力的原因是这个压强差越来越大了。故答案为:C。
13.【答案】D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适当浓度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
【解答】茎生长快需要较高生长素浓度,所以向上生长需要D处长的快,D处生长素浓度高,根生长快需要较低生长素浓度,所以向下生长需要A处长的快,B处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抑制,A处浓度低,生长较快,故答案为:D。
14.【答案】A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阿基米德原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增大而增大,不一定二者是正比关系,比如二次函数关系也是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增大而增大。
【解答】 A.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成正比,符合图中关系,A正确;
B.气压大,沸点高,但不一定为正比关系,B错误;
C.横截面积越大,其他因素相同,电阻越小,不是正比关系,C错误;
D.有的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比如熟石灰,D错误;
故答案为:A。
15.【答案】D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沉浮条件,浮力等于重力,物体悬浮或者漂浮,浮力小于重力,物体沉底。
【解答】甲沉底,浮力小于重力,乙悬浮,丙漂浮,乙丙都是浮力等于重力。所以F甲
(2)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升高
(3)均一性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溶液的特性解答;
(2)根据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进行回答;
(3)根据溶液的特征进行解答。
【解答】(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食盐等物质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生姜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高压锅密闭较好,内部压增大,水的沸点高,这样高压锅内的温度就会更高一些,就会更快煮熟食物,所以它的原因就是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升高 ;
(3)为确定烧好的整锅鸡汤咸淡情况,可用调羹舀一勺汤进行品尝。因为一勺汤与整锅汤的咸淡情况是一致的,这体现了溶液均一性的特点。
故答案为:(1)食盐;(2) 因为高压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升高;(3)均一性。
17.【答案】(1)变小
(2)竖直向上
(3)浮力逐渐变小(变小)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浮力的变化;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解答】(1) 上升过程,空气越来越稀薄,大气压变小;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浮空艇在匀速上升过程中受到大气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
(3) 浮空艇在上升过程中排开气体体积不变,但气体密度逐渐减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所以浮力的大小变化是逐渐变小。
18.【答案】(1)A
(2)③
(3)等于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 体温上升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升高,散热增加。
【解答】(1) 体温上升 ,皮肤血管舒张, 图甲中皮肤血管处于图乙A状态;
(2)下丘脑是神经中枢,对应丙图中③ ;
(3) 人体会处于38.5℃高温不变,此时依然产热等于散热。
19.【答案】(1)串
(2)
【知识点】电流的测量及电流表的使用
【解析】【分析】电流表与用电器串联,电压表与用电器并联。
【解答】(1) 用电流表测量流经某小灯泡的电流时,电流表应与小灯串联;
(2)乙图电流表量程明显为0-3A量程,指针指到第4小格,每一小格表示0.1A。
20.【答案】(1)1.013×105
(2)曲线①。当抽气时,在同一时间内,通过每个管子的气体总量相同,粗管内气体流速慢,压强大,压强变化的慢,如曲线①。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解答】(1)初始状态ABC对应的气压都是1.013×105帕,所以该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013×105帕;
(2)气体压强除了和气体多少以及体积有关系为,还和气体流速有关。
21.【答案】(1)乙、丙、丁
(2)乙、丙、丁
(3)15%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溶液中没有溶质,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是没有饱和。
【解答】(1)丙丁一定饱和,丙到丁蒸发20g水,析出4g晶体,乙到丙,蒸发10g水,刚好析出2g晶体,所以乙也刚好饱和。属于饱和的溶液是乙、丙、丁。
(2)甲不饱和, 乙、丙、丁都饱和,温度相同,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是乙、丙、丁。
(3) 在甲中加入2g 硝酸钾即可使其饱和,设质量分数为ω,所以100ω+2100+2=210+2,ω=15%。
22.【答案】(1)顶芽能产生生长素并向下运输到叶柄处,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2)保留幼叶,去掉顶芽
(3)即便去掉了顶芽和叶片A的幼叶,叶片C的上方也仍旧有叶片B能够产生生长素并且向下运输,影响B、C叶柄的脱落情况。可观察叶片A叶柄的脱落情况
【知识点】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 单一变量原则是指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
【解答】(1)顶芽也可以产生生长素,自上而下运输;
(2) 保留幼叶,去掉顶芽,与图中形成对照实验,其他条件相同;
(3)叶片A叶柄可能只受顶芽或者自身叶片影响,影响因素最少,最符合控制变量法单一变量原则。
23.【答案】(1)相同时间收集氢气的体积(“收集相同体积的氢气或氧气所用的时间”亦可)
(2)D
(3)加快;随着水的电解,溶液浓度变大,电解速度加快。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解析】【分析】水电解是化学变化,电解后水会减少。
【解答】(1)比较相同时间收集氢气的体积来反映水电解速度的快慢,相同时间收集氢气的体积越多,速度越快。
(2) 对比 ①③或 ②④的结果可知V 比33.1 大一些,所以可能为36.9,故答案为:D。
(3)水电解后减小,溶剂减少,溶质不变,溶液质量分数变大,所以电解速度加快。
24.【答案】(1)材料(物质种类)
(2)小灯泡的亮暗程度
(3)土豆
【知识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解析】【分析】导体的导电性能与导体长度,材料,温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
【解答】(1) 比较萝卜、土豆、番薯的导电能力,材料不同,类似课本中“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
(2)小灯泡越亮,导电性能越强,所以可以比较小灯泡的亮暗程度来比较三者导电能力的大小。
(3) 物体对电波反射越弱,则导电能力越强,反之物体对电波反射越强,则导电能力越弱,由图可得,土豆反射回来的电波最强,所以导电性能最弱。
25.【答案】(1)0.41
(2)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变化情况
(3)AB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
【解析】【分析】浮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实验前后示数的改变值。
【解答】(1)由图可得弹簧测力计读数与浮力大小之和等于物体重力为一个定值4.8N,所以表格中?处应填写的数据为0.41N;
(2) 小明将圆柱体五等分并逐格浸入,浸入体积不同,所以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3)AB没必要,CD弹簧测力计的差值即可算出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26.【答案】A点示数大于B点。温度升高,硝酸钾溶解度升高,溶液密度增大。浮标漂浮,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不变时,液体密度增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小,所以浮标刻度越上面的代表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则所标的读数越小,故A点示数大于B点。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浮力的变化
【解析】【分析】密度计在液体处于漂浮状态,浮力等于重力。
【解答】密度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浸入深度越小,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密度越大,所以温度越高,浸入深度越小,A对应温度更高。
27.【答案】(1)感受器
(2)由图可知,褪黑素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白天褪黑素分泌减少,夜晚褪黑素分泌增加,进入睡眠后的2~3小时内会慢慢升高,直至在2:00~3:00达到峰值。若在23点之后更迟睡觉,褪黑素分泌的峰值会延迟,褪黑素分泌逐渐减少,会导致人体的睡眠时间减少,降低睡眠质量。
(3)年龄影响褪黑素对睡眠的作用
【知识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解析】【分析】 反射弧是指执行反射活动的特定神经结构。从外周感受器接受信息,经传入神经,将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再由传出神经将反应的信息返回到外周效应器。实质上是神经元之间的特殊联络结构。反射弧典型的模式一般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解答】(1) 视网感受光的明暗信号,属于感受器;
(2) 超过23点睡觉, 褪黑素分泌的峰值会延迟,褪黑素分泌逐渐减少,会导致人体的睡眠时间减少,降低睡眠质量。
(3)其他因素相同,年龄不同,所以探究的是年龄对褪黑素对睡眠的作用的影响。
28.【答案】(1)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2)偏小
(3)m剂=5克+3克=8克
m液=m质+m剂=8克+42克=50克
a%=m质m液=8克50克×100%=16%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读数时视线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
【解答】(1) 量取液体时,俯视读会导致读数比实际结果偏大,量取水偏少。
(2) 小明利用粗盐来配制氯化钠溶液, 粗盐含有杂质,导致真正食盐质量偏少,所以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偏小。
(3)质量分数等于溶质质量除以溶液质量,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29.【答案】(1)G船=F浮=ρ海水gV排=1.0×103千克/米3×10牛/千克×4×104米3=4×108牛
m=Gg=4×108牛10牛/千克=4×107千克
(2)G总=F浮'=ρ海水gV排'=1.0×103千克/米3×10牛/千克×9×104米3=9×108牛
G水=G总-G船-G损船=9×108牛-4×108牛-4.7×108牛=3×107牛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解浮力大小,漂浮,浮力等于重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解半潜船受到的总的浮力的大小,漂浮在水面,浮力等于总重力。
30.【答案】(1)电源
(2)
(3)方法一:拧下一只灯泡,闭合开关后,两灯均不亮,由此判断出暗盒上两只灯泡是串联的。方法二:先将导线并联接在灯L1两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2亮,灯L1不亮;再将该导线并联接在灯L2两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亮,灯L2不亮,由此判断出暗盒上两只灯泡是串联的。
【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串、并联电路的设计
【解析】【分析】电路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四个部分。
【解答】(1)已经有导线,用电器,开关,一定还有电源;
(2)灯泡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
(3)将一个灯泡短路,另一个灯泡也熄灭即为并联,不熄灭为串联;让一个灯泡断路,另一个灯泡也熄灭即为串联联,不熄灭为并联。
31.【答案】(1)当液体沸腾时,用注射器向内瓶内注射空气,观察水再次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
(2)高压锅排气孔横截面积为:S=10毫米2=1×10-5米2,
限压阀的重力为:G=mg=100×10-3千克×10牛/千克=1牛,
限压阀向下的压强为:P1=FS=1牛1×10-5米2=1×105帕,
海拔高度为1000米的大气压为P0=9.07×104帕,
高压锅内的气压为:P内=P1+P0=1×105帕+9.07×104帕=1.907×105帕,
查表可知,锅内温度为118°C。
(3)调节螺丝下旋时,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增大,锅内压强增大,液体沸点会增高,所以高压锅内煮熟食物时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会增加。
【知识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压力锅就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成的。
【解答】(1) 当液体沸腾时,用注射器向内瓶内注射空气 ,会增大瓶内压强,当再次沸腾时,注意 温度计的示数 ;
(2)高压锅限压阀受力平衡,内部压力大小等于重力与外部压力之和,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式求解;
(3) 调节螺丝下旋时,弹簧形变增大,弹簧对限压阀的压力增大,向下压力变大,锅内向上压力必须变得更大才能顶起限压阀,所以锅内压强增大,液体沸点会增高。实验前温度
实验后温度
A盒
31℃
39.8℃
B盒
31℃
37.8℃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克
加入食盐的质量/克
溶液质量/克
①
20
4
24
②
20
6
26
③
20
8
27.2
④
20
10
27.2
实验编号
温度/℃
时间/秒
溶液浓度
氢气体积/毫升
①
15
60
2%
22.2
②
15
60
5%
33.1
③
30
60
2%
26.0
④
30
60
5%
V
实验材料
感应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电波强弱
萝卜
++++
土豆
+++++++
番薯
++
浸入液体格数
未浸入
1
2
3
4
5
弹簧测力计读数/牛
4.69
4.60
4.51
4.39
4.30
浮力大小F浮/牛
0
0.11
0.20
0.29
?
0.50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
169
饱和溶液密度/克·厘米-3
1.027
1.056
1.086
1.116
1.186
温度/℃
90
95
100
105
110
112
114
116
压强/千帕
70
84
101
121
143
154
163
175
温度/℃
118
120
122
124
126
128
130
压强/千帕
190
200
211
226
239
258
270
12,浙江省温州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科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12,浙江省温州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科学试题(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8毫米,7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科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科学试题(1):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科学试题(1),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