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中国的农业——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训练(含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083800/0-172416524145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中国的农业——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训练(含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083800/0-172416524150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中国的农业——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训练(含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6083800/0-172416524154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中国的农业——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训练(含解析)
展开1.我国东部季风区春耕春播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地形
②太阳辐射
③降水
④土壤
⑤农作物种类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⑤D.③④⑤
2.由图示春耕春播时间的差异可以推断出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 )
A.甲地的单位耕地面积年产量高于丙
B.乙地水稻的生长周期短于丁地
C.丙地与丁地的耕地类型不同
D.丁地一年中农作物收获的次数最多
下图示意某农产品在我国的部分优势生产区(阴影部分)及两地气温、降水资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农产品最可能为( )
A.棉花B.稻米C.柑橘D.甜菜
4.造成该农产品在甲、乙地区分布特征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A.劳动力、气候B.地形、土壤C.交通线、市场D.水源、地形
为适应特殊的自然环境,巴渝地区在山地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并逐渐形成了以“囤水田”为核心的梯田水利系统(见下图)——即利用梯田高处的天然洼地进行蓄水,通过田埂的打开与关闭进行放水与关水,形成天然的排蓄灌溉系统。完成下面小题。
5.巴渝地区“囤水田”应对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
A.山区的水土流失B.降水季节变化大C.土壤浅薄、贫瘠D.山地多,平地少
6.囤水田等小微水利工程适宜推广的地区是( )
A.长江以南低山丘陵区B.长江三角洲
C.塔里木盆地的绿洲D.东北平原
7.梯田囤水价值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用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国家及区域尺度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一课题组以省为研究单元,借助GIS空间分析与统计工具,分析了1999~2018年中国粮食生产变化的总体特征、地域格局演变特征及这些变化对区域粮食供需格局的影响。下图为1999~2003和2014~2018两个时段全国、南方、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材料中两个时段相比( )
A. 各种作物总量都增加
B. 作物总量增加值排序为水稻>小麦>玉米>豆类>薯类
C. 同种作物南北方相比,北方玉米产量增加最多
D. 产量增加的作物中,南方增量大于北方
9.南方与北方玉米总量增幅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①南方耕地减少
②东北耕地增加潜力大
③北方复种指数大幅度提高
④东北玉米种植面积增多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下图是四川某知名古村落的地形水系和村落农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该村农田中主要粮食作物最可能是( )
A.小麦B.红薯C.油菜D.水稻
11.该古村落与农田间隔较远,且有地形将其隔开,推测这样布局的主要考虑因素是( )
A.隐蔽防御B.遮阴避阳C.减风蓄热D.隔绝避世
读“中国农业‘十二五’期间农产品主产区战略格局图”,完成下题。
12.我国各产区耕作制度和种植品种差别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耕作习惯B.地形C.土壤D.气候
13.下列农产品主要产区与产品的连线,正确的是( )
A.甘肃新疆——畜产、水产B.黄淮海平原——玉米、甘蔗
C.长江流域——水稻、油菜D.华南——荔枝、棉花
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要求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推动实现产能提升、结构优化、韧性增强、收益提高。完成下面小题。
14.下列关于不同省份立夏(5月5日左右)时节农田耕作现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河南省的麦田中有人正在清理杂草B.江西省的高速插秧机正在迅速插秧中
C.黑龙江省的联合收割机正在收割水稻D.浙江的水渠中抽水机正在抽水灌溉
15.为了更好地实现“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们还应该( )
①积极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确保耕地数量
②加强低产坡耕地的改造,提高耕地质量
③大力开发土地资源,提高粮食总产量
④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发展间作套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明确了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下图为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6.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 )
A.地势第三阶梯B.东部季风区C.内流区D.东部经济地带
17.有关精准扶贫措施合理的是( )
A.大兴安岭南麓山区打造商品粮基地B.罗霄山区防治土地盐渍化
C.西藏自治区发展灌溉农业D.六盘山可实施生态移民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据图可知,我国东部季风区春耕春播时间呈现出从南到北逐步推迟现象,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区春耕春播时间也较迟,据此进行分析,地形的不同会带来温度的不同,会形成时间的差异,故①正确。太阳辐射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出现差异,因此会出现播种时间的差异,故②正确。降水的不同不会造成播种时间的差异,故③错误。土壤肥力的差异不会造成熟值的区别,故④错误。农作物种类的不同会造成种植时间的区别,故⑤正确。所以可知我国东部季风区春耕春播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太阳辐射和农作物种类,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答案:D
解析:结合图示春耕春播时间的差异,以及所学知识可知,丙为亚热带,一年两熟或三熟,甲为中温带,一年一熟,故甲地的单位耕地面积年产量低于丙地,A错;纬度低,水热充足,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短,乙地水稻的生长周期长于纬度低的丁地;B错;丙、丁降水充足,都是水田农业,C错;图中四地中丁地纬度最低,耕作制度为一年三熟,所以一年中农作物收获的次数最多。D对。故选D。
3.答案:A
解析:读图该农产品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地区和新疆南部地区,稻米的优势产区在我国南方地区,柑橘为亚热带农作物,甜菜喜温凉主要分布在中温带的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区,华北和新疆南部为暖温带,气候干旱,光照强,适合棉花的种植,BCD错误,A正确。
4.答案:D
解析:读图棉花在新疆分布呈点状,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所以棉花主要分布在绿洲、山麓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水源为影响棉花分布的主要因素:华北地区棉花分布呈片状,华北地平原面积广阔,适宜大面积种植,地形为主要影响因素,ABC错误,D正确。
5.答案:D
解析:巴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地势起伏大坡度大,不利于耕作,因此“圈水田”应对的不利自然条件是平地少,D正确;巴渝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虽然降水季节变化大,但巴渝地区是在山地开垦梯田种植水稻而发展的“囤水田”,因此气候不是主要的因素,B错误;山区水土流失、土壤浅薄、贫瘠对“圈水田”的影响较小,AC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答案:A
解析:长江以南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圈水田等小微水利工程适宜推广,A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不适宜修建圈水田,B错误;塔里木盆地的绿洲,水资源短缺,不适宜推广,C错误;东北平原地形平坦,不适宜修建圈水田,D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答案:A
解析:由材料““囤水田”为核心的梯田水利系统,即利用梯田高处的天然洼地进行蓄水,通过田埂的打开与关闭进行放水与关水,形成天然的排蓄灌溉系统”可知,春季播种需水量大,利用高地囤水田放水可对低地梯田进行自流灌溉,因此梯田囤水价值最大的季节是春季,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答案: C
解析:各种作物中,水稻、小麦、玉米总产量增加,豆类和薯类产量降低;各种作物总量增加值由大到小依次是玉米、小麦、水稻、豆类、薯类;各种作物南、北方相比,北方增量大于南方,北方玉米增加最多。故选C。
9.答案: C
解析:北方玉米主产区在东北三省,尤其是吉林省。玉米主产区在北方约占总产量的3/4,南方玉米总产量占比较小,故南方玉米总产量增幅较小与南方耕地减少关系不大,①排除:北方玉米总产量远大于南方,可能性最大的是东北耕地增长潜力大,东北玉米播种面积增多,②④正确;复种指数与热量有关,短期内不会有较大的变化③排除。故选C。
10.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四川,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由图可知,该村落内小溪数量较多,均流经了图中地势平坦之处的农田,因此农田的主要农作物应该为水稻,D正确;因降水丰富、小溪数量较多,小麦、红薯的种植规模较小,AB错误;油菜不属于粮食作物,C错误。故选D。
11.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该村落分布为四周低山丘陵包围的小盆地,古村落与农田间隔较远,且有地形将其隔开,便于隐蔽防御,A正确;遮阴避阳可通过房前屋后种植树木,无需与农田间隔较远且由地形将其隔开,B错误;减风可通过房前屋后种植树木,无需与农田间隔较远且由地形将其隔开,古村落位于四周低山丘陵包围的小盆地,热量不易扩散,可蓄热,但四川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条件较好,对蓄热的要求较低,C错误;低山丘陵环绕的小盆地不能起到隔绝避世的作用,D错误。故选A。
12.答案:D
解析: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和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异。北方热量较少,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小麦,作物可一年一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南方热量多,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水稻,作物可一年两熟至三熟。所以,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耕作制度和农作物种类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答案:D
解析: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资源少,畜牧业比较发达,不适宜发展水产业,故A错误;黄淮海平原即华北平原,适宜种植小麦、花生和玉米,甘蔗是南方地区的糖料作物,故B错误;华南地区适宜种植甘蔗等,大豆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棉花主要分布在长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C错误;长江流域适宜种植水稻和油菜;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河南省的小麦为冬小麦,春末夏初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收获,所以立夏(5月5日左右)农民可能在麦田中清理杂草,A正确;江西省地处亚热带,一年两熟,可种双季稻,早稻春种夏收,立夏时节正是早稻插秧时期,B正确;黑龙江纬度较高,农作物一年一熟,夏季是生长季节,立夏时节应该是黑龙江水稻播种时期,而不是收割时期,C错误;同理,浙江水稻正值播种时节,需水量大,立夏时节可出现水渠中抽水机抽水灌溉现象,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
15.答案:B
解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主要从保护现有耕地面积,改善耕地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量等方面来提高粮食总产量。积极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积极性,确保耕地数量,减少弃耕撂荒现象,①正确;通过加强对低产坡耕地的改造,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可提高粮食产量,②正确;加大科技投入,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推广科学的耕作方式,发展间作套种,可提高粮食产量,④正确;大力开发土地资源,可能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要做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不主要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提高粮食总产量,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答案:B
解析: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读图,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只有大别山区和罗霄山区两个战场位于第三阶梯,A错;我国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彦喀拉山-冈底斯山,扶贫攻坚主战场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气候区(南方、北方地区),只有位于青藏高原和新疆的三个战场位于非季风区,B对;我国季风气候区主要是外流区,非季风气候区多为内流区,C错;我国东部经济带包括了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省市,图中扶贫战场仅燕山-太行山区战场的部分地区属于河北,其他扶贫战场均为中部经济带或西部经济带,D错。
17.答案:D
解析:山区地势起伏较大,不适合发展种植业,A错;罗霄山区位于南方(江西),年降水量大,应重点防治水土流失,湿润地区、地势起伏大的山区土地不易出现盐渍化,B错;西藏自治区海拔高,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差,且高原气候降水少,不适合发展灌溉农业,应适当发展畜牧业,C错;六盘山区地形起伏大,年降水量较少,生态脆弱,可实施生态移民,寻找合适地区安置人们、帮助人们脱贫,D对。
四、中国的河流和湖泊——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训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四、中国的河流和湖泊——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训练(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逆时针形曲线意味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中国的自然资源——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训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六、中国的自然资源——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训练(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不同等级耕地的发展方向是,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分布情况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人口和民族——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训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二、人口和民族——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训练(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十年来中国人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