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084832/0-172420107566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084832/0-172420107573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6084832/0-172420107576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
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5 透镜及其应用(解析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跨学科·古诗词中的物理】,【新中考·学科思维能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跨学科·古诗词中的物理】(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的诗句描绘了成都草堂门前浣花溪秀丽的景色(意境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从各个方向看见黄鹂,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B.看到溪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C.阳光下的溪水波光,是水面对光的反射现象
D.目送白鹭高飞远去的过程中,眼睛的晶状体变厚
【答案】D
【解析】A.能从各个方向看见黄鹂,是由于黄鹂的表面比较粗糙,光射到黄鹂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浅,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因此这就导致了我们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浅。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面相当于平面镜,阳光下的溪水波光,是光在水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的缘故,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目送白鹭高飞远去的过程中,物距变大,根据“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此时像距应变小,但由于像距(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不变,此时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厚度来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可知焦距应变大,故晶状体变薄,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新中考·学科思维能力】(2024·上海·中考真题)光具座上有凸透镜、光屏及发光源各一个。当光屏和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时,此时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物理王把光屏沿着光具座移动5cm后,再次移动光源的位置使成清晰的像。对于该像的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一定成放大的像B.可能成缩小的像
C.成像可能比原来小D.成像一定比原来小
【答案】B
【解析】CD.当光屏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
f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1 声现象(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跨学科实践】,【新中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三年(2022-2024)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1 声现象(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跨学科实践】,【新中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