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化学全程复习学案全套1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碱金属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085467/0-172421487340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高中化学全程复习学案全套1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碱金属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085467/0-172421487349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高中化学全程复习学案全套1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碱金属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085467/0-172421487359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5届高中化学全程复习学案
2025届高中化学全程复习学案全套1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碱金属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中化学全程复习学案全套1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碱金属,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师说·助学,易错诊断,教考衔接,对点演练,要点归纳,典题示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知道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并能用物质分类的思想预测陌生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转化关系。
3.了解焰色试验的操作并熟记几种常见金属的焰色。
考点一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1.物理性质和用途
【师说·助学】 利用溶液的碱性区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2.化学性质
3.相互转化
(1)转化关系
(2)应用——除杂(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4.向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中分别滴加酸的反应特点
(1)向碳酸氢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
①现象:________________。
②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画出产生CO2的物质的量随n(HCl)的变化图像________________。
(2)向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
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画出产生CO2的物质的量随n(HCl)的变化图像________________。
【师说·助学】 利用滴加盐酸的方法区别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
【易错诊断】 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
1.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CO2,会有NaHCO3晶体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酚酞溶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碳酸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Ca(OH)2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炊具上的油污时,不涉及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考衔接】
典例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Na2CO3[2022·海南卷,1B]( )
(2)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涉及到的化学知识为Na2CO3可与酸反应[2022·广东卷,6A]( )
(3)用石灰水鉴别Na2CO3与NaHCO3[2023·辽宁卷,4A]( )
(4)滴入酚酞溶液,现象如下图。[2022·湖北卷,6A]( )
听课笔记
典例2 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
(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________(填字母)。
A.Ⅳ比Ⅲ复杂
B.Ⅳ比Ⅲ安全
C.Ⅳ比Ⅲ操作简便
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_(填化学式)。
听课笔记
【对点演练】
考向一 NaHCO3与碱、盐反应的应用
1.分别向Na2CO3、NaHCO3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写出NaHCO3与①过量澄清石灰水;②少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向NaH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既有沉淀生成又有气泡冒出,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向二 Na2CO3、NaHCO3与酸反应的定量关系
3.将一定物质的量的Na2CO3、NaH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 L溶液,取出50 mL溶液,然后滴加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得到的图像如图所示。
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依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代表________的变化曲线;②代表________的变化曲线;③代表________的变化曲线。
(3)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4)加入盐酸为150 mL时,放出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4.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 ml·L-1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1)ab斜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________。
(3)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微专题6 侯氏制碱法与碳酸钠含量的测定
专题一 侯氏制碱法
【要点归纳】
1.制备原料
食盐、氨气、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其反应为C+H2O(g)高温CO+H2,CO+H2O(g)高温CO2+H2。
2.工艺流程
3.反应原理
(1)产生NaHCO3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Na2CO3的反应:2NaHCO3 Na2CO3+CO2↑+H2O。
4.绿色思想:循环使用的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题示例】
典例 以下是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生产流程的示意图:
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气体是NH3,B气体是CO2
B.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C.第Ⅲ步操作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D.第Ⅳ步操作是将晶体溶于水后加热、蒸发、结晶
听课笔记
【对点演练】
1.侯氏制碱法的反应之一是:NaCl+H2O+NH3+CO2===NaHCO3↓+NH4Cl,某学习小组先制取NH3和CO2,再模拟侯氏制碱法制碱原理制备Na2CO3,实验过程不需要的实验装置是( )
2.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
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
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专题二 测定碳酸钠质量分数的常用方法
【要点归纳】
1.气体法
(1)测定原理:Na2CO3+H2SO4===Na2SO4+H2O+CO2↑。
依据CO2的体积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
(2)实验操作:向m g纯碱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准确测量产生CO2气体的体积为V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
(3)数据处理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V22 400 ml×106 g·ml-1=106V22 400 g,则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6V22 400gm g×100%=53V112m%。
2.沉淀法
(1)测定原理:Na2CO3+BaCl2===BaCO3↓+2NaCl。
依据BaCO3沉淀的质量,确定Na2CO3的物质的量,进而确定纯碱中Na2CO3的含量。
(2)实验操作:先将m g纯碱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BaCO3沉淀的质量为n g。
(3)数据处理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n g197 g·ml-1×106 g·ml-1=106n197 g,
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6n197 gm g×100%=106n197m×100%。
【典题示例】
典例 为了测定NaCl、Na2CO3·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物,通过测量反应前后②和③装置质量的变化,测定该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②③中可以依次盛装碱石灰、无水CaCl2、碱石灰
B.硬质玻璃管加热前,应关闭b,打开a,缓缓通入空气,直至a处出来的空气不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止
C.若将①装置换成盛放NaOH溶液的洗气瓶,则测得的NaCl含量偏大
D.实验过程中一直通入空气,停止加热后再停止通入空气
听课笔记
【对点演练】
小苏打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部分转变为Na2CO3),某研究小组欲测定某小苏打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Ⅰ.加热分解法
利用下图甲装置,充分加热小苏打样品。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的实验数据有:
①仪器a的质量;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测量气体体积法
利用图乙装置,测定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
(3)组装好仪器后,首先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管g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减小实验误差,B、C中最好用________溶液代替水。
(6)待反应结束,气体冷却至室温后,利用图示装置读取气体体积时,应注意的事项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所取样品的质量为m g,反应前量气管C的读数为V1 mL,反应结束后量气管C的读数为V2 mL,则样品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和为________(气体体积均已换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考点二 碱金属 焰色试验
1.相似性和递变性
2.特殊性
(1)碱金属的密度一般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但钾的密度比钠的小。
(2)碱金属一般都保存在煤油中,但由于锂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而将锂保存在石蜡中。
(3)碱金属跟氢气反应生成的碱金属氢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其中氢以H-形式存在,显-1价,碱金属氢化物是强还原剂。
(4)一般情况下,碱金属所形成的盐均溶于水,并且在一定温度下,酸式盐比正盐的溶解度大(但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
(5)试剂瓶中的药品取出后,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金属Na、K等需立即放回原瓶。
(6)锂与O2反应与钠不同,只生成Li2O,而不生成Li2O2。
【师说·助学】 碱金属氢化物——强还原剂
碱金属跟氢气反应生成的碱金属氢化物(RH)····都是离子化合物,其中氢以H-形式存在,显-1价,碱金属氢化物是强还原剂。
3.焰色反应
(1)焰色反应: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现象。属于________变化。
(2)操作步骤
清洗铂丝:将铂丝用盐酸洗净,在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
灼烧试样:蘸取试样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清洗铂丝:将铂丝再用盐酸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
【师说·助学】 铂丝用盐酸洗净,而不用稀硫酸洗涤,其原因是金属氯化物在灼烧时易挥发,而硫酸盐难以挥发,会对后续实验造成干扰。
(3)常见金属元素的焰色
钠元素:黄色;钾元素:____色(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钡元素:黄绿色;钙元素:砖红色;铜元素:蓝绿色。
【易错诊断】 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
1.ⅠA族元素又称碱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金属元素Li、Na、K都可保存在煤油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焰色反应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钠、氧化钠、碳酸钠的焰色反应均显黄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考衔接】
典例1 用“>”或“ > (3)< <
(4)<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新教材宁陕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0讲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碱金属鲁科版,共7页。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版) 第4章 第13讲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碱金属,文件包含第4章第13讲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碱金属docx、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版第4章第13讲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碱金属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3讲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碱金属学案,共21页。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61b2df77236a6bceea0f9877448dc9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