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案】青岛版(六三制)数学六上 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086599/0-172423357808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教案】青岛版(六三制)数学六上 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086599/0-17242335781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单元教案】青岛版(六三制)数学六上 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设计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6086599/0-17242335781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青岛版(2024)六年级上册五 完美的图形——圆获奖教案
展开(一)课程标准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
内容要求:认识圆和扇形,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周率;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业要求:会用圆规画圆,能描述圆和扇形的特征;知道圆的周长、半径和直径,了解圆的周长与其直径之比是一个定值,认识圆周率;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用相应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本单元教材编排的内容
首先,本单元从圆的基本概念入手,让学生了解圆心、半径、直径等基本概念,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圆的特征,理解圆的基本性质。
其次,本单元重点介绍了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通过具体实例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计算圆的周长时,可以通过公式C=2πr来求解;在计算圆的面积时,可以通过公式S=πr²来求解。
最后,本单元还介绍了与圆有关的实际应用。例如,在计算圆形物体的周长和面积时,需要考虑它的直径或半径;在绘制圆形时,需要考虑它的半径和圆心位置;在圆形场地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它的周长和面积等。
总体而言,本单元的编排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自主探究。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圆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圆,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圆的知识,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基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
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轮子都是圆的,引发学生提出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疑问,明确怎样画圆,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从而明白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圆的周长,面积的推导给学生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思想,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体会计算圆的面积的必要性,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本单元教材思维导图:
信息窗1
交通中的圆
轮子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呢?
祭天台上层圆台的周长是多少米?
圆各部分名称、特征、用圆规画圆等。
下面图形中的涂色部分是什么图形?
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了解扇形
祈年殿殿顶的直径是多少米?
中心舞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信息窗2
建筑中的圆
下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圆面积计算公式及应用
完美图形圆
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信息窗3
舞台中的圆
环形面积的计算
二、单元学习目标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能应用圆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在探索圆周率的历史过程中,感受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单元重难点
(一)重点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难点
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以及转化过程中的具体措施。
四、单元框架整合与说明
(一)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
1、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本单元教材从单元的引入到每一项具体内容都尽可能从生活中的例子引出,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提出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圆”这一节就是从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开始的;“圆的周长”就是从生活中的车轮引出的;“圆的面积”就是从生活中的圆盘的面积计算引出的;“找轴对称图形”就是从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现象引入的。这样的安排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数学、研究数学。
2、提供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
本单元内容的安排都是以多种形式的活动中逐步呈现的。例如,“圆”这一节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来认识圆;“圆的周长”中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等活动来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圆的面积”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剪拼等活动来探索圆的面积计算方法;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也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
3、适当加强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应用。
例如,“圆的周长”与“圆的面积”的对比中引出了扇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加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应用。
(二)教学建议
1、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教学中,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联系起来,将圆的周长和面积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空间观念。同时还要将以前学习的知识和圆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
2、注重操作和推理相结合。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操作和推理能力培养,通过操作和推理更好地理解圆和圆环的周长和面积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数学文化的传承。
在教学中,要注重介绍数学文化,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历史等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课时安排
六、课时设计
教学内容
课时
圆的认识
1
圆的周长
1
圆的面积
1
回顾整理
1
总计
4
课时主题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圆的认识
1、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字母表示圆心、直径、半径,理解并掌握圆的简单特征。
2、知道圆的位置是由圆心决定,圆的大小是由圆的半径决定。
3、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圆的简单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
1、通过实物、画一画等活动感受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等操作发现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总结圆的特征。
3、自学教材56-57了解扇形的内容。
能正确的说出圆的各部分的名称。
小组合作能发现直径是半径的2倍,能说出圆的特征。
圆的周长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什么是圆的周长。
2、通过测量和计算,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推出圆的周长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解决现实问题。
1、能根据情境图发现数学作息,提出数学问题。
2、通过不同的方法能测量出圆的周长,理解圆的周长。
3、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等操作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得到C=2πr。
通过观察情境图能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会测量圆的周长,知道圆的周长公式。
圆的面积
1、经历充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3、在探究圆的面积公式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1、观察情境图,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并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结合情境图,整个舞台的面积是多少?升降舞台的面积是多少?”知道就是求圆的面积。
3、剪一剪,拼一拼,体验一下怎样将求圆的面积转化成求长方形的面积,体会并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能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通过数学的转化方法求出圆的面积,掌握圆的面积公式。
回顾整理
1、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加深学生对圆形的特征和周长面积公式的理解,进一步将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2、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
3、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1、观察回顾整理图,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
2、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思维导图或知识树)对本单元知识点进行总结。
能对圆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与回顾。
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对这三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思维导图或知识树)
青岛版(2024)六年级上册四 人体的奥秘——比获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青岛版(2024)六年级上册<a href="/sx/tb_c2471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四 人体的奥秘——比获奖教案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主题解读,单元学习目标,单元重难点,单元框架整合与说明,课时安排,课时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三 布艺兴趣小组——分数除法优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a href="/sx/tb_c2471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三 布艺兴趣小组——分数除法优质教案设计</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主题解读,单元学习目标,单元重难点,单元框架整合与说明,课时安排,课时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六年级上册二 摸球游戏——可能性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上册<a href="/sx/tb_c2471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二 摸球游戏——可能性精品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主题解读,单元学习目标,单元重难点,单元框架整合与说明,课时安排,课时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