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中仁爱科普版七上地理 2.2海陆变迁 教案

    初中仁爱科普版七上地理 2.2海陆变迁 教案第1页
    初中仁爱科普版七上地理 2.2海陆变迁 教案第2页
    初中仁爱科普版七上地理 2.2海陆变迁 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变迁精品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变迁精品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概述,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资源,教学过程,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 概述
    本节课属于科普2011课标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海陆变迁》,内容包括 “沧海桑田”、“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板块的运动”等方面内容,且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趣味性、逻辑性强,又注重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大胆猜想、质疑,积极探索、科学求证、执着追求、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并能解释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及山系的分布。
    2.过程与方法:收集实例、资料说明海陆的变迁和大陆漂移说的科学性;通过阅读板块分布图,了解海陆变化趋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要科学观点;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科学发展史,树立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对科学的探究方法。
    教学重点: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难点: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成因。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较强,感性认识占重要地位,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他们具有一定的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但对资料进行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比较欠缺;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从他们感性趣的内容入手,并且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能大胆提出设想,提出探究性的解决办法。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自主科学探究策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习惯。它是仿照科学研究的过程设计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实证精神、创新意识
    ·“探究式教学模式”:把发现和认知活动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教学过程分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个阶段。
    五、资源
    ·科普2011课标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教材
    ·专门为这节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相关视频和图片
    ·多媒体教室
    六、教学过程
    附:【板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就在我们问好的同时,我们脚下的大地是否在运动?
    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海陆的巨大变化?
    〖学习新课〗
    一、沧海桑田
    〖活动一〗自主学习:寻找海陆变迁的证据,并解析其成因。
    1、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
    2、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河道和水井等人类活动痕迹;
    3、荷兰的围海大坝。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和 。
    【提问】刚才,局部地区有海陆变迁。从全球角度看,七大洲四大洋的整体轮廓是固定的,还是变化的?
    二、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活动二〗【小组合作】完成导学案第二部分从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角色扮演』从全球角度看,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有两种观点:活动论与固定论。假设你是魏格纳,眼光落在世界地形图上,你的观点是什么?有什么猜想?
    1)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______(数量)块大陆,它周围是一片汪洋。
    2)6500万年前,原始大陆______成几块大陆,缓慢漂移分离。
    3)现在的分布状况:_____大洲、______大洋。
    观察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面积大小有什么变化?
    【提问】魏格纳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三、板块的运动
    〖活动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日本
    英国
    漳州
    1、读课本P42图2.22认识六大板块:
    1)请你在图中填出各大板块的名称。
    2)哪一个板块几乎完全为大洋?
    3)大洋洲位于哪个板块 ?
    英国
    2、板块在不断运动:
    总结:板块既有大洲,也包括大洋;
    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大洋洲位于印度洋板块。
    读课本P42图2.22,找一找有几种箭号?说一说分别表示怎样的板块运动方式?
    3、板块的内部与交界地带的比较:
    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分布图
    1)观察,指图说出世界两大著名山系和火山地震带。
    2)比较联系板块分布图与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发现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与高大山系主要分布在板块_______(内部或交界)地带。
    【演示实验】实验视频
    最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小结。
    4、学以致用:
    1)日本地震是亚欧板块和________板块相互______(张裂或挤压)运动的结果;英国位于亚欧板块_______(内部或交界),少火山、地震。
    2)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__板块与______ 板块 ________(张裂与碰撞)运动而成的。
    四、我是小小预言家(课本43页活动题)
    地中海、红海、喜马拉雅山脉位置示意图
    请用板块构造学说预测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的海陆变化趋势。
    五、乡土地理:
    福建省位于______板块与______ 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位于 ___ ___火山地震带,地表下蕴藏丰富的地热资源,有利于“__ _”度假旅游。
    〖梳理归纳〗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知识树把本节的重难点强调、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1、预测漳州市几千万年后的海陆变化情况。
    2、《填图册》相关海陆变迁的填图及练习。
    学生回答:
    “沧海桑田”
    阅读课本第37~38页的图文资料
    结合导学案回答老师设置的有关问题。
    学生回答:猜想大陆原先应连在一起,后来分裂漂移了。
    (阅读课本P39-41)
    小组合作
    1、猜想:
    2、求证:找出3种以上证据。
    【回答】(1)南美洲东海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大陆西海岸凹进部分几乎吻合,就像撕破的一张纸,可以拼合起来。
    2)古老的地层的相似,并且能大致拼合一起。
    3)大西洋两岸有共同分布的物种。
    3、归纳:
    学生回答
    生讨论回答
    【回答】大胆猜想、质疑,积极探索、科学求证、执着追求、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后,推荐代表上来填图展示(提示:一位学生指图,注意点、线、面的指法不同;一位学生讲解,提醒同学容易出错之处。)
    学生上台演示,以两本书本为道具,模拟板块运动的方式,推理运动产生的现象。

    学习小组分组探究讨论,将讨论结果填入表中,推荐代表展示回答。
    读图分析,思考
    板块内部稳定;板块交界活跃,多火山地震。
    读图分析。思考回答。
    1、红海因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不断张裂运动,将成为新的大洋。
    4、地中海因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不断挤压碰撞,不断缩小。
    5、喜马拉雅山不断升高,因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隆起。
    【展示班级学习型团队成果】
    学生一起朗读归纳、总结。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承上启下过渡。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析图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承上启下过渡。
    通过猜想、求证、归纳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兼顾培养学生大胆猜想、质疑,积极探索、科学求证、执着追求、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
    采取学生小组竞赛的方法,以开放的形式展开,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和竞争中,实现了层层深入的阶梯型的认识过程,突破了难点,学生沿阶梯而上,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又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最终求得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
    提出探究思路,在猜想—求证—归纳的思维活动中实现知识的拓展、深化。

    通过活动树立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对科学的探究方法。
    巩固所学知识,强化知识与技能的达成。

    相关教案

    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变迁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步骤,教学反思,教学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第三节 海陆变迁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三节 海陆变迁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课堂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第二节 语言和宗教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第二节 语言和宗教优秀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世界的主要语言,三大宗教,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