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小学高年级版教案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小学高年级全册获奖第二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小学高年级全册获奖第二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法治小实践,法治大视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我的保护令 第二课时
单元
第一章
学科
青少年法治教育
年级
小学高年级
学习
目标
1、学会辨析具体的事件,能分辨违法行为。
2、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了解网络游戏的危害,在面对校园欺凌事件时,能够正确恰当地进行处理。
重点
了解网络游戏的危害,在面对校园欺凌事件时,能够正确恰当地进行处理。
难点
树立法律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到此一游屡禁不止
2、视频中在旅游景点留下“XXX到此一游”字样的行为是损害公物的行为吗?
如果未成年人损害了公物,而自身又没有偿还能力时,该怎么处理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课:我的保护令。
教师板书课题
生观看视频
是
齐读课题
通过观看视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向,对整节课内容更好地理解做铺垫。
讲授新课
一、法治小实践
(实践一)
1、课件出示图片
2、出示小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给抚养费的权利。 “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 “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因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实践二)
1、课件出示图片
2、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
(实践三)
1、课件出示图片
2、当我们外出时,还用告诉父母吗?
学生1:我有自由的权利,我想去哪就去哪,不用告诉父母。
学生2:我们外出时应该告诉父母,如果我们长时间没有归来,父母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我们。
3、课件出示:孩子做出决定应取得父母的同意。
(实践四)
1、出示图片
2、七嘴八舌话网络:上网的利与弊?
学生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它为我们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
学生2:上网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我们可以认识许多新鲜的事物。
学生3:可是,我们很多时候都抵挡不住网络游戏的诱惑,网络游戏实在太吸引人了。
学生4:我们还是不要上网了,古代没有网络,不照样创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吗?
师:互联网有利也有弊,我们要会过滤掉对我们不利的事物,比如网络游戏。
3、观看视频:远离网络游戏
4、通过观看视频,你认为沉溺网络游戏有什么危害呢?
(1)摧残身体,危害健康
(2)扭曲心态,毒害思想
(3)滋生是非,诱发犯罪
(4)影响学习,荒废学业
知识拓展:
远离网络游戏宣传语:
适当游戏益脑,过分游戏伤身。
网络能造就人才,也能使人走向无底深渊
要正确使用网络,是我们在使用网络,不是网络在使用我们
(实践五)
1、出示图片
2、什么是校园欺凌呢?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校园欺凌分为单人实施的暴力,少数人数暴力,和多人 实施暴力。实施环境地区多为校园周边或人少僻静处。
3、观看视频:坚决对校园欺凌说不
4、通过观看视频,你认为如何避免校园欺凌事件呢?
寻求帮助:当自我能力无法解决被欺凌的事实,应该主动积极的将受到欺凌的事情向父母、老师、学校、社会公益组织。执法机关等进行求助。
保护自己:被欺凌不需要懦弱,需要的正当合法并且有效的保护自己,逃避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却解决不了后续的成长问题。
锻炼身体:努力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校园欺凌表象上的伤害大多来自肉体,锻炼身体以保证自己不会是被欺辱的对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团结同学:指融于一个平等的圈子,而不是降低自己巴结别人。
树立自信:不要将被欺凌当做命运,不要自卑。在行为上思想上强大自己,不去畏惧凌霸,但是也不要将强硬反抗作为唯一的手段。
5、总结:对“校园欺凌”说“不”!
二、法治大视野
1、自由阅读材料
2、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1:既然刘辉爷爷留给刘辉的房子由父母保管,父母就应该有处理权。
学生2:那可不行,房子的既然是刘辉的,那处置权应该归刘辉所有。
3、教师:虽然刘辉爷爷送给刘辉的房子暂时由刘辉的父母保管,但是刘辉的父母没有处置房子的权利,案例中刘辉父母的做法实际上是侵犯了刘辉的权利,是违法行为。
观看图片
小声默读
观看图片
指名读
观看图片
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观看图片
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观看视频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观看图片
指名回答
观看视频
指名回答
反复读
自由阅读材料
发表自己的看法
通过对课文案例的梳理,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然后再通过宣传短片和文中的案例以及法律的拓展进行深入的理解,最后通过材料分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通过拓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了解了一些案例,并且知道了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如何正确去处理这些事情。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不要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
生理解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板书
我的保护令
远离网络游戏
对“校园欺凌”说“不”!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小学高年级全册一等奖第二课时教案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小学高年级全册优质课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小学高年级全册一等奖第一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法治小观察,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