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2.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2.2 有理数的除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除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理数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以及分数的化简.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有理数除法法则,体会转化思想,会将乘除混合运算统一为乘法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课型
新授课
三、课时
第1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应用法则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有理数除法的两种法则.
五、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直尺、倒数图片等。
学生:三角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或钢笔。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根据实验测定,高度每增加1km,气温大概下降6℃. 某登山运动员攀登某高峰的途中发回信息,报告他所在高度的温度是-15℃,当时地面气温为3℃. 请问你能确定登山运动员所在的位置高度吗?(出示课件2)
(二)探索新知
1.师生互动,探究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教师问1: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共走了20分钟,问小明家离学校有多远?
学生回答:50×20=100.
教师问2:放学时,小明仍然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回家,应该走多少分钟?学生回答:100 ÷50=20.
教师问3:从上面这个例子你可以发现,有理数除法与有理数乘法之间满足怎样的关系?
学生回答:有理数除法与有理数乘法互为逆运算.
教师问4:引入负数后,如何计算有理数的除法呢? 例如8÷(-4).
师生共同讨论后解答如下:根据除法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4相乘得8. 因为 (-2)×(-4)=8
所以 8÷(-4)=-2 ①
另外,我们知道,8×(-)=-2 ②
由①、②得 8÷(-4)=8×(-) ③
③式表明,一个数除以-4可以转化为乘以-来进行,即一个数除以-4,等于乘以-4的倒数-.
教师问5:对于其他的数是不是也可以呢?请完成下面的题目:(出示课件6)
学生回答:中间组由上到下答案依次为:-2,-6,45,-8;右边组由上到下答案依次为:-2,-6,45,-8;
教师问6:上面各组数计算结果有什么关系?由此你能得到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了吗?
学生回答:上面各组数计算结果相等,有理数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
教师问7:观察下列两组式子,你能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吗?(出示课件7)
学生回答: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
教师问8:除数能为0吗?
学生回答:不能为0.
教师问9:换其他数的除法进行类似讨论,是否仍有除以a(a≠0)可以转化为乘以呢?[例如(-10)÷(-0.4)]
学生做题后回答:仍然可以.
总结点拨: 从而得出有理数除法法则:(出示课件8)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这个法则也可以表示成:
a÷b=a·(b≠0),
其中a、b表示任意有理数(b≠0)
例如:
教师问10:利用上面的除法法则计算下列各题.(出示课件9)
(1)(–54)÷ (–9); (2)(–27) ÷3;
(3)0 ÷ (–7); (4)(–24) ÷(–6).
学生回答:(1)6;(2)-9;(3)0;(4)4
教师问11:从上面我们能发现商的符号有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0)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
教师问12:到现在为止我们有了两个除法法则,那么两个法则是不是都可以用于解决两数相除呢?(出示课件11)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1. 两个法则都可以用来求两个有理数相除.
2. 如果两数相除,能够整除的就选择法则二,不能够整除的就选择用法则一.
例1:计算:(出示课件12)
(1)(–36) ÷ 9;(2)(-1225)÷(-35) .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
解:(1)(–36) ÷ 9= –(36×19 )= –4;
(2)
例2:化简下列各式:(出示课件14)
(1) -123 ;(2)-45-12 .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
解:(1)
(2)
例3:计算:(出示课件)
(1) (2)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
解:(1)原式=
=
=
=
=
点拨:如果有带分数,可以将带分数写成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的和,利用分配律进行运算,更加简便.
(2)原式=
= 1
点拨:将小数化为分数.
总结点拨:1. 有理数除法化为有理数乘法以后,可以利用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简化运算.
2. 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化为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求出结果(乘除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19-22)
1. (–21) ÷7的结果是( )
A.3 B.–3 C.13 D. –13
2. 计算:(–12) ÷ 3=_______.
3. 填空:(1)若a,b互为相反数,且a ≠ b,则ab=________;
(2)当a < 0时,aa =_______;
(3)若 a>b,ab0,b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2.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2.2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设计,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1.4.2 有理数的除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推进新课,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