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图为甲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透明纸上写上“p”字,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
B. 观察临时装片时,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视野亮度变亮,细胞数目增多
C. 目镜选用10×,物镜选用40×,观察的物像被放大到400倍
D. 当观察到的物像不清晰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2. 某同学利用一些材料制作了一个细胞分裂模型如右图,下列有关这个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个模型属于概念模型
B. 该细胞目前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C. 这是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D. 细胞中目前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3. 衣藻细胞膜上存在的两种Ca2+运输方式(图1)且Ca2+在细胞内浓度极低(10-9ml/L),在不同的浓度下鞭毛运动情况不同,图2表示衣藻鞭毛(本质是蛋白质)运动与细胞内Ca2+浓度的关系,箭头表示衣藻的运动方向。眼点感光可促使衣藻细胞膜上的Ca2+通道打开,利于衣藻运动。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衣藻两种鞭毛对同一浓度的Ca2+反应不同可能与其蛋白质不同有关
B. 衣藻依赖图1中b运输方式中的通道蛋白来维持胞内外Ca2+的浓度差
C. 眼点感光后可通过a方式来增大胞内Ca2+浓度而向左运动
D. 向左运动的衣藻可通过b运输方式快速降低胞内Ca2+浓度而向正前方移动
4. 某同学欲研究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每相隔30秒用玻棒蘸取一滴混合液滴到预先放好试剂的白色瓷片上,到试剂颜色不再变化时停止实验,然后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同样的实验操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白色瓷片上预先加入的是用于检测淀粉水解产物的斐林试剂
B. 酶和底物在混合前都要在水浴中加热到实验温度,然后再混合观察
C. 试剂颜色不再变化所需的时间越长,说明淀粉酶催化分解的温度越低
D. 将检测试剂换成双缩脲试剂,本装置也可用于研究蛋白酶催化的最适温度
5.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所使用到酒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脂肪的检测实验中,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B. DNA分子鉴定时使用到95%的冷酒精
C. 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解离液包含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D.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用95%的酒精冲洗卡诺氏液2次
6. 如图所示的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细胞除成熟的红细胞外,都可以进行abc过程
B. a、b过程所需要的主要酶分别为DNA酶、RNA酶
C. 已知新冠病毒为逆转录病毒,所以新冠病毒中可以进行dbc过程
D. 不同生物遗传信息流动的途径可能不同,这与其所含酶不同有关
7.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 Ⅱ5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
C. Ⅲ9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2
D. 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8. 研究发现DNA的双螺旋构象有三种,A-DNA、B-DNA、Z-DNA,其中B-DNA是最常见的DNA构象,但A-DNA和Z-DNA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B-DNA中多聚G-C区易形成Z-DNA.在邻近调控系统中,与调节区相邻的转录区被Z-DNA抑制,只有当Z-DNA转变为B-DNA后,转录才得以活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的三种双螺旋构象中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 Z-DNA可能具有更紧凑的双螺旋结构
C. DNA聚合酶更容易跟B-DNA相结合而调节转录起始活性
D. 推测在生物体内DNA双螺旋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
9. 基因启动部位发生DNA甲基化会抑制基因的表达,DNA甲基化修饰后,下列各项中会发生显著改变的是( )
A. 基因的碱基数量B. 基因的转录
C. 基因的碱基排序D. 基因的复制
10. 很多人认为“番茄没有小时候的味道了”,这是由于选育过程中,人们更注重品相、产量而忽略了风味,导致与风味相关的一些基因丢失。现在栽培的番茄中含有来自野生番茄的Mil抗虫基因,它使番茄产生对烟粉虱等害虫的抗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工选育定向改变了番茄的进化方向,此过程中番茄的遗传多样性可能降低
B. 自然选择获得的番茄性状都能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C. Mil抗虫基因的产生是野生番茄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D. 长期种植含Mil基因番茄,环境中烟粉虱的数量会越来越少
11. 拥抱可以促进多巴胺(一种神经递质)和内啡肽(一种由垂体分泌的激素)两种“快乐物质”的合成,使人的情绪趋于平和、稳定、愉悦和满足。可卡因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它能使多巴胺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功能,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情绪也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B. 多巴胺和内啡肽在起作用后全部被酶降解掉
C. 释放多巴胺使突触前膜膜面积增加,回收多巴胺则相反
D. 吸食可卡因后,突触间隙多巴胺增多,突触后膜多巴胺受体增多
12. 白细胞介素12(IL-12)是介导肿瘤清除的重要细胞因子。临床治疗时多采用静脉多次给药,但会导致IL-12在到达肿瘤部位前刺激、活化免疫细胞,产生副作用。研究人员利用患者自身体内IL-12天然受体设计了一种封闭IL-12活性的药物pr-IL-12,该药物在外周无活性;某些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可切割pr-IL-12,释放IL-12的生物活性,发挥特异性抗肿瘤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肿瘤细胞的抗原刺激后在胸腺增殖、分化
B. 对患者静脉多次进行IL-12给药的操作属于主动免疫疗法
C. 患者免疫系统会将pr-IL-12识别为外来抗原而将其清除
D. 基质金属蛋白酶应为肿瘤细胞特异性高表达的蛋白质
13. 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类,L中不放螺,M中放入100只螺。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螺的数量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三种藻类为种间竞争关系,且竞争能力为甲藻>乙藻>丙藻
B. 螺捕食藻类,为初级消费者,且捕食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
C. L玻璃缸中,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螺的捕食
D. M玻璃缸中,丙藻数量下降与乙藻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不同
14. 蜗牛会取食水稻秸秆,野生稻(A)具有耐盐碱特性,栽培稻(B)具有产量高的优势。研究人员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兼具野生稻和栽培稻特性的优良植株,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或推测错误的是( )
A. 用蜗牛消化道提取液进行“处理1”也能获得原生质体
B. “甲→乙”过程和“乙→试管苗”过程不需要更换培养基
C. “乙→试管苗”的培养过程中需要给予适宜光照和温度
D. “乙→目的植株”的培养过程应该在一定浓度的盐碱环境下进行
15. 生物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会引起人们对它安全性的关注,也会与伦理道德发生碰撞,带来新的伦理困惑与挑战。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转基因生产的是自然界存在的物质,不需要进行安全检测
B. 设计试管婴儿能使后代更优秀,应该大力提倡使用该技术
C. 我国允许治疗性克隆,不需要对其作有效监管和严格审查
D. 生物武器危害大,我国反对生物武器及其技术和设备扩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 为探究无机盐对荔枝生长的影响,研究小组将大小一致的荔枝植株先停止施肥5个月,再移栽至盆中,均分成甲、乙、丙3组,按下表施肥,测得结果如图。据图回答问题:
注:实验中温度、水分适宜
(1)给植物施肥用量不能太大,否则物细胞会因为_________而出现烧茁现象。
(2)据图可知,乙组的光合速率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丙组,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比较甲、乙两组实验结果,可推测施用钾肥主要通过__________从而促进荔枝生长。
(3)当光照强度大于200μml光量子,m-2·s-1时,曲线不再上升,起限制作用的环境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__,该因素直接影响________过程。
17. Wnt通路是细胞中一种重要的信号传递通路,Wnt是一种糖蛋白,可与细胞膜上的FZD结合。在细胞外没有Wnt的情况下,β-连环蛋白(β-catenin)会破坏多蛋白复合物,从而促进β-catenin在蛋白酶体被降解。在Wnt的作用下,β-catenin结合TCF/LEF等辅助因子和多种结合蛋白后,激活靶基因产生活性蛋白来调节细胞正常的增殖、迁移等,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FZD的化学本质是_____,根本上决定FZD结构特异性的是_____。
(2)当细胞外存在Wnt时,Wnt与FZD、DVL和LRP结合,激活DVL并导致LRP发生_____修饰和募集AXIN,同时抑制多蛋白复合物分解,从而导致细胞质中_____的含量不断积累,并移位至细胞核发挥作用。
(3)据图可知,过程①的进行除了需要辅助因子的作用,还需要_____与启动子结合,过程②合成活性蛋白时,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的方向是_____(填“由3′向5′”或“由5'向3'”),β-catenin结合TCF/LEF等辅助因子和多种蛋白对靶基因的调控属于_____(填“转录”或“翻译”)水平的调控。
(4)若Wnt通路被异常激活,靶基因表达水平过高,会促进组织细胞增殖,从而诱发恶性肿瘤。请从β-catenin功能的角度分析,提出防止细胞癌变的两点措施:_____。
18. 细胞疗法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这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近几年通过优化改良在临床肿瘤治疗上取得很好的效果,其基本操作治疗过程如图所示。
(1)图中攻击肿瘤细胞的细胞准确来说是____________T细胞,与自然的T细胞相比,其特点是__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肿瘤细胞、病原体、花粉等都能作为____________激活人体自身免疫应答而被消灭,但部分肿瘤细胞仍然能逃脱并发展成肿瘤,这是机体免疫____________(填“防御”“自稳”或“监视”)功能低下或失调的表现。
(3)在进行细胞疗法时,需要从病人自身体内采集T细胞而不能使用其他人的T细胞,这是因为不同人的T细胞表面的____________不同。
(4)关键点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对T细胞进行改造,在T细胞上嵌合肿瘤细胞抗原受体,即把T细胞改造成细胞,可以采用____________方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在T细胞内成功表达。
19. 不经意间观察到一些自然现象,细究之下,其实有内在的逻辑。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春天的来临,内蒙古草原绿意渐浓,久违的动物们纷纷现身,这种场景的出现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功能;成群的牛、羊一起在草原上觅食,他们之间虽然食性相似但是竞争不明显,可以用______来解释;草原群落的演替结果在几年内并不容易观察到,其原因是:植物每年的生长季短,且常遭食草动物啃食,导致______不易。近年来,随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不再主动猎狼,但狼也只是偶见于内蒙古草原地区。从狼在食物链中所处营养级的角度分析,他无法在牧区立足的原因有______。为了畜牧业的兴旺,牧民们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一定的干预,例如对牛羊取食之余牧草及时收割、打包,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这项干预措施的意义有______。
(2)学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了一些现象,生活在寒冷地带的木本植物,多数体表颜色较深,如叶为墨绿色,茎或枝条为黑褐色;而生活在炎热地带的木本植物,往往体表颜色较浅,如叶为浅绿色,茎或枝条为浅绿色。有些学者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在寒冷环境下,深色体表的植物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酶的活性。
Ⅰ.某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以验证学者们的解释是否正确。在①②④各环节的选项中,分别选择1-2项,填入方案中的空格,完善一套实验方案,使之简单,可行。
①实验材料或器材的选择预处理:______;
A.两组等容量的烧杯,烧杯内盛满水
B.两种生长状态类似且体表颜色深浅有明显差异的灌木
C.一组烧杯的外壁均涂上油漆,另一组不涂
D.所有植物根植于相同条件的土壤中
②选定正确的监测指标:______;
A.植物生物量的增加值 B.温度
C.植物根长增加值 D.植物高度的增加值
③实验处理和过程:仿照寒冷地带的自然光照条件,将两组材料置于低温条件下(4℃),每次光照5小时。记录处理前后指标的量值。实验重复3次。
④预测实验结果和得出实验结论。若______,则学者们说法成立;否则无法成立。
A.深色组水体的温度值高于浅色组
B.深色组植物体表的温度值高于浅色组
C.深色组植物高度的增加值大于浅色组
D.深色组与浅色组测得的指标差异显著
Ⅱ.上述实验环节中,选定此监测指标的理由是:ⅰ______,ⅱ监测便捷。
Ⅲ.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植物吸收的太阳能既能用于______,又能用于______。
Ⅳ.基于本实验,为了让耐寒性较弱的行道树安全越冬,可采取的合理有效措施有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利用作物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小型实验。其主要步骤是:先将粉碎的作物秸秆堆放在底部有小孔的托盘中,喷水浸润、接种菌T,培养一段时间后,再用清水淋洗秸秆堆(清水淋洗时菌T不会流失),在装有淋洗液的瓶中接种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酒精发酵)。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粉碎的秸秆中接种菌T,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菌T能够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大量分解,其原因是_____。
(2)采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可以用淋洗液为原料制备培养基,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氮源等营养成分,氮源的主要作用是_____(答出1点即可)。通常,可用____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3)将酵母菌接种到灭菌后培养基中,拧紧瓶盖,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发酵。拧紧瓶盖的主要目的是_____。但是在酵母菌发酵过程中,还需适时拧松瓶盖,原因是_____。发酵液中的乙醇可用_____溶液检测。
(4)本实验收集的淋洗液中的_____可以作为酵母菌生产乙醇的原料。与以粮食为原料发酵生产乙醇相比,本实验中乙醇生产方式的优点是_____。组别
钾盐
N、P
甲
无
适宜
乙
适宜
适宜
丙
适宜
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图为甲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孟津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检生物测卷(新教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