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大单元整体教学】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 1.1认识化学科学 课件+教学设计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大单元整体教学】1.1认识化学科学 教学课件 .pptx
    • 教案
      【大单元整体教学】1.1认识化学科学 教学设计.docx
    【大单元整体教学】1.1认识化学科学 教学课件 第1页
    【大单元整体教学】1.1认识化学科学 教学课件 第2页
    【大单元整体教学】1.1认识化学科学 教学课件 第3页
    【大单元整体教学】1.1认识化学科学 教学课件 第4页
    【大单元整体教学】1.1认识化学科学 教学课件 第5页
    【大单元整体教学】1.1认识化学科学 教学课件 第6页
    【大单元整体教学】1.1认识化学科学 教学课件 第7页
    【大单元整体教学】1.1认识化学科学 教学课件 第8页
    【大单元整体教学】1.1认识化学科学 教学设计第1页
    【大单元整体教学】1.1认识化学科学 教学设计第2页
    【大单元整体教学】1.1认识化学科学 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1节 认识化学科学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1节 认识化学科学公开课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大单元整体教学11认识化学科学教学课件pptx、大单元整体教学11认识化学科学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通过简单的实例认识化学学科的神奇魅力;
    能以化学史为载体初步认识化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我国古代杰出的化学成就;
    感悟化学作为中心科学的意义,体会化学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
    初三我们将要接触到一门全新的学科:化学。
    你眼中的化学是什么样的呢?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应用的自然科学。
    模块一 有趣而神奇的化学
    实验探究:会“跳舞”的红豆
    1. 在一个烧杯中加入3小勺小苏打,再加入少量白醋,观察现象。
    2. 向上述烧杯中再加入一小把红豆,加入适量白醋,观察现象。
    解析:白醋和小苏打混合后生成的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持续产生的二氧化碳能推动红豆在液体中上下翻滚。
    现象:烧杯中有大量的气体产生
    实验探究:棉花燃烧实验
    在一个玻璃桶里放一小团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地向下压。
    解析:乙醚的性质和实验操作所引发的变化,乙醚先发生燃烧,再引发棉花燃烧。
    实验探究:烧不坏的手帕
    将20ml 95%的酒精溶液和10ml 水混合。将一块棉布手帕浸入配好的混合液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拧至半干。用坩埚钳夹持手帕,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帕。
    解析:酒精的沸点较低,当手帕被“点燃”后,相比于水,酒精很容易从手帕中挥发出来燃烧掉,而大部分水仍然留在手帕上,保护着手帕。
    现象:手帕燃烧,火焰熄灭后,手帕并没有被烧坏
    实验展新知
    实验现象: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通过分析实验操作、实验条件和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我们可以展开思维,证实以前的一些猜想,或者从中发现未知的知识。
    实验探究:微观粒子运动
    【实验1】向烧杯A中加入20ml 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溶液,得到甲溶液。向甲溶液中滴加1~2滴浓氨水,观察现象。
    解析: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现象:烧杯A中溶液变红
    【实验2】在烧杯B中重新配制5ml 甲溶液,在烧杯C中加入3~5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把两个杯子罩在一起,观察现象。
    解析:浓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构成氨气的微观粒子不断运动,并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溶液变红。
    现象:B烧杯中的溶液变红
    模块二 历史悠久的化学
    化学发展史
    我国是发明陶瓷、冶金、酿造、印染、造纸和火药等较早的国家。在一些文物和科学技术典籍中对此有生动而详尽的记载。
    宋代的《武经总要》记载的火药配方
    1661年,波义耳提出:化学需要通过实验收集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从而认识物质的本性。
    1775年前后,拉瓦锡建立了关于燃烧的氧化学说,运用定量实验方法研究物质及其变化。
    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1811年,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原子分子论的基础。
    1869年,门捷列夫根据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提出了元素周期律。
    利用先进技术和仪器进行微观探索,达到了原子和分子水平。
    模块三 促进社会发展的化学
    社会与化学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农业生产需要化肥、农药,其加工、生产都离不开化学科学和化学工业技术的支持。自2015年起,我国粮食总产量一直保持在6.5亿吨以上,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化学家通过模拟自然固氮,发现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氮气和氢气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制得氨气,并实现氨的工业化生产。
    化石能源排放出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
    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各种具备卓越和独特性能的材料都需要化学家运用化学方法研发和制造。
    在信息技术领域广泛应用的半导体硅片和在工业、医疗与通信技术等领域有重要应用的光导纤维均需要通过化学方法制取;制造具有广泛用途的纳米材料和各种合金也需要应用化学方法。
    化学科学在提取生物药物、研制合成药物、防治传染病、治疗疾病、保持健康和延长寿命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徐光宪(1920-2015)
    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为“稀土之父”
    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2007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催化剂之父”。
    卢嘉锡(1915—2001)
    著名物理化学家、中科院院士,在结构化学研究中有杰出贡献,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结构模型,对中国原子簇化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
    Reductin减量使用原料
    Recycling回收
    Rejectin拒用有毒有害品
    Regeneratin再生
    21世纪以来,化学研究和应用更加重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化学已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化学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例1、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所生活的各个领域。下列领域中,化学具有重要作用的是( )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粮食增产A.仅①②③ B.仅②③④C.仅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解析】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化学创造了大量的新物质,解决了人类面临的各种危机,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粮食增产这些领域,化学都具有重要作用。
    例2、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许多举世闻名的发明。下列各项发明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A.造纸 B.火药C.指南针 D.烧制陶瓷
    【答案】C【解析】指南针的发明是利用指南针在地球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不属于化学工艺,与化学无关。
    1.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下列科技成果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研制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新药B.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C.发现由碳水化合物制取氢气的新技术D.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
    【答案】D【解析】A、研制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新药属于化学研究范畴,不符合题意;B、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属于化学研究范畴,不符合题意;C、发现由碳水化合物制取氢气的新技术属于化学研究范畴,不符合题意;D、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在中国诞生属于生物所研究的范畴,符合题意。
    2.以“化学是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烂多彩”为辩题,下列不能成为支持正方观点的论点是( )A.利用化学合成药物,科学使用保障人体健康B.利用化学研发清洁能源,推广使用减少空气污染C.利用化学合成新型材料,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D.利用化学开发化工材料的生产工艺,大量生产满足所有需要
    【答案】D【解析】A、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有利于人体健康,属于化学有利的方面;B、利用化学研发清洁能源,保护环境,属于化学有利的方面;C、利用化学合成新型材料,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属于化学有利的方面;D、大量生产化工产品,容易造成浪费。
    3.有关化学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道尔顿编制出元素周期表B.拉瓦锡提出原子-分子论C.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D.侯德榜发现了青蒿素
    【答案】C【解析】A、门捷列夫编制出元素周期表,选项错误;B、道尔顿提出原子-分子论,选项错误;C、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选项正确;D、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选项错误;
    4.他是一位伟大的化学家,1869年他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递增的顺序排列起来,把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从而编制成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这位化学家是( )A.拉瓦锡B.门捷列夫C.张青莲D.侯德榜
    【答案】B【解析】A、拉瓦锡第一次根据实验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故错误;B、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制得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正确;C、张青莲在1991年精确测定了铟(In)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错误;D、侯德榜在工业制纯碱(而不是烧碱)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故错误。
    5.化学的发展是无数科学家共同努力而来的。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错误的是( )A.门捷列夫编制出元素周期表B.张青莲测定了铟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C.屠呦呦提取了青蒿素D.道尔顿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答案】D【解析】A、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说法正确;B、张青莲教授测定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C、屠呦呦教授提取了青蒿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说法错误。
    6.“高铁、共享单车、网购、移动支付”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下列相关叙述不能体现化学贡献的是( )A.电力牵引高铁,优化能源结构B.共享单车出行,减少大气污染C.网络购买物品,享受便利生活D.手机扫码支付,采用石墨烯技术
    【答案】C【解析】A、电力牵引高铁,优化能源结构,属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能体现化学贡献,不符合题意;B、共享单车出行,减少大气污染,改善人类生活,能体现化学贡献,不符合题意;C、网络购买物品,享受便利生活,不是化学研究范畴,不能体现化学贡献,符合题意;D、手机扫码支付,采用石墨烯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和利用,能体现化学贡献,不符合题意。

    相关课件

    初中沪教版(2024)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一等奖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沪教版(2024)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一等奖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12化学研究什么课件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2024上册pptx、12化学研究什么---初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加热碳酸氢铵mp4、灼烧面粉mp4、蜡烛燃烧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第1节 空气的组成优质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1节 空气的组成优质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21空气的组成课件--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2024上册pptx、21空气的组成----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2024上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拉瓦锡实验--21世纪教育网mp4、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21世纪教育网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3节 怎样学习化学评优课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2024)第3节 怎样学习化学评优课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132怎样学习化学课件第2课时--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全国2024上册pptx、132怎样学习化学课件第2课时---初中化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导入视频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