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 海水的性质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课标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 海水的性质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能表示海水水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曲线① B.曲线②
C.曲线③ D.曲线④
2.形成曲线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大气环流 D.海水导热率
解析:1.A 2.A 第1题,海水水温的垂直变化表现为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由于海水导热率很低,1 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经常保持着低温状态。第2题,由曲线③可知,纬度越高,海水温度越低,这主要是因为纬度越高,海水接收的太阳辐射量越少。
(2024年1月·贵州高考适应性演练)如图示意某年12月孟加拉湾西侧表层洋流流向与流速分布,箭头长短示意流速大小。
据此完成3~5题。
3.图示甲、乙、丙、丁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甲、丁、乙、丙
B.丙、乙、丁、甲
C.丙、丁、乙、甲
D.甲、乙、丁、丙
4.该月孟加拉湾西侧沿岸表层洋流流速较快,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海陆分布 ②海水密度 ③入海径流 ④盛行风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半年后,戊海域表层( )
A.洋流流向东北,盐度上升
B.洋流流向东北,盐度降低
C.洋流流向西南,盐度降低
D.洋流流向西南,盐度上升
解析:3.C 4.B 5.A 第3题,读图可知,甲处靠近多条河流入海口,盐度最低,随着南下的洋流流动,来自甲海域的低盐度海水向南逐渐到达乙、丁海域,因此盐度丁>乙>甲。丙与丁纬度相当,但丙处洋流流速慢,海水与周边低盐度海水交换较少,且海域较封闭,使得丙海区盐度较高。综上所述,盐度排序是丙>丁>乙>甲,C正确。第4题,12月孟加拉湾受冬季风(偏北风)的影响,洋流往南运动速度加快,同时孟加拉湾西侧海岸线较为平直,对洋流的阻挡作用小,因此主要影响因素有海陆分布、盛行风向,①④正确;该洋流不属于密度流,海水密度不是其流速快的主要原因,②错误;12月为旱季,降水较少,入海径流较少,对洋流推动作用小,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第5题,半年后,该海域受西南季风控制,洋流流向东北;孟加拉湾海域入海径流较多,海水盐度较低,在西南季风推动下,北部孟加拉湾南下的低盐度海水消失,南部印度洋的高盐度海水到达戊海域,使海水盐度上升。综上所述,A正确。
读三大洋沿赤道地区自西向东盐度变化曲线示意图,回答6~8题。
6.图中三条曲线,代表太平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都不是
7.曲线②中,东部海区盐度较西部海区高的因素不包括( )
A.洋流 B.降水
C.蒸发 D.径流
8.曲线③中,左端较陡的原因是( )
A.寒流 B.暖流
C.径流 D.陆地形状
解析:6.B 7.A 8.C 第6题,赤道地区穿过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大洋中央变化不大,两侧由于经过的陆地部分气候类型、河流状况等差异,盐度差异较大。①为印度洋,西侧非洲降水少,河流少,东侧为东南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多,河流多,盐度低。②为太平洋,西侧为东南亚,东侧为南美洲西部,盐度西低东高。③为大西洋,西侧经过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区,有亚马孙河大量淡水流入,盐度非常低,然后突然升高,东侧为非洲西侧的刚果河流域,也属于热带雨林区,有刚果河大量淡水流入,盐度很低,但没有西侧低。第7题,由于都是赤道经过的海区,洋流影响不明显。第8题,曲线③为大西洋沿赤道盐度变化曲线,左端为热带雨林区,有亚马孙河大量淡水流入,盐度非常低,然后突然升高,所以曲线变化很陡。
(2023·浙江6月选考)下图为南半球部分海域水温分布和海水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海域表层海水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甲密度最低 B.丁盐度最小
C.甲盐度大于丁 D.乙密度大于丙
10.磷虾主要分布在约50°S以南的环南极洲海域,其栖息海域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
①大陆冰川融化 ②暖寒流的交汇
③深层海水上升 ④西风漂流挟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9.D 10.C 第9题,甲地纬度高,水温最低,密度最高,A错误;丁地水温最高,盐度最高,B错误;甲地水温低于丁地,所以甲地盐度小于丁地,C错误;乙地水温低于丙地,所以乙地海水密度高于丙地,D正确。第10题,由材料可知,磷虾主要分布在约50°S以南的环南极洲海域,而该海域南部有一股环绕南极大陆的南极环流,其水温很低,在极地东风影响下向北流去时下沉;而来自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暖流在南下时,遇到这股下沉的寒流形成上升流,这股上升流可将深层海水中丰富的营养物质带至表层,使得微生物大量繁殖,成为磷虾摄食和栖息的理想场所,②③正确;大陆冰川融化速度缓慢,提供的营养物质不多,①错;西风漂流为闭合的全球性环流,挟带的营养物质少,④错。故选C。
对于不小于10厘米的波长,盐度与亮度温度成反比。在黑白遥感影像上亮度温度与灰度成正比关系,亮度温度越高,灰度数值越大,呈白色调,反之,成黑色调。如图为海洋盐度与21厘米波段微波遥感测得的亮度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根据图示关系,借助海况影像图可以( )
A.绘制等深线 B.绘制等盐度线
C.绘制等温线 D.绘制等压线
12.在黑白遥感影像图上,灰度值最大(白色调)的海域是( )
A.波斯湾 B.波罗的海
C.地中海 D.红海
解析:11.B 12.B 第11题,材料中已知信息为通过海况影像图可以反映亮度温度,而图示表达了亮度温度与盐度的关系,则依据海况影像图可以绘制等盐度线。第12题,灰度值最大表明亮度温度最高,结合图可判断盐度最低,世界盐度最低的海域是波罗的海。
二、非选择题
13.读大西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1)大西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2)A、B两海区的海水盐度均比大西洋同纬度其他海区低的原因是什么?A海区的盐度低于B海区的原因是什么?
(3)地中海由西向东盐度渐高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题,大西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也符合全球大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即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高纬、低纬递减。第(2)题,影响盐度的因素很多,但要分清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第(3)题,地中海盐度受大西洋表层洋流的影响。
答案:(1)从副热带海区向高纬度、低纬度递减。
(2)位于赤道附近,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且A、B两海区分别有刚果河和亚马孙河注入。A海区受寒流影响,B海区受暖流影响。
(3)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是盐度较低的大西洋海水流入盐度较高的地中海,因此距离大西洋越近,盐度则越低。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盐场的形成需要有利的地形和天气条件,布袋盐场是我国著名的盐场。图甲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冬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图乙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夏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
(1)说明台湾海峡冬、夏季表层盐度分布特征的异同点,并分析形成冬、夏季盐度差异的原因。
(2)与同纬度的太平洋相比,指出台湾海峡海水盐度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台湾布袋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解析:第(1)题,相同点:从等盐度线走向及数值的变化可以看出大致都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不同点:从数值的大小看,冬季小夏季大;从疏密程度看,冬季等值线密集且数值变化大,夏季等值线稀疏且数值变化小。造成冬、夏季盐度差异的原因可从蒸发量、洋流等方面作答。第(2)题,台湾海峡有较多的河水注入,盐度较低。第(3)题,主要从天气、海水盐度、地形等方面作答。
答案:(1)相同点: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不同点:冬季盐度较低,等盐度线密集,南北差异较大。夏季盐度较高,等盐度线稀疏,南北差异较小。原因:冬季气温低,海水蒸发量小,盐度低;夏季气温高,海水蒸发量大,盐度高。冬季受冷空气和寒流影响大,沿岸海水降温幅度大,降低了沿岸的盐度;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温差小。
(2)特点:海水盐度较低。原因:有大量河水注入,降低了盐度。
(3)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海水盐度较高;地形平坦开阔,利于晒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五十三区域与区域发展,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二热力环流与风,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课标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六气候的分布成因与特征,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